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秋香 《地球》2012,(4):56-67
(一)2012年4月22日凌晨三点,北京灵山某处山顶,大卫、蓝田和萧石观看天琴座流星雨。一开始是一颗一颗流星划过,接着是两颗三颗一起、一片流星划过。"Oh,my god!"美国人大卫惊叹万分。蓝田则不断地按下快门,要把这最美丽的画面记录下来。"大摄影师,别只顾着拍,赶快许个愿吧。"萧石对蓝田说。流星雨的阵势小了些,蓝田放下手里的相机,才回道:"许什么愿?让2012不要到来?但它已经来了。""我倒希望12月21日快点来,看看世界到底会不会毁灭。"萧石看  相似文献   

2.
从2011年12月开始,“90后”女孩郑爽主演的电视剧接连占领了黄金档,在《武则天秘史》和《太平公主秘史》中出演太平公主,被网友们称为“最清新的太平公主”;而在正热播的《凰图腾》中,她和张翰第4次搭档,2009年。两人首度合作拍摄《一起来看流星雨》。擦出了爱的火花后,率真的郑爽并不避讳“情侣档”,享受着纯真的爱情甜蜜,被誉为“纯爱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2001年2~4月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昉  田维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16(4):61-70,34
介绍强地震前兆观测的一种新方法一次声波法。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并测量到2001年2~4月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P-t曲线,波向和水平波速图及其三维动态频谱,连续一年多的测量结果表明:(1)强震前约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其三维动态频谱的特点是:振幅由弱(10~20Pa)逐渐加强到(40~80Pa)或更大;最后的周期范围很宽(2~65分);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大风次声和雷次声。(2)该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而且与震源距离、深度及其它因素都有关。(3)初步解释了强震前兆次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机制。(4)若两个相距足够远的三点阵所测波向相交,可预测震中位置,故进一步测量研究会地震前兆次声波,有可能发展成为临震预报中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0年7~9月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测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苏昉  田维 《地震研究》2002,25(1):11-19
介绍强地震前兆观测的一种新方法--次声波法。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江测量到2000年7-9月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P-t曲线及波速波向图,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其三维动态频谱。频谱分析结果表明:(1)强震前约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其三维动态频谱的特点是:振幅由弱(10-20Pa)到逐渐加强(40-80Pa)或更大;周期先分散在2-19分钟或20-65分钟,最后连成一片(2-65分钟);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大风次声和雷雨次声;(2)强震前兆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都有关;(3)初步解释了强震前兆次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机制;(4)若两地的三点阵波向相交,可预测震中位置。故地震前兆次声波的测量研究,有可能发展成为临震预报中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强震的前兆次声波测量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1) 2 0 0 1年 1月 (含两次 8级地震 )的测量结果与 1999年 1月~ 7月、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4月观测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 ,强地震前约 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三维动态频谱的典型特点是振幅由弱 (10Pa~ 2 0Pa)变强 (80Pa以上 ) ;最后的周期范围很宽 (2分~ 6 5分 ) ;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和大风次声。 (2 )强震前兆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 ,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等其它因素都有关。 (3)强震前长周期波的产生机理 ,主要有断层预滑理论、断裂预扩展理论和流体撞击假说 ,而前兆次声波很可能是由地壳中的长周期波耦合到空气中形成。 (4 )岩石破裂实验证实主破裂前在岩石表面和空气中均收到较强的低频波。 (5 )若在北京和昆明各建足够大的三点阵测准波向 ,两直线相交 ,即可预测国内的震中位置 ,这就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Fang  唐林波 《地震研究》2002,25(2):130-139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1月(含两次8级地震)的测量结果与1999年1月-7月、2000年4月-2001年4月观测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强地震前约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三维动态频 的典型特点是振幅由弱(10Pa-20Pa)变强(80Pa以上);最后的周期范围很宽(2分-65分);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和大风次声。(20强震前兆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等其它因素都有关。(3)强震前长周期波的产生机理,主要有断层预滑理论、断裂预扩展理论和流体撞击假说,而前兆次声波很可能是由地壳中的长周期波耦合到空气中形成。(4)岩石破裂试验证实主破裂前在岩石表面和空气中均收到较强的低频波。(5)若在北京和昆明各建足够大的三点阵测准波向,两直线相交,即可预测国内的震中位置,这就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1999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中山站-DomeA考察沿线DT401点钻取到一支长102.65m的浅冰芯,为我们研究东南极内陆地区NO3-离子沉积特征及影响机制提供了契机.对冰芯中δ18O(年平均气温替代指标)、积累率、火山沉积记录及地球以外各种影响因素(太阳活动、超新星爆发和流星雨等)与冰芯中NO3-离子沉积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积累率对冰芯NO3-离子沉积通量的影响较之沉积浓度更为显著.与积累率相比,气温(δ18O)与NO3-沉积记录的相关性较差.火山喷发物质的沉降可以显著的影响雪层中NO3-离子的沉积,表现为nss-SO42-离子的峰值对应NO3-的谷值.太阳活动对该地区NO3-离子的影响在冰芯中也有所记录,NO3-离子的浓度波动表现出3个显著的周期(16.6,24.0和102.0年),均较好的对应了太阳活动的相关周期.历史上过去1150年间与太阳活动有关的6次气候事件(Dalton极小期、Maunder极小期、Sporer极小期、Wolf极小期、Oort极小期和Medieval极大期)均与同时期DT401冰芯中NO3-离子的波动趋势相吻合,前五次事件表现为NO3-离子的低值期,最后一次事件表现为高值.  相似文献   

8.
综合目前各地震成因假说而提出了地震立体网络多因复成学说,该学说包括两个基本点:地震时空分布具有立体网络性;地震是显、隐性立体网络力能结构上的一个纽结。显性网络力能主要是以应力形式作用的力能,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身的运转、地壳整体收缩和地幔活动因素,表现为局部性挤压和拉伸,结果往往形成断裂、断裂带、系或其他地球物理薄弱地带。隐性网络力能主要是以连续性(区域)场和瞬间冲击、扰动形式作用的力能,主要来源于太阳、月亮及太阳系各行星因素以及宇宙膨胀复原力能、宇宙高能粒子流或慧星与地球相遇引发的流星雨,表现为区域性引拉和斥推,以及瞬间冲击力、干扰力。隐性网络力对蕴震体物质和能量进行“加载”或“卸载”,结果是广泛沟通蕴震体内部及与外部的联系、调节控制蕴震体振动方式和运动方式及其能量积累和释放、促进或诱发蕴震体发震。显、隐性网络力能叠加于蕴震体,当蕴震体自由振动被叠加振动剧烈加强即蕴震体发生共振时,引起蕴震体加速运动而处于临界态,出现降维、减熵的有序特征,在临界态蕴震体受瞬间冲击或扰动,或者与环境出现解耦,而出现突变、混沌、发生地震。基于地震立体网络多因复成学说认识提出了DZW333预测模式,预测模式包括地震成因物理模型、典型地震发生机制和地震三级预测程序3部分主要内容。DZW即地震网络学说,333即由3类显性物质单元组成,即发震地壳体、球内地幔活动体、球外天体;由3部分力能因素组成,即地壳体自动力能、地幔热压体浮沉力能、星际引斥扰动力能;有3级预测程序,即时空网络预测、形态特征预测、精确信息预测。前两级预测也属于以研究对象中的共性为基础的统计预测,应确定概率值。后一级的信息预测则是以研究对象中的特性为基础的确定性预测,不涉及概率。以唐山大地震为例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纳米比亚,对中国人来说,是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就是这个崭新的国家,有着纯正的大自然。雕塑般的沙漠,光影斑驳,树影婆娑,丝绒似的蓝天,泛着柔和的光。古老的沙漠,记录了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红色的沙丘,苍茫荒凉;孑然的枯树,桀骜壮美。  相似文献   

10.
虎跳峡印象     
董竞遥 《地球》2012,(6):96-97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向往已久的美丽云南。太多优美的景色让我大饱眼福,太多奇异的风土人情让我大开眼界,但一直让我记忆深刻的还要数虎跳峡了。我们从丽江赶往香格里拉的路上,一直是盘山路,急弯不断,而且海拔不断升高。虽然窗外美景处处,我却开始有晕车的感觉,昏昏欲睡。随着藏族导游的讲解指点,我抬头向窗外望去,一眼就看到了宽阔的金沙江横卧在眼前。别看金沙江有"金"字,江水却是奇妙的红色,缓缓、蜿蜒地向前流动着。不管怎样,这顿时让无精打采的我兴奋起来,猜测着将会有什么到来。  相似文献   

11.
正斯里兰卡有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在白胡山中居住着一位养猫的老人,与猫相依为命。猫死后,老人很伤心。一天夜里,死去的猫托梦给老人。老人醒来后掘猫观看,只见猫的眼睛坚硬如珠,中间还有一条亮带,很美丽。于是,老人将一只猫眼埋入白胡山中,吞下另外一只。老人从此成仙,而那座山后来以产猫眼宝石而著名。这就是世界五大顶级宝石之一的猫眼。它是金绿宝石家族中知名度最高的成员,也被称为金绿宝石猫眼。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人不可貌相。金沙玉也是这样。未经处理的金沙玉原石看上去其貌不扬,跟普通顽石差不多。但经抛光打磨后,现出它的本来面目,竟是玲珑剔透、金光闪闪的美玉。这种从石头到美玉的华丽变身,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3.
段雯娟 《地球》2014,(7):76-79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大得惊人,但在经济上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尤其是最近50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需水量越来越大。随着水资源利用量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水危机,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关资料表明,最近20年世界总用水量的年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的河水都将耗尽或因污染而不能使用,人类将面临水荒。面对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董汉文  马士委 《地球》2022,(1):63-66
锅,众所周知,是一种厨具。曰常家中用的锅多由铁、铜、铝合金和不锈钢等材质制造。除了这些还有一类,那便是石锅,这里说的石锅是由纯石头制成的锅,不包括通过石料烧制而成的砂锅。早在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幵始以石为锅,除了石制锅,其他容器、炊具、汤勺也都就地取材。当时的人类外出狩猎时,只需带上一包盐巴,利用简单食材,就能煮出一锅美味的料理。  相似文献   

15.
段雯娟 《地球》2013,(5):13-17
正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在雅安,在芦山,本来应该是一个有美好开始的早晨,也应该是一个安静的早晨,然而不应该动的却动了,天降灾难地动山摇,不应该毁的也毁了。一场灾难突然袭击,来不及逃脱,老天爷又跟四川开了个玩笑。雅安,不久的将来,你的世界,仍会春暖花开。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7日8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  相似文献   

16.
马云川 《地球》2012,(9):14-17
2012年9月份,有关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第二轮招标开始。但围绕我国页岩气的开发,一直以来就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专家提出,我国不太适宜发展页岩气产业。他们认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还可能会污染已有的水资源。另外,我国的页岩气赋存状况与美国不同,我国页岩气埋藏条件更加复杂,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同时,我国页岩气产业刚刚起步,迄今尚无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2,(3):2-2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其他物种几千年来的灭绝史。这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也不是信口雌黄。人类的所谓文明,即是建立在其他物种的痛苦之上。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在至少40万年前,当还是"直立人"的时候,发生过一场"动物脂肪补给"危机。这场危机从非洲的某一个地方开始,很快波及全洲。毫无争议的考古证据证明,那个时代的人,脑容量还很小——这句话在现在主要用于骂人,但那个年代,确是事实。有一天,从肯尼亚图尔卡纳盆地某个洞穴中,一个  相似文献   

18.
他从小就是一个内向的乖孩子,安静、听话、不爱玩,喜欢一个人坐着,翻看连环画,一坐就是老半天。5岁时,父亲问他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他把爸爸拉进了新华书店。只有80厘米高的他,在高高的书架前欢快跳跃,像一只轻盈的蜻蜒。《上下五千年》的名字突然跃入了他的眼帘。一共是3本,他慢慢地取下来,递给爸爸。爸爸见他感兴趣,就买下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从此,这3本书就成了他走进历史大门的启蒙教材。这套书他读了足足9遍。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3,(11)
正前言经济与矿业相辅相成,矿业是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是矿业繁荣的前提。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加大。而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当今世界,全球矿业保护主义抬头,矿业开发成本大幅上涨,处于开发阶段的矿企融资困难加剧。而我国地质找矿潜力大,因此,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我们必须立足国内,要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矿业发展,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我们要加强矿产开发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产业结  相似文献   

20.
吴勃  吴硕 《地球》2012,(5):17-18
2011年8月,父亲刚刚收到样书,就给我俩人手一本,并且希望阅读后提出意见。于是我俩就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胜明撰写的《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一书的最早读者。我俩一个学法律,一个学英文,但看完本书后,不禁要对读者说说父亲(作者)的一些有关情况。首先是书做的大气、漂亮。地学书,尤其是地学科普图书做的这么精致,可见出版社是很重视这本书的。读者一看到它,就不禁会拿起来翻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