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的结果将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区11个亚区,各区地质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并提出城市建设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南充市为嘉陵江流域的大型城市之一。其主要工矿企业及城市发展的重点均位于嘉陵江Ⅲ级阶地。该阶地为南充市斜坡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发育场所。为此查明南充市区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对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实际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了南充市区的主要斜坡工程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及岸坡失稳。其中以滑坡最为常见;影响斜坡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岩土性质、风化作用和水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斜坡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程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焦玉国 《山东地质》2014,(12):59-62
通过对泰安市城区地质环境条件的深入分析,系统阐述了泰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受到地表水、地下水水位、水质及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因素的制约,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城区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并有可能提高城区岩溶塌陷发生的机率,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的同时要加强地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江润黎  李兰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262-266
矿山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改造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抚顺市采矿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为例,简要的论述了城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作用,指出了地质灾害评价为城市规划服务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的方法,论证了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规划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模糊综合评判在绵阳市环境地质风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基稳定性、水环境污染程度、洪水威胁性等环境地质要素作为评判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绵阳城区环境地质风险性分为风险性大、中、小三个区,并就环境地质分区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堆放场所由于设置不合理,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垃圾堆放场的选址成为保证城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不受污染的首要问题.根据垃圾堆放场地的环境地质条件,选择黏性土厚度、土层渗透系数、地下水水位埋深、地下水供水意义及水质状况、地下水是否流向城区5个评价因子,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哈尔滨市区15个现有的垃圾堆放场的环境地质条件适宜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4)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西南部,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区周边煤炭资源丰富,目前共有煤矿31座。煤炭资源是平顶山市的经济命脉,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同时引起煤矿塌陷区和露天采坑等环境地质问题,造成大面积地形地貌、林地、植被破坏;大面积的煤矿塌陷区造成大量农田毁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严重恶化,给城区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针对城市周边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应采取因地制宜、分区综合治理,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等科学合理措施,将平顶山市城市周边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改善城区居民生存环境,促进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对将平顶山建设成生态旅游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抚顺市城区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类比方法,选取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地下水条件和不良物理地质作用作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抚顺市城区划为3个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差区(Ⅰ);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Ⅱ);工程地质环境质量一般区(Ⅲ),为抚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南岩溶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地质环境较脆弱,在该类地区探索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乌蒙山集中连片扶贫区中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为评价试点,查明了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现状,探索构建了适用于乌蒙山典型地区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发现:①七星关区地质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较强,但空间分布不均;②该地区水土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高,但七星关区城区、鸭池镇、清水铺镇等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水土环境污染,导致水土环境承载能力较低;③区域地质安全承载能力以中等-较强为主,城区近郊的朱昌和小项地区地质安全承载能力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有利地区。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启霖 《地质与勘探》2024,60(2):319-328
贵州黔西北地区煤矿资源丰富,因由于煤矿开采导致城市地下地质结构变化而引发安全问题。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拟建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地质结构的识别及评价工作极为重要。文中提出基于电场理论、采空区氧化还原环境及煤区地质规律,综合电阻率、电流、自然电位等多个电参数对采煤区拟建城市区地质结构快速识别的方法,并对强风化层、老窑采空区、煤矿采空区等地质结构特征进行评价,取得成果与实地踏勘、已有工程一致,可为城区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该方法具有无损、高效、绿色、低成本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泉州中心城区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成 《福建地质》1998,17(3):165-170
在分析泉州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将中心城区地质环境分为3个区,最后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各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选取地貌类型、地面坡度、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腐蚀性、地基承载力、土体压缩模量和地质灾害易发性7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GIS空间分析对主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牡丹江市主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良好,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占主城区总面积的58.2%,并以主城区南部区域地质环境最为优越,建议牡丹江市适度向南发展,同时做好生态环境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四川自贡市的城市地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调查实践,本文在剖析自贡市的地质环境特点,指出值得注意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梅泓  唐金湘 《安徽地质》2009,19(3):218-221
安徽省桐城市地质环境复杂,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尤其以小规模的崩塌、滑坡为主,给桐城市人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桐城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特征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桐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岛城市主要断裂构造特征以及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青岛城市地质环境监测为目标, 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地质制图, 从城市整体范围概述青岛城市主要断裂构造特征以及断裂构造对青岛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上述研究对青岛城市地质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甘肃地质》2011,(3):71-74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不断加剧,市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制约,其中以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以及特殊土地质环境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上述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宏 《物探与化探》1991,15(1):1-11
在开展城市地质工作中、我队于1986年起对大连地区1632km2的面积开展了地面放射性测量,在此基础上对γ辐射水平作了信息转换,从而扩大了以往仅应用于地质工作中的放射性γ测量的服务领域,提高了放射性测量的应用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连地区天然环境γ辐射水平及其空气吸收剂量的分布特征.编制了《大连地区天然环境电离辐射照射量率分区图》和《大连地区天然环境电离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布图》.该项工作的完成,为大连市提供了环境放射性背景资料,为物化探工作服务于城市环境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及充分认识地质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将全区划分为114个单元,引入地质环境质量系数K,通过样本值的选取和回归方程的建立,对华蓥市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强调研究地质环境~工程设施系统的协调稳定性出发,建议在研究、分析地质环境对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基础上,以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可由研究、分析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等综合进行评定。文中初步提出了地壳、地面及地基稳定性级别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的简单判别式,并附一实例。该方法对地震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将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深入分析了烟台市城市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建筑场地稳定问题、地基岩土特性的有效利用问题、供水水源问题、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城市地质环境的利用与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