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树东  张洪民 《山东地质》2010,(7):44-45,48
单县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在土地利用上探索挖潜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项目建设,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发区用地采取了高点定位,合理规划,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利用土地置换,争取城镇挂钩,城中村改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等办法,为开发区大项目及时落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毕宇亮 《山东地质》2011,(10):74-75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以编制计划来保证集约。认真做好201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结合威海市经济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市场状况等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明确到具体地块,并在门户网站及土地有形市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所发挥的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但在开发区土地利用中,重扩张轻挖潜、重规模轻效率、重引资轻规划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改变开发区外延扩张,用地粗放的局面,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促进开发区用地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质》2012,(9):37-38,42
为全面了解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促进广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调研组对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进行了调研。一、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目前,广西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0个,自治区级开发区22个,自治区工信委确认的AB类工业集中区73个;产业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153799.94公顷,其中国家级园区规划面积10679.92公顷,占6.94%;自治区级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08,(6):F0004-F0004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普遍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局势。文登市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规划用地结构,掌握节约集约的管理方法,创新体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制,保护和利用好每寸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方法对促进县级市如何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章剑 《浙江地质》2008,(6):18-19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回顾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法:即严把一个关——项目准入关,  相似文献   

9.
彭小云 《湖南地质》2011,(12):25-26
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成为了促进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开发区土地供需矛盾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0.
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特殊经济区域,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开发区土地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促进开发区用地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为例,探讨了基于ArcGI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潜力测算,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3月19日召开的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海宁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开发区)签订了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书。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纳入纳入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扎实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济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区用地结构不合理,整体容积率较低,村庄建设用地量大,采煤区塌陷所引发的人地矛盾,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等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该文通过对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提出了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发展区域产业,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工业开发区土地绩效评估实践,建立健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真分析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用地现状,对开发区内土地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总结了目前经开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要做好开发区规划、节约集约用地、改变供地方式、清理闲置用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惠楠  雷征 《广西地质》2013,(10):44-45
文章分析研究了广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利用特点,总结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变化趋势,针对开发区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推进吉凤经济开发区建设,规范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保障能力,该州国土资源局对吉风开发区用地管理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目前开发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国土资源监管的手段,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有力保障用地行为依法进行,有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该文介绍了批后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并详细论述了批后监管的总体框架和功能设计,说明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总结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和重要资产。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镇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土地产出效益低下,形成了不少低效利用建设用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增土地资源将日益稀缺,原有的土地粗放经营方式难以为继。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利用,低效土地二次开发正是有效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本文结合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的实况,采用特尔斐法、定性分析与综合评价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三亚市建设用地基本还处在粗放向集约过度的阶段,全市集约利用值为62.763,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显著,天涯区的集约利用值分别是崖州区和海棠区约1.5倍。三亚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和较强操作性,对其他区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具有参考价值。针对三亚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土地交易市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增强民众土地集约利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池友法 《城市地质》2010,5(4):30-3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国有土地的可供应量日显不足,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提高开发区土地资源的持续保障能力,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