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偃龙地区铝土矿成矿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含矿岩系的岩相学特征、岩石矿物特征、成矿元素富集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晚石炭世本溪组铝土矿风化成矿作用的三个阶段脱硅富铝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探讨了本区晚石炭世风化作用条件下的铝土矿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认为,在风化作用为主的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含矿母岩首先生成黏土矿物,然后当岩石中Al2O3含量接近35%时,开始生成以三水铝石为主的最初铝土矿,最后铝土矿在盖层覆盖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三水铝石转化为一水硬铝石,并最终形成“煤-黏土-铝土-铁质黏土”这种本溪组铝土矿系的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1生物成矿作用的机理在常温有水的自然条件下,生物(特别是微生物)成矿作用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四种(刘魁梧,1990):(1)生物使成矿元素直接堆积成矿。生物在其自身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从稀溶液中浓缩沉淀成矿元素,从而造成了这种元素在生物体中富集。当生物死后下沉海底或地底,经过成岩作用过程,便能造成生物体中的成矿元素直接堆积成矿。  相似文献   

3.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科华 《沉积学报》2009,27(3):452-457
从母岩特征、研究区风化作用特点等方面对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下志留统韩家店群的海相页(泥)岩富含水云母是风化成矿的物质条件;矿源区母岩风化形成的富铝碎屑经剥蚀、冲刷、搬运再沉积过程对铝土矿的形成、富集和进一步纯化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建立了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模式系列图。  相似文献   

4.
陕西小秦岭地区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的观点,探讨了元素在混合岩化过程中迁移,富集成矿的规律.Au在进变质过程中发生活化迁移,在退变质过程中富集成矿.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以渗滤交代成矿作用为主,含金石英脉金矿以扩散—充填交代成矿作用为主,二者是脉动式成矿热液体系在不同时空上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铝土矿矿床中普遍含有不同比例的鲕状矿石,但目前对这些鲕粒的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相互关系的了解相对有限。对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中典型鲕状矿石中鲕粒进行了微区原位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并与共存基质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鲕粒的形成时间晚于基质,地表化学风化作用本身并不能导致铝土矿的形成;鲕粒的形成发生于强氧化和高酸度的环境,其成因被解释为在海进过程中在地层中一定的深度条件下形成了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矿物,随后的海退作用过程导致硫化物蚀变并形成强酸环境,使得成矿元素Al相对于杂质元素(Si、Fe)发生相对富集,且该过程具有多期次振荡重复的特点。铝土矿形成是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周期性海进-海退循环与长期的大陆古隆起区平坦海岸地形相互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山东淄博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淄博铝土矿,是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它在本区有两个层位,一个是中石炭世的浅海和滨海相地层,另一个是早二叠世的陆相湖沼沼沉积地层.通过分析该区铝土矿地质特征,探讨了本区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认为该区铝土矿经过红土风化成壳、密度流搬运沉积、矿质定位成矿、后生蚀变改造和表生氧化富集等五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7.
铝土矿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细粒终极产物,与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密切相关。根据母岩的类别及作用过程,风化作用进一步分为铝硅酸盐岩强化学风化形成的红土化作用和碳酸盐岩强化学风化形成的钙红土化作用。在强烈的化学风化过程中,地表的原始沉积物(母岩)的原生矿物发生溶蚀、水解、水化、碳酸化、氧化,破坏原始的矿物结构,形成新的细粒矿物(主要是黏土质矿物)。在适合的地质条件下,持续的强烈化学风化作用会造成大部分活动的元素(如K、Na、Ca、Mg、Si)的流失与Al的残留富集从而形成铝土矿。现在观察到的沉积型铝土矿,虽然与古风化壳具有密切联系,但沉积型铝土矿多数是由沉积过程搬运到沉积盆地中所形成的强化学风化产物的沉积层,与古风化壳的残坡积层具有显著差别,只有少数工业价值不大(品位低、品质差)的残坡积相铝土矿。铝土矿含矿岩系的沉积环境与铝土矿(尤其是高品位、高品质的铝土矿)的成矿环境不尽相同。铝土矿主要形成于暴露于大气中的陆表环境(而非水下环境),由地下水淋滤作用形成(在渗流带由活动元素流失、Al等稳定元素残留富集而成)。本研究在铝土矿成矿作用分析等基础上,提出了以铝土矿沉积物等物源和沉积、成矿作用为依据的中国铝土矿床分类方案,包括原地或准原地残坡积物成因的红土型和喀斯特型,和异地物源沉积成因的沉积型。  相似文献   

8.
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浆深部液态重力分异成矿作用、岩浆同化混染成矿作用、矿浆成矿作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热液作用对铜镍硫化物成矿有重要影响。岩浆深部液态重力分异成矿作用是原始含矿岩浆产生多样性岩浆和铜镍等成矿元素原始富集的重要原因,矿浆成矿作用则与岩浆深部液态重力分异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是含矿岩浆成矿过程中的特殊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9.
熊先孝  黄巧 《广西地质》1998,11(1):13-18
磷元素在地壳发展过程中,随磷矿成矿作用一同阶段物化条件改变面变化。将成矿划分为沉积,变质及改造三阶段。成矿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由沉积,变质,混合岩化交代和风化淋滤作用,使磷质活化,在一定空间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
低温成矿系列中生物有机质的矿床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明安 《地球科学》2000,25(4):375-379
在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形成过程中, 生物和有机质发挥了重要的成矿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归纳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生物及有机质直接参与成矿作用的意义在于: 在沉积岩主岩的同生沉积阶段形成矿源层, 在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过程中形成含矿流体, 在成矿元素的沉淀阶段富集形成矿床; 生物及有机质间接成矿意义是指有机质的成熟演变作用及其产物可以揭示成矿过程, 反映低温热液成矿机理和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1.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构造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邱小平 《地球学报》1991,12(2):57-72
凡口铅锌矿床位于粤北曲仁构造盆地的北部活动边缘,区域的旋涡构造与矿区弧形构造为对应的重要成矿构造。矿区辉绿岩属成矿前海西期基性岩墙,是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和成岩成矿作用的前峰。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燕山期(192—85Ma)。通过构造变形史与成矿期对比分析、构造热变质与退火作用、固态位移及铅锌在构造带中富集规律的研究表明:构造运动是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作者通过干体系高温高压成矿模拟实验,成功地获得人工糜棱岩和微粒方铅矿,而且铅锌在流变过程中趋于在糜棱岩带中富集,证实构造应力能够驱动成矿元素迁移富集,这对于成矿构造和矿床成因理论研究无疑具有很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同位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厂矿田各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表明,100号矿体是大厂矿田内层状、脉状两种基本矿化类型之外的独特类型,可称为块状矿化类型,属有机成矿成因。大厂矿田成矿元素多、品位富、规模特大的原因在于基底Sn等成矿元素预富集作用、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机成矿作用、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多种成矿作用在特定空间部位叠加。  相似文献   

13.
从克拉克值到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或行为再到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克值→第一类反作用→元素丰度→第二类反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的机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化学成矿过程链。克拉克值的影响通过质量作用定律可以深入到成矿作用的各个方面,但仍然只是一种必要非充分的成矿条件,因元素而异的地球化学性质或行为将产生两种"反作用":①成矿作用是元素在地球不同圈层和不同相以及不同集合体之间多次分配的结果,一旦分配完成,各级元素丰度有望重新成为最主要成矿约束因素之一,丰度比值则体现了元素分配(异)行为的量化特征;②诸如离子电位、赋存状态等元素本身固有的性质或行为亦产生反作用,可通过固定"性质"谈"丰度"认识其成矿学意义。对于最终将工作于远离平衡态条件下的成矿系统,进一步富集的机制另将成为决定性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4.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中国 《地质与勘探》2018,54(3):522-534
贵州福泉高洞铝土矿床是近年在贵州新的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中型矿床之一,其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泥盆统高坡场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和下伏上泥盆统高坡场组均呈假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通过对含矿岩系中敏感元素Ga、Ba、Sr、Th含量及B/Ga、Rb/K、V/Zr比值特征分析,认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陆相沉积环境;δCe、Ni/Co、Th/U、Sr/Cu、V/Cr特征揭示铝土矿成岩成矿过程主要为氧化环境。含矿岩系中Al与Zr、Hf、Nb、Ta、Th、U等呈正相关性反映出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具同迁移、显著富集特征;含矿岩系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下伏高坡场组碳酸盐岩相比,总体成强烈富集态势。与黎彤值对比,含矿岩系中高温成矿元素(W、Sn、Mo、Bi)、高场强元素(Nb、Ta、Th、U、Hf、Zr)、粘土矿物易吸附元素(Li、V)及细碎屑岩中高地球化学背景元素(Sb)富集强度高。LREE与HREE分馏作用明显,推测为次生风化淋滤过程中离子半径较小的HREE向下渗滤迁移的速率大于离子半径较大的LREE所致。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铂族元素除通常在基性岩浆中迁移和富集成矿外,在表生和热液条件下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地球化学活动性。因此,铂族元素的热液迁移和富集规律已成为铂族元素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总结了表生和热液环境中铂族元素活动性的地质证据与溶解度实验研究成果,以加深和丰富对铂族元素成矿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黔北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元素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中国 《地质与勘探》2011,47(6):957-966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属古风化壳沉积型,成矿母岩具多源性,但主要来源于下覆的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本文依据Grant提出的质量平衡方程和图解法,对瓦厂坪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元素迁移的富集、贫化(亏损)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成矿母岩韩家店组砂、页岩一中间产物铝土质页岩、粘土岩是主要元素A12O3、TiO2显著富集...  相似文献   

17.
山西本溪组铝土矿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石炭系本溪组铝土矿,即华北G层铝土矿形成的构造背景、古地理环境及铝土矿床的分布分析,指出了山西铝土矿矿床主要分布在各古陆、古岛边缘的成矿盆地中,且成矿盆地的封闭性越好越有利于成矿.古陆上广泛出露的铝硅酸盐岩经过风化分解,其中的K、Na、Ca、Mg等元素大多数被淋失,Fe、Al、Ti、Si等元素相对富集,残留在红土风化壳中,经海侵短距离机械搬运至沉积盆地沉积.通过对铝土矿成分及其围岩物质组分的分析,进一步确认沉积在古陆边缘的原始铝土矿层埋藏于潜水面以下的还原环境中,经地下水、地表水等酸性溶液的淋滤脱硅后沉积成矿,后经地壳抬升,通过对原始铝土矿的渗流作用、氧化改造而达到铝土矿的富集,且铝土矿多分布在靠近古陆边缘的缓坡一侧,在沟谷两侧的高山低洼处矿体较富,而埋藏越深越则不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18.
地壳演化和发展中特定的阶段能表现出特定的成矿作用,为查明尼木地区所经历的构造演化特征,本文选择仁钦则铜钨矿点的成矿作用进行研究,从而反演其构造环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矿点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多金属成矿带内,含矿建造为石英脉,围岩为中生代岛弧钙碱火山-沉积地层;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成矿元素为Cu、W、Fe、Rb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绿帘石化、电气石化、阳气石化、孔雀石化等;1:5万水系沉积物显示以W、Bi、Au、Mo等多金属元素的综合异常;1:5万地磁异常显示500nT等值线长2km,宽1.3km,异常强度最大值为1172.7nT。综合研究得出结论:中新世酸性花岗岩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和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火山-沉积地层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了围岩条件,WE向滑覆型剪切带控制着成矿元素的富集。成矿作用为与中新世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稀有金属矿成矿作用,反演了后碰撞造山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
南华砷铊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张忠  张兴茂 《地球化学》1998,27(3):269-275
南华砷铊矿床位于云南省南华县城东南,北距县城55km。矿床产于上侏罗统江边组雄黄厂段(J3^1c),以砷和铊元素组合为特征,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改造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稀土元素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对矿床成矿作用进行讨论。卤素,尤其氯是铊富集成矿的矿化剂,铊价态变化在富集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矿流体是具有Ce和Eu负异常的酸性溶液,基本保留了矿源层的稀土分布模式。在成矿过程中亲石元素和亲硫元素均不同  相似文献   

20.
戴杰敏 《矿物学报》1994,14(1):98-104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表征了地壳中元素分布的空间结构,同一地质体中矿元素的初始含量服从正态分布,显示了一种无序的,均匀的空间对称结构,成矿作用就是在远离平衡条件下,成矿元素在有利的地政治协商会议化学条件下富集,初始的空间对称性发生破缺,演化有序的非均匀的空间结构,成矿作用的发生就是元素分布空间结构的转化。本文将铀矿化品位化为序参量,运用序参量演化方程和耗散结构理论,讨论了铀成矿体系的演化和生产铀矿化的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