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与花岗片麻岩具有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显示它们之间变质作用条件和过程可能存在着差异。超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的温度为754-866℃,压力大于2.7Gpa,退变到榴闪岩和角闪岩的温度、压条件分别为0.55-0.69Gap和470-570℃。花岗片麻岩中所见到的最高变质作用为角闪岩相,变质的温、压条件分别为450-515℃和0.60-0.75Gpa。花岗片麻岩的变质条件与超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地震活动性角度选用青甘宁交界一带6级以上地震,研究了该三角区内地震时、空、强分布,b值以及与邻区地震相呼应等地震活动特征。表明该区存在4个地震活跃段,存在NNE及NWW两条近于正交的地震活动条带,7级和8级地震沿条带迁移的规律。此外,还揭示了b值低及各个地震活动时段b值变化不大是该区最突出的特点。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区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辐射脉冲约1S或更短持续时间的震源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假定为实际地壳结构的双力偶震源,短周期P波地震图最突出的震相当是P,PP和SP波。已注意到显示P波与地面反射的某些地震图,并可以充分模拟,然而,由浅地震观测到的这种地震图数目很小,通常,观测到的地震图要私很简单,即它们显示出突出的初至,而很少有其他信息,要么地震图很复杂,即显示振幅大于或等于初至振幅的30S以上的震相,简单和或复杂地震图上缺乏清晰  相似文献   

4.
P-f图反演电离层参数和散射源距离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频返回散射探测一般可得最小时延与频率关系的P-f电离图。而使用高增益大型天线阵列的高频天波雷达系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返回散射P-f图,它能显示离散散射源(独立的海岛、城市、山峰)的斜投射回波描迹,如图1a所示;对一般返回散射仪与同步应答机联测所得P-f图有同样的描迹,如图2所示。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反演问题至  相似文献   

5.
DW-417地震图缩微照像机是专为地震图缩微设计制造的。它是地震资料缩微保存及国际资料交换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在我们近十年的工作中。使用DW-417照像机缩微了几十万张地震记录图。本文重点介绍该仪器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一些电路故障及其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6.
7.
引入t检验方法对中国1975年以后的30例水库地震震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中首先分别统计水库蓄水前、后水库区水域线20 km范围内的地震年频度作为统计检验的2个样本,然后通过F检验和t检验方法对2个样本的标准差和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检验,根据标准差和均值检验结果判定水库蓄水是否诱发了地震活动。结果显示:①如果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地震年频度标准差和平均值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则水库蓄水诱发了地震。②如果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地震年频度标准差无明显变化,但地震年频度平均值变化显著,则水库蓄水可能诱发了地震。③如果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地震年频度标准差和平均值均无明显变化,则水库蓄水没有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在地形复杂、地貌破碎、作业组较多时一种改良的数字化测图新方法的作业流程。该方法发挥了数字化测图的高精度高效率和模拟法测图善于处理勾绘复杂地貌等高线的长处,为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合适的测图作业方案增加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修启  傅征祥 《地震》1993,(3):18-23
本文主要研究了a、b值的变化对震级特征图的影响。当a、b值的变化幅度不太大时,仍然可从震级特征图上识别出最小均匀震级等震级阈值;当a、b值的变化达到相当的幅度后,震级阈值点变模糊了。  相似文献   

10.
苍山5.2级地震前的R(t)图异常特征及其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爱军  刘西林 《地震研究》1999,22(2):166-170
研究了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时空分布参数R(t)图的异常变化,由R(t)图清楚的反映出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三个阶段性发展特征。即早期地震活动增强,形成大的孕震空区;中期在上述背景上震活动再次向外围扩散并收缩,地震活动逐渐减弱,孕震空区缩小;晚期地震活动出现短平静;临震前18天孕震空区内出现3个特征前震,在孕震空区内形成临震地震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台湾实时地震监测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台湾中心气象局遥测地震台网(CWBSN)的实时强震监测。该项工作旨在大震发生后迅即速报。如果速报能在强振动到来之前完成,那么地震早期警报将成为可能。CWBSN已能在大震发生后一分钟内给出强度图、震中和震级。速报和早期警报主要适用于大震(M>>5);不限幅波形记录的需要促使CWBSN在1995年将强震探测仪(如力平衡加速度计)并入其遥测地震监测系统中。将时间域递归处理应用于多道输入地震信号,通过一组联网微机生成强度图。通过等值线,能迅速识别出位于强度图最大等值线(通常为100gal)中央的有效震中。有效震级也能迅速由最大等值线(通常为100gal)覆盖的表面积确定。对于具有有限破裂面的大震,如此得出的震中和震级是更适当的震源位置和破坏强度的估算值。有效震中给出了破坏区域的中心,与传统的震中定位比较,后者仅给出了破裂形成的初始位置。有效震级所反映的更接近地震破坏的潜能,而不是强调总能量释放的传统震级。CWBSN已能在一分钟内获取上述震源的关键信息。这一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至30s以内,如本文中举例描述的那样,地震早期警报的确是一个可能达到的目标。速报和早期警报信息将电传给用户,以采取人为或无人干予的快速反应行动。  相似文献   

12.
《报春图》     
陈学同 《地球》2020,(1):77-77
  相似文献   

13.
1950—2000年中国地磁测量地磁图与地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纪念“3912”建队三十周年,本文回顾了1950-2000年中国地磁测量和地磁图,回顾了“3912”任务的光辉业绩,阐述了“3912”任务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新编阿尔泰—萨彦及邻区地震构造图的主要内容.该图是在1∶2 500 000新疆及邻区地震构造图的基础上,修改扩编而成.比例尺为1∶5 000 000,采用李廷栋主编的1∶5 000 000亚欧地质图为底图.编制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遥感资料的重新判读和解译,建立了图内50余条主要活动断裂数据库及相应的档案.图内涉及天山、阿尔泰—西蒙古—萨彦、贝加尔等地震构造带,并对这些地震构造带内的主要地震构造的基本信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高εNd(t)-εHf(t)花岗岩是研究陆壳生长的有力证据。哀牢山构造带中段滑石板花岗岩样品激光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高硅(SiO2=72.66wt%-73.70wt%)、低镁(Mg^#=0.28-0.34)、弱过铝质(A/CNK=1.01-1.05)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 具有正的εNd(t)值(3.28-3.55)。其中两个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29.9±2.0)和(229.3±2.3) Ma, 对应的εHf(t)分别为9.8-12.6和8.4-13.1. 229 Ma代表了花岗岩结晶年龄, 结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哀牢山深变质杂岩的年代学资料的统计分析, 可以认为哀牢山深变质岩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是扬子地台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一部分, 而是由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海西早期、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等不同时代岩石组成的变质杂岩。滑石板高εHf(t)花岗岩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二叠纪受到流体、熔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底侵到下地壳形成岛弧下地壳; 晚三叠世碰撞后阶段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热导致新生下地壳重熔。滑石板高εNd(t)-εHf(t)花岗岩记录了哀牢山构造带经历过的一次地壳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地震,爆破和矿震的记录图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地区台网数据为例,讨论了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矿山地震的区别,并对多重地震和不同地区的地震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High εNd(t)-εHf(t) granites are robust evidence for crustal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results of petrologic,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Huashiban granites from the Ailaoshan tectonic zone in western Yunnan(SW China). Zircon grains separated from the two samples(10HH-119 A and 10HH-120A) yield the weighted mean 206Pb/238 U ages of 229.9 ± 2.0 Ma and 229.3 ± 2.3 Ma, respectively, interpreted as the crystallization ages of the granites. Based on our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isting U-Pb geochronological data for the Ailaoshan metamorphic rocks, we propose that the Ailaoshan Group might be a rock complex composed of the Mesoproterozoic, Neoproterozoic, Hercynian, Indosinian and Himalayan components, rather than a part of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 zircon grains show highly depleted Lu-Hf isotope compositions, with positive εHf(t) values ranging from 8.4 to 13.1. The Huashiban granites have high SiO2(72.66 wt%–73.70 wt%), low Mg#(0.28–0.34) with A/CNK=1.01–1.05, and can be classified as peralumious high-K calc-alkaline I-type granites. A synthesis of these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Ailaoshan tectonic zone had evolved into a post-collisional setting by the Late-Triassic(229 Ma). Genesis of the Huashiban high εNd(t)-εHf(t) granites involved into two processes:(1) underplating of the sub-arc mantle into the lower crust, and(2) remelting of the juvenile crustal materials in response to the upwelling of the asthenospheric mantle in the post-collisional setting.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