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这几年教学工作的总结,提出对教改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改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形势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最后提出了理科基地班地理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姚颂恩 《福建地理》2002,17(2):35-37
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改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形势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最后提出了理科基地班地理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春燕 《地理教学》2004,(10):16-1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历史与社会》以全新的面貌来到我们面前。其巾.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由此,当前对于本学科的教育改革便出现了一种比较主流的声音,即“当前的教改正整体地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移”。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改后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感触颇深.我认为这并非教改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并运用于人脑的认识过程,将给现代地理教学及教改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浪潮。早在六十年代,育才中学在我国教育界率先进行了教改尝试。七十年代末期,段力佩校长在总结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实际上是台乎世界性改革形势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1991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出现了。随之,上海的高中地理学科也提出了相应的课改方案。方案的推出,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形势,由于高考取消了地理学科,不仅使70年代来到80年代初的那种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教改局面销声匿迹,而且出现了地理教学质量急剧下降,会考成绩大面积滑坡,地理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观念是教改的先导,教改可深化观念的转变。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树立:①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新教材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更新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每个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②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新教材在思想要求上贯穿了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③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9.
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晋明  林志垒等 《福建地理》2002,17(2):27-28,58
本文对国家理科基地班的遥感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认为:在教学内容上采用了新老教材综合,增加遥感高光谱定量分析等;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了多媒体方式和启发引导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等教改活动,将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家理科基地班的遥感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认为在教学内容上采用了新老教材综合,增加遥感高光谱定量分析等;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了多媒体方式和启发引导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等教改活动,将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理会考取代地理高考,已经历了多年的实践,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君不见,初中会考形同虚设,高中会考又一度回到应试状态下的高合格率,甚至高优秀率。漂亮的“外表”能象征教改成功、教学水平提高吗?还是地理会考已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中学地理学习学”的思考伍恒发(龙岩市第一中学)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建立“中学地理学习学”?一句话,这是科教兴国的需要。具体地说,就是深化地理教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四化建设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教...  相似文献   

13.
发达地区版九年义务制教育地理教材的编写工作于1988年开始,经过了广泛的调查,依据课程标准,在1991-1993年间先后完成了六年级自然地理、七年级世界地理和八年级中国地理的编写,全套教材力求贯衡教改的总方针,即社会主义教育必需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杜庆 《地理教学》2019,(5):I0001-I0001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未来教师走向中学教师生涯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实现程度的总反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台建设,开展见习实习、教师跟岗培训和教研教改工作等改革措施,促进未来教师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中学教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月,我们重庆市教科所在重庆市第35中学召开了一次地理教研会,会上谈起1993年起,北京率先试行高考改革新方案,科将不考地理,全国还将有近十个省市仿效北京该方案,取消地理高考。当时与会的地理教师纷纷表示不理解,以为地理不参加高考是个倒退,不符合教改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教改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新课标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教育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勇气与创新精神实践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课例和一些值得借鉴的好做法,确实令我们耳目一新。但是,笔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发现”与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貌合神离,有许多徒有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深切领悟课标要求 高中地理必修3注重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区域地理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这节内容,源于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人教版)第三章河流的综合开发第一节的案例材料。面对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区域地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教者的教改意图与特色呢?  相似文献   

18.
贾笑玲 《地理教学》2006,(10):28-29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强烈冲击着人们头脑中陈旧的思想和意识,特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空气,但学习方式到底怎样转变?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探索?恰逢我校进行“探究式教与学”课题研究,这给在摸索中前进的我指明了方向,我便借课研东风,调整、加速了自己教改步伐,尤其一节“香港”的教学,更使我豁然开朗,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19.
郑耀星 《福建地理》2001,16(2):49-51
我国有不少旅游专业由高校地理学科开设,因为,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以及地理学科运载资源环境的认为,社会生态方法、信息系统方法等都是有利于旅游学科的设置,但地理学科举办旅游专业亦有其劣势,如理科性、宏观性、理论性等又都不利于旅游专业的设置,因此,本文提出应扬长避短,在办旅游专业时,可拓宽基础课程设置面,开设富有地理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区域性专业课程、边缘性专业课程,与人文地理有关的选修课程等。  相似文献   

20.
钱文群 《地理教学》2006,(12):20-21
在波澜起伏的教改浪潮中,我尝试开设了“地震与火山”这堂公开课。在备课过程中查寻整理资料、制作修改课件、设计创立课堂流程,自然化了不少心思,然而作为教师的我,在这一过程中所学到的远不止课程本身或其所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知识、能力。几次“模拟演习”师生都能按事先设计好的环节逐一展开,当时我感到自然、流畅、顺利,然而在有众多领导、专家、教师在场的公开课堂上,学生、课堂带给我的却是另外一种东西,那是一种感动、一种启示,甚至是一种震撼。课后我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我想用字表达一下几个方面的感想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