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人工增雨已得到科学界公认和社会承认,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安阳市政府对人工增雨工作十分重视,并列入科技兴国、科技兴农的重要项目.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成立人工影响天气机构,并于同年开始利用飞机增雨作业实验.1995年,安阳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指挥长的市人工增雨指挥部,并设置双管三七型高炮20门,并于同年11月进行首次增雨作业.2001年起分批购进WR-1B和CF4-1A型人工增雨火箭14架,于2002年10月进行首次作业.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BL-1型火箭增雨作业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BL-1型增雨火箭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全年增雨作业的特点,对BL-1型火箭的人工增雨作业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提高一线火箭作业人员的业务技术,进而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成功率和降水效率。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秋季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甘肃秋季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影响特征,利用甘肃省1991-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对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甘肃省秋季天气系统特征,利用探空资料,建立了甘肃省秋季天气系统自动化“判别模型”,得出甘肃秋季降水的高空环流可分为三种类型:平直多波动型、西南气流型和西北气流型,其中降水类型以平直多波动型为主。通过“判别模型”对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分型,结果表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天气类型为西南气流型和平直多波动型。可为人工增雨作业区域选择和航线设计提供天气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4.
人工增雨作业在升钟水库蓄水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3年升钟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同年8~10月在升钟水库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升钟水库蓄水,为来年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从升钟水库自然条件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方法、效果进行分析,探索人工影响天气在升钟水库蓄水的作用,提高升钟水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火箭人工增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情况,从火箭作业系统的选取、火箭作业点布设、适宜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云层条件、合适的作业部位和时机选择、火箭人工增雨实施作业情况和作业量分析等入手,采用区域对比方法分析了河北省2000~2004年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和效益,得出了河北省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总增雨量和增雨效益,并根据河北省2000~2004年的总投资情况计算出投资效益比为1:46。  相似文献   

6.
武艳  孙建印  段培法  侯宜广  安迪  席琳 《气象科技》2014,42(6):1137-1142
为了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水平和增雨效率,利用2010—2012年徐州市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多种观测资料,在分析徐州地区地形特征、增雨作业习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建立人工增雨潜势分析模型,对未来12h的人工增雨潜势和临近增雨潜势进行逐步分级判断,将增雨潜势区分为两级:级别Ⅰ增雨潜势较小和级别Ⅱ增雨潜势较大,并指导人工增雨作业。2013年徐州人工增雨作业实践表明,人工增雨12h潜势预报模型和临近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增雨潜势预报模型为基础,修改徐州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流程,提高指挥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8.
利用内蒙古中部人工增雨基地1996—2001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资料,对增雨作业各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基本规律和演变特征,为飞机人工增雨业务管理、作业决策和作业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雷达回波检验人工增雨效果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13-C型雷达对1次飞机增雨过程进行了跟踪探测,发现有利于人工催化的云区(20dBz),经过人工催化作业后回波增强到30dBz并产生增雨。也有一部分云区(小于20dBz)虽然也进行了人工催化,但无明显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陕西省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特点,设计出适用于作业后即时分析的区域回归统计方案,对2002年秋季飞机增雨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架次08—20时平均增雨量3.4mm,作业后3h平均增雨量1.1mm,通过成对试验符号秩和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优于5%,表明作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人工增雨天气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广元  王永亮 《气象科技》2007,35(2):264-268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83~1992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辽宁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辽宁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东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高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24h影响辽宁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宁地区首次春季焰弹人工增雨(雪)作业试验的环流形势特征和天气条件分析人手,对试验(作业)方案的设计合理性进行分析,初步总结出适宜西宁地区春季焰弹增雨(雪)作业的天气条件和环流形势特征,并对焰弹施放量和施放时机提供了数据,对今后制定西宁地区春季焰弹人工增雨(雪)作业实施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山西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91年-2000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山西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山西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东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高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h~24h影响山西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相似文献   

14.
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增雨综合技术预研究"项目对人工增雨云水资源的开发潜力、人工增雨的科学模型及其数值模拟、人工增雨监测识别技术、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技术、人工增雨外场试验的科学设计和南方夏季对流云人工增雨潜力区识别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优选和集成了人工增雨成套技术,并在抗旱型和蓄水型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山东气象》2007,27(1):F0003-F0004
济南市气象局在省局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军地联合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南部山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取得显著效益。2006年,济南市先后进行增雨作业20次,出动作业火箭240架次,发射增雨火箭弹968枚,炮弹1131发,作业密度、规模、强度都是济南市人工增雨作业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2~2001年人工增雨主作业期内大连碧流河水库流域13个雨量观测点的降水量资料,结合天气图.分析降水过程开始时的天气形势和高低空系统配置,对降水天气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冷涡型、台风型、切变型、副热带高压后部西风槽型可作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7.
李宏宇  嵇磊  周嵬  罗布 《高原气象》2014,(4):1119-1130
基于近年来北京地区开展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情况,利用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和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04 2010年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结果表明:(1)在5 9月的评估期,随着作业样本数逐年累加,人工增雨平均相对增雨率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20%左右;在所选目标区,连续7年的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量约417.8 mm,增雨效果显著。(2)年平均人工防雹经济效益约2.48亿元,多年平均防雹投入产出比为1∶16。人工防雹效益最高、最低年份分别在2009年和2005年,对应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和1∶6。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年来北京地区开展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情况,利用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和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04 2010年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结果表明:(1)在5 9月的评估期,随着作业样本数逐年累加,人工增雨平均相对增雨率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20%左右;在所选目标区,连续7年的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量约417.8 mm,增雨效果显著。(2)年平均人工防雹经济效益约2.48亿元,多年平均防雹投入产出比为1∶16。人工防雹效益最高、最低年份分别在2009年和2005年,对应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和1∶6。  相似文献   

19.
应用2004~2005年沈阳辉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增雨作业云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业区域等判别方法,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等效雷达产品指导人工增雨作业一直是各地基层气象部门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业务与服务中的一个难点。天门市气象局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提供的等效雷达产品,于2005年8月在该市进行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武汉中心气象台提供的适时等效雷达资料,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基层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使其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