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Ⅰ.地下水的起源研宄地下水的起源是水文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部分,因为若不知地下水是从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而来,就不可能经济合理地去利用地下水,或拟定与地下水进行斗争的正确方案。正因为这个问题在国民经济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从很古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下水的退水特性,我們編制了以下两种頂报方案: 一、地下水埋藏浓度—晴天日数—季节相关影响地下水退水的因素較少,所以它有較好的退水規律。最初我們主要是利用地下水下降深度与晴天日数相关,但予报精度不太理想,从理論上分析这种相关图也不太严密。大家都知道,地下水之所以下降,主要是补給河道,根据达西公式:  相似文献   

3.
张晋勋  赵刚  韩玉珍  张雷 《岩土力学》2022,43(11):3107-3116
将降水工程抽取的地下水进行资源性回灌是高渗透性富水地层地下水控制中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一种有效选择。当回灌场地受限离降水影响区域不够远时,降水与回灌可能存在耦合作用。基于潜水完整降水-回灌井群的浸润线方程,建立了一体化降水回灌井点群系统等流量近似理论解和等效大井近似理论解公式,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以北京某基坑工程为例,一体化降水回灌工程的近似理论解、数模分析、流量实测三者结果能互相符合,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给出了应用公式进行场地受限条件下一体化降水回灌设计问题的求解思路、求解步骤,建立了潜水完整井的一体化降水回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值法应用于水文地质计算是一种新方法。它以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为基础,从整个计算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出发,建立能表明计算区域的地下水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求出数值解。数值法作为一种新的地下水计算方法,就要有新的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相适应,提出相应的水文地质资料。稳定流抽水试验是以裘布依公式为基础进行地下水计算、评价,而不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吉林西部白城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为了取得更多的点参数,根据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动态特征,经初步研究而提出的。 到目前为止,研究地下水流向集水构筑物的运动规律的一些主要理论公式都是以地下水流向井的水平运动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借助于抽水所产生的水位下降建立理论公式,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本文试图讨论在由两个含水层(潜水含水层和下伏有不透水层的第一个半承压含水层)及其间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地下水资源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德国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其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尺度上汇总地下水资源,以比例尺1:25M的图件为基础,为国际社会了解世界地下水系统提供基础。2004年3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8月将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1:50M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最终的成果将于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  相似文献   

7.
平原区地下水水均衡关系计算公式在应用上,产生了一些疑惑,公式中是加、减地下水蓄变量,通过公式演变推导,得出公式中应该是减地下水蓄变量。相对均衡差计算应该出现正、负百分数,表示计算误差为负、正均衡,说明地下水水位下降或上升,对计算精度要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4,23(8):823-824
世界地下水资源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德国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其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尺度上汇总地下水资源数据,以比例尺1:25M的图件为基础,为国际社会了解世界地下水系统提供基础资料。2004年3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8月将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1:50M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最终的成果将于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  相似文献   

9.
赵文玉  王守春 《地下水》1993,15(4):146-148
1 序言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达西定律基础之上,达西定律即是渗透定律,而渗透则是指地下水在饱和的岩层中由于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从水头高处向水头低处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正是能量的转换。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能量守恒这一普遍的自然规律,当然地下水的运动也毫不例外,所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系统理论、达西定律和泰斯公式是水文地质学的三大支柱理论,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较好地刻画了盆地尺度地下水的循环特征,是指导区域地下水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迄今为止,对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在实际的大型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发现并证实驻点存在的实例也不多见。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部的二号剖面为例,利用双Packer系统获取的不同深度地下水位、水化学和同位素的分层数据,采用水动力学、水化学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等综合方法,以实际资料证实并发现在大型盆地深层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存在,但这个驻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占据了一定的区域;理论研究认为驻点附近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也可以是较低矿化的水,它取决于含水介质中可溶盐量的多少。该项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母石英片岩斜坡弯曲倾倒变形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片岩斜坡中弯曲倾倒变形是通过密集的片理上逐层剪切位移实现的。文中给出了瞬时变形终止时1与片理面法线夹角的理论公式。瞬时变形结束后, 由于片理面上剪应力作用, 将继续发生剪切蠕变。本文给出了随着时间t变化的公式。最后本文讨论了地下水压力在倾倒变形中的作用, 并在理论公式中考虑了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是一种广泛存在并为人类所利用的一种水资源,主要指的是那些存在于地表之下的岩石空隙中的水,一般来说,狭义上的地下水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而广义上的地下水则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本文从地下水的含义种类出发,重点分析了地下水的水文特征以及地下水的性质。并阐述了在不同地质形态下,地下水的种类,储存,污染治理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用地下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转折。和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水质良好、变化稳定、便于利用、不容易受污染等优点,因此它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地下水本身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地质营力、信息载体、生态环境因子和灾害因子。因此开展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规律的研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工程技术、布局设计和实施等水文地质研究是一门关系到人类生活、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重要学科。笔者着重论述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是和人类社会的诞生、繁衍和发展紧密相关的。随着科学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该学科已从原来的基础学科逐渐向应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后在加强水文地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十分重视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和面向市场应用的研究。最后,从世界面临严重缺水和水污染的现实、科学发展的必然和国际学术组织和学者对地下水学科的重视,以及当前人才市场对该学科人才需求等方面指出,21世纪“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许家美  谷鸿飞  俞裕香 《地下水》2007,29(1):121-124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的存在,给正常施工带来许多问题.这时,必须降低地下水位.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的有关原理,从工程实际出发,阐述了工程降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诠释了泰斯公式在软土地区管井降水工程中的应用条件和环境,并应用于工程实际,运用泰斯公式预测管井降水时地下水水位降深的方法有效性较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粗集理论的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粗集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和不精确问题的新型数学工具。将粗集理论用于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采用区分矩阵属性约简算法对原有的4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仅需要其中的3个就可以表达相同的地下水水质级别区分能力,还得出了各水质指标相对于地下水水质级别的属性重要性。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表明了粗集理论用于地下水水质指标属性约简具有简便、准确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志忠 《地下水》1998,20(1):12-13
地下水超采及其由超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遍及世界许多城市特别是缺水城市的又一灾害性问题。因此,研究地下水超采,划分地下水超采区,对于合理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有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工地下水超采的基本含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地下水超采的含义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比较推崇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地下水超采必然引起降落漏斗、水质恶化、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而且认为只要开采区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地下水超采。另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7.
蓝楠 《河南地质》2012,(2):42-43
世界上发达国家通过对地下水立法进行综合决策,注重管理的一体化,实行专门立法等措施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立法滞后以及相应的行政管理不协调和司法救济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立法经验,对健全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作出评介,提出了完善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下水资源持续超采,已出现水资源枯竭和浅层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问题,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是保护地下水水源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法和公式法,对北京大兴新城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分。考虑大兴水厂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对第四系和基岩进行保护区划分,对不同分区进行叠加,得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保护区面积相差不大,但是数值模拟法计算出的二级保护区面积比公式法计算的结果小5.5km2,主要因为公式法计算时没有考虑地下水含水层边界条件和岩溶地下水富水性不均一等因素,而数值模拟模型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比较符合水源地所在区域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划分结果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公式法划分水源保护区的方法简便易行,但是概化结果与实际地质条件差异较大。数值模拟法对含水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相对客观、详尽,但是该法应用过程较复杂。在实际划分水源保护区的工作中,应将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GM(1,1)模型及其在地下水环境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是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和预测对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下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灰色理论、数值积分公式和相邻最近插值构造了一类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使得灰色预测的基本模型成为特例。以实际地下水环境数据为基础,应用本文构造的几种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构造出的几种预测模型算法简单、精度较高,比基本灰色预测模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通过分析甘肃董志塬西峰地区的一组抽水试验的资料,来探讨塬区黄土含水层饱水带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目前,对黄土层中地下水赋存状态的认识尚不一致,抽水试验之后,用现有公式计算参数,往往不敢确信计算的结果。这些均说明黄土层饱水带内水的赋存状态及运动规律,还不十分清楚。这个问题是黄土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黄土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