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不足之处,叙述了一种开发MIS的新方法,即把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运用在MIS的分析与设计中,通过具体的测震分析预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讨论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对象的测震分析预报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
3.
网络的空前应用,使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信息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对威胁网络安全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列举出近几年威胁网络安全的种类和常用工具,以及各种威胁可能会给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醒地震科技工作者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4.
液化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目的是提出液化危害性分析的定量方法。基于宏观液化震害资料文中指出,砂土地震液化造成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文中并指出,引起砂土壤震陷的原因有三个:土壤软化、再固结变形和土层坍陷。其中最主要的是软化性震陷。文中介绍了一系列土壤震陷试验研究结果和相应的经验关系式。文中基于“软化模型”概念编写了分析震陷的专用程序,计算了33个液化实例,计算结果与观测震陷值颇为一致。文中提出了按计算震陷值划分液化危害程度的方法,并研究了输入地震、基底压力,建筑物高度和非液化土层等对液化震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藏东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S观测结果、震源机制解及地应力测试分析藏东地区的应力场特征。根据GPS资料得到了藏东地区的地壳应变状态,而拉萨地块内部,最大主压应变的方位为NE41.21°,羌塘地块内部的最大主压应变方位为NEl9.88°。而在川滇和羌塘地块交界的三江地区,GPS计算得到的最大主压应变方位为SE47.76°;在滇缅地块区内部,最大主压应变方位为NE46.13°根据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了藏东地壳应力状态,拉萨地块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78.33。,羌塘地块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36.24°三江地区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81.54°滇缅地块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47.000。由钻孔地应力测试得到的藏东拉萨地块主应力方位在NE65~75。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地面脉动的特性及其分析方法,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震分析     
本文是阎志德同志为国家地震局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地震资料交换台测震分析学习班”编写的讲义,现全文刊载,供有关同志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时频分析在地层旋回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频分析技术是一项十分有效和直观的地震资料特殊解释技术,它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把时间域的数据转换为频率域时频数据,时频分析在地质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表现在地层旋回性方面,它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沉积旋回的研究、层序界面的追踪和对比以及不同规模沉积旋回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华南强震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华南陆缘扩张的动力来源和现代构造运动特征及强震震源断层最新活动性质,通过对华南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GPS观测基线变化、理论面应变的关系分析,认为地幔流向洋侧的蠕散是造成华南现今地壳变形和张剪性构造运动为主的原因,而区域地球的波动膨胀拉张是引发强震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郭跃宏 《山西地震》1991,(1):38-39,35
1简介 分析会商系统是为地震分析预报及震情 会商研制的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主要包括:(1)地震活动图象动态显示软件;(2)、地震烈度衰减预测软件;(3)图形(图象) 再现软件;(4)实用化攻关软件系统; (5)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主要特点: ①可直接调用数据检索功能,从数据 库中检索数据,并用上述软件进行处理。 ②应用计算机的窗口技术和图形功 能,模拟普通幻灯机的放映过程研制了电子 幻灯放映软件,使得图形可保存和快速再  相似文献   

11.
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活断层分布广泛.对活断层地震的防御通常采用避让和抗震设防设计两种手段.避让距离的确定和在抗震规范中如何考虑近场地震动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目前正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主要针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地震灾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针对电力系统在历次地震中坡坏的状态,通过对主要高压电气设备,高压变站电气主接线系统,变电站系统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计算,对电力系统地震灾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波多分辨分析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对变形观测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小波多分辨分析方法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有效地对误差进行了分离;在分析非线性形算例中,小波变换得到的去噪后变形曲线与多项式回归法结果相比,克服了因选用不同模型拟合效果不同的主观影响,既能较好的反映局部变形特征,又能反映整体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地震分析预报的重力变化异常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定义了描述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和量级的参数S和G。根据收集到的89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统计分析了震前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和量级与震级的关系,得到了流动重力地震分析预报的量化参考指标。结果表明: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量级参考指标分别为50、70、90、120μGal,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参考指标分别为140、220、350、660km。此外,由于流动重力观测周期等方面的局限性,根据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尚难以获得震级与重力变化异常时间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为合理选择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对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似性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总结30种地震动参数,选取不同震级、不同震中距和不同场地类型的实际地震动记录,采用距离分析、秩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地震动参数间的相似性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速度型地震动参数和其它参数的相似性以及相关性最好;加速度型地震动参数和其它参数的相似性较好,但相关性显著;持时特征参数以及组合参数中均方根位移与其它参数相似性较差,相关性微弱。因此,在结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建立及易损性分析中应优先采用相似性和相关性较好的速度型地震动参数,以减少分析结果的离散性。  相似文献   

18.
选取渤海海域古近系19块岩石样品,采用MTS815超声波测试系统进行地层温压状态下的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的测试,获得了上述岩样的纵、横波速度.然后,采用Castagna公式拟合得到了测试数据(纵、横波速度)的Vp-Vs关系式;再采用该关系式和研究区古近系地层的测井(7口取芯井)获得的纵波速度计算横波速度(预测的横波速度);发现预测的横波速度与测井获得的横波速度具有相同的宏观变化规律,但是存在一个常数差值.上述分析结论表明,岩石物理测试获得纵横波速度的关系式不能直接应用于测井的横波速度预测,需要进行常数校正.  相似文献   

19.
小波分析在电磁数字化资料分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分析了数字信号f(x)近似地表示为近似部分ak^jf(x)与分解(或细节)部分dk^jf(x)的理论,建立了数字化资料的干扰识别与消除、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提取的分析方法。本给出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于电磁数字化前兆的实例,说明小波变换可作为电磁数字化资料分析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的分析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少鹏 《地震地质》1989,11(3):1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