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提取感应式磁力仪(SCM)北向分量(X)记录到的地磁脉动,分析其记录地磁脉动波形、主频与磁通门磁力仪(GM4)水平分量(H)记录地磁脉动的差异性,二者记录脉动波形基本相似,主频一致。GM4水平分量(H)数据一阶差分与SCM北向分量(X)1HZ数据相关分析为负相关,子午工程东经120°E子午链和30°N纬圈链地磁台站SCM数据提取地磁脉动,可以看到地磁脉动的振幅、谱幅度随着经纬度的减小而减小,主频在各个纬度几乎都在9 m Hz左右。  相似文献   

2.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是为开展地磁测深及地磁脉动观测工作而研制的。该系统由高灵敏度磁通门磁力仪、多路数据采集器、盒式磁带记录与回放器,以及时间服务装置等部分组成。系统具有大动态、低噪声、高精度、低功耗,以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可直接与计算机接口,也可直接回放进行模拟恢复。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次野外观测,取得了较好的野外观测资料,并显示出比进口的模拟系统能记录到较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是为开展地磁测深及地磁脉动观测工作而研制的.该系统由高灵敏度磁通门磁力仪、多路数据采集器、盒式磁带记录与回放器,以及时间服务装置等部分组成.系统具有大动态、低噪声、高精度、低功耗,以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可直接与计算机接口,也可直接回放进行模拟恢复.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次野外观测,取得了较好的野外观测资料,并显示出比进口的模拟系统能记录到较为丰富的信息[1].   相似文献   

4.
感应式磁力仪是观测变化磁场,特别是地磁脉动的有力工具。它的探头由高导磁合金棒、长螺线管线圈及铝屏蔽筒构成。本文记述了探头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标定探头绝对灵敏度的简单方法。此外,本文还将介绍数字化感应仪——智能地磁数据采集装置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本文不仅介绍了观测仪器的设计、台网设置及数据处理方法。而且还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主要科研成果,如低纬Pc3脉动特点,低纬Pi2脉动偏振特性。南极地区的地磁脉动观测结果,以及在磁暴和太阳耀斑期间在低纬地区观测的地磁脉动。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数字化地磁脉动观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成  韩克礼 《地震学报》1994,16(3):389-394
叙述了北京数字化地磁脉动观测台网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及在地震预报研究和地磁学科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该台网提供了磁暴、磁扰、地磁日变及地磁脉动等地磁事件的数字化观测资料。这些观测资料由于其精度高和动态范围大, 蕴含有极为丰富的信息, 分析处理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7.
新疆喀什地区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1月17日至2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地震,震前均观测到地磁脉动异常.文中对未发生地震期间地磁脉动观测的背景环境以及喀什台常见的地磁脉动进行分析,然后对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这种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的产生机制.这种震前发生的地磁脉动异常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北京怀柔地磁脉动观测站在1982年6月至1983年5月的观测记录,分析了这时期发生的急始型磁暴中伴随SSC发生的瞬态地磁脉动。这种脉动的形态和地方时有关,白天有明显的衰减振荡,晚上则近似为非振荡的湾状扰动。我们分析了这种瞬态地磁脉动的振幅、持续时间、功率谱和急始形态的关系,并结合目前国外卫星的探测结果对这种脉动的形成和传播路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期间分别在漠河地磁台,北京怀柔地磁脉动站和三亚地磁台开展了地磁脉动的观测。本文重点分析了3月9日07:00LT至11:00LT日全食前后漠河地区地磁脉动的观测资料,研究了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特征,并对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激发机制做了较深入的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廊坊、富克地磁台站数据与国内地磁台站十三陵、三亚台以及国际标准地磁台站MMB台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各地磁台站数据变化幅度相近、相关性高,对地磁暴有明显响应,且磁暴期间各时段扰动幅度相近。同时,以高质量地磁数据为基础,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廊坊与富克地磁台站的地磁观测数据开展地磁脉动提取,研究发现,两个台站在地磁暴期间均能观测到明显的Pi1、Pi2、Pc5地磁脉动,且Pc5的持续时间、平均强度、变化幅度和Pi1的持续时间、变化幅度及Pi2的变化幅度均有明显增加,为今后开展地磁脉动与高能电子增强事件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近海对海面风场、气压场变化的响应。试验和比较了不同天气形势下黄海、东海海域水位变化过程,并讨论了不同因子的作用和有关数值方法问题。为在我国现有计算条件下,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地区地壳中的高速夹层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柴达木盆地东部和甘肃地区,在距离炮点40互100公里处,能够接收到不少能量较强的地壳深界面反射波。另外还发现一种与一般反射波性质不同的波,其视速度特大,视速度随距离的变化不大,而且有较明显的终点;其吋距曲线与一般深界面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相交。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判断地壳中存在具有速度梯度的高速夹层.求得的夹层参数为: 甘肃地区柴达木盆地东部覆盖层厚度 18.8公里 30.5公里覆盖层平均速度 5.5公里/秒 5.3公里/秒夹层厚度 6.0公里 3.2公里夹层速度 7.5-8.5公里/秒 7.5-8.0公里/秒夹层的上下界面均为强反射面,可以产生多次反射波。分別利用相邻两个反射波可以求得各层参数,并能避免射线折射的影响。甘肃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地壳厚度分別为51和52公里。地壳中有高速夹层的存在,可以更好地说明P~*速度分散的原因,而且也能够解释Lg波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及海域Love波层析成像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研究区域(68°-150°E,5°-55°N)内33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面波资料,利用多重滤波技术提取了4000余条路径上的Love波群速度频散曲线. 将研究区域划分成1°×1°网格,采取Occam反演方法得到了7.3-184s共43个周期的Love波群速度分布图;然后对网格结点进行S波速度结构反演,得出研究区域内420km深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并采用Checkerboard方法对分辨率进行检验,得到横向的分辨率约为3°-5°.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非常明显,内部结构与地表特征的相关性可以达到0-150km深度. 大陆地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块体的边界反映比较清晰.  相似文献   

14.
华南沿海温泉分布与地震活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强  周蒂 《华南地震》1990,10(4):22-29
华南沿海温泉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温泉和地震是活动断裂体系中既相辅相成又互为消长的两个侧面。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中高温温泉密集区(带)地震(包括强震)活跃,温泉稀少区(带)地震微弱;另一方面,温泉的过度集中反而降低了该地段的强震发生可能性。笼统认为强震发生于非地热异常场的说法不确切,易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15.
李丹宁  徐彦 《地震研究》2012,35(2):177-183,295
选取1996年丽江7.0级地震27个台站的地震记录,运用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对该次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丽江7.0级地震震源破裂主要沿北南向的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发展,震源破裂时间约为30s,空间破裂尺度约40km。表明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能在震后较短时间内得到震源破裂过程,可为地震速报工作提供重要补充,从而为震后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ZQY-2型钻孔式气泡倾斜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对在北京香山和江苏徐州两个地震台四个试验钻孔中所取得的首批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仪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长期稳定可靠,安装调试方便,能清晰地记录地倾斜固体潮和长周期地震波,填补了我国井下倾斜仪的空白.各测孔主要潮波的γ因子相对一致,中误差有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其中北京香山50m测孔东西向连续90天资料的M2波γ因子中误差为±0.0046.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观测精度达到了同类仪器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用数字台网的面波资料研究中国大陆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英  胡家富 《地震研究》1991,14(3):239-246
本文采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的23条波路径的基阶瑞雷面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频散曲线的周期从10.5秒至150秒。使用HARKRIDER面波反演程序反演了各条波路径的平均地壳上地幔结构。所得模型直至230km。深处仍有较好的分辨。根据所得结果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各构造单元之间差异明显且在某些单元内部横向变化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板块构造观点论南海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鑫 《地球物理学报》1981,24(4):427-437
南海是亚洲东部的一个边缘海。从板块构造观点看来,南海及其周围整个东南亚大陆边缘恰好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交汇处,即处于一板块“三叉点”上。 根据此区域内已有的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作者认为南海海盆是新生的边缘海板块而不是沉没的古老地台。 南海的形成是由于新生代早期在其两侧存在一背离式的板块“三叉点”所致,此“三叉点”的位置在海南岛南侧和印支半岛东侧。“三叉点”以东的地壳因局部海底扩张而被推向东,至菲律宾群岛一线,导致南海深海盆(所谓“中国盆地”)的张开和上地幔物质的上涌。 根据资料分析,作者认为南海海底扩张轴是北东向平行于大陆边缘的,扩张的时代是从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  相似文献   

19.
华北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震科学台阵的200个宽频带和甚宽带地震台站所记录的远震SKS(SK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法和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SK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时间延迟,并结合已发表的固定台站的结果,获得了华北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从得到结果看,华北东部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为NWW-SEE方向,而西部的快波方向转到NW-SE或NNW-SSE.快、慢波时间延迟范围是0.50~1.47 s,华北西部的平均快、慢波时间延迟小于华北东部.在华北东部,快波方向与绝对板块运动(APM)方向基本一致,预示了NWW向的软流圈地幔流是引起该区域上地幔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它使得上地幔橄榄岩等晶体的晶格优势取向沿地幔物质流动方向,从而导致了NWW趋向的快波方向.然而,在稳定的西部,快波方向既不与绝对板块运动方向一致,也不与构造走向一致,这种弱各向异性很可能是遗留在古老克拉通的厚的岩石圈内的"化石"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0.
—?During 1997 and 1998, twelve chemical explosions were detonated in boreholes at the former Soviet nuclear test site near the Shagan River (STS) in Kazakhstan. The depths of these explosions ranged from 2.5 to 550 m, while the explosive yield varied from 2 to 25 tons. The purpose of these explosions was for closure of the unused boreholes at STS, and each explosion was recorded at local distances by a network of seismometers operated by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and th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for the National Nuclear Center (NNC). Short-period, fundamental-mode Rayleigh waves (Rg) were generated by these explosions and recorded at the local stations, resultingly the waves exhibited normal dispersion between 0.2 and 3 seconds. Dispersion curves were generated for each propagation path using the Multiple Filter Analysis and Phase Match Filtering techniques. Tomographic maps of Rg group velocity were constructed and show a zone of relatively high velocities for the southwestern (SW) region of the test site and slow propagation for the northeastern (NE) region. For 0.5?sec Rg, the regions are separated by the 2.1?km/sec contour, as propagation in the SW is greater than 2.1?km/sec and less in the NE region. At 1.0 sec period, the 2.3?km/sec contour separates the two regions. Finally, for 1.5 and 2.0 sec,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is less distinct as velocities in the NE section begin to approach the SW except for a low velocity region (<2.1?km/sec) near the center of the test site. Local geologic structure may expla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as the SW region is composed predominantly of crystalline intrusive rocks, while the NE region consists of alluvium, tuff deposits, and Paleozoic sedimentary rocks. Low velocities are also observed along the Shagan River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SW region of the test site for shorter period Rg (0.5–1.0?sec). Iterative, least-squares inversions of the Rg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s show shear-wave velocities for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 that are on average 0.4?km/sec higher than the NE region. At depths greater than 1.5?km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s is no longer significant. The observed group velocities and different velocity structures correlate with P-wave complexity and with spatial patterns of magnitude residuals observed from nuclear explosions at STS, and may help to evaluate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os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