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总结了2008年10月5日乌恰6.9级地震前背景性异常:1900~2008年新疆6.8级以上地震时空分布表明,于田7.4级地震发生后新疆仍缺少一次6.8级以上地震:2004年12月以来新疆3.5级以上地震累积频次持续低值;乌恰地区6级地震超常平静:2003年以来在乌恰地区形成4级地震空区;2006年以来新疆相继形成2条4级地震条带相交于乌恰地区: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乌恰台地震波振幅比大范围低值;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沿卡兹特阿尔特断裂出现2次符合预报指标的异常增强现象:2008年2月以来喀什台地磁垂直分量拟合差值持续低值;2006年9月以来莎车台土层应力2道测值先后出现偏离正常年变现象.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2012年首都圈地区三次地震的测震学及前兆异常特征、异常分析与落实以及预测过程,针对震前异常进行了震情判定分析,并对地震预测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1SURVEY OF GLOBE SEISMICITYIN 2008 Atotal of 19strong earthquakes withMS≥7.0occurred in the world in2008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Seismic Station Network(Table1).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wa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ithMS8.0on May12,2008(Fig.1).Earthquake frequency was apparently lower and the energy release remarkably attenuated in2008,compared to seismicity in2007.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ity are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十五"数字测震台网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并成功地经受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考验。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后至5月31日,陕西测震台网速报地震669个,其中在地震速报规定范围内速报5级以上地震11个。在应对2009年11月5日陕西高陵4.4级地震(Ⅰ类速报地震)和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Ⅲ类速报地震)及余震序列时,两个主震各种速报参数偏差全部符合地震速报规定对相应类别地震速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通过自贡及邻近区一系列中小地震的检验,证明自贡青岩洞水温观测点是一个难得的敏感点。自贡青岩洞水温观测值在长宁震群、自贡威远间地震、自贡隆昌间的3至4级震例中均出现了超过年变基础之上的短临趋势异常或短临突跳异常现象,其异常幅度均超过年平均值0.5倍均方差以上,特征明显,对应率高,有利于对地震震中位置和时间的判断。地震映震敏感区主要沿华蓥山断裂带西南段至川滇交界处东侧分布。井孔具有有效监控自贡东部、南部及华蓥山断裂带中南段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及川滇交界处东部沿线地区6.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监控能力,配合其他观测手段可以提高短临预测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T14:28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2008年5月13日T5:00江苏省发生滨海ML3.8地震。滨海地震是否是由汶川地震触发的、可指示滨海附近中短期内将发生中强地震的"诱发前震"?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①统计南北地震带及中国台湾7.3级以上、日本7.5级以上大地震;②统计①中大震发生后3天时间(72 h)内,华北中南部地区发生的M_L 3以上地震;③统计大震发生后1年内在M_L 3地震附近地区(距震中350 km以内)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④对上述3组地震是否存在链式关系进行统计研究,即研究特定条件下的A—F—B链式地震现象在华北中南部的预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目前所拥有的统计资料,无法确定2008年5月13日滨海M_L 3.8地震是由汶川8级地震诱发的"前兆地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乌恰5.7级地震前喀什-乌恰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地震学参数异常过程。研究认为,5.7级地震发生在1996年9月以来形成的喀什西南4.0级以上地震空区的边缘,此次地震的活动间隔时间为1980年以来之最;震前有6项地震学参数空间扫描和5项地震学参数时间进程存在中短期异常;震前3级地震活动强度有多次起伏。  相似文献   

8.
对华安汰内井水氡、水电导率测值进行分析,得出各测项对中国台湾Ms≥7强震和福建内陆4级以上地震的映震特征,结果发现:①去除年动态规律后,水氡测值在中国台湾Ms≥7强震前多表现为高值异常,异常持续时间大多在半年以上,异常结束到发震时间间隔较短;②在2007-2008年发生的8次福建内陆4级地震前,水氡原始日值表现为短临或...  相似文献   

9.
南北地震带北段近期强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南北地震带可能进入新一轮的强震活跃期.从汶川8.0级地震以来ML≥5.0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近期南北地震带北段与中、南段存在较大差异.由南北地震带强震前孕震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并结合当前5级地震活动情况,认为应同时关注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和北段的强震危险性.甘东南地区出现的4级地震空区被2011年2月23日迭部-岷县交界ML4.4地震打破后,2011年11月1日空区周边又发生了青川Ms5.4地震,表明该空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类比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前的空区演化过程,认为甘东南地区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结合对甘东南地区主要大型断裂7级地震复发周期的综合分析认为,需关注南北带北段毛毛山断裂和金强河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东段、黄河断裂灵武段、西秦岭北缘断裂、六盘山-宝鸡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沁-玛曲段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海安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曲线拟合和去趋势提取完整年变周期的方法,结合海安地震台台站周围震中距小于300km的MS4以上地震,分析了海安地震台2008~2012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海安地震台地电阻率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均出现不同形式的破年变变化,并且地震均发生在破年变变化恢复后一个月内,此结论可为今后江苏及邻近地区中强地震提供中短期预报依据,尤其是发震时间的判断。同时,这一震兆异常也为研究同一构造上的地电阻率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汶川8.0级地震后各地上报的宏观异常现象,开展调查分析。这些宏观异常现象主要包括动物异常、地下水位异常、地象异常。地震序列前期宏观异常现象出现多,后期出现少。2008年5月25日青川6.4级地震前后几天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相对更突出。研究认为,汶川8.0级地震后大量宏观异常现象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地象异常以及地下水位宏观异常现象集中,主要沿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分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金河台电磁扰动数据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①电磁扰动0.001~1 Hz在震前每天06:00~22:00出现非脉冲性高值波动变化,在12:00和18:00达到最大;1~10 Hz在2008年1~3月出现与超低频类似的高值变化,最大幅度为300 mV; 10~20Hz无明显异常.②分析了电磁扰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并研究其破坏机理,本文开展了对甘肃灾区部分典型场地和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震害程度房屋的常时微动测试结果与其实际破坏情况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柴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6.3级和2009年6.4级的数字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柴旦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强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Q值在大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基本趋势是震前Q值增高,震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中强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震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荆凤  申旭辉  康春丽  孟庆岩  熊攀 《地震》2009,29(4):117-122
文章利用NOAA提供的1°×1°长波辐射产品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三次地震(2008年8月25日仲巴6.8级地震、 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通过滑动平均, 标准方差阈值等方法分析了各地震震前2个月和震后2个月的长波辐射日数据的时间序列, 分析结果表明在震前40余天到震前几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波辐射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与地震相关, 并且异常的幅度和震级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1 SURVEY OF GLOBAL SEISMICITY IN 2009 A total of 20 strong earthquakes of MS≥7. 0 occurred in the world in 2009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Seismic Station Network ( Table 1).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was the Samoa Islands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攀枝花和西昌地区2002—2012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重力场动态图像和部分重力点值时序变化图像。通过分析重力场变化,研究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与2012年宁蒗、盐源交界5.7级地震之间的关系,得出攀枝花6.1级地震使攀西地区构造活动加强,较强的构造活动使2012年宁蒗、盐源交界5.7级地震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孕震过程和临震前重力场变化与攀枝花6.1级地震前的变化具有相似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疆地震目录研究伽师-巴楚6.8级地震前后,该震区附近地震活动情况,并结合其强震震源机制解,2003年1月4日5.4级、5月4日5.8级和2月24日6.8级地震宏观地震烈度。对该区域应力场和破裂方向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次6.8级地震主压应力轴为NNW—SSE向,破裂方向为SSE向,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为NNE—SSW向、破裂方向为NNE向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中绵阳市梓潼县水库土坝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绵阳市梓潼县170座水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依据绵阳市梓潼县水库地震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资料,对绵阳市梓潼县48座高危以上险情水库土坝的震损情况做了初步总结和分析.典型震害现象包括裂缝、渗漏以及泄水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损毁等;以梓潼县3座典型震损水库土坝为例,总结了震损水库的特点和经验教训,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地区4次Ms≥4.0地震震中距20-80 km的近台PG、SG波列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震相的频谱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优势频段不一.并对山西大同Ms4.6、阳曲Ms4.6地震波列进行小波多分辨分解,结果显示,PG、SG波均表现为多组波列,且差异较大,可能与两次地震的破裂机制、所处构造部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