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钱锦霞  郝智文 《山西气象》1995,(1):21-22,29
临猗县麦棉产量和气象条件的关系钱锦霞,郝智文(山西省农业气象中心030002)1引言本文利用临猗县1961~1993年麦棉产量资料和该县对应年份的气象资料,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对麦棉产量与主要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气候关键期,为该县麦棉生产...  相似文献   

2.
张金标  黄珍珠 《广东气象》1994,(4):25-27,24
广东四季常青,冬种有4、5个月时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北部8~10℃,中部12~14℃,西南部15~17℃,这样的冬季热量资源是北方所没有的(表1)。从表1可见,充分利用广东冬暖的气候资源,开发冬季农业,对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意义。为提高冬种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统计了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用逐步回归精选法建立了关系模式,从中找出影响各种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关键期,动用全省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指标,作出各类冬种作物种植的最适宜区、次适宜区、可种区和不适宜区的气候适应性的区划,并结合商品价格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气象灾害、热量条件、产量、经济效益等综合分析,得出临安市河谷平原地区实行麦稻两熟制优于麦稻稻三熟制;通过对单季稻各生育期生长发育的气象要求与临安市河谷平原气候资料结合分析,得出单季稻的最适播种期为5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对黑龙江省近十年水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水稻生育期的分布及变化,发现水稻生育关键为出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各生育关键期气象影响指标共17个。为气象对农业的影响评价,为水稻产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棉花发展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需求增加是个世界性趋势,通过对浙江省棉花产量变化稳定性特征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是形成产量变化不稳定特征的客观原因,深入分析关键期气象条件适应性,研究和确定棉花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指标,提出棉花优质高产的气象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北地区100个气象台站1971-1990年气象和产量等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适应性,并计算了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中部平原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区内都是较高或最高的,而50°N以北的北部地区和东部长白山天池附近,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区内最低。最后,用线性规划对东北地区部分县的主要农作物结构提出了调整意见。理论分析结果:结构调整更有利于农作物高产、稳产和高效。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金栋  太华杰 《气象》1996,22(8):3-8
引入信息论中熵值分析方法,利用全国七大区1961-1990年的气象和产量资料,讨论了近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熵值时空变化类型。详细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定性讨论了气候波动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及其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并分区建立了产量与气象要素熵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根据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用1971~2000年临沂市10个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对引种开心果的气候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临沂市大部丘陵山地适宜种植开心果,并提出优质高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3年气候异常对鱼台水稻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奇  李宪光  王燕 《山东气象》2004,24(4):41-42
根据2003年鱼台县气候特点,分析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发现低温连阴雨天气是导致水稻严重减产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水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水稻生长关键期的气象指标,并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鱼台县水稻生产与相关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鱼台县历年气候资料、水稻产量,结合水稻生长发育每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鱼台水稻产量波动的主导气象因子是移栽期的降水量及抽穗开花期的低温阴雨,次要因子是灌浆期的温度和日照.通过分析水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并提出在今后水稻生产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与影响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黑龙江省1949~2006年粮食产量结构分析及近30年的粮食单产与5~9月气象要素相关分析,得出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波动及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1949年以来,在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大豆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水稻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春小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90年代以后则急速下降;水稻的单产最高,其次是玉米,再次是春小麦,大豆单产最低;从单产的增减趋势来看,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影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丰歉的主要气象因子为6月平均温度、9月降水量、5月和6月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2.
利用湖南省早稻产量与发育期、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日照时数等资料及早稻生理气象指标,在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动态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引进早稻生育期内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产量综合动态预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早稻产量增减趋势预报和定量预报上,正(准)确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在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产量趋势预报的准确性和定量预报的准确率,利用1962—2002年气象、早稻产量和田间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关键气象因子、作物生长模型的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方法,进行回代检验;并利用2003—2012年资料进行预报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预报准确率比较接近,平均在93.8%以上;基于气候适宜度预报方法的趋势预报准确性最高,较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方法高4%~6%;基于作物生长模型预报方法的误差5%以内样本百分率最高,较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方法高2%~20%。研究结果为湖南省早稻产量动态预报筛选出了较优的方法,即产量趋势预报选用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方法,定量预报选用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法,同时可供我国其他早稻区的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济宁地区水稻生产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延贵  潘成英 《气象》1997,23(9):43-45
利用济宁市31年的水稻产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水稻生产的不同气候年型、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了影响产量变异的着急时期和主导气象因子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易灵伟  杨爱萍  余焰文  蔡哲 《气象》2016,42(7):885-891
本文利用1981—2014年江西9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分县晚稻产量资料,结合江西地区气候特点及晚稻生理特性,构建适用于江西地区晚稻降水、温度、日照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并根据适宜度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江西晚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代检验及预报检验,从而实现对江西地区晚稻气候适宜度诊断及晚稻产量动态预报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回代检验、产量丰歉趋势、产量动态预报检验的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农六师垦区棉花皮棉单产高于历年17.5%,为显著的丰产年份。通过对棉花生育期内温度、降水、积温和无霜期的比较和分析,得出垦区棉花获得高产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逸10益积温偏高,各生育阶段热量充足,全年无霜期长;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与本地气象条件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品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2003—2013年以来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逐日酸雨资料以及地面气象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近11 a来南京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以及相应的气象和气溶胶影响因子变化。所得结果表明:近11 a来南京地区的酸雨变化总体呈明显恶化态势,表现为酸雨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相应的酸度(pH值)显著下降;从影响酸雨变化的气象条件看,酸雨的pH值随着降水量增大而降低;垂直不稳定条件是影响酸雨的另一重要方面,酸雨事件出现时通常伴随出现高空逆温,在冬季有99%的事件出现逆温;分析850 hPa的风速和风向情况发现,冬、夏季分别有47%和52%的酸雨事件出现东风或东北风,这可能说明外部的输入性污染物对酸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技术,分析了江西省14个代表台站1956—2012年气候资料,并根据江西省双季稻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对影响江西省双季稻的3个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小满寒、高温逼熟、寒露风)指标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主要受小满寒和高温逼熟影响,晚稻主要受寒露风影响。小满寒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修水、宜春、景德镇、玉山和广昌等地,高温逼熟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包括赣州、遂川、广昌、吉安、贵溪、玉山和修水等地,寒露风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修水和宜春。江西省早稻气象灾害中度风险等级区分布于江西省平原和盆地,重度风险等级区大体分布于周围山地丘陵地区。晚稻气象灾害重度风险区主要位于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双季稻主要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害、洪涝、干旱和冷害是影响我国双季稻安全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背景下,双季稻遭受的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应对气象灾害的任务更加紧迫。我国双季稻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热害、洪涝和干旱发生频率整体呈增加趋势,西部南部较高;冷害弱减轻,北高南低,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文中对双季稻生产的影响、监测预警技术(站点监测、遥感监测、指标预警、数理统计和动态机理模型)以及防御气象灾害的减灾保产技术进行了阐述。针对当前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关于双季稻气象灾害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双季稻气象灾害在未来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即双季稻气象灾变过程及其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气候变暖背景下双季稻气象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及其气象灾损动态评估技术、星-地耦合的双季稻气象灾变过程数值模式研发、双季稻种植制度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及其抗灾减灾新技术与示范研究,为双季稻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和稳产高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的水稻气象产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1951—2010年江苏省水稻产量及同期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因子膨化及相关分析,研究了水稻气象产量的影响因子及影响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逐步回归、PCA-BP神经网络以及PCA-GA-BP神经网络3种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7—9月份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气温、降水的变化最为敏感,气温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大于降水;(2)两种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好于回归模型;(3)遗传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比未优化模型的训练速度提高了70%左右,预报精度也提高了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