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有关洞庭湖区域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范围除主体湖泊以外,还应包括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和松滋口至城陵矶之间的荆江河段。洞庭湖区综合区划可分为荆江区、常澧区、益沅区、巴岳区。主体湖泊洞庭湖未来可能有三种结局,调节作用继续存在是可能的。根治洪涝灾害应从减少泥沙淤积、提高泄洪能力、设法消除南北洪峰遭遇和行政性措施等方面考虑制订出整体方略。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年径流泥沙的演变特征及其动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洞庭湖1951~1998年径流泥沙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的全面分析表明, 径流泥沙关系密切, 其相关系数r = 0.9013。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总体均呈同步减少趋势, 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由于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产水量大, 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 连年兴建的水利工程及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未能对四水河流水文特征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其入湖径流泥沙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故没有对湖泊径流泥沙的演变造成深刻影响。而由长江中游河段的调弦口堵口, 下荆江系统裁弯和葛洲坝截流所引起的3次江湖水沙关系调整, 即是导致洞庭湖径流泥沙缓减速减的主动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Copula函数的洞庭湖流域水沙丰枯遭遇频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念清  赵露  沈新平 《地理科学》2014,34(2):242-248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沙灾害事件相继发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以洞庭湖流域代表性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系列数据为基础,应用P-III型曲线分别拟合并求得“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三口入湖、“湘江、资江、沅水、澧水”四水入湖和城陵矶站出湖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边缘分布函数,再采用水文事件遭遇分析中广泛应用的Copula函数,建立洞庭湖流域水沙联合分布模型,分析洞庭湖流域水沙丰枯遭遇频率。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三口、四水和城陵矶站的水沙丰枯遭遇频率关系与洞庭湖流域的水沙运动有密切联系,运用该水沙耦合模型可以为洞庭湖流域防洪减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环境系统变化对水文情势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全面揭示洞庭湖近数十年的水情异常与成因,将湖区视作一个大系统来研究。经水位~流量关系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1)入湖四水尾闾同水位流量减少1 200~2 800 m3/s,同流量水位抬高0.49~1.28 m;(2) 荆江三口分水比减少19.2%,分沙比减少25.1%;(3) 澧水、松滋、南洞庭湖等主洪道的水位流量关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4) 天然调蓄能力下降40%,湖口同流量水位抬高1.80~2.50 m;(5) 7~8月湖垸关系常处于危急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恶性循环,导致了湖泊环境系统功能的变化,而由下荆江3处裁弯所引起的江湖水沙调整则加速了其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对水情的复合响应是:入湖水沙呈逐渐减少趋势变化,洪水位普遍抬高1.50~1.80 m,湖口有时出现江水倒流,洪水涨率增大,高洪水位持续时间长等异常水文现象,且给湖区造成了巨大的洪水压力。  相似文献   

5.
1、湖泊与入湖河流概况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三大淡水湖之一,据1977年量测,湖泊水域面积2740平方公里,容积178亿立米,在我国淡水湖中居第二位。今日洞庭湖及其入湖河流情况由图1所示。赤山以西称西洞庭湖,因受泥沙淤积,目前已分裂成许多小湖,有目草湖、大连湖与七里湖等。水面积共345平方公里,占洞庭湖面积的12.6%。赤山以东至湘江口称南洞庭湖,水面积917平方公里,占全湖面积33.5%。湘江口至城陵矶七里山称东洞庭湖,水面积为1476.9平方公里,占全湖面积的53.9%。  相似文献   

6.
下荆江自由河曲形成与演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荆江(藕池口到城陵矶)位于江汉平原的南缘:河道蜿蜒曲折,曲折率达2.84,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自由河曲的发育,使两岸堤防遭受崩塌,沿岸的居民点、港口、城市经常受到威胁。同时自由河曲的发育延长了航道,限制了船队的规模。随着祖国生产大跃进,荆江河道整治工作成为长江流域规划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愈来愈迫切地需要研究下荆江自由河曲形成与演变的问题。1958年秋季南大地理系接受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办)的委托,进行荆江河曲问题的研究。我们采用了“土”“洋”结合的查勘方法:一方  相似文献   

7.
下荆江(藕池口到城陵矶)位于江汉平原的南缘:河道蜿蜒曲折,曲折率达2.84,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自由河曲的发育,使两岸堤防遭受崩塌,沿岸的居民点、港口、城市经常受到威胁。同时自由河曲的发育延长了航道,限制了船队的规模。随着祖国生产大跃进,荆江河道整治工作成为长江流域规划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愈来愈迫切地需要研究下荆江自由河曲形成与演变的问题。1958年秋季南大地理系接受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办)的委托,进行荆江河曲问题的研究。我们采用了“土”“洋”结合的查勘方法:一方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与长江水体交换能力演变及对三峡水库运行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洞庭湖区与长江干流相关控制站1951-2010 年实测水文数据, 在分析江湖水力关系的基础上, 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江湖水体交换能力的演变特征及其对三峡水库运行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7-9 月长江荆南三口对洞庭湖的补给能力较强, 1-3 月洞庭湖对长江的补给能力较强;② 江湖水体交换系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波动, 其中1951-1958 年、1959-1968 年荆南三口对湖泊的补给能力较强, 而2003-2010 年湖泊对长江的补给能力增强;③ 三峡水库运行后无论是典型年还是在水库不同调度方式运行期, 三口分泄能力减弱, 入湖水量减少, 而因四水入湖水量占绝对优势, 湖泊对长江的补给能力明显增强;④ 尽管影响江湖水体交换能力的因素极为复杂, 但从总体上讲, 除受流域降水波动影响外, 江湖水体交换能力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及其过程均随着江湖水体交换量的变化而变化, 说明江湖水体交换能力强度与江湖水体交换量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整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杨达源 《地理研究》1986,5(3):39-46
本文指出洞庭湖发育的地质构造基础是新第三纪以来洞庭盆地的拗陷沉降。晚更新世末期,洞庭湖区为河网切割的波状平原。全新世以来,先是顺左河槽谷地发育河川型“沉溺湖”。近几百年来,主要由于四口分流携入大量泥沙在湖区北部淤填,形成宽广的漫滩平原,并导致西部入湖的水流在湖区绕行及在湖区南部出现湖面的扩张。根据目前情况,作者认为解决水流在湖区的绕行问题是洞庭湖实施整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长沙作为地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传为晋太康二年(281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虽然战国至秦汉时期篇章有所增变,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记载的史迹多有  相似文献   

11.
近读陈平先生《平谷置县岁月考》,据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五《畿辅杂记》“平谷县:平谷在盘山西,故称盘阴,本古渔阳郡地。汉初封卢绾于此,绾亡始置县”这段话,联系《史记》和《汉书》有关记载,考证平谷建县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至今(公元2005年)已有2200年的历史。清代雍正年间刊本《平谷县志》、民国时修的《平谷县志》、今人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市》、《北京百科全书·平谷卷》等书也持此观点。①平谷建县历史悠久,很有纪念意义。陈平先生在文章中进一步建议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作为置县的节日。2005年的农历…  相似文献   

12.
妈祖,福建省莆田市湄洲镇辖,在市东部湄洲湾口,南北最长9公里,东西宽1.4~3.4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为大陆岛,北最高峰祖庙山海拔95米。 家世生平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文献史料记载,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名默的女子。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以黄门侍随郎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十年之后,司马睿于建业即帝位,是为东晋元帝,林禄以招远将军散骑常侍领合浦太守。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林禄奉敕守晋安(治所在福  相似文献   

13.
~~有苎翁泉,又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苎翁’,著有《茶经》传世。陆家井为苎翁泉。余杭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集刊》1986年第一期总第三期)于是把陆羽著《茶经》的地点进一步定格在余杭双溪。接着,又有张堂垣先生的《陆羽泉记》,称:“弟子沈君偶见《双溪十景诗》,其中记有苎翁泉,知余正苦于寻觅,乃撕下此页,辗转送来。”又说:“根据县志记载,几经查访,果在双溪附近找到苎翁泉。又据《双溪十景诗》、《苎泉怀古》诗和《余杭县志》所记,陆鸿渐隐居苕溪,当更确切。”(《集刊》1989年第一期总第六期)所谓的《双溪十景诗》被称为“古书”,…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2,(4):71
据古籍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一、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二、三国时期。公元226年,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前言 宁陵县地处豫东黄淮平原的中部,西北临民权县,西接睢县,南与柘城、东与商丘县接壤,陇海铁路从本县北部穿过。全县土地总面积785.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47%,1982年人口4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59%,是黄淮平原中比较小的县份之一。 据县志记载,宁陵县城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夏周时代称葛伯国,春秋时称沙随,战国时称宁邑,汉元帝时(公元前122年)始置宁陵县,公元前六年将宁陵县改为康善县,公元581年又复宁陵县。  相似文献   

16.
古代日记里蕴含着丰富的天气气候记录,使我们有可能从逐日的记载中,将过去气候演变环节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得到明确的答案;通过对逐日记载的天气日记的气候恢复,还能为大尺度的气候重建,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依据。通过整理明代李日华所著的《味水轩日记》中天气、物候、感应和天文记录,并且和其它史志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元1609年地方志“冬无雪”的记载可能有误,并初步重建了公元1611年夏秋季节的台风带来的暴风雨天气、公元1613年和1614年的秋旱、公元1616年雨雪冰冻的天气过程和极端天气,以期能对明代嘉兴地区的气候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 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 用天然气的地区。据记载,早在西 汉时期在四川省境内就凿有天然气 井,用天然气熬盐和照明。自公元 1700年以来,我国在四川自贡地区 共钻井1.1万口以上,其中采气50 年以上的气井就有30多口。但真正 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展石油地质勘探  相似文献   

18.
菜州系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莱州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据记载,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莱州府志》记载:“菜之开辟以来,夷于唐虞三代。”相传,唐尧、禹舜时期,禹分天下为九州,胶东半岛属青州,称“东夷”或“莱夷”。《尚书·禹贡》:“隅夷既略,菜夷作牧”。注云:“隅夷,地名。用功少日略。莱夷可放牧也,即菜子国。”隋开皇五年(585年),本地始称菜州,州的治所在现城区,莱州之名自此开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 乡境内的马鹿山大寨坎古驿道悬崖绝壁上,发现 多段地方志中未曾记载的古代摩崖石刻文字档 案,其中尤以距今825年的南宋《修道碑记》石 刻最为珍贵。 这批石刻,掩隐在大寨坎古栈道盘龙石到 寨顶长约1公里的悬崖绝壁上,因离古道较高, 又加之野藤垂悬掩隐,荒草覆盖保护,因而深藏 山中近千年。经文物考古工作者攀崖扶碑考证, 《修道碑记》刻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 年),这是目前该县发现的最早石刻文字。绝壁 摩崖石刻上还有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明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道  相似文献   

20.
正湛河上游俗称乌江河,横贯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境内,属于沙河水系。乌江河这一名称由来已久,《宝丰县志》和《新华区志》中均有对它的记载。据清道光十八年《宝丰县志》载:乌江河其源在邑(宝丰县城)东南十六里马跑泉庄北,约半华里,庄名自泉始。然源水微细,其流不绝。十里外至徐家洼南势渐大而成溪矣。再东至郑家营北井家营南势更暴涨……"据《新华区志》载:"湛河,古称湛水,发源于境内滍阳镇马跑泉村北,呈西北—东面流向,经余官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