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的干旱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还与降水的时间、空间的分布有关。本文通过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并将其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工增雨工作在我区已开展4年,为了更好地掌握分析气象因素对高炮人工增雨的影响,分析了云层条件(包括云状、云厚、云高、云顶温度等),作业部位,用弹量等在人工增雨中的客观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增雨是针对干旱采取的一种人工影响天气措施。但究竟干旱到什么程度才开始实施人工增雨?在作业过程中,什么样的天气形势下应该处于临战阶段?什么样的天气形势下可以处于待命阶段?旱情缓解到什么程度才可结束作业?本文针对河源地区前汛期农作物生长特点、本地的主要降水系统,结合1991年夏季人工增雨的实况,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并试图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人工增雨指挥决策机制。1 决定人工增雨的前期天气条件  4~6月是华南主汛期,河源地区各月平均降雨量分别为200,300,350mm左右。此阶段为早稻主…  相似文献   

4.
干旱指标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义昌 《气象》1995,21(4):54-56
通过确定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再将这些特征值直接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中西部自然降水效率及人工增雨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中西部自然降水效率及人工增雨潜力的研究宫德吉(内蒙古气候中心)我区开展人工增雨试验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现在人工增雨已成为我区农牧业每年抗旱保收的重要手段。回顾30年来我区的人工增雨工作,总的看来,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实际的抗旱增雨效果方面,都...  相似文献   

6.
贯彻省府紧急会议精神大搞秋季人工增雨作业贯彻省府紧急会议精神大搞秋季人工增雨作业今春以来,山东全省降水普遍持续偏少,使我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为此,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人工增雨工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李春亭等领导同志曾多次到省气象局视察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工增雨已得到科学界公认和社会承认,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安阳市政府对人工增雨工作十分重视,并列入科技兴国、科技兴农的重要项目。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成立人工影响天气机构,并于同年开始利用飞机增雨作业实验。1995年,安阳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指挥长的市人工增雨指挥部,并设置双管三七型高炮20门,并于同年11月进行首次增雨作业。2001年起分批购进WR-1B和CF4-1A型人工增雨火箭14架,于2002年10月进行首次作业。  相似文献   

8.
1引言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局部大气实施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等趋利避害的活动。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主要集中在增雨和防雹两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干旱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均占有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增雨作业、不仅是农业抗旱的需要,而且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需要,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无棣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历史上经常遭受于旱、冰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县委、县府自1994年以来,共投资160余万元,先后购置11门“37”高炮,分布在11个乡镇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同时,各种设施配套组织健全,有一套完整的领导、指挥体系和民兵作业队伍。无棣县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由于县人武部、农委、气象局的共同努力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成绩显著。3年来,共作业178炮次,发射炮弹4566…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增雨空地跟踪指挥科学作业效率,建立了集作业跟踪指挥监控通信于一体的贵州飞机人工增雨空地通信作业指挥系统。 本文简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征,紧密联系贵州飞机人工增雨实时跟踪指挥作业需求,实现了贵州飞机人工增雨业务工作中飞行航线设计和申报、飞行作业时实时GPS数据收集、飞行轨迹信息实时显示和监控、催化剂播撒情况和实时作业决策指挥等功能。实践的结果表明,自2018年以来使用该系统应用于每次飞机人工增雨空地协调跟踪指挥作业,作业指挥效果较好,使得贵州飞机人工增雨工作在抵御干旱、增加水库电站蓄水、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全区租用6架人工增雨飞机,分别在海拉尔、通辽、赤峰、锡林浩特、呼和浩特、银川(与宁夏合租)等地,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作业124架次,累计飞行作业372小时;2004年全区租用7架人工增雨飞机,分别在海拉尔、乌兰浩特市、通辽、赤峰、锡林浩特、呼和浩特、乌海市飞机增雨基地实  相似文献   

12.
对闽东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以及不同形势、不同云型下的降水情况。结果表明:闽东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理因素、土壤植被等有关,平均而言,沿海干旱明显多于内陆山区;夏季发生干旱的机率最大而且强度级别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在夏季,台风型(T)、弱流场型(R)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优势天气型,Cb、Cu、Sc云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夏旱期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干旱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飞机人工增雨是我省气象基本条件下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 ,抗旱救灾、服务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支持。为了确保增雨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特制定 ,本管理办法。一 飞机人工增雨工作是按照省政府抗旱指令以及各地 (市 )人民政府的需求 ,由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人影办 )统一组织实施。二 飞机人工增雨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各地 (市 )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地市人影办 )须在每年 1 1月底前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需求 ,向省人影办提出下年度飞机人工…  相似文献   

14.
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郧西县17个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点1979-2001年的统计报表资料,统计分析了人工增雨(消雹)作业时的云状、云量、云向,作业时间、耗弹量等参数。结果表明:积雨云最适合于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云量以2-4成(较为开阔的作业点云量为3-6成)为宜,在5-9月份特别是7-8月份(一天中以15-21时)进行作业效果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消雹的适宜耗弹量分别在30发以内和50发左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森林火灾和洞庭湖遥感监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农业抗旱、森林火险和生态保护方面,探讨湖南省人工增雨不同作业期的需求。结果表明,针对农业抗旱开展的人工增雨主要作业期因作物发育期不同而有差异,作业区域因作物布局不同也有区别,水稻主作业期为7—10月,根据干旱情况可覆盖全省;油菜主作业期为10月中下旬—次年3月,区域为湘中以北和衡阳地区;棉花主作业期为6月中旬—8月,区域为洞庭湖区和衡阳地区。林业人工增雨主作业期为8月、10月—次年4月,主要作业区在邵阳、郴州、永州、怀化等四个森林火灾高发市州。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人工增雨主要作业期在枯水期11月—次年4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桐庐县干旱特征的分析,指出干旱是桐庐县的主要气象灾害,平均高达3年2遇,而夏秋旱占94%。夏季对流性积云是桐庐县人工增雨的主要云系,准确预测对流性天气发生的条件,及时把握有利的增雨作业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增雨效益,人工增雨是缓解干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广东人工影响天气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吴兑 《广东气象》2003,(4):43-46
本文回顾了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广东省干旱的季节性特征和地区性特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必要性和前景,并且讨论了当前我省人工增雨作业的一些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工增雨已得到科学界公认和社会承认,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安阳市政府对人工增雨工作十分重视,并列入科技兴国、科技兴农的重要项目.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成立人工影响天气机构,并于同年开始利用飞机增雨作业实验.1995年,安阳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指挥长的市人工增雨指挥部,并设置双管三七型高炮20门,并于同年11月进行首次增雨作业.2001年起分批购进WR-1B和CF4-1A型人工增雨火箭14架,于2002年10月进行首次作业.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干旱概况及夏旱期间人工增雨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云状、回波特征及云顶温度等条件,结果表明福建省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条件有关;平均而言,闽东南沿海干旱多于内陆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夏季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夏季,西风槽前型、台风外围影响型、副热带辐合带型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天气形势,Sc、Cb、Cu云都有一定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其中降水时长1~5 h,过程雨量1.0~5.0 mm的云是旱季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达到解除或缓解干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近年来北京地区开展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情况,利用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和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04 2010年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结果表明:(1)在5 9月的评估期,随着作业样本数逐年累加,人工增雨平均相对增雨率逐渐趋于稳定,并维持在20%左右;在所选目标区,连续7年的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量约417.8 mm,增雨效果显著。(2)年平均人工防雹经济效益约2.48亿元,多年平均防雹投入产出比为1∶16。人工防雹效益最高、最低年份分别在2009年和2005年,对应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和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