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南镇旬矿田铅锌矿化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镇旬矿田属秦岭泥盆系铅锌一菱铁矿带,矿化在空间上分布于乾佑河南北向古断陷的两侧,产生于泥盆纪.铅锌矿化特征与凤太矿田的诸矿床及西成矿田的毕家山、邓家山等矿床相似.铅同位素组成是均匀的,模式年令略老于含矿地层年令,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海水硫酸盐型.矿体有沉积似层状和交代不规则状两种形态,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铁白云石化.矿化与生物灰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联系.因而说镇旬矿田与矿带中其余三个矿田的铅锌矿有相同的成因,成矿模式类似于E. D. Large(1981)和M. J. Russell(1983)提出的喷流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吕古贤,1993;1997)。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本文通过实测填制"胶东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分布图(1∶10000)",把矿田玲珑-焦家式金矿中生代岩浆期后热液破碎带蚀变成矿的事件用地质图的形式加以表达,并首次展示了玲珑矿田断裂蚀变岩的分布形态及其成矿规律(申玉科,2003;路彦明,1999)。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对研  相似文献   

3.
<正> 1 地质概况 黔南汞矿带(即三都-丹寨汞矿带)之金矿,与已知汞矿床(点)形影相伴,关系密切。“三丹”汞矿带是我国著名的汞矿带之一,矿带位于贵州南部,轴缘断裂之西侧,南北长50km,东西宽 7 km,面积约350 km~2。有大、中、小汞矿床(点)29个,分为两个矿田,北部叫水银厂矿田,南部叫交梨矿田,矿床以断裂型为主,少部分属综合型。含矿围岩主要是寒武系中统都柳江组(过去叫排城组、大发洞组)、上统杨家湾组、三都组及下奥陶统锅塘组含粉砂质、泥质碳酸盐类岩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及重晶石化等。  相似文献   

4.
义寺山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东端,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赋矿围岩为太古界太华群的中深变质岩系。金矿体与韧-脆性构造带关系密切。矿体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膨大收缩、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普遍。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钾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金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黄铜矿和黄铁矿)及石英脉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化)体与原生晕异常叠合较好,对找矿有重要意义。硫化物石英脉、蚀变韧-脆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清水沟-白柳沟矿田与白银厂矿田的火山岩成分、微量元素特征成矿蚀变特征、地质特征等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角度,分析和讨论了清水沟-白柳沟矿田与典型的白银厂矿田的某些相似性或可比性,以期指出清水沟-自柳沟-带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和远景地段。结果表明,2矿田无论是在成矿时代、赋矿岩石组合方面,还是在火山机构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皆有一定的可比性。由此提出在清水沟-白柳沟地区还有发现白银厂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潜力,并提出尕大坂是最具找矿潜力的远景区,值得进一步投人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矿化特征与蚀变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烈  韩海涛 《世界地质》2010,29(2):248-255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北。经光片及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岩矿石化学全分析和稀土元素分析等研究,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化、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是矿床的主要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沸石化及红色泥化。根据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围岩蚀变分为3个带,即砖红色沸石化蚀变带(Ⅰ)、强硅化蚀变带(Ⅱ)和弱硅化蚀变带(Ⅲ),其中Ⅰ、Ⅱ带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对几十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进行总结,支撑深部找矿的重大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分析研究,完成了“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研究应用构造蚀变岩的地质测量和研究方法,实测了大量的构造岩相剖面,开展了1∶2 000和1∶10 000的填图。结果显示:(1)矿田处于滦家河岩体外接触带,赋矿围岩主要是玲珑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的似片麻理走向显示北西西至南东东向分布,带有胶东基底的构造痕迹。(2)断裂蚀变矿化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规律,它们受到后期构造的改造。(3)图中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流体交代蚀变岩的规模都逐渐增大,因此,通过断裂蚀变岩的发育情况,可知较大矿床集中在矿田的东南部。东南部构造及蚀变带规模大,矿体埋藏深,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的编制,反映了区内控矿构造的新资料。关于矿田找矿预测的靶区得到了探矿工程的验证,并有力地支持了今后一个阶段的深部找矿问题。以成矿地质事件为基础的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地质填图及找矿方法,具有重要的成矿研究和深部外围找矿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本文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研究,结合岩矿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中,受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控制。节理系统中矿体为脉带状,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团斑状构造,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的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蚀变以钙铝榴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矿区具有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和闪长质岩脉有关,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多重控制,为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研究成果为区域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铁格隆矿田位于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西北部。2012~2013年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在铁格隆矿田长5.5 km、宽3 km范围内探获2个超大型铜金矿床——荣那和拿若矿床,新增铜金属量640.27万吨,伴生金金属量136.14吨,伴生银金属量1780.09吨。文章重点研究了荣那和拿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体空间结构、三维勘查模型等。研究表明,两矿床的赋矿地层均为中侏罗统色哇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但两矿床又有不同:1荣那矿床的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体系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控制了铜金矿体的分布,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2拿若矿床东北侧为斑岩型高品位铜金矿体,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西南侧为隐爆角砾岩型低品位铜金矿体,青磐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文章还介绍了近两年在该矿田找矿取得的实践经验:通过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和蚀变矿物解译,结合物化探数据的二次开发,查明地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矿床蚀变模型,进一步对资源进行动态评价,指导了成矿预测,提高了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0.
勐海布朗西定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灿 《云南地质》2002,21(2):145-151
勐海县布朗西定金矿为滇西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金矿之一。矿床(体)主要受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热液蚀变特征、氧化淋滤富集明显。矿床成因主要为韧-脆性剪切带热液蚀变岩型。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将对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格尔柯金矿 (即大水金矿 )是产于西秦岭南带西倾山—迭山逆冲褶断带南缘的特大型金矿。矿床控矿地质条件为构造单元界断裂带、深源浅成花岗闪长斑岩小侵入体、下三叠统马热松多组 (T1m)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与金矿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有硅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和方解石化 ;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热水溶滤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2.
福建尤溪梅仙矿田铅锌银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仁生 《福建地质》2007,26(4):211-221
梅仙矿田铅锌银矿是福建省目前已发现规模最大的铅锌矿产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矿田内陆续发现和评价了丁家山、峰岩2处大型规模的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闽中裂谷带中新元古代东岩组绿片岩中,属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按矿体的空间分布、控矿因素、矿体特征,矿区可分为南、北两个矿带、三种矿体。通过对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含铜斑岩型矿体、夕卡岩型铜矿体的控矿因素及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矿石物质成分及变化规律、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及成矿时代、近矿围岩矿化蚀变等的研究,讨论了矿床的成矿作用。认为武山铜矿床有两个成矿期,北矿带的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是海西期海底火山喷气—喷溢沉积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南矿带的含铜斑岩矿体和含铜夕卡岩矿体是燕山期的产物。武山铜矿床是复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有5个金矿化宫集带(亚矿带)。其中以文峪-杨砦峪亚矿带矿脉密度最大,矿床数量最多。全区发育有两类金矿化,即含金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两者空间发育具互补性特点以及一定的分带趋势。全区自西向东,石英脉型矿化所占比重渐减,蚀变岩型矿化逐增,至东部雪家山岩体以东则形成一些蚀变岩型小型矿床,垂向分布上,含金石英脉型矿化多在浅部;蚀变岩型矿化则多发育于深部。  相似文献   

1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可形成于太古宙至现代各个地质时期.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是赋存于海相火山岩系中的古代VMS矿床成矿作用的再现.VMS矿床可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但均与拉张背景有关.按照构造环境和容矿岩系将VMS矿床分为黑矿型、塞浦路斯型、别子型和沙利文型.VMS矿床的热液蚀变由下盘蚀变带和上盘蚀变带两个结构单元组成.下盘蚀变一般有两种类型:(1)不整合的蚀变岩筒,直接产在块状硫化物带的下方;(2)半整合或层控的上盘蚀变带,并可以在区域范围内展布.与下盘蚀变类似,上盘蚀变也具有蚀变岩筒和半整合的蚀变带两种类型.成矿金属主要有两种可能的来源:(1)在岩浆侵入体和浅位岩浆房之上被加热的循环海水对含矿火山岩系及下伏基底物质的淋滤;(2)深部岩浆房挥发分通过释气作用直接释放.下渗的海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同时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岩浆流体对成矿流体系统亦有较大贡献.VMS矿床具有明显的金属分带现象,其金属序列组合从下至上依次为Fe→Fe-Cu→Cu-Pb-Zn→Pb-Zn-Ba,这种金属分带的演化反应了流体的演化和块状硫化物丘的生长机制.根据成矿流体温度变化而不断演化的4阶段成矿模式可以很好的解释经典丘堆式矿床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田位于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中段,是带内金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矿田内矿化类型复杂,元素组合多样。围绕马厂箐富碱杂岩体矿化类型、元素组合、围岩蚀变呈明显的分带。在岩体中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在岩体与地层内外接触带形成接触交代型(角岩型、夕卡岩型)铜-钼(铁)矿床;在岩体外围地层中形成浅成低温热液金-铅-锌矿床。对应的围岩蚀变表现为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石英钾长石化带→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带→夕卡岩化带→中低温热液蚀变。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矿床成矿均发生于33.7~35.8Ma,金矿床略晚于铜-钼矿床,并与矿田内马厂箐杂岩体侵入时代(33~37Ma)一致。岩矿石的H、O、Pb、S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表明,从斑岩型铜-钼矿床→接触交代型铜-钼(铁)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铅-锌矿床,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均一压力逐渐降低,成矿物质(矿质和流体)也逐渐从以深部岩浆源为主,演变为以围岩地层和大气降水为主。矿田内不同类型矿床间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反映它们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含矿热液的物化性质及时空迁移决定了它们在不同部位产出不同的矿床类型,构成与富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Cu-Mo-Au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7.
广西姑婆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姑婆山锡矿田锡矿床类型丰富,其中以矽卡岩型、矽卡岩-蚀变断裂破碎带复合型锡矿床为主,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早期姑婆山花岗岩西南接触带2km范围内,且具一定的分带性,从接触带往外,依次为矽卡岩型→矽卡岩与蚀变断裂破碎带复合型→锡石硫化物型→石英脉型。矿床受成矿花岗岩、有利赋矿层位及构造复合等因素的控制,与成矿花岗岩关系尤为密切,成岩、成矿时间接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矿床为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戈塘金矿田地处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带交接部位,包括戈塘大型金矿床与豹子洞、万人洞、苞谷地三个小型金矿床。矿田内探明储量已开采多年接近枯竭,为增加戈塘矿田远景储量,依据矿床后生变化理论,对戈塘金矿田进行基础地质研究。认为戈塘金矿田内的矿床(点)皆为蚀变角砾岩型金矿,成矿主要受古地貌、构造断裂、地下水综合影响,在构造有利位置、热液蚀变强烈、剥蚀程度较低部位是戈塘矿田的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坪金矿是近年在江西东部灵山铌钽矿聚集区,通过研究毗邻的金山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采用地物化遥等综合手段方法,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矿床。通过研究毗邻的金山金矿田成矿特征,对比大坪金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及金矿化特征,对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研究,认为该矿床产于近EW向区域动力变质带内,矿体定位于次级断裂构造和密集裂隙带发育的变质安山岩和碎裂蚀变安山岩中,蚀变类型有硅化、长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矿床类型属蚀变岩型金矿。沿区域动力变质带走向东西两端和深部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泗顶铅锌矿田地下水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术根 《矿床地质》1990,9(1):26-34
泗顶矿田的铅锌硫化物矿床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成矿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目前一般认为属于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然而许多宏观和微观地质事实都说明该矿田的铅锌硫化物矿化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含矿地下水沿印支期断裂破碎带排泄混合成矿的产物。作者认为属于地下水再造矿床。以该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方式、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控矿因素和矿化就位机制为重点,建立了其地下水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