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芙蓉洞的次生化学沉积物   总被引:26,自引:15,他引:11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4,13(4):357-368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在成为化石洞穴的发展阶段中,发生过大规模的崩塌。其后16~20万年以来,约在四个主要时期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次生化学沉积物,其矿物组成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膏。本文着重介绍和讨论了芙蓉洞的特色沉积——池水沉积和非重力水沉积的性质和特征,以及洞穴化学沉积物的形成年代和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2.
条件价值法是目前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货币评估中较为广泛的应用方法,其经济理论基础虽已趋完善,但准确性仍受质疑,而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的支付诱导方式。本文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耕地资源保护补偿意愿的经济价值评估研究中,为平衡同一主体受偿意愿与支付意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基于不同的假想市场,以武汉市450份农村居民意愿为例,进行农户对耕地资源保护的接受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探索条件价值评估法双边界二分式意愿引导技术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农户的受偿意愿每亩在309.30~650.39元之间,其点估计值为477.47元;支付意愿在206.87~380.38元之间,其点估计值为290.86元。根据我国国情、补偿时空差异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确定具有一定弹性的耕地资源保护补偿意愿标准为每亩290.86~477.47元之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曹翔  杨晓霞  李溪  向旭  孙晓蓓 《中国岩溶》2017,36(2):264-274
通过中国洞穴数据库、中国各省市旅游景区名录、同程旗下网站(www.17u.net)和欣欣旅游网(www.cncn.com)下属的洞穴旅游专栏以及其他相关网站、报刊等途径获得中国大陆旅游洞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旅游洞穴的数量、质量、开放时间、空间分布、开发主题、门票价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截止2016年7月,中国大陆地区拥有旅游洞穴景区(点)708个,其中,旅游洞穴景区364个,旅游洞穴景点344个,除宁夏和上海外,在其余29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现有A级旅游洞穴景区177家;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自然遗产有2处,世界地质公园有6处,国家地质公园有2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26处;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开放时间主要集中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多年间,尤以1980—2008年间开放的最多,年际差异性较小;受岩溶地质背景的区域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影响,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较为集中地分布于西南、中南、华南、华东地区,在省际间空间上呈凝聚态势;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的开发主题主要涉及地质观光、历史遗迹、宗教活动、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地下漂流等类型;中国5A、4A、3A、2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分别为129元、86.16元、53.09元、37.19元,高于非洞穴类同类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4.
条件估值方法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环境物品非利用经济价值的方法, 通过调查居民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变化的支付意愿,从而定量确定环境状况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损失. 针对黑河流域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以投标支付卡的方法设计了700份调查问卷,调查了黑河流域居民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支付意愿,并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用20 a的时间将额济纳旗的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黑河流域总共有92.3%的居民家庭存在支付意愿,有支付意愿家庭的平均支付意愿为每年每户43.39元,同时采用列联表检验的方法辨明了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收入、户籍和居住的地理区域等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最后在综合不同区域居民支付意愿差异的基础上,采用当前的市场利率将计算结果在时空尺度上加总,得到恢复黑河下游额济纳生态系统的总经济价值的现值为2.94×10+8元.  相似文献   

5.
采用IPA(Importance - 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以重庆市武隆县芙蓉洞为例,从游客角度,对其旅游解说系统的满意度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喀斯特洞穴拥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游客对导游解说的期望最高,希望导游在解说过程中以洞穴科学为主,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以增强吸引力;(2)喀斯特洞穴中的解说牌示是游客自主游览的重要解说媒介,游客的关注度极高,希望其布局在恰当的位置,内容简明、准确、科学,图标符合国际惯例和国家标准,并注意外形与溶洞环境相协调;(3)喀斯特洞穴游客中心的使用频率较高,所处位置、外形、功能、特色服务等均会对游客的第一印象产生较大影响,是增强其整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崔洪瑞  杨晓霞  陶沛然 《中国岩溶》2021,40(6):995-1005
洞穴资源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和时有发生的游客破坏洞穴资源行为影响洞穴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喀斯特洞穴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深层影响因素,对规范游客行为和保护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的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洞和丰都县雪玉洞为例,运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459名游客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stic-ISM模型,分析影响洞穴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因素并解释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层次结构。分析表明:解说系统质量、环境卫生质量等11个影响因素对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表层因素包括自然共情、感知行为效能和主观规范;中层因素包括自然景观质量、环境卫生质量和环境行为约束;深层因素包括解说系统质量、基础设施质量、性别、学历、过去行为频率,而解说系统质量位于整个影响因素的中枢。  相似文献   

7.
选择中国西南、华中、华北、东南、东北这五个地区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30个洞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模型,然后以构造矩阵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模糊数学决策理论,最终确定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等级和得分,并通过SPSS软件绘制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二维图,分析不同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区间。结果发现: 所有分区洞穴的旅游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都在“一般”等级以上。两个维度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大部分洞穴的旅游资源都属于“好”和“较好”等级,其中西南和华中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等级最高,东南地区的都集中在“较好”等级,而华北地区的石花洞、云水洞、崆山洞和雪花洞的旅游资源则分属于“好”、“较好”、“一般”和“差”等级,东北地区的本溪水洞旅游资源为“一般”等级。   相似文献   

8.
万年县神农宫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溶洞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其幽、奇、险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旅游开发。科学、合理地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万年县神农宫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神农宫的评价得分为87.38分,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神农宫旅游资源的评价因子分为高开发价值和中低开发价值两个层级,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芙蓉洞上覆泉水—滴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芙蓉洞上覆泉水、洞穴滴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气象要素的系统监测,发现芙蓉洞滴水主要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洞穴滴水稳定同位素变幅远小于上覆泉水.其中滴水与泉水的δ18O变幅分别在-7.7‰~-6.8‰和-12.4‰~-4.7‰之间.洞穴滴水和岩溶泉水之间并未出现协调的季节变化规律.另外重庆地区10月份降水状况对上覆泉水稳定同位素影响明显.分析表明洞穴系统上覆基岩的厚度和包气带含水层的调蓄作用对洞穴滴水的同位素不变化影响巨大,平滑了其中的月季变化信息,在利用洞穴沉积物重建高精度古气候信息要对其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10.
杨晓霞  翁子凡  向旭 《中国岩溶》2017,36(1):131-138
在对芙蓉洞现有灯光照明系统的供电方式、照明配电、照明控制、功能性照明系统和景观性照明系统等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IPA法,分析了游客对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提出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优化对策:(1)排除照明设计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灯具的防护等级,提高照明供电等级,确保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性;(2)凸显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主题性;(3)采用LED光源,充分发挥照明控制系统的作用,注重芙蓉洞灯光系统的生态性;(4)确定不同类型景观的照度水平,科学使用用光方式,做到洞穴照明方式多样化、灯光色彩多元化、灯具与电线隐形化,增强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景观性。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洞穴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景观形成机理、洞穴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旅游洞穴类型划分、旅游活动对喀斯特洞穴环境影响、喀斯特洞穴景观保护等方面,并主要取得了几个重要认识: ( 1)喀斯特洞穴的发育以溶蚀作用为基础,但也存在着机械侵蚀、生物侵蚀、空气与气蚀以及各种沉积作用。( 2)按照洞穴成因,洞穴可分为渗流带洞穴、地下水位洞穴、潜流带洞穴和深潜流带洞穴,以及一些特殊成因的洞穴。( 3)对喀斯特洞穴旅游价值的评价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区位、知名度、规模、景观的丰度、价值和功能、容量等; 定量评价则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模型。( 4)旅游活动对洞内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洞穴温度、CO2 含量与客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灯光植物滋生主要源自洞穴灯光照明、游客带进的孢子及细菌。( 5)实行游客分批进入制,将有利于保护洞穴环境和保育洞穴景观。( 6)实行区域旅游组合开发、增加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加大景区保护力度与市场营销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等,可延长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已有研究大多从地学和旅游学的角度入手,且偏重于开发和评价方面。今后,应加强现代技术在洞穴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洞穴旅游的管理、洞穴医疗旅游、洞穴旅游环境容量量测、洞穴旅游形象塑造和洞穴旅游开发时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晓霞  蒙歆媛  向旭 《中国岩溶》2019,38(1):139-147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国内外多数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多起因于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自身安全认知欠缺。由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直接面对游客,是洞穴旅游安全事故的“第一道防火墙”,因此,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角度对洞穴旅游安全认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17个旅游洞穴从业者的旅游安全认知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及其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的总体安全认知度较高;(2)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管理认知存在一定差异;(3)不同属性的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4)不同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洞穴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洞穴旅游景区(点)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洞穴旅游安全控制、预警和救援制度,切实保障旅游。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洞穴景区——贵州织金洞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对比研究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结果表明:(1)官方的高频词核心关注点涉及自然景观、形象宣传、外部交通、门票、住宿等方面,而游客的核心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和导游解说上;(2)在属性类目方面,官方和游客关注的侧重点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上,但在自然资源、游览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形象仍存在诸多差异;(3)从社会网络分析来看,官方重视游客体验,关注游客服务与管理,而游客对灯光、导游服务的感知更为显著;(4)总体上游客的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而消极情绪的主要来源为官方在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如长时间排队买票或取票、导游服务态度散漫、景观单调、体验项目单一等。   相似文献   

14.
何小芊  张艳蓉  刘宇 《中国岩溶》2017,36(2):275-282
旅游网络关注度是旅游者需求状况和行为习惯在网络上的直观表现。基于百度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定量测算方法,以中国最美五大旅游洞穴为例,对中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洞穴在网络上的关注度较高,并呈现上升的态势,月变化曲线呈双“M”形;网络关注度的省际差异明显,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洞穴所在的省(市)、邻近省(市)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高峰、低谷与国内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差异具有耦合性,洞穴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研究结论为洞穴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应充分重视互联网在景区营销中的作用,将网络关注度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加强与周边景区(点)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朱晓燕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20,39(3):426-43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岩溶洞穴旅游活动日益频繁,使得对洞穴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洞穴旅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岩溶洞穴旅游管理的现状,结合岩溶洞穴环境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岩溶洞穴环境因子,如温度、相对湿度、洞穴CO2浓度等,对岩溶景观的影响,探讨溶洞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问题;针对目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有限空间与无序客流的矛盾,提出了合理调控洞穴旅游客流量,增强洞穴旅游景观资源保护意识,从地学、旅游、环境以及健康等角度评估和开发洞穴,使旅游活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实现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历史时间估算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芙蓉洞与芙蓉江古水面高程差进行了测量,引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通过和邻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对比,估算出芙蓉洞洞穴演化形成所需的历史时间约为12~18万a。相对于芙蓉洞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16万a)来说,洞穴演化形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进一步证明了两个清晰的洞穴发育阶段的存在。对于用洞穴古老次生化学沉积物同位素地质年龄代替洞穴发育整个历史过程是需要谨慎的。通过估算方法反演所揭示的该区地壳相对抬升速率与青藏高原相对抬升速率相比,进一步证实了扬子地台和青藏高原虽然具有相同的驱动机制,但扬子地台近代隆升速率远远低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速度。同时,笔者还对扬子地台的隆升趋势作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近代扬子地台边缘隆升速度小,中间隆升速度稍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洞穴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利用CNKI、维普数据、Springer Link、Elsevier SDOL、EBSCO、SAGE JOURNALS、Wiley等中外文数据库并结合纸质文献,共获得与洞穴旅游安全相关的文献79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洞穴旅游安全是一个研究时间短暂的新兴学术领域,至今仅有25年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较为分散,主题不突出,现有研究成果多属于洞穴或洞穴旅游研究中的“捎带”成果,至今尚无以洞穴旅游安全为主题的独立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洞穴旅游安全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领域,研究内容限于浅表层次;研究尺度以微观为主。洞穴旅游安全作为洞穴旅游的新分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未来应综合运用洞穴学、安全学、旅游学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确保洞穴旅游环境、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等安全的角度出发,扩展洞穴旅游安全研究的内容;近期可着重对其理论架构、安全认知、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救援体系等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灯光照明是开展洞穴旅游的必备条件,是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万方数据、CNKI、Springer Link、Elsevier SDOL、EBSCO、Google Scholar、Google、超星学术发现系统等8个国内外数据库和搜索工具进行检索,结合纸质文献,最后获得有关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研究文献56篇(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洞穴灯光照明的起源与发展、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及选择、洞穴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洞穴灯光的操控系统、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洞穴灯光照明等7个方面。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历史较长、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成果数量有限,研究的视角较为微观,研究成果的普适性较弱。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多学科的融合性、研究的针对性、洞穴灯光照明系统技术标准的制订、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洞穴照明中的应用、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经济性、洞穴照明光源的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