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石油勘探、金属矿找矿以及地下空间探测领域,孔旁远探和随钻前探是迫切性技术需求。结合三分量感应测井和瞬变电磁场理论,提出了一种孔中时间域电磁张量测井方法。基于谐变场三维感应测井9个磁场分量求解方法,采用传输线法实现并矢格林函数的快速计算,通过将谐变场的磁张量转换到时间域,获得孔中时间域电磁场张量计算公式;然后,建立一个斜井三层介质模型,分析该模型下感应电位张量各分量的时间衰减规律,得到目标层电磁张量响应特征;最后,在地-井瞬变电磁实测资料分析基础上,比较孔中张量测井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感应电位张量xz、yz、zx以及zy分量衰减曲线符合垂直磁偶源激励场特征,其他分量满足水平磁偶源激励场特征;与z相关的分量对地层电性界面的反映最为明显,可以作为张量解释的首选分量,其他分量可以作为辅助分量;低阻目标层在多测道曲线和感应电位张量时间剖面中得到清晰识别,为孔中张量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设计的新型温度探空仪是由温度感应元件、测量振荡器、付载波振荡器、发射振荡器、电源和外壳组成。温度感应元件为MF52型珠状热敏电阻,采用脉宽法测温,整个电路大都采用了CMOS集成块。该新型温度探空仪具有温度信息取样率高(50次/秒)调制信号与付载波完全同步、同相及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等点特。  相似文献   

3.
经试验证明,激电放电曲线可分解为慢分量、中分量和感应分量。应用分解参数和二级参数可较好地反映含水层位。一、放电曲线结构放电曲线主要是充电时间(T),放电时间(t),以及激发体特征参数的函数。根据试验资料认为,放电时间的过渡过程与RLC网络的充放电过程相似。在一般情况下,一条放电曲线是由三个分量组成,图1示曲线分解。当放电时间足够  相似文献   

4.
为改进传统磁刺激治疗仪需要使用脉冲大电流产生磁场,以及在临界阻尼震荡条件下电路的RLC参数匹配难度大等缺点,根据感应电场产生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低电压,脉冲小电流,用RL电路代替RLC电路的设计。该电路在产生磁场的回路中用+5V低电压电源代替电容器,通过加快电流的变化速率产生与脉冲大电流同样的刺激效果,具有安全,易调控的优点,也推进了磁刺激治疗仪面向小型、便携、低功耗等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典型的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非对称传感器的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综合用烈度仪,其由非对称结构的三分量传感器和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专用数据采集器组成。经过测试,该地震烈度仪的专用数据采集器具有大于107 dB的动态范围;其非对称三分量传感器结构中,所选的单分量B类传感器的加速度误差小于0.8%,动态范围大于105 dB,而所选的三分量C类传感器的加速度误差小于5%,动态范围大于61 dB。该地震烈度仪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综合应用的各项技术要求,且功耗低、成本低,适合于高密度布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桂东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基于ARCGIS自主开发的DB辅助内业核查的工具包,并进行数据试验分析.DB工具通过抽取外业举证成果,将三调地类图斑数据字段BSM与外业举证矢量字段TBYBH建立映射关系,可快速查看举证照片,核实图斑边界、地类、标注信息,也能核实举证图斑的真实性,辅助内业清绘、修改国土调查数据库.D...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磁垂直分量反相位现象的地下畸变电流正演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毕奥萨伐尔定理正演模拟不同深度和强度的电流感应磁场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根据甘东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的电性结构成果,定量计算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的畸变电流强度,发现其感应磁场在Z分量上的叠加效果与实测数据差异较小。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此次地震前出现的大范围地磁低点位移现象,可应用于出现低点位移现象且电性结构比较清楚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局部均值分解(LMD)及加权核函数相关向量机(RVM)算法,构建多尺度变形预测新方法。利用LMD将变形数据分解成多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变形分量,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RVM对每个变形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将各变形分量预测结果进行叠加,最终建立多尺度变形预测方法,并应用于大坝变形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LMD-RVM方法的多个精度指标均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RVM方法和改进EMD-RVM方法,证实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地类不一致图斑信息作为实地调查和调查结果国家级核查的重要基础数据,人工逐个图斑核实地类变化结果的工作量大且差错率高.为保证内业信息提取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支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稳步实施,本文通过对比三调初始库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提取地类一致图斑和地类不一致图斑,并标注地类不一致图斑的地类变化类型.利用ArcGI...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基于接收极化电磁波的三维极化分量对其到达方向进行估计,讨论了通过极化参数来描述极化电磁波及通过已知复合电场求取极化参数的问题,提出利用矢量对几何位形进行描述,通过三维振子天线测量复合电场的电波矢量,从而利用电波矢量的3个分量求取发射电磁波的到达方向(DOA)的一种新算法,基于此算法,利用仿真的极化电磁波进行了DOA估计仿真实验,并与传统的空间谱估计算法进行对比,对比发现,提出的DOA估计算法是更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深度学习模型中轨道误差序列数据的噪声误差积累问题,提出E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并利用GEO、IGSO、MEO三类卫星数据进行轨道预报分析。结果表明,E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在卫星轨道预报中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的误差积累,GEO、IGSO、MEO三类卫星的轨道预报精度均有所提高,也能够有效拟合动力学模型轨道的预报误差,E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对GEO、IGSO、MEO三类卫星的平均改进率imp分别提高2.70百分点、2.46百分点和8.33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基于BICMOS工艺的高速十位A/D转换器,这种转换器采用二步分区式结构,包含了二个5位的全平行(闪烁型)ADC。在BiCMOS工艺基础上,根据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出比较器电路,残差放大器。最后对设计的比较器和残差放大器电路进行仿真,得出比较器瞬态响应突变时间为600ns,残差放大器建立时间为1.5μs、放大增益约为2dB,其性能指标超出了同类器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经颅磁刺激下大脑内部的磁场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准确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经颅磁刺激系统的线圈刺激模型,并提出了利用ANSYS(ANALYSIS SYSTEM)分析系统软件的电磁-电路耦合功能来解决通过调节电路参数实现控制通入线圈模型电流的问题,从而为指导脉冲电流电源的制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完成了对脑内磁场分布的仿真,并指出该磁场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头部各组织的穿透性。实验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经颅磁刺激的感应电场分布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高速采集系统不仅要有高速A/D,而且必须有高速的采集方式。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高速采集接口电路,并对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软件流程图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得到混合矩阵的估计,通过优化算法恢复源信号。总结了各种实现"聚类"和"优化"的具体方法,论述了欠定盲源分离和稀疏分量分析、压缩传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欠定盲源分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多类观测量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序贯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赫尔默特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了多类观测数据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序贯算法,它区别于以前文献中使各类观测量所对应的验后单位权方差整体趋于一致的做法,而采用逐类(次)平差法,在每次平差后进行方差分量估计,依次使各类观测量的验后单位权方差趋于相等。该算法未作任何近似,依然保留原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公式所具有的优良统计特性;它克服了原来严密公式计算中占用内存大、计算繁琐的缺点,不需要额外保留逐类(次)平差的历史数据,非常适合计算机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保留RZB型电容式分量钻孔应变仪传感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吸取了原RZB型电容式多分量钻孔应变仪及其他前兆仪器的优点,对其主机部分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RZB多分量的宽频带响应(采样率提升为秒采样);采用了低功耗、高稳定性的ARM920T高速处理器内核、固化WinCE操作系统,为仪器的稳定性、连续性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接口板外嵌触摸式显示屏,极大地方便了仪器的参数配置以及现场检修;对原供电方式进行改进,实现了集防雷、供电、充电、交直流切换于一体以及软件的远程更新、软件工作的详细日志查询等功能。通过对新仪器数据分析发现,其连续率得到大幅提升,并记录到分钟采样所记录不到的详细地震波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FHD分量质子磁力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磁总场F、水平分量H(计算得出垂直分量Z)、相对磁偏角D的数字化分量质子磁力仪,观测中发现,作为绝对连续观测F、H、Z分量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引起漂移的因素有记录墩的倾斜、温度的影响等。通过观测实例与理论计算得出:1)由于观测墩倾斜造成的漂移,水平分量H增大,垂直分量Z减小,地磁总场F基本不变,绝对值变化H大于Z,且影响量可通过数值模拟估算得出;2)由于场地铁磁性物质造成的漂移,水平分量H增大,垂直分量Z减小,地磁总场F减小,绝对值变化Z大于H。  相似文献   

19.
在钢架结构安全监测过程中,针对沉降数据易受外界环境噪声干扰的问题,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小波阈值函数的去噪方法。首先对含噪信号作CEEMD分解,得到各种本征模函数(IMF);之后选取IMF分量使用改进小波阈值去噪;最后重构IMF信息,取得降噪后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EEMD和改进小波阈值法的混合方法能够有效滤除信号中的噪声分量,提高沉降数据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2021-05~2022-01青海地区陆续发生玛多MS7.4、德令哈MS5.8和门源MS6.9地震。为深入探究上述地震的震磁关系,利用2019~2021年流动地磁场三分量矢量数据,探讨区域基本磁场与岩石圈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岩石圈磁场各分量年变与该区域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发现,3期区域基本磁场的时空分布相似。震前最近一期岩石圈磁场资料显示,震中位置H矢量幅值弱变、方向偏转;震中位置与D、I、F、Z分量零值线的距离在200 km以内,玛多MS7.4、门源MS6.9地震震中位置与Z分量零值线的距离仅为5 km、20 km。此外,部分岩石圈磁场分量在2次强震前1 a呈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