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别造山带南部宿松杂岩中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的U-Pb锆石年龄和Ar/Ar角闪石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二长花岗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2018±73Ma和2010±38Ma,白云斜长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741±7Ma,宿松杂岩经过228Ma左右的变质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大别山南缘存在较大规模的古元古代花岗质结晶基底,广泛分布在宿松杂岩中的花岗片麻岩和由花岗片麻岩强烈剪切变形而成的白云斜长片麻岩、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不整合覆于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并被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侵入的变质沉积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由此得出,宿松杂岩主要由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中新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和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和变质基性岩组成,因而也是扬子板块的俯冲陆壳基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脉岩分布在某地槽区一背斜构造轴部的太古代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中。该区脉岩有中-基性脉岩(闪长岩、黑云母角闪岩、煌斑岩),酸性脉岩(花岗斑岩、花岗伟晶岩、霓石正长岩、石英斑岩)和石英碳酸盐脉,构成了一个脉岩群。 太古代变质岩系。下部出露在背斜构造的轴部,为黑云外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有时彼此互层出现,某些地段见大理岩夹层;上部分布在背斜构造的两翼,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质混合片麻岩,局部夹大理岩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北部漫水河灰色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北大别杂岩主要由灰色片麻岩和斜长解闪岩组成。通过对大别山北部霍山漫水河花岗闪长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测定,得到中元古代、早三叠世和晚侏罗世3组年龄数据。中元古代的年龄老于灰色片麻岩集中在新元古代的锆石U-Pb上交点年龄,指示漫水河北部片麻岩中有古老锆石捕掳晶;早三叠世年龄指示该片麻岩中有印支期变质作用形成的锆石;晚侏罗世年龄表明灰色片麻岩中有燕山早期形成的岩浆锆石。根据北大别杂岩的构造背景、变质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北大别杂岩中的部分灰色片麻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它们可能源自或混染了经过早三叠世变质作用的扬子陆块俯冲基底。本文的结果表明,北大别杂岩既不是形成于白垩纪的岩浆杂岩,也不完全是形成于新元古代的TTG岩系,其中的部分灰色片麻岩为形成于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即在白垩纪大规模岩浆作用前的燕山早期,北大别曾有过一次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崇  任留东 《中国地质》2018,45(S1):99-106
辽北清原杂岩锆石年代学与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库(集)基于亚洲系列地质图件编制及相关重大地质问题研究项目“亚洲晚太古代地层全球性对比”资助,进行岩石测试分析整理而得。锆石年代学数据可以准确地反映原岩的形成时代与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岩浆事件,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可以反映岩石本身的化学特征,二者相结合可以为研究辽北地区地壳演化历史提供科学依据与基础数据支持。本文采集了辽北地区清原杂岩中高级变质表壳岩与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TTG)片麻岩单元中的岩石样品,岩石类型包括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云英闪长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混合片麻岩、透辉角闪变粒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片麻状紫苏花岗岩、石榴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角闪透辉黑云斜长片麻岩、变质中性火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矽线石榴片麻岩等。本数据集为Excel表格型数据,包括2个.xls类型文件(Zircon_U-Pb dating data_QY.xls,Geochemistry data_QY.xls)分别记录了样品的锆石U-Pb测年数据与地球化学数据。本数据集样品测试工作均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完成,数据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潜山县韩长冲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长冲地区主要由超高压变质岩、碱长花岗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组成。前者包括超高压片麻岩、大理岩、榴辉岩和石英硬玉岩等。其中存在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硬玉岩、大理岩及层状榴辉岩组成的超高压变质表壳岩组合。超高压变质岩先后经过柯石英榴辉岩相、石英榴辉岩相、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多阶段的变质作用;经过榴辉岩相、角闪岩相、角闪岩相后及脆性等四期变形。其中角闪岩相变形形成本区的主要构造要素,以发育大量A型褶皱及普遍的糜棱岩化为特征。碱长花岗片麻岩及二长花岗片麻岩只经过角闪岩相及其后的变质和变形作用。超高压变质岩与碱长花岗片麻岩呈侵入接触,可能沿缓倾向SSE的韧性剪切带逆掩于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  相似文献   

6.
牛头沟金矿区位于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贺兰山北段之基底杂岩带,赋矿地层为一套古元古界宗别立群第二亚群(Pt1Z2)中-深程度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原岩恢复说明,蚀变岩型金矿体的围岩由正、副变质岩类共同组成,其中变粒岩的原岩为沉积碎屑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侵入岩。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表明,表壳岩的形成时代小于2120Ma,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950±8.9Ma,辉绿岩脉的侵入与花岗闪长岩属同期。综合研究表明,矿区变质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太古代,而是古元古代。同时应将属于正变质岩类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花岗闪长岩)从宗别立群(Pt1Z)地层中分离出来,作为侵入岩单元考虑。  相似文献   

7.
米仓山西缘变质杂岩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仓山西缘变质杂岩由后河岩群和八角树片麻岩构成,而后河岩群又可分为河口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汪家变粒岩,构造样式表现,为卵形穹盆构造和韧性剪切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河口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拉斑玄武岩和杂砂岩、形成于洋-岛弧环境;汪家坪一岩的原岩少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形成地大陆或大陆边缘环境;八角树片麻岩的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套。因此变质杂岩应形成于早前寒武  相似文献   

8.
孙德有  林强 《吉林地质》1997,16(4):61-69
吉林省太古宙TTG岩石形成于2.7~2.8Ga,其母岩浆来自于下地壳角闪质岩石的部分熔融。母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和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类两大类岩石,早期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构成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晚期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类则构成钙碱性演化趋势。研究表明这两种演化趋势的形成与岩浆结晶分离矿物相的种类及其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及室内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北广水蔡家河地区较为广泛分布的条带状混合岩的成因。 本区条带状混合岩主要分布于桐柏造山带根部的桐柏杂岩内的表壳岩系中。表壳岩系在工作区主要分布于杨家西湾及曾家老门,由5大类岩石组成: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绿帘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表壳岩系早期经历了区域性混合岩化,后期随元古代及中生代花岗岩侵入还分别发生了边缘混合岩化作用。在杨家西湾混合岩化作用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强,在曾家老门混合岩化作用较为均一.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基体的岩石类型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绿帘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的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富石英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英云间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条带状混合片麻岩的主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绿帘石、斜长石,它们均未因母岩的不同及是否经历了混合岩化作用而显示成分的显著差。基体中的斜长石牌号较脉体中的斜长石牌号稍高,但彼此有重叠。本区斜长石延性系数分布型式相似,没有指示出热液中心.条带状混合岩中发育着极为丰富的变晶结构和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冀西北张家口-赤城地区广泛出露的所谓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地质、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它们是太古代的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并且认为它们不是变质的火山-沉积岩,而是地壳中先存的镁铁质角闪岩或麻粒岩的重熔岩浆在固结或半固结状态下被长英质麻粒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混合、交代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SPACE-TIME TEXTURE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QAMDO BLOCK IN EAST TIBET  相似文献   

12.
大蛇沟钨矿床是东秦岭杨斜—丰北河金钨成矿带一处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矿体赋存于杨斜片麻岩套的NE—NEE向构造破碎带内。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赋矿含斑眼球状斜长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34.2±1.6) Ma (MSWD=0.022, n=24),表明原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I型花岗岩类,相对富集Rb、Ba、K、P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HREE),具岩浆弧岩浆岩特征。此外,高Sr、高Sr/Y和La/Yb、低Y和低Yb及弱Eu正异常等特征参数,与典型埃达克岩一致;推测岩浆源于加厚下地壳石榴石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早古生代商丹洋向北秦岭板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3.
红透山铜锌矿床是产于太古宙绿岩带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岩系为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石英)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石英)片麻岩、黑云石英片麻岩。通过对变质岩原岩进行恢复及构造环境判别,得出变质岩原岩均为火山岩,其中角闪斜长片麻岩与角闪斜长(石英)片麻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石英)片麻岩与黑云石英片麻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岩性组合为双峰式火山喷发的产物。为探讨含矿岩系地球化学参数作为找矿指标的可能性,对含矿岩系的主量元素、稀土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红透山铜锌矿床角闪斜长(石英)片麻岩的Cu元素含量(290.82 μg/g)、SiO2含量(57.24%)、稀土元素总量(53.78 μg/g)、LREE/HREE比值(4.29)及黑云斜长(石英)片麻岩和黑云石英片麻岩的Cu元素含量(88.09 μg/g)、SiO2含量(70.50%)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4.
吴新伟  徐仲元 《岩石学报》2016,32(9):2901-2911
色尔腾山岩群是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阴山地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探讨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对营盘湾-东五分子一带的色尔腾山岩群的地质填图、剖面测量、地球化学分析和SHRIMP测年,对色尔腾山岩群的组成、原岩建造、形成环境和形成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色尔腾山岩群由陈三沟岩组、柳树沟岩组和东五分子岩组组成,陈三沟岩组由灰黑色细粒斜长角闪岩、浅灰色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东五分子岩组下段由细粒含石英黑云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呈韵律产出,顶部为灰白色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薄层磁铁黑云斜长片麻岩,上段为由细粒黑云角闪片岩与浅肉红色黑云长英片麻岩互层,顶部有薄层白色透闪石大理岩;柳树沟岩组以角闪片岩、二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石榴黑云片岩、黑云母片岩为特征。其原岩总体构成表现为:下部以火山岩为主,上部以碎屑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为主的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火山岩明显富碱,其中酸性火山岩明显富铝、贫镁;具有较高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较低的Y和重稀土元素含量;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稀土分布形式。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类似,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下。通过对东五分子岩组上部互层产出的细粒长英片麻岩和黑云母片岩分别取样,进行锆石U-Pb SHRIMP测年,分别获得1980±9Ma、1946±16Ma的成岩年龄和1901±15Ma、1893±66Ma的变质年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色尔腾山岩群的形成于1.95~1.98Ga之间,是在类似埃达克岩的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环境下沉积的,在1.9Ga左右发生碰撞造山而发生变质。  相似文献   

15.
商青青  任云生  陈聪  段明新  孙琦  薛世远 《地球科学》2017,42(12):2208-2228
延边地区官地铁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接合带附近的和龙地块北部,是东北地区发现和开发较早的典型BIF型铁矿床之一.该矿床的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鞍山群甲山组上段.为确定该矿床的形成与变质时代以及构造背景,重点对含矿岩系中的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原岩恢复表明,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流纹英安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安山岩,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玄武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官地地区在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期发生了岩浆作用(2 508~2 483 Ma)和变质事件(2 472~2 459 Ma),且该期岩浆-变质事件与铁矿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反映了官地铁矿形成时的构造环境;角闪斜长片麻岩中锆石的εHf(t)值介于-5.0~+4.2,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3 182~2 889 Ma,表明岩浆源区以中太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的熔融为主.通过与国内外典型BIF型铁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官地铁矿属Algoma型BIF,与新太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大规模BIF成矿事件密切相关;官地地区在新太古代初期(2.8~2.7 Ga)可能存在地壳增生事件;和龙地块亲华北克拉通的构造属性,为索伦-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的东延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陕西宁陕-户县地区商丹构造带北侧发现的花岗质片麻岩为古老侵入体,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磨岩等类型岩石组成,具有TTG岩系的组成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形成于类似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彭华斌 《云南地质》2009,28(2):143-147
基性-超基性岩浆杂岩是区内钛磁铁矿床的母岩体,矿体产于岩体中及边部,凤港组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是有利围岩,矿床成因属岩浆晚期结晶分异-变质矿床。预测本区有中-大型铁矿规模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陈蔡岩群是华夏地块西北缘的主要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蕴含着有关江绍结合带构造演化的丰富信息,长期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作者最近通过路线调查和地质剖面测制,将研究区"陈蔡岩群"解体为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侵入其中的二长花岗岩及后期基性岩脉等。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数据可分为多组,其中以约1800 Ma、约700Ma、220 Ma三组最为集中,前者给出了片麻岩继承锆石年龄的峰值,中者给出了片麻岩原岩时代的上限,后者为变质年龄;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20 Ma,与前述变质年龄对应,均为印支期构造热事件,显示了江绍结合带对华南印支期造山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
冀北赤城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具斑状变晶结构,变基质为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局部保留有变余砂状结构。岩石主要由斜长石(28%~32%)、石英(35%~40%)、黑云母(18%~25%)及少量石榴石(2%~8%)和石墨(1%~4%)等组成,其变质演化可能是一个降温、降压的过程。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具有较宽的常量元素变化范围,稀土元素含量不是很高且变化较大,ΣREE介于49.45×10-6~140.10×10-6之间,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元素比值为5.23~9.16,(La/Yb)CN值为5.07~8.70。大多数样品具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和不太明显的负Ce异常,(Eu/Eu*)CN和(Ce/Ce*)CN值分别为0.63~0.81和0.82~1.01。岩石中Rb、Sr、Cs、Ba、Zr、Hf、Nb、Ta、Th和U等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上地壳的平均含量,但Sr/Ba和Th/U值高于上地壳的平均值。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应为泥质(或含泥质)砂岩,可能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属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的基底由一套变火山沉积岩建造 (即原称庐镇关群 )所组成。岩类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研究表明 ,这套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玄武岩系列 ,分别形成于中元古宙陆内裂解 (扩张 )带和晚元古宙岛弧两种构造环境 ,其中以岛弧环境火山岩为主要部分 ,由此可以证明北淮阳构造带是在中元古宙陆内裂解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弧系 ,具有大陆型基底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