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架上钨钼普查区位于赣东北地区,区域上具有良好的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为了分析矿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显示W、Mo、Bi、Cu、Ag元素相对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高,通过迭代方法,计算10种元素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共圈定单元素异常219个,其中Au异常12个,Ag异常30个,Mo异常12个,Cu异常25个,Pb异常35个,Zn异常23个,W异常20个,Sn异常20个,Bi异常22个,As异常20个。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各元素异常特征,圈出找矿靶区2处,其中Ⅰ级靶区1处(Ⅰ甲),Ⅱ级靶区1处(Ⅱ甲)。  相似文献   

2.
普查区位于辽宁省岫岩县三家子镇王家店村,经前人研究,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是金、铅、锌等矿产重要的成矿区,为了分析普查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对普查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根据测试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显示Au、Sb、Bi、Cu、Mo、Zn、As、Pb元素相对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高;并通过计算各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共圈定单元素异常204处,其中Au异常27处,Sb异常25处,Bi异常21处,Cu异常17处,Mo异常39处,Zn异常20处,As异常32处,Pb异常23处,依据地质条件及元素异常特征,初步划分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级靶区2处和Ⅱ级靶区1处。  相似文献   

3.
藏东玉龙成矿带马牧普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中的成矿元素Au、Ag、Cu、Pb、Zn的研究,采用分形方法确定异常下限,得出其异常下限值分别为10×10-9、0.48×10-6、75×10-6、120×10-6、130×10-6;用因子分析研究成矿元素的异常组合规律,指出测区西南异常区为Au、Cu、Pb、Zn、Ag组合异常,是矿致异常;中西部异常为Ag、Cu、Pb、Zn综合异常,为指示斑岩分散流的异常,是非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尕河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及优选找矿靶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尕河地区1∶2.5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处理,圈定了Cu、Pb、Zn、Ag、Au、As、Sb、Cr、Ni、Co等异常,揭示了区内异常的分布特征,评价异常的找矿意义,划分了元素组合,结合地质成矿背景,依据化探综合异常及中低温热液型元素组合特征,确定Pb、Ni、Ti的4个找矿远景区,其中优选出3号铅找矿靶区,4号钛、镍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五道沟地区处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结合部位,多宝山矿集区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区为森林覆盖区,在该区开展矿产调查过程中,化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次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重点区土壤测量,研究该区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主攻矿种,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通过异常查证新发现铜矿点2处,金矿化点2处,金(铜)矿化信息地10处,找矿线索3处.圈定Ⅰ级找矿靶区3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通过研究元素分布规律等,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区Au、Ag、Cu、Pb等元素局部富集,Au、Cu成矿的可能性较大,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云南北衙地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衙整装勘查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了地层、岩浆岩、典型矿床主要成矿元素Ag、Au、Cu、Pb、Zn的富集规律,对元素分布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确定了找矿有利指标组合;通过对比北衙金矿区典型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层、岩浆岩等找矿标志预测北衙地区的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综合区域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区域矿产等资料,对成矿元素异常组合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能有效反映致矿异常,突出矿化信息;根据区域单元素Au、Ag、Pb、Zn、Cu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组合元素异常特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指出了炭窑金矿、铅锌矿找矿靶区;马鞍山北部金矿找矿靶区,为北衙整装勘查区外围找矿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沙锡拉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为明确找矿方向,对研究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用单元素异常、组合异常与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评价。单元素异常显示,Ag、Pb、Zn与Sn元素的异常规模大、强度高。组合异常圈定4个异常,分为Ag—Au—As—Sb与Bi—W—Pb—Zn—Sn两类。因子分析将所分析元素分为五组,其中F1因子由Ag—Au—As—Sb元素组成,F2因子由Pb—Zn—Sn元素组成。根据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在本区圈定2个找矿靶区,BQ—1为Pb—Zn—Sn找矿靶区,BQ—2为Ag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选择云南省澜沧县三岔河坝子铅锌矿勘查区的西部,在前期1︰25 000土壤地球化学勘查的基础上,按100m×40m网度开展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Au,Ag,As,Co,Cr,Cu,Ni,Pb,Zn,Mo,Mn 11个元素,选取主要指示元素Pb,Zn,Ag,Cu,Mo异常区进行分析后,划分了10个组合元素异常区,圈定出9个靶区,包括1个A类靶区,5个B类靶区和3个C类靶区。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河南洛宁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的找矿工作,在深入了解该区地质特征后,对此预查区进行了1∶10000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于测量数据,利用元素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及分形特征等方法对Au、Ag、Cu、W、Mo、Pb、Zn、As、Sb、Bi十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各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区内Au、Ag、Cu、Mo元素成矿潜力较大。运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将SPSS软件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划分出F1(As-Sb-Au)、F2(Cu-Zn-Pb-Ag)、F3(Mo-Bi)、F4(W)四组元素组合并做出因子得分异常图。根据因子得分异常分布的套合情况以及元素在区内的成矿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圈定找矿靶区5个,这为该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江苏新沂高流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内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系统研究该区元素含量及组合特征,并进行找矿预测。异常结果显示该区Au、Ag、Cu、Mo、Pb、Zn、As、Sn等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其中Au、Ag、Mo 3个元素的异常强度和分带性均好,其形态分布受NNE向构造破碎和碱长花岗岩体等因素制约。在研究区共圈定了14处综合异常,通过异常评价,位于同一断裂带附近的3处异常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对综合异常开展地球化学剖面查证工作,结果显示其中1处Au、Cu等元素峰值均位于NNE向断裂带中心位置。结合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初步总结了研究区金、多金属矿找矿标志,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优选青海省都兰县金水口找矿靶区,在了解该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于原始测量数据,运用区域浓集系数(RCC)等特征参数对Au、As、Sb、Bi、Hg、Co、Cr、Ni、Zn共9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统计分析,推断出Zn、Au元素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5对9种元素进行R型系统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共划分F1(Co-Cr-Ni)、F2(Au-Bi-Zn)、F3(As-Sb)、F4(Hg)4组成矿元素组合。采用衬度异常法求出各元素及元素组合异常下限,运用Surfer15软件将元素及元素组合衬度数据编制成异常图,结合区内元素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5个预测找矿靶区。对Ⅰ-1号靶区1号多金属矿化体进行异常查证,拣块样化学分析显示锌、全铁含量均达最低工业品位。对Ⅰ-2号靶区2、3号多金属矿化体进行探槽工程揭露,经取样分析显示部分锰、锌含量已达边界品位,全铁含量接近边界品位,金具备一定成矿潜力,表明金水口地区有较大的锌铁金锰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杨青松 《地质与勘探》2022,58(5):1128-1138
老挝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但第四系覆盖严重。为优选老挝东南部某多金属矿区的找矿靶区,在此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运用含量-频数分形、变异系数、剔除比率等理论和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内Cu、Pb、Zn、Au、Ag、Bi、As、Sb、Hg九种元素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出Pb-Au-As-Sb元素为研究区内有利成矿元素。然后对九种元素的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划分出了F 1元素组合(Pb-As-Sb),F 2元素组合(Cu-Zn)和单独的Au元素共三种元素组合。最后利用含量-频数分形法计算各元素的异常下限,绘制出单元素异常图,结合地质背景,共圈定三个靶区。对成矿潜力最大的A-1靶区进行了探槽验证,在TC-1探槽可见达到工业品位的明金。证明该异常为矿致异常,为今后在研究区及相邻地区找矿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桂北同乐-老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已发现老堡、大滩等铅锌矿床、矿点多处,矿床类型以沉积-改造型为主。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层、岩性、构造与铅锌成矿的关系。根据研究区内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以及化探异常分布特点等因素,划分出3个铅锌找矿远景区,2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地球化学景观属于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山盐池黑山一带圈定多处金弱异常。为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高找矿效果,优选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弱异常,开展1∶1万岩屑测量,利用相关性及R型聚类分析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并圈定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对成矿前景较好的2处综合异常,采用踏勘追索、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探槽等手段进行查证,发现了盐池黑山南金矿,实现了在水系沉积物弱异常区的找矿突破,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岩屑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为北山水系沉积物测量弱异常区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自然界中Au元素呈微粒状、不均匀状态分布,致使部分金矿床(点)没有与之对应的Au元素异常出现,增加了通过元素异常开展地质找矿和成矿预测研究的难度。本文依据地学大数据"查明数据间的相关关系,解决地质问题"这一基本思路,以甘肃玉石山地区化探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起研究区全样本Au元素回归模拟模型和异常样本Au元素回归模拟模型,分别计算全样本Au元素回归理论值(Au Q)和异常样本的回归理论值(Au Y)。通过异常查证,在Au Q异常区发现金矿点1处,在Au Y异常区发现金矿点3处(一处达到小型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进一步对Au、Au Q、Au Y分别做正规化处理相加获得综合理论值(Au H),以Au H圈定的综合异常使研究区75%金矿床(点)分布在研究区7. 1%面积范围内,有效地缩小了找矿靶区的范围,解决了小范围研究区内因已知矿床(点)不足而无法开展定量找矿预测的难题。结合异常强度和地质背景分析,在研究区划分出3级共10个找矿靶区,为今后在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地区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是盛产多金属矿产的地区。利用沟系次生晕化探资料对测区进行异常统计及分析,总结出异常分布规律及元素含量特征,并结合地质条件根据金元素剩余异常分量提出六个找矿预测区,为下一步圈定有利成矿远景区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赵立国  常亮  张淼  尹桂堂  王立  王磊  王可勇 《世界地质》2015,34(4):993-1001
蓬勃山地区位于天山—阴山构造带东段,隶属于甜水井—乌珠尔嘎顺—雅干成矿带。研究区矿化主要表现为金矿化,矿化类型较为单一。通过对研究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单元素异常66处。根据各元素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元素异常的套合情况,进一步圈定了4处组合异常。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所在位置及异常与地质体、矿脉的关系,在研究区内圈定了三个找矿靶区并进行了工程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甘肃北山辉铜山铜矿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甘肃北山辉铜山铜矿为例,探讨了矽卡岩型铜矿中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以及由富集、贫化元素形成的正、负异常构成的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结果表明,在矿床中发生富集的元素,例如成矿元素Cu、矿化伴生元素As、Ag、Mo等、常量组分MgO等在试验区内形成了明显的环带结构,中间为这些元素的正异常,向外经背景带过渡为负异常.这些元素的正异...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小江深断裂东侧,受北东向断褶构造控制。尽管会泽铅锌矿研究程度高,但作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的小竹箐勘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基于构造岩中金属元素组合晕(MEAHFZ)找矿方法,通过地质测量和构造解析,认为该勘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其构造样式为银厂坡左行斜冲走滑断层及其上盘的倒转倾伏背斜组成的断褶构造,与矿山厂、麒麟厂矿床控矿构造样式基本一致。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厘定印支期以来该勘查区构造体系成生发展为北东构造带—晚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在此基础上,基于地表 1:10000构造地球化学、蚀变岩相精细填图及重力剖面勘查,绘制了铅-锌-镉元素组合和铅、锌单元素异常综合图,结合该区的重力异常,发现其综合异常沿银厂坡断裂上盘上震旦统灯影组、下石炭统摆佐组中的北北东—北东向压扭性层间断裂带分布,进而圈定了Ⅰ、Ⅱ和Ⅲ号重点找矿靶区。该成果不仅为该勘查区工程验证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同类矿床深部和外围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