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下部的膏泥岩段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根据岩性序列变化将其划分为5个亚段,自上而下依次为第1亚段(上泥岩段)、第2亚段(上化学岩段)、第3亚段(中泥岩段)、第4亚段(下化学岩段)、第5亚段(下泥岩段)。该岩性序列在克拉苏构造带不同部位发育程度不同,东部的克深-克拉地区发育第1~3亚段,仅西部DB303井附近发育完整的5个亚段。通过解剖各亚段内部岩性特征,明确其分布规律,并对库姆格列木群沉积初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探讨,确立各亚段原始沉积演化序列和沉积模式。研究认为:(1)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时期古地貌为东高西低,地貌幅度小;(2)膏泥岩段沉积序列呈碎屑岩-化学岩交替发育特征,受古地貌影响,不同地区发育的岩性序列旋回个数不同,但岩性序列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2.
滇西南地区澜沧江沿岸火山杂岩极为发育,是滇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带。该区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均有海相火山活动。在澜沧江火山岩带南段之景洪大勐龙以晚三叠纪的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笔者根据景洪大勐龙钠质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及对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的判析,认为大勐龙火山岩属印支期细碧角斑岩岩石序列,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为岛弧火山岩。推测滇西之澜沧江大断裂带在晚三叠纪特提斯海可能存在与古海沟岛弧系有关  相似文献   

3.
南皮河群位于滇西南昌宁-孟连带西区,其地层序列已受到后期构造作用改造,总体呈无序状态,但其内部的各岩片地层仍保持相对连续的地层层序、据此,我们将南皮河群划分为下、中、上段,对其中各段的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作了详细研究。甫皮河群下段为一套浊流、滑塌浊流、碎屑流和等深流沉积类型;中、上段为深水洋盆边缘沉积类型、其沉积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呈拉张状态的深水陆坡-洋盆边缘环境,物源区为西侧的保山-耿马地块。  相似文献   

4.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灾害时空分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运用分形、混沌理论 ,对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近 38年的环境灾害受损次数进行了时空分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陆桥新疆段受损状况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自相似性 ,其容量维 Df在 0 .830 2~ 1 .437之间 ,而且在空间序列上也具有自相似性 ,存在明显分维结构 ,其信息维 D1在 0 .0 997~ 0 .1 2 72之间。灾害严重区段的容量维值较大 ,并且容量维值越大 ,灾害事件中等级的复杂程度就越高 ,这一特征将有助于认识灾害发生规律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疆天山干沟加里东花岗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研究将新疆天山干沟段博罗科努带花岗岩划为石炭纪或泥盆纪,中天山花岗片麻岩划为加里东期~([1,2]).本文根据1:5万区调成果,将其分别厘定为志留纪和前寒武纪~①.论证了志留纪干沟序列花岗岩构造环境.其序列组成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二长花岗岩略多,地球化学特征具典型造山花岗岩特征,K-Na-Ca图解中性段具英云闪长岩趋势,酸性段呈钙碱性趋势,其构造环境为大陆弧.据花岗岩中的斜长石内高岭土和绢云母结晶形态,辨识出研究区志留纪干沟序列花岗岩具绿片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6.
火山地层常具穿时和倒转现象,并且缺少化石资料,致使其地层序列划分和对比困难.营城组火山地层序列是松辽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基础和关键,火山岩中的厚层沉积夹层(营城组二段)在火山地层序列划分中可作为标志层,是营城组进一步分段的关键层位.从盆缘露头剖面入手,根据实测剖面、钻井、测井、地震、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证实徐家围子断陷存在营二段地层,通过地层对比,总结其地层发育时限、岩性及序列特征、地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地球物理识别标志,并将其作为标志层对火山地层进行准确划分和对比.结果显示:营二段形成于早白垩世Albian期(110~108 Ma),沉积时限2~3 Ma;以富含凝灰质夹煤层为主要特征,其碎屑粒度自下至上呈现"粗-细-粗"的全韵律;断陷内营二段地层厚度变化大,平面上存在着两类沉积中心:(1)与营一段火山岩最大厚度中心重叠的火山期后热沉降中心;(2)继承性古地貌凹陷.不同成因地层其地球物理识别特征不同.以营二段为标志层可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分为3段,其中一段和三段均以火山岩为主.而原分层中的营四段实属盆地不同充填期的两套地层:下部细粒砂泥岩段应为断陷期的营二段,上部粗粒砂砾岩段应为拗陷期的登娄库组一段.该方法可为其他地区火山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的一个主要斑岩型矿带——金沙江、红河矿带,属藏东-滇西斑岩铜(钼)矿带的南段.近年来,玉龙矿带已成为很有远景的斑岩矿带之一.但滇西段的找矿工作却进展较缓,对找矿前景认识也不一致.岩带的区域地质研究,包括斑岩型铜、铅等成矿作用的研究,尚很薄弱.本文从岩石化学入手,探讨滇西段岩石化学的基  相似文献   

8.
湘西北花垣县及邻区,在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部发育一套地质特征典型、沉积序列明显的浊积岩。其底面侵蚀构造清楚,覆盖于底面上的各层段厚度变化较大,在各层段内由下往上碎屑粒度依次变细,并相继出现有变形纹层、平行纹层和波痕纹层理等沉积构造,是典型的浅海浊积岩。据各层段的发育情况可总结为5种剖面结构。因冰川消融而使海平面上升,故清水洞组浊积期海水深度增大。浊流活动受北东东向保靖—花垣断裂控制,其活动与新元古代发生并延续到早古生代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9.
小天井锰矿是滇西地区最大的锰矿床, 产于滇西上三叠统松桂组碎屑岩建造中, 由氧化锰矿石和碳酸锰矿石组成, 矿石成份较单一。碳和氧同位素的特征揭示了成矿物源的多来源及成矿的多阶段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富集型。鹤庆锰矿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三叠纪诺利期盐源—丽江盆地中的丽江凹陷带之内的一个次级叠加盆地。盆地和成矿作用受控于同生断裂活动。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龙陵-瑞丽断裂潞西段的发育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位于潞西盆地西侧,设计泛亚铁路西线大理至瑞丽段经过该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评价工作是作出合理、可靠的工程设计的基础.龙陵-瑞丽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深切超壳的活动断裂,对该断裂在研究区内的展布及其深部延展情况进行探测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遥感图像(ETM+和SPOT)对断裂进行宏观解译,并在第四系覆盖区利用EH-4...  相似文献   

11.
郑州邙山官庄峪黄土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邙山官庄峪剖面共厚154.9 m, 出露S10及以上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 特征的马兰黄土厚度达70.125 m, 具有明显的粗粒、均匀特点, 且在该段地层中部, 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弱古土壤层。磁性地层测量表明B/M界线置于深度132.04 m处, 位于L8的下部; 剖面底部未进入Jaramillo正极性亚时。与赵下峪剖面对比结果显示, 以B/M界线为标志, 72 m以下地层两者高度一致, 只是对地层的划分不同而已; 但赵下峪剖面中比较特征的具有较高磁化率值的L1SS1地层单元, 在官庄峪剖面却无明显表现, 其原因可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晨晨  张顺  魏巍  吴朝东 《沉积学报》2015,33(5):891-898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地质学及盆地动力学分析方法,阐述了松辽盆地嫩江组凝缩层形成机制及其意义。松辽盆地嫩江组底部发育10~15 m厚的凝缩层,其形成机制是在嫩江组强制性水退旋回作用下导致湖盆萎缩,在进积型层序远端湖相区形成浓缩水体的高盐度还原环境,由此沉积了以油页岩为标志、以钟形高电阻为特征的凝缩层。该凝缩层底界面以SB07最大湖泛面为等时边界,向上包含了进积型层序较长的时间跨度,不具等时性,同时来自东部物源向西的强烈进积堵塞了海侵通道,也使松辽盆地嫩江组发生过"海侵事件"的推论无法成立。因此,凝缩层形成机制的认识在松辽盆地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成藏分析认为嫩江组凝缩层既是烃源岩也是区域性盖层,在其上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由于强制性水退型层序在钻井及地震上具有易于识别的结构特点,是含油气盆地评价及层系优选的结构性标志。因此,凝缩层的认识不论在层序地层、沉积环境及成藏分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ophiolitic sequence which crops out along the Aspropotamos Valley, Northern Pindos, Greece is compose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cumulates, dolerites, basaltic lavas, upper pillow lavas with basaltic/andesitic composition, and scarce basaltic dykes. The intrusive sequence,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e present paper, exhibits magmatic layering more pronounced at the bottom than at the top where isotropic gabbros occur; they grade into the overlying dolerites. Troctolites with rare ultramafites prevail in the lower section and olivine gabbros in the upper section; at the top two-pyroxene gabbros appear. The rocks are mainly adcumulates and mesocumulates with subordinate heteradcumulates. The cumulus phases separated in the order: olivine and Cr-spinel, plagioclase, clinopyroxene, orthopyroxene. Olivine, plagioclase and pyroxenes frequently exhibit adeumulus overgrowth. Intercumulus phases may be plagioclase, clinopyroxene, orthopyroxene, pale brown amphibole and magnetite. Where pore material is present, it is composed of plagioclase, clinopyroxene, orthopyroxene, hornblende and ores. Cr-spinel occurs mainly at the bottom of the sequence (Cr2O3 between 30·5 and 39·8 per cent), while magnetite appears as a very rare phase in the upper section. Olivine, orthopyroxene, clinopyroxene exhibit slight cryptic variation (Mg × 100/(Mg + Fe) in the range 90–79, 90–70, 93–72 respectively). The investigated dolerites are non-cumulus rocks where clinopyroxene may be more magnesian than in the uppermost gabbros. The cumulate sequence and dolerites underwent variable but generally slight spilitization, in contrast to the overlying lavas. The sequence was generated through crystal accumulation probably from periodic pulses of tholeiitic magma; newly injected magma batches mixing with magma fractions already differentiated in the magma chamber. The high fluid pressure evidenced by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plagioclase and the whole chemical trend of the cumulate sequence are consistent with a genesis above a subduction zone, as already hypothesized for the overlying lavas.  相似文献   

14.
徐州贾汪地区中—上寒武统藻礁,风暴层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阳  乔秀夫 《地质论评》1999,45(2):193-207
笔者详细研究了徐州贾汪地区中-上寒武统的二郎山等剖面,将张夏组-凤山组划分为3个各具特色的三级层序,根据各层序内副层序的堆叠形式进一上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及高位体系域(HST)其中张夏层序的藻礁为中-晚寒武世期间发育的最大规模碳酸盐岩缓坡藻礁,崮山层序凝胶缩代表中-晚寒武世最大海泛(海侵)期沉积,长山-凤山层序顶部白云岩代表中-晚寒武世最小海平面(海退)时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5.
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豪  王英民  王媛 《沉积学报》2002,20(2):197-20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主要发育了三套煤层组合,分别位于八道湾组下段、八道湾组上段下部和西山窑组底部。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划分的方案中sb1、sb2、sb4界面则分别位于八道湾组下段、八道湾组上段下部和西山窑组底部三套煤层组合附近。由于在不同层序的不同体系域及同一体系域的不同时期可供煤层堆积所需要的可容空问和容纳快速堆积的煤层 (泥炭 )的发育程度以及沉积环境的不同,其聚煤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因而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具有穿时现象,在层序的各个体系域中都有可能发育。经分析发现侏罗系煤层主要发育于 :⑴层序I的低位和高位域;⑵层序II的低位域;⑶层序III的高位域和 (4)局部发育于层序IV的低位域  相似文献   

16.
从江县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位于黔桂交界处,交通尚便,是一条地层发育良好、厚度巨大、沉积连续、层序完整、顶底界线清楚的剖面。内部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依次为:长安组、富禄组和黎家坡组,其划分标志清楚,易于识别和掌握,并可进行区域对比。在剖面上,南华系与下伏青白口系下江群隆里组和上覆震旦系陡山沱组均为整合接触。该剖面较完整而连续地记录了该区南华大冰期(包括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和南沱冰期)的沉积演化史,是研究雪球事件的良好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杨明  张梅生  李晓波  王旖旎 《世界地质》2018,37(4):1101-1109
为进一步确定燕山裂陷槽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底界性质,笔者对位于燕山中元古代沉积盆地边缘的兴城地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多个剖面上大红峪组底部砾岩的特征、类型及成因的初步分析,得出该组沉积之前地表经历了差异性侵蚀,造成古地形起伏较大。大红峪组底部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包括单斜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两种类型,其代表的"兴城运动"没有影响到更广阔的范围。根据大红峪组底界明显的沉积间断现象,笔者认为将标准剖面大红峪组底界置于"小白石英岩"之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摘要:巫溪田坝剖面长兴组发育齐全,出露连续完整。根据露头观察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结合岩石学、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的研究,认为巫溪田坝长兴组属碳酸盐台地和斜坡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相及若干亚相、微相。巫溪田坝长兴组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层序顶底界皆为Ⅱ型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威宁县炉山铜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炉山铜矿床产于宣威组(P3x)底部的深灰、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及峨眉山玄武岩第三段(βp3)顶部的火山角砾赤铁矿层内,是近年来贵州省发现的含铜矿层的新层位,矿石类型也是一种新的矿石类型。含矿岩系自上而下,存在钛(Ti)-铜(Cu)-铁(Fe)等元素分带,以上特征符合玄武岩型风化淋滤型铜矿的特征。通过对炉山铜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系统总结出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为该区相同类型的铜矿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右江盆地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以右江地区泥盆-三叠纪深水盆地相地层为研究对象,①详细讨论了深水浊流沉积的层序划分及特征,结果表明浊流沉积的层序界面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界面不规则,LST期砂岩底面具大量侵蚀充填构造及塑性流动变形构造等,层序的体系域构成与浊积扇演化关系密切,即从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的演化浊积扇经历了进积→退积→加积→进积演化过程;②详细讨论了深水硅泥质沉积的层序划分及特征,即可根据硅质岩、泥质岩 (包括粉砂岩 )相对含量变化及成因特征来识别层序及体系域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