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对小营盘金矿的两期主金矿脉-钾长石英脉和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测得年龄值分别为1826±31Ma和1800±14Ma,确定为吕梁运动时期在强烈区域退变作用下的一次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夹皮沟金矿区有代表性的两个矿床及一个矿点的含金石英脉,用快中子活化法测定了~(40)Ar/~(39)Ar年龄。其年龄谱都以马鞍形为特征,年龄谱的最低坪年龄可作为石英脉的生成时代。3个数据分别为1824±24Ma、1253±17Ma和203±60Ma。由此认为夹皮沟矿区,金的成矿作用是多阶段的,吕梁期、晋宁期和燕山早期。而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和晋宁期的变质作用有关,因此夹皮沟金矿可划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含金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尚全 《矿床地质》1991,10(4):349-358
该文对夹皮沟金矿区有代表性的两个矿床及一个矿点的含金石英脉,用快中子活化法测定了40Ar/39Ar年龄。其年龄谱都以马鞍形为特征,年龄谱的最低坪年龄可作为石英脉的生成时代。3个数据分别为(1824±24)Ma、(1253±17)Ma和(203±60)Ma。由此认为夹皮沟矿区,金的成矿作用是多阶段的,吕梁期、晋宁期和燕山早期。而金矿的成因主要与吕梁期和晋宁期的变质作用有关,因此夹皮沟金矿可划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粤西河台金矿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河台金矿是一个受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成矿作用分为韧性剪切变质成矿期的韧性剪切变质成矿作用阶段和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硅化石英脉阶段、金硫化物阶段以及方铅矿闪锌矿碳酸盐脉阶段,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SHRIMP锆石U-Pb测年显示赋矿围岩混合岩中继承性锆石的核部和幔部年龄为343.9~1732Ma,代表形成混合岩原岩的源区岩石的年龄;继承性锆石边部和混合岩化变质作用中新生锆石的年龄平均值为239.6±3.9Ma,属印支期,为混合岩化变质作用的年龄,这一年龄与印支期印支板块与扬子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时代相一致,证实在中国华南存在印支期的混合岩化变质作用。韧性剪切变质成矿作用的年龄小于混合岩化变质作用的年龄(239.6±3.9Ma);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中热液锆石普通铅含量高,为0.65%~2.27%,Th/U值变化围很小,为0.306~0.557,其年龄为152.5±3.1Ma,属燕山期,代表河台金矿主成矿期年龄。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区太古宙铁建造型金矿的成矿年龄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五台山区铁建造金矿是我国最重要的太古宙铁建造型金矿,产于五台山绿岩带铁建造中,矿石石英^40Ar/39A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416±64Ma和2317±63Ma,是迄今为止我国最老的铁建造金矿成矿年龄,并得到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同位素年龄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合理解释,成矿作用发生在区域变质变形峰期之后,相当于五台晚期或吕梁早期。主成矿期包含两个主成矿阶段,第一阶段成矿作用发生行2416±64Ma  相似文献   

6.
河台金矿是一个强烈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中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早加里东期是河台金矿床主成矿期,成矿年龄为492±16Ma;矿区燕山期伍村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153.6±2.1Ma;结合已有的同位素资料,认为河台金矿床是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变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早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同期的造山带型金矿床,并可能有燕山期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法测得产于碱性岩体中具有超大型潜力的东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年龄为(103±8)Ma,远晚于赋矿岩体的就位时间(元古宙),显示了成岩与成矿是两期不同构造运动的产物,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87Sr/86Sr示踪结果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碱性岩体。研究结果认为,东坪金矿是后期与大气降水热液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粤西河台金矿床富硫化物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台金矿床产于河台韧性剪切带中 ,成矿作用分为韧性剪切变质成矿期的韧性剪切变质成矿阶段和热液蚀变成矿期金石英脉阶段、金硫化物阶段和方铅矿闪锌矿碳酸盐脉阶段。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 ,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石英脉单矿物石英中富含以富CO2 液相为主的流体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及熔融包裹体。与以往用流体包裹体热爆法和压碎法提取Rb、Sr的方法不同 ,本文用石英全溶法测得富硫化物石英脉中石英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2± 2Ma(1σ) ,初始比值为 0 .72 816± 0 .0 0 0 96 ,对比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及区域成矿特征 ,认为这一年龄值可能代表了河台金矿床的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9.
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金锑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富文  李华芹 《地球学报》2004,25(2):185-190
近年来 ,在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地区发现了一系列金锑矿床 ,代表性矿床有大山口金矿和查汉萨拉锑矿。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 ,大山口金矿区含金黄铁矿 石英脉和含金黄铁矿 褐铁矿 石英脉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 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35 4± 8.1Ma(2σ)和 344± 2 1Ma(2σ) ,二者在实验测定误差范围内一致 ,代表大山口金矿形成的时间发生于早石炭世 ,成矿作用与区域韧性剪切作用有关 ;查汉萨拉锑矿床石英 辉锑矿脉和石英 黝铜矿 辉铋矿 辉锑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 Sr等时线年龄为 2 5 7± 2 3Ma(2σ) ,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 印支早期 ,成矿作用与陆内构造变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俞军真  郑有业  许荣科 《地质学报》2020,94(11):3361-3375
双口山金- 银- 铅矿床地处柴北缘西段,赋存在滩间山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中。矿体由金矿体和银铅矿体组成,成矿作用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双口山含金矿体赋矿围岩及含金石英脉进行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赋矿围岩形成时代为443±2. 9Ma,与区域滩间山群火山岩形成年代一致(440~490Ma)。含金石英脉热液锆石U- Pb年代为402. 8±4. 2Ma,与区域金矿床成矿年龄以及韧性剪切带年龄相接近(~400Ma),代表了金矿体热液作用及成矿时代。结合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表明双口山金银铅矿床是柴北缘造山带在不同造山带演化阶段,由不同成矿作用,在不同时期,相互叠加形成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金矿体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特征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其成因主要与造山运动过程中的变质和变形作用有关,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绿片岩相的滩间山群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银铅矿体为岩浆热液型,成矿与后碰撞造山作用伸展- 构造转换有关的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晚泥盆世深部含矿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张-宣地区含金石英脉形成的时代,对区内5个典型金矿脉测定了40Ar/39Ar年龄,分别为:1362.0±24.8Ma,963.7±22.3Ma,579.6±8.5Ma,570.8±24.2Ma,167.9±1.2Ma。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形,最低视年龄为石英的结晶年龄。依次相当于晋宁运动中期,晋宁运动晚期,蓟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相似文献   

12.
北祁连山寒山金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北祁连山西段安西县的寒山金矿是一个较特殊的、以剪切带容矿的中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它赋存于下奥陶统安山英安质火山碎屑岩中,金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内的强变形带控制。根据矿脉矿物组合及相互穿插关系,原生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可分为5个矿化阶段。其中,金毒砂石英阶段和金黝铜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金成矿阶段。年代学研究表明,金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372±8Ma,热液蚀变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39±10Ma,矿区辉长闪长岩及南侧青山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70±25Ma和347.1±6.4Ma,表明区内岩浆侵入活动与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相当于北祁连山碰撞造山向陆内伸展转变时期,从而揭示了成矿作用是后碰撞造山阶段构造岩浆流体“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之产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热液蚀变富钾、铷微细矿物测定胶东金矿的成矿年龄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从蚀变围岩和金矿石中分选出粒径<200目、纯度>95%非变质成因的单一水白云母,用Rb—Sr等时线法和Ar同位素稀释法测得其年龄值彼此一致,与野外地质观察结果相符,表明玲珑西山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115.0±3.7Ma,灵山沟金矿115±5Ma;焦家金矿有105±7Ma和88.1±0.1Ma两期重要矿化。胶东金矿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金的成矿与花岗岩的成岩密切相关。马家窑式金矿(成矿年龄135.1±5.2Ma)并非为元古代形成的变质侧分泌矿床;对产于牟平——乳山一带胶东群变质岩中金矿床的前景应予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甸金矿的形成受构造活动的控制非常明显。辽河群盖县组的形成,为本区金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随着区域构造活动的发展,盖县组发生变形变质作用,使岩层中的物质组分变质分异形成硅化石英脉,这一过程是金矿物质的初次迁移和聚集,也是本区金成矿作用的前期准备阶段。后来变质岩系交代重熔形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促使大量的成矿物质聚集到岩浆期后热液中。含矿热液沿剪切构造裂隙充填形成了一系列金矿脉、金矿体。剪切构造活动期次与金成矿作用期次有对应关系。剪切构造是矿脉、矿体空间展布、定位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西南天山布隆金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位于新疆西南天山阿合奇县的布隆金矿是一个国内较少见的低温热液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它赋存于上泥盆统细碎屑岩中,金矿体受层间缓倾斜破碎带控制。根据矿脉矿物组合及相互穿插关系,原生成矿期成矿作用可分为:①黄铁矿-石英阶段;②石英-黄铁矿-菱铁矿-重晶石阶段;③方解石-石英-重晶石阶段和④重晶石阶段。年代学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②阶段)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58±15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末,与中亚南天山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发生时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哈达门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时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哈达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产于太古代乌拉山岩群变质碉系中,矿床以发育一系列含金钾长石-石英脉为特征,这些钾长石-石英脉沿近东西向的韧、脆性叠加断裂成 出。钾长石化是最发的近矿围为。采用离子探针(SHRIMP)对矿体边部的钾长石化蚀变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矿化钾长石化蚀变岩的年龄为132±2Ma。由于钾长石化夺本身被金矿化,因此金矿化年龄小于或接近于132±2Ma,为燕山晚期成矿。  相似文献   

17.
朱桂田  徐文忻  李蘅  朱文风 《地球学报》2005,26(Z1):156-159
古袍矿区的花岗斑岩出露于古袍复向斜西部扬起部位。围岩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水口群浅变质砂岩、粉砂岩、硅质岩及板岩、千脉岩和破质页岩。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内的石英脉体中石英样品的40Ar/39Ar年龄数据表明户,40Ar/39Ar坪年龄值在187.87±1.53 Ma至244.88±2.48 Ma之间,是加里东期花岗斑岩成岩作用之后,海西、印支或者燕山早期多期构造热液作用的产物。金矿化与花岗斑岩成岩后的多期次构造热液作用有关。主要受控于断层破碎带及其中充填的石英脉和黄铁矿化。  相似文献   

18.
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李华芹  王登红  陈富文  梅玉萍  蔡红 《地质学报》2008,82(7):900-2008-01-30
湘西铲子坪和大坪等大型金矿是雪峰山地区颇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次研究获得该两矿床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05.6±9.4Ma和204.8±6.3Ma,矿区外围黄茅园黑云母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22.3±1.7Ma,测定结果表明成岩和成矿作用均发生于印支期,成矿作用可能与区域性逆冲推覆作用及相伴生的酸性岩浆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岩浆热液型,而不宜归为韧性剪切带型或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9.
安徽大别、苏北和山东胶南是世界上第三个发现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地区。在关于苏鲁皖超高压变质带大地构造背景的学术讨论中,其时代问题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用锆石U-Pb法得到碧溪岭榴辉岩体谐和图上交点年龄2774.5±24Ma以及t(~(207)Pb/~(206)Tb)平均表面年龄2662Ma,提供了榴辉岩的原岩和超高压变质作用可能形成于晚太古代的信息;并用多硅白云母Ar-Ar法测得661.7±13Ma的退变质年龄,也表明本区榴辉岩可能是前寒武纪的产物;此外,还测得围岩大别群斜长片麻岩中的白云母以及榴辉岩中晚期交代的普通角闪石的Ar-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92.55±3.85和230.70±4.61Ma,代表后榴辉岩(posteclogite)的印支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年龄。笔者对已报道的榴辉岩Sm-Nd年龄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含石榴子石Sm-Nd矿物等时线定年法潜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八卦庙金矿是秦岭造山带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曾被认为是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但最新研究表明该矿床金为粗粒可见金,矿床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二里河—长沟—八卦庙—空棺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区内岩石剪切变形特征明显。在脆韧性剪切过程中形成了NW向顺层无根揉皱状含金石英脉,石英脉Ar-Ar坪年龄为(232.58±1.59)Ma,等时线年龄为(222.14±3.45)Ma,是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分异的产物。这种NW向石英脉含金1×10-6~4×10-6。在燕山早期,剪切带抬升进入浅层叠加了脆性变形,在热液作用下形成了NE向石英脉。NE向石英脉是重要的富矿石,含金4×10-6以上。石英强烈的脆-韧性变形特点记录了两期变形,从早到晚石英位错和差应力具从大到小的演化趋势。韧性剪切和后期脆性变形每一期构造-热液脉动式活动都是从早到晚△σ值降低,在两次脉动式活动的交替时期出现的构造亚稳定期成矿,应力周期形成的“应力泵”或“地震泵”作用是金矿成矿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