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M图像中桥梁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吴皓  刘政凯  张荣 《遥感学报》2003,7(6):478-484
提出了一种新的TM图像中桥梁目标的识别方法。算法充分利用了TM图像的特点,在底层处理中运用形态学的方法提取出潜在桥梁目标;在中层处理中使用链码表示目标并提取其特征参数;最后在高层处理中进行桥梁识别和一些后处理。算法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整个算法可以进行自动的识别,也可以有少量人工干预使得算法更稳健。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TM图像中的桥梁识别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热红外遥感图像上识别背景复杂的地面目标较为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重构运算的地面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形态学重构运算的背景抑制原理及其算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对原始图像的背景抑制与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割,获得感兴趣的目标区域;最后,通过对感兴趣区域特征的提取与匹配识别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复杂自然场景中有效地识别出目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3年TM遥感图像对基于DEM提取的沟道网络进行人工识别修正后,获取延安市大于或等于1km的沟道总长为35 919km。沟道提取采用单流向坡面流模拟方法中的D8算法,包括填洼处理、流向分析、汇流分析和提取流域特征4个步骤。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进行高分辨率图像中线性目标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Freeman链码的改进型Hough变换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增强和滤波处理,采用基于灰度一致化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利用Freeman编码提取目标区域的边界;最后,对链码数据进行Hough变换,检测出平行线性结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取图像中平行线性目标,将其应用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道路网目标的识别中,准确率高且实时处理性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算法存在错漏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特征提取和域自适应学习分类器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新算法。首先利用地统计学抽取道路的时域纹理特征和三维小波变换抽取道路的频域光谱特征,构成高分辨率航空图像中的道路特征。然后使用抽取的道路特征训练由迁移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的域自适应分类器,并对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进行道路粗提取。最后,结合道路形态特征,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粗分类后的道路,获得提取后的完整道路。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中非道路目标的干扰,提高道路提取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戴光照  张荣 《遥感学报》2007,11(2):177-184
根据高分辨率SAR图像中桥梁目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桥梁识别算法,主要由水体分割、感兴趣区域确定和桥梁识别三个步骤实现。通过直方图均衡,方便了分割阈值的选取;通过数据采样,提高了识别的有效性;通过目标特征的抽取,保证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识别过程在初级处理中,利用快速算法得到感兴趣区域;在后续处理中利用目标特征对该区域内的潜在目标进行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菁欣  白云  王俊 《测绘科学》2016,41(10):136-141
针对传统遥感系统对特定建筑物提取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高空摄影系统下基于改进霍夫变换的城市枢纽立交桥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割,对分割后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提取直线和曲线道路,弥补了单一提取直线道路的不足;然后对提取后的道路进行基于改进霍夫变换的近似圆形立交桥匝道的识别;最后依据圆形完整度门限判断可识别的圆形匝道个数,并根据识别数目来判定是否存在立交桥。经过实验比较分析,该方法对于国内外常规的立交桥系统识别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8.
新疆拜城地区煤田煤层自燃的陆地卫星遥感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彦光  张志 《国土资源遥感》2004,15(1):36-39,82
利用TM图像,结合区域实测、地质和区域能源分布资料,分析了煤田煤层自燃的光谱特征,对煤田地火燃烧区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拜城地区TM图像进行线性变换、边界增强、波段运算、多波段假彩色合成等增强处理,识别并提取影像中煤田煤层自燃引起的地表热信息、地表植被异常和岩石烧变信息等,通过分析达到探测煤田火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图像提取道路边缘信息可以简化常规城市道路的测绘工作。根据一般道路在图像上的影像特征对图像进行模型化处理,提出了基于双阈值的序贯相似性检测算法(sequential similarity detection algorithm,SSDA)的模板匹配算法,并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减小增长误差的算子,用以减少由于样本数过多而产生的增长误差。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有效地获取道路边缘信息,在准确提取路面边缘信息的同时,能对预处理中难以完全提取的路面部分进行修复,减少处理过程,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连仁包  王卫星  李娟 《测绘学报》2018,47(7):950-958
针对现有基于圆形模板匹配算法需要人工设定模板尺寸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圆形模板的高分辨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算法。首先引入一种改进的局部形态学梯度图,基于形态学梯度图设计了一种自动生成模板尺寸的算法;接着借助改进的道路显著图,按迭代内插的方式搜索起始点与终止点之间其他道路点,搜索过程综合利用了显著图信息和几何夹角信息,使得算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条件的遥感图像,能更加有效地从高分辨遥感图像中提取道路信息。  相似文献   

11.
TM图像在新疆奇台北山煤田火区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实测的煤田火区地物波谱数据为依据,对用于煤田火区各地物解译的遥感信息源──TM图像的最佳时相选择、最佳波段组合和煤田火区地物在TM图像上的影像特征进行了探讨。采用多时相TM图像对新疆奇台北山煤田火区进行动态监测及火情预测的成果进行了叙述,该勘查研究成果对指导该煤田火区灭火工程设计及后期防火管理有较大实用价值。对其它煤田火区火情监测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单一雷达影像数据通常不能提供足够的用以监测干旱地区盐渍化的信息。雷达图像与TM图像的融合可以提高遥感数据的利用率,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信息的互补性,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本文采用了GramSchmidt变换融合法将Radarsat和TM图像进行融合,并将该融合方法与一些常用融合方法(HIS融合、PCA融合、Brovey融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融合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SVM)对Radarsat、TM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同单独Radarsat影像和TM影像分类结果相比,该融合分类法将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近30%和2%。因此该融合分类法更适合于遥感图像盐渍化信息监测。  相似文献   

13.
唐伟  赵书河 《遥感学报》2011,15(5):1040-1052
基于Snake模型的优势及缺陷,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道路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多光谱图像信息的四元数表达式,解决Snake模型应用于多光谱图像的局限性;通过多光谱图像四元数空间标记分水岭分割,获取道路初始轮廓,解决道路初始边界设置问题;通过梯度矢量流模型迭代求解,解决道路凹陷位置逼近问题,最终实现道路提取。用QuickBird 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直接采用Snake 模型进行道路提取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于高分辨率影像上的高等级道路提取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分辨率SAR影像中细节信息损坏道路的面特征结构、影响道路提取,基于影像统计特征,给出一种结合区域生长和细节信息识别的道路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区域生长提取呈现面特征的暗目标(道路框架),利用CFAR算法识别细节,通过形态学融合得到最终结果。为降低高分辨率影像区域异质性对提取结果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CFAR算法,相比之前算法可自适应删除干扰点;并引入有效表征影像统计的GA0分布。利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机载X波段高分辨率SAR数据的幅度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呈面特征的道路,获得准确的道路宽度和中心线信息。  相似文献   

15.
TM影像与GIS矢量数据的自动配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TM影像和GIS矢量数据自动配准方法。首先建立TM影像和GIS矢量数据的近似变换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矢量地图上的信息(水系、道路网等)为先验知识,利用多尺度模板匹配法对TM影像中的线状信息进行自动提取。把自动提取的结果作为像方观测,矢量地图数据作为地面观测,通过广义点摄影测量原理和方法,解算出TM影像的外参数,实现新的TM影像和旧的GIS矢量数据的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本文方法达到了像素级精度,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SAR和TM图像主成分变换融合中不同主分量替换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常用的主成分变换融合方法是将一种遥感图像数据代替主成分变换后的第一主成分并进行反变换,从而得到融合信息的方法。但是,信息量较高的第一主成分被替换,往往造成一定的信息损失。本文对TM2、TM3、TM4、TM5和TM7进行主成分变换,然后用RadarsatSAR影像分别替换各主成分,并对其进行反变换。研究表明,与替换第一主成分或原始图像相比,替换第四和第五主成分的结果在信息量上有很大提高,且信息增强,类别间分离度增大,分类精度提高。但是,替换第四、第五主成分的融合结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城乡过渡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章文波  方修琦  张兰生 《遥感学报》1999,3(3):199-202,250
提出了一个将 T M 影像与突变检测方法结合划分城乡过渡带的方法。首先采用二级结构分类方法从 T M 影像中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其次以城市用地比率进行窗口平滑处理,突出城市用地比率的圈层变化特征;最后用均值突变检验中的滑动t检验方法对各方向的城乡断面上的城市用地比率进行突变检测,进而根据突变点的空间分布划分出城乡过渡带内、外边界的位置。利用北京1984 年和1996 年的 T M 影像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SAR与TM影像融合及在BP神经网络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海龙  蒋建军  吴宏安  解修平 《测绘学报》2006,35(3):229-233,239
以加拿大Radarsat SAR与美国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分别将SAR与TM影像的DN值转换为表征地物特征的后向散射系数和反射率,利用改进的SVR法进行融合,同时与HIS,Brovey以及小波变换的融合效果作定量比较,并利用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相同的训练区分别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结果表明:改进的SVR法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保持性、信息量以及分类精度都优于常用的融合方法,且分类精度比TM影像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ASTER和TM/ETM+遥感数据融合监测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纷纷选择IKONOS、QUICKBIRD、SPOT-5等高分辨率影像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之际,以北京海淀区为例,尝试采用Brovey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法融合ASTER、TM/ETM+中等分辨率影像,充分利用ASTER、TM/ETM+数据的多光谱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特性,挖掘其在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的潜力,为大规模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将2003年ASTER多光谱3N、2、1波段与1999年ETM+PAN波段进行Brovey变换;1992年TM543与1999年ETM+PAN波段进行PCA融合,快速发现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经验证,变化发现精度达92.50%,符合项目精度要求。试验表明:在缺乏高分辨率影像的地区,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AS-TER和TM/ETM+数据,采用Brovey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法进行融合,可有效监测土地覆盖变化,节约动态监测成本,二者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