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昌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东昌湖水体重金属元素(Cr、Cu、Zn、As、Pb)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r、Cu、Zn、As、Pb、Ni、Cd)含量的测定,采用基于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水体综合污染评价法对东昌湖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体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同全国主要湖泊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对比,并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及地累积指数法对东昌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昌湖表层沉积物主要以Cd污染为主。东昌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主要是有关部门对东昌湖的环境治理、东昌湖现有排污情况以及重金属元素自身地球化学特征等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选取pH、DO、CODCr、TN、TP等水质指标近10a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及内梅罗指数法,对东昌湖六湖区水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DO单因子指数在调查年度内呈波动中下降趋势,且均满足IV类水水质标准;TN、TP、CODCr三项指标单因子指数较大,对湖区水体质量影响较大,是造成东昌湖水体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TN、TP;内梅罗指数呈波动中下降趋势,表明东昌湖水质近10a内在逐步改善。最后在认真分析东昌湖水质动态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东昌湖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东昌湖水质和水量的保障对策,首先建立统一有效的水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其次,制定水环境管理办法,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第三,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第四,加强东昌湖水环境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技术、湖泊补水水质生态净化技术与...  相似文献   

4.
黄河口生态监控区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出发,国家海洋局于2004年建立了黄河口生态监控区,旨在掌握该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以期实施有效管理.本研究基于2004年的黄河口生态调查数据,从海岸线演变、黄河水入海量、营养盐状况、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海洋生物等方面简述了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的生态状况,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黄河口生态资源的管理及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寅  韩大雄  王海燕  黄浩 《台湾海峡》2012,31(2):286-291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讨论,结合生态学及经济学的评估方法,提出对不同规模溢油事故的区别性评估方法体系:简易评估和综合评估.中小型溢油选用公式化的简易评估法,大型溢油污染事故则建议从生物资源、海洋生境、环境容量、景观文化开展综合评估,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简易评估在美国佛罗里达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于我国国情的修改,该方法对信息量的要求小,简单易行,其推算的赔偿范围符合以往的索赔案例,可在今后的中小型溢油中推广实践并不断完善.综合评估中,对生物资源的评估,实现了非经济物种的价值化;生境价值评估采用在我国鲜有应用的生境等价分析;环境容量评估是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研究相对较多的内容,在价值化时结合已有的环境规划项目,可使其在相关索赔中更为合理.景观文化是在以往案例中很少被考虑的非使用价值,随着生态损害评估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应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有效合理的赔偿.  相似文献   

6.
海洋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海洋生态适宜性研究能够评定海域的固有属性对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适宜等级和潜力-限制因素.本研究以典型的海岛区洞头为例,构建了海洋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其空间分布,进而开展了生态适宜度的功能分区;据此划分了洞头区的生态管控空间,判断了未来海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主导方向,提出了各管控区发展的资源优势及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洞头海域按照生态适宜度值的高低可以清晰地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适度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等4类功能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23%、50%、18%和9%;前两者为生态保护及恢复的重要区域,后两者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区域; 4类区域可以归并为生态保护、农渔业养殖、城镇开发3类管控功能区.本研究对开展海洋生态功能区划、协调海洋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相关概念界定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在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核算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确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晰了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内涵及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与"生态损害赔偿"的联系与区别,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货币化补偿标准和生态修复标准的优缺点及适用领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未来应从两方面着手开展研究:一是海洋生态损害货币化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二是生态修复补偿的适用范围、理论及应用研究。灵活选择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确定方法,实现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东山岛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东山岛为例进行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讨.针对东山岛主要生态风险源干旱、台风风沙、污染、水土流失可能对东山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提出了度量生态损失与生态风险的指标与公式,并运用遥感资料、历史记录、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完成了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山的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中国海洋生态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海洋生态形势的分析,提出中国海洋生态保护目标与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结合国内外海洋保护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中国海洋保护区规划工作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功能一致性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预防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开展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研究是进行风险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本文综述了生态风险分析的概念以及国内外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风险分析方法如风险商法、生态风险指数法、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沉积物质量标准和概率风险分析法,并评述了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生态风险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分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Fishing has been and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of all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fishing safety policy,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 working legal framework of reference is a vital prior condi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aimed at its improving safety. However, the research work on fishing safety does not have at disposal records of a sufficient number of accidents and in most cases is not comparable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Moreover, there is no work that focuses on a global view of fishing safet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outline the state-of-the-art in fishing safety. To this end, aspects of fishing safety which are a major concern of 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researchers alike are analysed. Thus, several questions are addressed, such as: what institutional policy is given to the activity of the fishing sector to improve safety; what aspects and/or parameters are normally used to analyse fishing accidents; what is the usual spatial domain of this analysis; and what are the topics of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fishing safety?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among other aspects, identify eight specific lines of research followed in fishing safety and five which deal with aspects of safety at sea related to the fishing sector.  相似文献   

12.
参照78国际实用盐标基本定义及其背景材料,利用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成功地配制出了特定电导率的KCl标准溶液.采用国际标准海水重新定值法对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盐度测量值与原标称值之差最大为-0.0008,最小为0.0000,均在国际标准海水盐度标称值总不确定度士0.001范围之内,复现技术达到国际同等水平,该项研究为建立我国海水实用盐度全程量值传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SCI-E的国际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1~2014年海山生物多样性相关的SCI论文产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新西兰水和大气国家研究所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分析的结果显示,海山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新物种发现和分类学,涉及"hydrothermal vent"(热液喷口)、"mitochondrial DNA"(线粒体DNA)及"conservation(保护)"等关键词的研究近几年逐渐增多。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曾志刚 《海洋与湖沼》2021,52(6):1333-1349
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是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的切入点之一。近十年来,中国在西太平洋弧后盆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洋中脊和印度洋脊,发现了一批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围绕着热液活动区的硫化物、流体、热液柱、生物等热液产物开展了调查研究,构建了海底热液地质学,提出了热液活动、冷泉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同源异汇假说,出版了《海底热液地质学》、《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成矿地质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东太平洋海隆热液地质》专著,获得了一批调查研究成果。未来,聚焦海底热液活动的深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关键问题,发展海底热液活动探测技术,拓展极地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新领域,围绕烟囱体、热液柱、含金属沉积物、流体以及热液区生物等热液产物,开展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无疑将推动海底热液地质学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南海现代海平面变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镇国  张伟强 《台湾海峡》2004,23(4):530-535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对广东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现代海平面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认为数十年来南海相对海平面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一般小于2.5mm/a.1.8mm/a或1.9mm/a可以近似地作为绝对海平面上升速率.预测2030年或2025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为20~25cm.  相似文献   

16.
海底斜坡土体失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文献,综述了海底斜坡失稳研究核心问题的进展情况。这些进展主要包括海底斜坡土体失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以及海底斜坡土体失稳后演变趋势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存在形式:H2O、H+和(HO)?)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水”既可以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存在,又可以存在于含水矿物、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中。在本文中,“流体”是指以水为主体包括溶解于水中或随水迁移的元素和化合物。在俯冲带的地震作用、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作用以及海底热液活动等重大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俯冲带是水化了的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进入地球深处的关键部位,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在俯冲带,流体随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进入地球深部,部分在挤压和摩擦热的作用下脱逸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连同岩石矿物变质所产生的水进入上覆地幔楔,从而降低上覆地幔物质的熔点,产生岩浆;岩浆上升一方面加热了沿裂隙或物质间隙下渗的海水,另一方面也会因岩浆冷却产生岩浆作用后期热液流体,这些加热的下渗海水和岩浆作用后期流体构成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物质基础;海底热液活动不仅将大量地下元素或物质输入大洋水体从而影响了大洋海水的物质组成及生态环境,而且在海底形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液多金属矿体。因此,流体是贯穿板块俯冲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重要地质作用过程的介质,从而成为研究这些重要地质作用的示踪剂。本文在分析了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体在俯冲带地震发生机制、岩浆作用过程、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模式及俯冲带流体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近期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进一步准确地定量评估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进入地球深部的“流体”通量,为最终解决全球地球化学或物质循环问题作出贡献;(2)全面、准确地描述俯冲作用中流体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建立俯冲带流体地质作用的理论模型;(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测试分析手段,重点获取矿物原位微区分析、矿物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指标测试、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等方面的精细准确数据,用于查明当前取样观测手段无法触及的地下深处物质状态和作用过程;(4)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俯冲带流体地质作用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Participatory research supporting community-based fishery manage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project to engage researchers and fishers together in adapting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the purposes and the constraints of community-based fisher organizations. 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cotia–Fundy Region of Atlantic Canada (the Bay of Fundy and Scotian Shelf). Its rationale reflects arguments that (1) effective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requires that managers are able to pose and address social science questions, (2)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volving true cooperation in all stages, can support this process, and (3) there is a need to overcome prac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barriers faced in developing participatory research protocols, to serve the needs of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while not demanding excessive transaction costs.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n work with fisher organizations, both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in which social science priorities were set by each organization, and small-scale research project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to meet these needs. This work identified interests among fishers in research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 (1) practical livelihood concerns, including what, when and where to fish, and with what intensity of effort, (2)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ssues (e.g., on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politics of access and allocation, overlap and conflict between regulatory regimes), and (3) values and ethics that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guide policy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everal research themes proved crucial, including those of power sharing, defining boundaries of a community-based group, access and equity, design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plans, enforcement, and scaling up for effective regional and ecosystem-wide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ending participatory methods to challeng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notions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感染机制、病毒病的预防与治疗、病毒分类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就酵母双杂交系统以及病毒蛋白铺覆技术、噬菌体展示、生物芯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可用来进行病毒受体鉴定研究的几种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指引下,我国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海洋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日益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缺乏系统、高效的管理方式和专业的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信息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引入精细化智慧管理的理念,对海洋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精细化智慧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以促进海洋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科学、优化和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