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ir coverage,combining the latest research ,using theory and method on the value of veget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this paper not only calculated goods produ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 but also estimated the value of various veget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set up database,GIS and eco-account of vegetation ecosystem.The result was as follows: the value of vegetation‘‘s primary productivity,soil and fertility conservation,water conservation.CO2 fixation and O2 release was 199.6 billion yuan/a 22.64 billion yuan/a 22.6 billion yuan/a ,352.24 billion yuan/a and 374.19 billion yuan/a ,respectively.The tot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was 968.33 billion yuan/a.The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had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rate,accounting for 16.42%,The result of value can reflect regional reality more exactly.  相似文献   

2.
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任志远  李晶 《地理学报》2003,58(4):503-511
根据秦巴山区20世纪末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的分布,在GIS支持下测定秦巴山区植被生产和生态调节的物质量。利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测定各类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建立秦巴山区植被生态数据库及植被生态账户。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评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的覆盖度差异,并结合能量平衡、水量平衡和区域蒸散模式,测评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系统有机质生产价值为199.6×108 元/a;植被保持土壤经济价值为22.64×108元/a;植被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为22.66×108 元/a;植被固定CO2价值为352.24×108元/a;释放O2价值为374.19×108 元/a;陕南秦巴山区植被有机物生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定CO2和释放O2 5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共968.33×108 元/a。其中温带落叶阔叶林贡献率最高占29.35%,亚热带竹林、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山麓果树生态服务价值比重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江源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 采用多种方法对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9 项服务价值逐项进行了评估, 得出2000 年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62.60 亿元, 其中价值最高的两种服务类型依次为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 分别达259.09 亿元和111.68 亿元, 贡献率分别为46.05%、19.85%。按照草地类型划分,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服务价值分别为490.95 亿元、64.68 亿元, 占总服务价值的87.42%和11.52%。虽然沼泽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高, 为4230.77 元/hm2, 但在草地生态系统面积中所占比例较低, 总价值相对很低。本文关于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制定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third largest river in the world and the longest and largest river in China.China has adopted a national strategy to protect the Yangtze River.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would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Yangtze River protection strategy.Using Costanza’s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the value of 10 ecosystem services was estimated within 1 km and 2 km from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7.These 10 servic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four established groupings of provisioning,regulating,supporting,and cultural services.This stud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the upper,middle,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and in provinces,cities,and villag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The total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within 1 km and 2 km from the river was 37.208 and 43.769 billion yuan,respectively.Within 1 km,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the middle reaches was 12.93 billion yuan,while the next highest value was in the upper reaches at 12.45 billion yuan,and the downstream area had the smallest value of 11.855 billion yuan.Within 2 km,the value of upstream ecosystem services was the highest at 16.31 billion yuan,while the second highest value was in the middle reaches at 14.376 billion yuan,and the smallest value was in the downstream area at 13.083 billion yuan.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regulating services played a leading role,accounting for 81.6%and 78.9%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within 1 km and 2 km from the river,respectively.Among the 10 ecosystem services,hydrological regul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while the value of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made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Among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the highest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was in Hubei Province,while the lowest values were in Shanghai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f villages within 1 km and 2 km from the river were to be relocated,the total regional ecological value would increase by 527 and 975 million yuan,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植被固定CO2释放O2生态价值测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志远  李晶 《地理研究》2004,23(6):769-775
根据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的差异 ,利用改进型的自然植被NPP测算模型 ,结合区域能量平衡、水量平衡和蒸散模式 ,测定了植被有机质生产物质量。在此基础上 ,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及造林成本法与工业制氧法测定了秦巴山区植被固定CO2 释放O2 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 :①秦巴山区植被每年固定CO2 总量为 13 5× 10 7t/a ,释放O2 总量为 9 93× 10 7t/a ;②利用造林成本法估算出秦巴山区植被固定CO2 总经济价值为 35 2 2 4× 10 7元 /a ;③利用造林成本法与工业制氧法估算出秦巴山区植被释放O2 经济价值为 374 19× 10 8元 /a ;④本区植被固定CO2 释放O2 物质量和价值量中 ,温带落叶阔叶林贡献率最高 ,其次是亚热带落叶灌丛。本研究可为区域“绿色经济账户”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海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青海省海东地区2002~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分析该地区近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参考谢高地等人建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该区域当量表进行适当调整,测算了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2002~2008年,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各不相同,其中以水利设施用地变化速度最快为12.24%,土地利用程度波动上升;(2)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总体上呈逐步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82.01×10^8元增加至2008年的88.16×10^8元,增加了6.15×10^8元;(3)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安宁市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宁市2003~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Costanza等专家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安宁市2003~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9年安宁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少了0.24亿元,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林地和耕地等生态用地,因此在安宁市的新一轮规划中应注重对生态用地的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农牧交错带宁夏盐池县草地为研究对象,综合集成草地植被与土壤调查、草地信息提取、遥感反演、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基于本地化的InVEST模型,选取碳储存、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3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对禁牧前后(2000年,2015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进行精准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市场价值法对其价值化,测算禁牧前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以此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借助冷热点、三维趋势分析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不同尺度的空间识别。结果显示:① 禁牧以来,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显著增强,其中碳储量增加45.66×104 t、强度增加0.42 t/hm2,水源涵养量增加9 351×104 t、强度增加211.14 t/hm2,土壤保持量增加2 091×104 t,强度增加44.93 t/hm2;② 草地生态补偿标准县域为309.21元/hm2、乡镇尺度介于7.25~1 146.36元/hm2、村级介于3.04~2 074.56元/hm2,村级尺度更能体现草地的生态贡献;③ 补偿标准的三维趋势呈现由西向东提高、南北向呈“U”型分异的特征,补偿热点区集中于盐池县东南部和东北部。  相似文献   

9.
贺祥 《地理科学》2021,41(11):2021-2030
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供给安全阈值与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5—2018年:① 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7875.38亿元增加到18 072.89亿元,年均增长6.60%,集聚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等。② 贵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低于供给安全阈值,生态系统提供服务无法满足人们最低生存保障需求;其余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仅比供给安全阈值略高,且呈减少变化。③ 贵阳市生态安全指数小于1,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余地市生态安全指数与生态安全度均呈降低变化。④ 各地市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与生态安全指数、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优势的生态系统,在时间尺度上对其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判断区域生态系统处于改善或退化的主要途径。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分类解译划分的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基础数据,首次建立了河西走廊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和修正方案,评估了第三次(2004年)、第四次(2009年)和第五次(2014年)荒漠化监测期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服务价值结构。结果表明:(1)2004—2014年间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呈现轻微逆转趋势,荒漠化草地面积由519.7万 hm2减少至357.7万 hm2;(2)10年间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以损失为主,损失量达209亿元;(3)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时空分布、荒漠化类型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倾向于气候调节、净化环境和水文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集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的理论框架, 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 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社会经济调查资料为数据源, 对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 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 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包括食物生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源涵养、控制侵蚀、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7 项。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985、1996、2000、2008 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达到602.94 亿元、601.58 亿元、603.60 亿元、669.90 亿元, 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价值占据较大比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将对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Glaciers provide essenti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for human well-being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rid regio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gional soci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conduct a glacier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and to analyze its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inese glacier inventori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a glacier service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n the glacier service valu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were assessed by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unit area service price, value equivalent factor, and the glacier service value change index(GSCI). Three key results were obtained.(1) The total service value of glacier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for 2016 was 24.354 billion yuan. The main services provided were climate regulation and runoff regulation, which accounted for 60.58% and 33.14% of the total service value, respectively. Minor services were freshwater supply and hydropower, which accounted for 3.47% and 1.75% of the total value, respectively. The value of other types of services was about 0.259 billion yuan.(2) Among the various river system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 Shule River basin had the highest glacier service value(7.771 billion yuan, 31.91%), followed by the Haltang River basin(4.321 billion yuan, 17.74%) and the Beida River basin(3.281 billion yuan, 13.47%).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the glacier service value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Qinghai Province was 1.138 billion yuan higher than that of Gansu Province at 11.608 billion yuan, of which the services in the Haixi Mongol and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Jiuquan City were valued at 11.124(45.68%) and 7.758(31.86%)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3)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56 to 2010, the service value of glacier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declined by 435 million yuan, with an acceleration in the decreasing trend from west to east.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会相应的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发生变化。以福州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福州市2002~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这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同时结合国内外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成果,测算福州市7年来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结论:(1)福州市2002~2008年间建设用地对农用地的侵占导致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2年的383.18亿元减少到2008年的380.05亿元,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2)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文中没有对福州市的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以海原县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10和2015年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海原县2000—201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海原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林地、建设用地、水域以及园地面积分别增加24 532.56hm2、13 233.71hm2、1 093.58hm2和812.16hm2,而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未利用面积下降幅度最大,共减少21 333.05hm2;研究期间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37.25×108元增加至2015年的62.23×108元,变化率为67.07%,而林地、园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是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关键;从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来看,海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态系统单项服务价值均呈现出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增加量最大,其次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而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以及娱乐文化增加量最低,说明海原县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通过地理探测器诊断发现草地、园地、林地、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力q值均>0.8,说明这6项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浙江省分布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滨海湿地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产、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等诸多服务。在全面分析浙江省滨海湿地现状及综合比较不同评价方法基础上,对浙江省滨海湿地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10.383×108元/a,其中直接使用价值141.658×108元/a,间接使用价值68.725×108元/a;滨海湿地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3.664元/(m2·a);各服务价值按大小排列依次为:海水养殖87.022×108元/a,滨海旅游54.636×108元/a,水质净化7.698×108元/a,护岸37.944×108元/a,促淤5.829×108元/a,固碳释氧11.867×108元/a,养分积累4.526×108元/a,提供生境0.861×108元/a;8项服务中,海水养殖价值最大,占总价值的41.363%,其次为旅游和护岸,分别占总价值的25.970%和18.035%。浙江省滨海湿地在发挥显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维系浙江省生态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东北3个区(县)为例,利用从1996年和2005年TM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参照3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比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分剧烈。耕地变化最明显,共减少264.38 km2,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72.19,0.17 km2,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则分别增加63.76,19.94,253.05 km2。(2)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6—2005年呈下降趋势,依据3种价值系数计算分别下降5.22,3.68,36.49亿元,且离城区中心越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越快。(3)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减少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以及1954年、198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三江平原浓江—别拉洪河中下游区域土地覆被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研究区沼泽地因农业开发而逐渐消失的过程。结果表明,1954~1980年期间,研究区沼泽地面积共减少69.66×104hm2,平均年损失率为2.44%;1980~2000年期间,沼泽地面积共减少5.66×104hm2,平均年损失率为0.75%;2000~2010年期间,沼泽地面积共减少15.67×104hm2,平均年损失率为4.67%。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以及补充的水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研究区各时期生态服务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1954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950.84×108元/a,之后,由于沼泽地被大规模开垦为农田,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锐减,至198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为590.08×108元/a,损失了360.76×108元/a,减少幅度为37.9%。1980~200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相对较小,减少了13.84×108元/a。2000~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值出现较快速的下降,减少了87.65×108元/a。2005~2010年期间,随着水田面积的增加、旱田面积的减少,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共增加了7.15×108元/a。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上分析,1954~2010年间,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损失量最大,为399.36×108元/a,其次为文化服务价值,损失量为46.24×108元/a,再次为支持服务价值,损失量为17.1×108元/a,而供给服务价值增加了7.59×108元/a,仅弥补了总损失量的1.67%。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1995—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选取甘肃省黄河流域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对单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修正,计算分析了研究区6个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探讨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5—2020年,研究区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减小,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增加,变化最大的是建设用地;(2)1995—2020年,研究区草地的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其他地类转为草地的面积最大;(3)1995—202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共增加5.104亿元;(4)从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达255.016亿元;从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类型来看,保持土壤生态服务价值最大,达87.94亿元;从生态敏感性指数来看,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均<1,研究结果可信;从生态系统服务加之分级来看,中级比重较大,面积占比为82.07%;(5)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2。  相似文献   

19.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及相关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1990—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 1990—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从研究初期的542.37亿元增加至研究末期的834.70亿元,增长292.33亿元,增幅53.90%,每一阶段平均增长率为9.01%;长江源园区与黄河源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情况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整体情况一致,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其次为草地、湿地,其中草地与水域提供了各园区90%以上的生态服务;澜沧江源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占比则为草地(70.58%)、湿地(23.58%)、水域(3.38%)。② 空间上,长江源园区及澜沧江源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黄河源园区则呈现西高东低特征。③ 相关分析表明,协同关系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但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④ 数量方面,4类典型生态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的Moran′s I指数与相关性系数表现一致;空间分析方面,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异质性显著。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环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结合1988—2020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鄱阳湖环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对食物生产、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等7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结果表明:① 1988—2020年鄱阳湖环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77.95亿元增至592.50亿元,呈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变化特征。②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不均衡性,ESV显著减少的区域为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以及其它各区县的城镇建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区域均匀分布在研究区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及靠近研究区外侧的东南和西南地区。③ 协同关系为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权衡关系较少且主要存在于食物生产与其他服务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