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引言罗彼斯金矿床位于伊什珀明西北大约5.5公里的北密执安太古宙伊什珀明绿岩带内(图1)。伊什珀明绿岩带是由几千米的主要水下的变质镁铁质到长英质的火山岩组成,被太古宙(27—25亿年)的辉长岩和长英岩墙以及橄榄岩和花岗深成岩侵入。这些岩层遭受到强烈的多期变形作用。在绿岩带赋存许多金和贱金属产地,但是最有意义的是罗彼斯矿体,它从1882—1897年开采,已产黄金1250公斤,白银6200公斤(金6克/吨,银28克/吨)。最初生产主要是从8个透镜状,垂直雁行排列的石英脉内开采的。后来在已  相似文献   

2.
采矿消息     
加拿大安大略Hemlo金矿将于1985年初开采。该矿每天至少可以生产出1000吨矿石,预计以后的日产量可达到3000吨。 印度东奥里萨Sundergarh地区最近开采铜铅富矿,预计每年可采6560吨铅、260吨铜和4吨银。 一个具有年产量为100万吨的磁铁矿已在苏联格鲁吉亚Bunyekaurskoye高原开采,该矿区邻近于Chiatura磁铁矿区。 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Kray Berezovka煤矿第一采区,每年开采5500万吨煤。它是坎斯克一  相似文献   

3.
引言罗彼斯金矿床于1979—1985年间由卡拉汉采矿公司据勘探和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叙述,并由资历较深的作者对其岩石和化学分析作了补充,这些资料均作为论文部分正在编写中。有关矿床成因的解释是初步的。罗彼斯金矿床位于密执安州伊什珀明区。金矿发现于1880年,1882—1897年间已开采矿石195000吨。获得金1029公斤,银2057公斤。1935—1937年经Calumet和Hecla联合铜公司扩大地表和地下勘探圈定了以浸染黄铁矿为特征的另外1393000吨矿石,其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九种类型金矿床,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普查-勘探对象,其中特别详细介绍了卡林式金矿床、团结构式金矿床、焦家式金矿床和东风山式金矿床。对于分布广、数量多,与有色金属伴生的金(银)矿床,着重指出了其利用的前景。这样,可使一矿变多矿、小矿变大矿,甚至遍布全国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的废石、废渣也有可能采出金(银)。对全国各省(区)金的主要来源的砂金矿床和脉金矿床,也给予很高评价与重视。本文还就找金的方法,提出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方法,还介绍了国外对低品位金矿常用的氰化物溶液堆浸处理法,提取金和在水中鉴定金痕量的超灵敏度找矿法。  相似文献   

5.
史料考证与找矿(之四):个旧锡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2,21(4):447-455
著名的个旧锡矿,据史料在元廿七年(1290年),率先在老厂矿区银铜矿开始采银(铅)-锌矿。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始由官方主持大规模开发砂锡矿,直至民国初年(1910年)都以采-冶砂锡为主,元廿七年后,银硐,黄茅山,竹林山,龙树脚等老硐深部,相继发现并转入原生锡矿开采。个旧300余年的采-选-冶开发史,使当地矿工在识别砂锡,脉锡不同矿石类型(荒),涮碗目测品位,水力采矿(冲荒尖),水力洗选(溜口),土法炼锡,锡锭表面“花口”识别等诸多领域,创造出一套完整的采-选-冶工艺,在中国矿业史上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煤层开采顺序和开采方式对采动斜坡起着一定控制作用,影响着采动斜坡的稳定性。近年来,大量学者对采动斜坡的研究仅限于采动斜坡自身原型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考虑煤层开采顺序和方式对采动斜坡的控制作用不够深入。贵州省发耳煤矿是典型的在多层开采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缓倾结构采动斜坡。本文以贵州六盘水发耳煤矿尖山营变形体为例,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原理,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不同开采方式下对采动斜坡的变形破坏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煤层开采时,一次开采和分布开采对斜坡变形有着较大影响,分布开采时煤柱发生破坏后会加剧斜坡变形,不利于斜坡稳定;在分布开采时,正向开采对于坡体的损伤更为严重,斜坡变形更加明显;煤层开采后,上覆岩体竖直位移略大于煤层开采厚度,斜坡合位移受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坡脚及坡肩位置的煤层开挖对斜坡的变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的近1/4,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地下空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山西风电、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如何合理利用煤矿采空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与新能源结合将成为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次研究运用比例系数法和采空地下空间守恒定律,测算出2022年山西省开采煤矿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54亿m3,“十五”到“十三五”期间关闭/退出煤矿的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05亿m3,估算1949至2021年山西省煤矿因工作面开采形成的采空地下空间约38.98亿m3,预测到2030年山西省煤矿工作面开采还可形成采空地下空间约19.56亿m3。根据山西省能源低碳发展需求提出了山西省煤矿采空地下空间未来可利用的四种模式:煤矿地下旅游或地下仓储、煤矿地下抽水蓄能、煤矿地下压缩空气储能和煤矿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8.
闫书缘  杨科  廖斌琛  涂辉 《岩土力学》2013,34(9):2551-2556
为研究深部近距离煤层群下向卸压开采高应力演化的特征,根据潘二煤矿深部近距离煤层群8煤和6煤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设计了下向卸压开采的二维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型,对8煤和6煤开采引起的采动应力进行监测。系统分析了8煤下向开采与6煤开采后的采场围岩采动应力、岩层运移及不规则煤柱对采动应力演化的影响,获得了近距离煤层群8煤下向卸压开采的顶底板采动高应力演化特征及6煤回采期间覆岩运移、采动应力裂隙演化和来压特征,得出了下向卸压开采不规则煤柱对采动应力、裂隙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不仅为以采动高应力演化为主导作用的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卸压开采采场参数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结合石硐沟银多金属矿相关地质资料,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叠加地质数据,能真实有效地揭示与矿床有成因联系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距离反比法对矿体进行空间品位赋值,快速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并构建探采工程系统模型,为矿床的勘探、开采设计和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用传统方法求取采动系数时,往往直接笼统地利用开采深度,而对岩性差异没有做区分对待。在分析传统方法确定采动系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开采深度中的岩性差异对采动系数的影响程度。从充分开采的临界开采宽度出发,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考虑上覆岩层岩性时走向和倾向采动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松基比、上覆岩层岩性等地质采矿条件对临界开采宽度和采动系数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分别采用传统方法、考虑松散层岩性时和未考虑松散层岩性三种情况,求取和分析了各开采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时走向和倾向临界开采宽度以及采动系数。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充分采动系数计算方法与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采动系数差别较大,相对误差在3.7%~51.7%。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松基比越大,上覆岩层岩性越软,充分采动系数越大。在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评定充分采动程度时,应该考虑上覆岩层中松散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澜沧老厂铅锌矿成因及区域地质背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云南澜沧老厂铅锌矿,为一开采历史悠久之老矿山。据考证,始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极盛,尔后仍有断续开采。唯历来采银,不回收铅锌,故遗留之炉渣含铅量高达40%左右(一般都在10%以上)。解放前即有利用炉渣炼铅之小规模生产。解放后,澜沧冶炼厂继续利用炉渣生产铅已达三十年,由此可见前人对矿山开采之盛况。矿区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矿床,一类是外生矿床,即内生矿床经风化搬运于岩镕凹地堆积形成之洪积或冲积物之砂铅矿床;另一类是内生矿床,它又可分两种:一种赋存于中下石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浙江主要金、银、铅锌(含银)矿床及有关岩石的140个样品的铅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将其划分为三个成矿系列,并讨论了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铅锌银系列(Ⅰ)主要分布在余姚—丽水断裂带东南侧的镇海—温州拗陷带,围岩均为火山岩  相似文献   

13.
金川矿区深部高应力矿床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金川矿区是我国唯一一座大型有色矿产资源生产基地。该矿体埋藏深、地应力高和围岩破碎所固有的不利条件,使得矿床在开采过程中面临极大困难。随着开采的延深,开采面积扩大,采场地压显现日趋剧烈,揭示和研究深埋、大面积采场的地压显现规律以及控制技术,是该类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金川矿区自建矿30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地压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使得矿山一期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然而,随着二期工程的进展,尤其多中段开采水平矿柱日趋变薄的开采条件下,采场地压活动极为剧烈,巷道变形难以控制,并潜在着采场突变失稳的风险。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难采矿床采场地压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金川1#矿体开采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明确了数值分析、现场监测与工程经验集于一体的动态反馈系统工程方法,是解决复杂采矿工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浅析多层采空区的塌陷机理及发展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刚  孙忠弟  张志沛  刘涛 《地下水》2010,32(2):158-161
首先对多层采空区的塌陷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研究了煤层采出厚度、埋藏深度、覆岩岩性、时间因素及重复采动等因素对多层采空区塌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冒裂带高度与煤层采出厚度成正比;但是对于多分层开采的特厚煤层或近距离煤层群来讲,其下各分层开采的影响已显著减弱。地表的塌陷影响是随着开采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是对于开采下部煤层或同一煤层开采下一工作面时,岩层及地袁移动过程比初次采动剧烈,地表移动范围扩大。硕板岩层愈硬,导水破裂带高度愈高;随着开采层数的增加,煤层开采累积厚度也随之增加,但对冒落带高度的影响则愈来愈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不同采深、采宽、采厚及不同开采倾角下采空区地表的变形,通过数值模拟及计算得出各开采条件下地表的下沉曲线及水平移动曲线,进而分析地表变形规律及变形机理,为研究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提供一种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 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井间距、注采速率、布井方式等差异开采方案下在100 a内对热储层温度的影响随开发时间的变化,选取最优方案并估算干热岩资源。结果表明:注采速率一定时,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开采井水温度下降速率与井间距成反比;当注采井间距一定时,注采速率越大,开采井水温度下降越快,发生“热突破”的时间越早;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采两注”布井方案比“一采一注”布井方案获得的热量更多,开采效率更高。基于上述认识,确定研究区最优开采方案为:年限50 a、井间距400 m、注采量90 m3/h、“两采两注”方式。此方案下,可获得开采井水平均温度为172℃,对应全渤海湾盆地可采资源量为3.28×1019 J/a。以河北任丘市为例,按照民用住宅热负荷指标100 W/m2计算,利用最优方案进行干热岩的开采,仅需157.7...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个旧锡矿床地质找矿的新发现及其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程电 《矿床地质》1986,5(3):37-48
个旧锡矿区是个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区。据历史记载,矿床发现约在汉代(距今2100a左右)。元、明两代有少量开采,清康熙(1700a)以前多采冶银、铅,至清乾隆(1740a)以后采锡增加,清末产锡量已居世果第四位。解放后三十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探明了五大矿田几十处矿床,探获锡、铜、铅、钨等金属储量数百万吨。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勘探工作和矿山开采程度日益加深,地质找矿面临“深、新、隐”等问题。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试验研究。我们在地质认识、找矿效果和方法手段等方面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汝州市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发现铝土矿带13个,具有分布广、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受经济利益驱动,乱挖滥采、非法开采铝土矿一直是该市铝土矿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汝州市地矿局采取有效措施,强力开展铝土矿开采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对乱挖滥采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做到露头就打,确保了铝土矿开采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任明忠 《云南地质》2004,23(2):179-187
万象平原丰富的钾镁盐矿产资源正有待开发,正确选择开采方式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盐类固体矿产的两种开采方式——坑道开采(旱采)和水溶开采(水采),分别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三个方面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深入评价,研究确定了矿区的开采技术类型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并就旱采和水采条件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择优选取比较理想的水溶开采法——钻孔选择性溶浸法。  相似文献   

20.
<正>塞德里克(Cerro Rico)矿床位于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城,波托西城拥有居民50多万,是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位的城市,地理坐标为南纬19°37′,西经65°45′。在波托西城已开采的塞德里克银矿床中储存着大量的银。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1991年发布的数据,该矿床的矿石储量达8.28亿t,含银150250 g/t,平均200 g/t,锡0.3%250 g/t,平均200 g/t,锡0.3%0.4%,平均0.35%,按回收银60%,回收锡50%和日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