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自然是最大最好的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观察、体验、思考,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开放的大课堂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这种教学活动更多地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治理泰州市海陵区的环境污染”。根据课题我们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能生活会学习,能合作会探究,能实践会创新。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好自学提纲,提出自学目标,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会学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导 《地理教学》2015,(7):48-49
一、微课对抽象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1.场景引入传统课堂的困难一:抽象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往往令学生在无法突破的教室空间里缺失具体的感知,为了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课件,这确实是一个给学生带来具体感知的办法,但问题是这个过程往往耽误课堂时间,严重影响教学节奏,同时学生接受的这种具体感知往往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不长,随着更多教学任务的冲击,他们往往对抽象的重难点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4.
李毅 《地理教学》1992,(6):16-16
一、温故导新,复习提问。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提问复习,所提出的问题是上一节课或以前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本节新知识的学习又密切相关。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旧知识的情况。这一环节具有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书奇 《地理教学》2006,(10):26-2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通过思维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双手的精确动作在实现着同样精确的设想,就使少年们变成聪明的思考,他们是在研究和发现真理,而不是单纯地‘浪费’现成的知识。”本节教学内容时空结构跨度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课堂活动以学生的动手演示为主,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取动态性的知识,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定期举办一些地理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丰富课外知识。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到好奇,自然就有兴趣。讲座也是一样,就看你怎样去激发。每次讲座前,我总要在讲座的标题上花一番思考。如用“地球”外还有人类吗?”“横扫地球的怪物——漫活扫帚星”等。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中,教师们最感困惑的是,课堂上学生似乎都懂了,可做作业时却又不会;更有甚者,做作业时都对了,可一上考场却又败北下来。为什么?如果把学习分为"知识储存"与"知识提取"两个阶段,相信教师们就不再困惑了。学生上课听懂了,表明他把你讲的知识储存进去了,可是做作业、考试并不是检测他储存进多少知识,而是测评他能够提取出多少知识。一、从"知识储存"向"知识提取"转变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扮演好导演角色,就得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学有所得,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迁移规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细心了解学生探索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应以一定的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进入高三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由教师重新灌输、学生机械回顾,那么课堂会被教师的声音所占据,课后学生仍然会遇到很多做不出的地理问题。但是如果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虽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设计不断完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课堂就很难与之呼应,教学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为此,要让学生多阅读,增加知识积累。多读书的学生课堂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在讲解新内容时,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效果会更好。比如,巴以冲突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地理教学中常提的话题。巴以为什么冲突不断?以色列为何比较强大?中东地区如何实  相似文献   

11.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3):30-31
本学期开始,我校全面推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我并没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心里还暗自嘀咕: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知识?讨论的时候场面失控导致课堂混乱怎么办?什么合作、探究,学会知识才是硬道理。就这样,在教学上我还是穿新鞋,走旧路,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初中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根据教学内容从配套练习中选取部分题目,要求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种方式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一  相似文献   

13.
金子兴  纪义庆 《地理教学》2012,(22):34-36,43
如何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课堂(也即创生型课堂)?其主要的标准在于是否让学生真正地在课堂上做到自主(独立)、合作与探究(帮助);是否在课堂上真正地在积极思考(发展);是否在课堂上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问题、新观点(发展);是否在将外在的知识、经验与方法生成自己内在的能力(更高一级发展)。如何实现这种课堂的创设,笔者以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的状况如何,应该是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还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失、师生之间情感性流失、能力培养创造性遗失、教学活动学科性丢失的“四失”现象。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夏方才 《地理教学》2015,(7):25-26,45
一、在合作讨论中,突破教学重点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乡土案例是学生生活中的知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课堂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有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文化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对于传统的社会课来说,它的课堂文化是一种“记忆型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知识信息,并按照这些知识信息行动。教师是课堂文化活动的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种文化氛围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构建新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地理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布国际新闻。具体做法是,学生晚上7:00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把重要前国际新冈整理成一句话,然后在第二天课堂上发布。此做法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教学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强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才能使学生学到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在快乐课堂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看看当今的中学教育,学习已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减负”一说可为例证。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看不到儿童应有的灵气和活力,本来丰富复杂、变动不拘的课堂教学过程被简括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生命的认知功能从整体生命活动中分割出来,完整的生命体被当作认知体来看待,学生被物化为一种工具,一种“知识的容器”,其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知识的灌输成了课堂生活的唯一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随着对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学习和领会,教师教学行为的跟进已经成为落实课改的关键环节。如何在地理课堂中以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是笔者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课堂里经常会发生的一个现象,即学生的笑声为例,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