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对应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应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它从训练样本中自动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训练样本,使得在自动分类中充分利用所采集的样本信息,以便得到满意的分类结果。通过实验与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它明显优于人工随机选择训练样本的方式。与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选择方法相比,可以更快地得到较少的典型样本,满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虞欣  郑肇葆 《测绘学报》2007,36(1):67-71
提出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它可自动地选择训练样本,而且被选择的训练样本具有代表性,使其在自动分类中充分利用所采集的样本信息,以便得到满意的分类结果。通过实验与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它优于基于人工随机地选择训练样本的方式,而且可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它可自动地选择训练样本,且被选的训练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使其在自动分类中充分使用所采集的样本信息,以便得到满意的分类结果。作者通过实验与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它优于基于人工随机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4.
训练样本的质量直接影响训练阶段的训练质量(或效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试阶段的分类精度。训练样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则反映出训练样本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当前非常流行的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训练样本的数量,一方面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也上升为一个经济或成本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训练样本选择的斜交因子模型方法,该方法松弛了Q型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对于公因子之间独立的假设条件,并在斜交参考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训练样本选择的近似求解斜交旋转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可行、有效的。与基于正交因子模型的方法相比,它可以更好地描述或逼近现实的真实情况,可以选择出更合理、更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训练样本,并且还可以取得满意的分类精度。适用于训练样本选择的斜交因子模型方法优于基于正交因子模型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被选择的训练样本分布相对更分散、更合理,而且总的分类精度平均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支撑向量机的遥感影像不完全监督分类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不完全监督分类是研究在只有目标类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将目标类从数据集中提取出来。在许多遥感应用问题中,往往只需要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某一类地物。如果分类过程中只要选取目标类训练样本,将节省在训练样本选取过程中的大量人力物力。因此不完全监督分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遥感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无标识样本支撑向量机(WUS-SVM),并在其基础发展出一种不完全监督分类方法。该方法分3个步骤:(1)在影像中随机选取一定量的无标识样本,将它们作为具有不同权重的非目标类训练样本;(2)用目标类的训练样本和加权无标识训练样本一起训练WUS-SVM,得到初步的分类器;(3)利用初步的分类器确定无标识样本的类别,并与原目标类训练样本一起再次训练SVM得到最终的分类器。通过对模拟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分类试验初步证明了该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遥感数据监督分类中训练样本的纯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训练样本对遥感数据监督分类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训练样本纯化的理论与方法,即根据样本像元的光谱和空间信息来剔除训练样本中不合要求的样本像元。一个例子的试验研究表明,训练样本纯化后,各类型间的发散度、样本像元的概率密度函数与高斯分布的拟合度以及分类结果的精度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极化SAR图像在监督分类时存在人工标注样本费时费力以及浅层结构学习算法的表达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深度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对测量数据进行多种极化特征提取,以便完整地描述图像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动编码器对大量无标记样本进行非监督学习,提取更具可分性和不变性的深层特征;然后,利用少量标记样本训练分类器,并与自动编码器连接,以监督学习的方式微调整个网络;最后,通过主动学习,选择对当前分类器最有价值的样本(分类模糊度最大的样本)进行人工标记,并加入到训练样本中,重新训练分类器和微调网络。对RADARSAT-2和EMISAR极化SAR影像进行不同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更少人工标记的样本下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法直接获取训练样本的遥感影像分类问题,从满足条件的其他影像中选择替代训练样本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地物类型在不同影像中的辐射环境不同,导致替代训练样本对待分类影像的代表性较差,无法保证分类精度.以直推式支持向量机(transductive support vector machine,TSVM)分类为例,发展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遥感影像训练样本时空拓展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监督方法从待分类影像中选择大量未标记样本,挖掘各类地物在特征空间中的结构信息;以替代训练样本所拟合的分类面为初始面,通过自适应渐进式的优化,实现对待分类影像的高精度分类.该方法要求训练样本的来源影像与待分类影像具有相似的地物分布和相近的时相.以SPOT5和QuickBird影像分类为例,分别通过基于像元的和基于分割对象的分类实验证实,该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实现训练样本的时空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亚博  廖顺宝 《遥感学报》2017,21(5):757-766
随着遥感数据获取能力的不断增强,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大尺度遥感土地覆被分类面临的关键问题。然而,现有训练样本的人工选取方法成为制约土地覆被分类自动化的瓶颈。本文以河南、贵州两省为研究区,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以构建适用于大尺度的土地覆被自动分类。首先,以201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CHINALC和30 m分辨率全球土地覆被数据Globle Land30为样本数据源;然后,利用空间一致性分析及异质性分析确定样本初选区域;最后,通过样本提纯去除无效样本。结果表明:(1)应用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获得的分类产品总体分类精度高于人工样本提取方法制作的全球土地覆被产品MCD12Q1。(2)与单源样本自动提取方法相比,应用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可获得更好的分类稳定性。综上,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可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土地覆被分类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11.
潘欣  张树清  李晓峰  那晓东  于欢 《遥感学报》2009,13(6):1163-1176
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属性划分的遥感分类新方法, 构造了基于粗集的集成遥感分类器。该分类器利用粗集理论将输入的属性集合划分为多个约减, 利用这些约减构造多个训练子集。每个训练子集训练神经网分类器, 在决策时将多个单个分类器的结果进行投票选举。这种方法即减少了单个分类器的输入属性个数, 又避免了由于属性选取造成单一分类器在某些分类上的错误偏见。该分类器与神经网分类器方法, 以及属性选取与神经网结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SEC无论在分类精度上, 还是在不同样本个数条件下的精度稳定程度上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变换特征的遥感地貌影像纹理分析和分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朱长青  杨启和 《测绘学报》1996,25(4):252-256
本文基于图像的正交小波变换特征,研究了遥感地貌纹理影像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并对25幅地貌影像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所述方法不仅对同一分辨率的影像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而且对不同分辨率的影像也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同时对训练样本和考试样本来自不同母体的影像也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训练样本采样处理改善小宗作物遥感识别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样本质量是决定农作物遥感识别精度的关键因素,虽然高空间分辨率卫星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遥感识别过程中的混合像元问题,但是当区域内不同作物种植面积差异较大时,训练集中不同类别样本数量往往相差较大,这样的不均衡数据集影响分类器的训练,导致少数类别的识别精度不理想。为研究作物遥感识别过程中的不均衡样本问题,本文基于GF-2号卫星数据,首先挖掘了地物的光谱信息、纹理信息,用特征递归消除RF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方法进行特征优选,然后从数据处理的角度采用了5种采样算法对不均衡训练集进行处理,最后使用采样后的均衡数据集训练分类器,对比数据采样前后决策树与Adaboost(Adaptive Boosting)两种分类器的识别结果,发现:(1)经过采样处理后两种分类算法明显提升了小宗作物的分类精度;(2)经过ADASYS (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采样处理后,分类器性能提升最多,决策树的Kappa系数提高了14.32%,Adaboost的Kappa系数提高了10.23%,达到最高值0.9336;(3)过采样的处理效果优于欠采样,过采样对分类器的性能提升更多。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分类方法是提高不均衡数据集遥感分类精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the conditions of road asphalt is necessar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OBIA) rule-sets are proposed based on 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 to extract road asphalt conditions (good and poor) using WorldView-2 (WV-2) satellite data. Different 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random forest (RF) and chi-square (CHI) are evaluated to indicate the most effective algorithm to identify the best set of OBIA attributes (spatial, spectral, textural and colour). The chi-square algorithm outperformed SVM and RF techniques.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based on CHI algorithm achieved an overall accuracy of 83.19% for the training image (first site).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model was used to examine its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areas; and it achieved accuracy levels of 83.44, 87.80 and 80.26% for the different selected areas. Therefore, the selected method can b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detecting road conditions based on WV-2 image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高光谱影像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生成式对抗网络由生成器、判别器和分类器3部分组成,其中生成器用于模拟高光谱样本的数据分布,生成特定类别的样本;判别器是一个二值分类器,用于判断输入的样本是否为真实数据;分类器用于对输入的样本进行分类。利用反向传播算法依次更新生成器、判别器和分类器的网络参数使损失函数最小,从而达到训练网络的目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能够模拟高光谱影像的样本分布来辅助训练分类器,因此能够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精度。分别采用Pavia大学和Salinas高光谱数据集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类方法能够在小样本条件下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受限于训练样本的个数,难以取得较好分类结果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核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S3VM)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算法在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的体系上加入未标记样本来辅助构建核矩阵,从而获得更优异的分类器,在小样本的基础上提高分类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好于传统方法,并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A-BPNN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方法目前已广泛运用于遥感影像分类,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PCA)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PCA-BPNN,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在减少计算量和加快收敛的同时,提高了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