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蒙古固阳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固阳盆地固阳群是一套陆相山间盆地沉积,前人作了很多地质和古生物工作,有的学者认为其时代属晚侏罗世,有的认为属早白垩世。1977年,笔者和薛炎荣在固阳县后麻池—锡莲脑包固阳群剖面,进行了野外观察,并系统的采集了孢粉样品。通过对固阳群上部孢粉组合的研究,笔者认为其组合的地质时代可能是早白垩世别里亚士期—凡兰今期(Berriasian—Valanginian)。同时讨论了该组合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贝16井含油地层划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16井含油地层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两个孢粉组合: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Cyathidites-Biretisporites-Podocarpidites)组合和无突肋纹孢-紫萁孢-巴彦花孢(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Bayanhuasporites)组合。依据岩性、电性、古生物、同位素和伊利石结晶度(饱和)等综合研究,将贝16井含油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兴安岭群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缺失伊利克得组),扎赉诺尔群铜钵庙组。前人划归为布达特群的1807.5~2030.0 m井段岩石应划归为塔木兰沟组;塔木兰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最早期,不排除下部有部分地层属晚侏罗世的可能;上库力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可能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中晚期—Valanginian早中期。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通化地区三源浦陆相盆地三棵榆树剖面中,张普林等(1983)在原上侏罗统亨通山组发现了早白垩世固阳鱼群的重要分子昆都仑鱼(Kuntulunia),从而将亨通山组定为下白垩统。这一变动引起了国内有关学者的重视。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东古生物研究所和吉林省地矿局区调所古生物室联合组队对三棵榆树剖面进行了考查,大家一致认为该剖面地层连续,层存清楚,后期构造影响较小。化石门类较齐全、数量丰富,是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的重要剖面。1986年8月  相似文献   

4.
漠河盆地中生代地层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近几年地层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资料 ,对漠河盆地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厘定 ,将阿杭提河组划归绣峰组 ,木瑞组划归上库力组下部 ,上库力组和依列克得组之间的含煤地层划归上库力组上部。这样纵向上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依列克得组为火山岩—碎屑岩夹火山岩、煤层—火山岩旋回 ,与邻区具有很好的对比关系。依据新的同位素资料 ,将塔木兰沟组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 ;依据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植物、孢粉等化石资料 ,对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时代进行了讨论 ,认为额木尔河群的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5.
西藏达雄群的化石新资料和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石和  陶晓风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84-786
在达雄群中新发现的双壳Ludbrookiadaxungensis,L.daxungensis,Rasatrixcf.suzulii,Arcticasubextensa及腹足Biplicaobliqu等化石,具早白垩世动物群组合面貌,表明该群的沉积时代大致为早白垩世欧特里夫—阿尔布期(Hauterivian-Albrian),而不是前人划归的中—晚侏罗世,与区内的早白垩世则弄群上部相当。  相似文献   

6.
出露于政和县星溪、稻香、铁山一带的稻香组岩石组合十分复杂,火山岩、沉积岩及变质岩混杂。而其地层时代也一直未有定论。目前,稻香组已经被重新划分为3套分属不同时代的岩性组合,上部和中部分别划归为新元古代和早侏罗世;根据岩石变形变质特征和锆石LA-ICP-MS U-Pb测年数据,下部火山-沉积组合的地层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晚期,其地层时代和形成环境与石帽山群相似。  相似文献   

7.
“满洲鱼群”组合特征及其地层意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晚侏罗世“热河生物群”中的狼鳍鱼群,松辽平原晚白垩世的松花江鱼群,曾被详细研究过。产于我省东部汪清县罗子沟盆地和延吉县延吉盆地的上床氏满洲鱼是日人斋藤和夫(Saito,K.,1936)首次命名。近两年来我队在罗子沟盆地、蛟河盆地含满洲鱼的地层中发现数个新的鱼类化石,这不仅使满洲鱼的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从进化的观点看,在狼鳍鱼群和松花江鱼群之间,使建立一个新的独立的鱼群成为  相似文献   

8.
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纪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存有分歧.目前主要有5种观点:①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②晚侏罗世早期;③晚侏罗世;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⑤早白垩世.根据侏罗纪年代地层学的研究现状,综合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及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认为土城子组的时代应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Callovian-Oxfordian).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龄在147~136 Ma之间.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部地层孢粉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裘松余 《吉林地质》1992,11(3):12-2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部地层十分发育,含丰富的孢粉化石,所建立的4个孢粉组合,为地层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了生物地层学依据。火石岭组相当于晚侏罗世,沙河子组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至戈特里夫期,营城组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十屋组为早白垩世阿普第期。  相似文献   

10.
在北羌塘半岛湖地区前人划分的晚侏罗世索瓦组二段地层中,采集到属于早白垩世时代的古生物化石(Classopollis sp.Dicheiropollis etruscus、Senegalosporites sp.Steevesipollenites sp.),依据化石鉴定结果及区域岩石地层对比,将半岛湖地区原索瓦组二段厘定为早白垩世白龙冰河组。该套地层的厘定,对北羌塘盆地早白垩世时期沉积环境、古地理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区中生代火山地层分布区是我国东南沿海浙闽粤港火山活动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沿海地区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地层较有代表性地段,也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活动的天然博物馆。近期通过野外观察,测制火山地层剖面,进行锆石同位素激光定年测试,对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中生代火山地层的时代提出新的认识,将原划分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划分为早—中侏罗世塘厦组(181.8 Ma?)、中侏罗世吉岭湾组(165.8 Ma)、晚侏罗世梧桐山组(156.9~145.6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七娘山组(146.3~131.0 Ma)、早白垩世官草湖群等。  相似文献   

13.
辽西凌源热水汤地区中生代含蝾螈化石地层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辽西凌源热水汤地区新发现一套夹于中酸性和酸性火山岩中的含蝾螈等化石的沉积层,可以称之为热水汤层.该层所产蝾螈化石特征类似于内蒙宁城县山头乡道虎沟地区海房沟组的初螈类,其伴生植物化石组合显示介于中侏罗世海房沟组至早白垩世义县组之间的特征,其时代置于中侏罗世晚期较为合适.同时,将热水汤层及其上覆、下伏酸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一并划归髫髻山组.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绣峰组、二十二站组、漠河组和开库康组。本次研究在漠河组之上发现一套复杂成分砾岩层,暂将其划分为阿陵河砾岩,为非正式填图单元。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开展了层序地层学、沉积环境分析及阿陵河砾岩层中粗粒长石砂岩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阿陵河砾岩层整合于漠河组之上,是漠河盆地萎缩期潮湿—温暖气候条件下冲积扇相的沉积产物,物质来源主要来自盆地南部,其沉积时代应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漠河盆地从西向东,沉积时代变新,主体沉积时代由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向早白垩世演化,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闭合时代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煤层赋存的条件取决于煤系地层沉积时的古地理景观、古气候及构造条件。根据下辽河西斜坡带区以往地质资料,本区发育一套含煤地层,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与灰白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含十余煤层,动植物化石丰富,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沙海组、阜新组。本区与赤峰—铁岭盆地群的其它煤盆地皆分布在辽宁省中西部,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沉降带与阴山巨型纬向构造带复合部位,都是伴随新华夏系主干断裂而产生的断陷型盆地,无论在煤系沉积特征,还是后期所受构造改造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认为本区可能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6.
皖南郎溪白茅岭早白垩世地层的发现1983年至1989年间,笔者参加直澡地区1/5万区调工作时涉及到皖南郎溪县白茅岭地区的地层,前人将之划归为晚侏罗世的火山碎屑宕系地层或晚三叠世地层。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笔者调查研究后认为白茅岭地区地层时代应...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层分布、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对近几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存在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划分混乱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将光华组修订为大兴安岭北部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含有Nesto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为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两大套酸性火山岩之间超覆于其他老地层之上的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中酸性火山岩为下白垩统龙江组;龙江组底部的不整合是该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的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主要分岐为浙江磨石山群和浙西建德群时代窨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抑或晚白垩世。Lapierre等(1997)的一文中据两条Rb-Sr等时线年龄,给出了如下论断;浙西火山活动(建德群)时代为124Ma,划归为第一幕第一次岩浆事件;浙东(磨石山群)时代为97Ma,划归为第一幕第二次岩浆事件,而第二幕岩浆事件(指永康群)时代〈97Ma,本文就Lapierre等文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东南沿海一带仅有另星分布,而且多已变质。对于该地层的研究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已开始。王恒升等(1930)在闽北建瓯上樟垅地区梨山创“梨山煤系”;王绍文等(1930)创“龟岭砂岩”;南延宗等(1941)又创“茫汤洋砂页岩”等。后来,通常把这一含煤地层统称为“梨山煤系”,时代定为早侏罗世。斯行键对长汀珠山的煤山的植物群作了专门研究,定其时代为早侏罗世的里阿斯阶。这样,“梨山煤系”的地质时代就从古植物方面得到了肯定。并为省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引用。  相似文献   

20.
河北张家口市西北南天门、万全一带,在晚侏罗世火山岩之上,早第三纪玄武岩之下分布一套陆相红色砂砾岩(图1),巴尔博(Barbour1924)称“南天门砾岩”。其后,在《张家口附近地质志》(1929)中称“南天门层”,并根据植物化石,将其时代列为早白垩世。在以后的地质工作中一直沿用此地层名称及时代归属。我队(1959)称“南天门组”,时代列为晚侏罗世。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将“南天门砾岩”及其下的火山岩统称“南天门群”,此外,宣化地质学校(1959)、河北煤管局(1961)也先后对这套地层作了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