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地面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技术的研究,对于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计算机自动审核、提高地面观测资料的审核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云状记录的排序分析技术,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点。文章介绍一种分类分析方法,即根据总云量、低云量和云状的不同配合情况分为几种记录类型,对每一种类型再根据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判断过程中,将29种云状符号射影到双字(32位)变量中,使分析判断程序简单明了。在浙江省地面气象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软件中进行试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高云观测资料的审核质量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可靠,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报表必需进行审核,纠正记录、报表中的错误,保证观测资料的质量。一、制作审核报表对审核员的基本要求1.审核工作是一项平凡而细致的工作,审核人员应严格掌握规范、地面测报操作手册和各种技术规定,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疑误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暂行规定》和《补充规定》的技术原则,针对目前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带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对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报表的种类、各项气象要素信息化的技术细节以及不完整记录的穿孔和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做了必要的介绍。这对于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信息化资料的质量,为寻求合理的统计方法和正确地进行数据计算以及更好地提供服务使用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利用都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及实时记录,对都兰地区云状出现频率、降水机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初步分析了都兰地区的云及降水特征。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月报表记录审核的探讨陆素芬(桂林地区气象局541001)随着计算机在气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采用微机对地面气象月报表进行4f核,取代了原由人工进行的大部分审核工作,从而使审核员从繁重的手工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使地面气象资料的正确性大大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记录报表是气象台站所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自动站在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或本站气象服务的需要,按照统一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台站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中的规定和要求编制,修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文件)。  相似文献   

7.
根据开平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风、雷雨、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记录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记录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使用地面测报业务软件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自动气象站使用地面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2004版)进行数据采集、编报和记录处理,提高了观测、发报以及资料处理的能力,降低了出错的机会,提高了气象观测资料的密度,数据处理审核功能极大地降低了预审和审核人员的工作量.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对软件操作使用中还存在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为地面测报和资料审核人员正确操作和使用软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全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自动气象站,经过5年多的运行,各自动观测要素基本稳定。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气表-21)在各月观测数据文件即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的基础上采用地面气象测报软件(OSSMO2004)加工处理完成,是气象台站全年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统计结果,如何正确编制和预审好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尽管软件能自动生成年报表,但还不能完全依赖它,在制作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5年编制和预审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做好自动站年报表编制和预审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据审核是针对气表 - 1上的全部原始数据 ,采用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审核专家系统 ,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出的疑误记录按 35个要素 ,分别打印出 1 6 3类疑误信息 ,供审核员审查判定资料是否有疑误。审核系统是人机结合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审核规则库[1] 。我们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记录审核规定》的技术要求 ,结合审核员的实践经验和本省气候特性的大量统计分析 ,推导出适用本地的经验公式 ,完善了地面观测资料审核的专家系统。1 审核的功能1 .1 器测项目审核功能本部分共审核 2 7个器测要素 ,有 2 0 7条逻辑功…  相似文献   

11.
利用NCEP/NCAR500hPa高空再分析资料插补得到青藏高原1950—2000年50个海拔在3000m以上台站500hPa完整可靠的月平均温度序列。基于青藏高原地面气温和其上空500hPa温度有着密切关系,设计了这50个台站地面月平均温度序列的回归方案,用回归估计值将近50a各台站的现有月平均气温记录进行补齐、延长,得到重建的高原台站完整连续的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并对回归效果进行独立样本实验。重建的青藏高原地面气温资料能够真实地反应高原实际气温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分为人工观测方式、自动观测方式、基准气候站三种格式,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是在地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配有自动气象站或业务用计算机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是在全月观测数据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的,准确及时的地面观测资料是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的基础信息之一,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地面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气  相似文献   

13.
陕西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 37-2005)>,制作陕西地面、高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对陕西省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状况和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台站历史沿革信息主要存在:对台站位置的变化记录不详细或记录错误、台站周围障碍物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观测仪器记录不详细或没有记录、台站沿革有关记录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台站沿革数据不完整,使资料的利用存在缺憾.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冻雨时空分布及探空温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尤凤春  付桂琴  刘卓  古月 《气象》2015,41(12):1488-1493
利用1955年1月至2013年4月北京地区常规地面观测和南郊观象台探空资料,根据地面观测冻雨记录,分析了时空分布规律;依据冻雨发生时探空资料,初步分析了温湿结构特征和形成的物理机制类型。选取2000—2013年11月至次年4月常规地面观测和南郊观象台探空资料,根据地面观测降雨、雨夹雪、降雪记录,分析了与其对应的南郊观象台平均探空温湿结构,并与冻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冻雨多发生在西北部和东南部,从11月开始至次年4月结束,并以暖雨机制为主(86.4%);850 hPa以下温度层结曲线准垂直,且<0℃是北京地区冻雨的主要特征;雨夹雪和冻雨的主要差异在850 hPa以下,低层雨夹雪气温高于冻雨。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目前许多台站使用微机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由于原始资料的处理使用PC1500无法自动收集到微机,而报表资料在输入微机过程中的错误很难发现,工作负担比较重。为减轻工作负担和提高报表的质量,编制了地面气象记录微机处理程序。 1 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夏地面、辐射、探空、农业气象等气象记录月报表的信息化发展和降水自记纸的数字化处理过程,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宁夏气候资料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工作,总结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宁夏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气候资料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湖北省气候应用所已完成了地面历史气象资料的信息化工作,现实地面资料已通过网络传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资料为业务和科研服务,各省气候所(气候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很多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针对性强,而气象要素、资料年代、站点范围均有一定的局限,且利用时效较差,很难适应科研、业务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随着气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停止打印和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势在必行。所以必须有一个系统将全省各台站的全部气象资料管理起来,并提供相应的检索和统计功能。湖北省地面气象信息资料服务系统正是针对以上情况开发的。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资料的使用时效,拓宽信息资料的服务范围,并为今后取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制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可提供的气候资料产品清单1地面资料库1.1要素库介绍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以19个常规地面气象要素为基本项目,分建19个要素库,其来源为标准处理文件(W文件)。各要素库中以一天为一记录,按日期顺序排列,各月记录长度相等,不足31天的补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疆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整理出1961-1999年39a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闪电天气现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新疆闪电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微机编制地面气象记录报表暂行规定》的技术原则,针对目前微机编制打印报表程序在全省各地区应用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对地面气象资料的各项要素的有关技术细节以及不完整记录和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作必要的介绍,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地面机制报表的质量和业务现代化水平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