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产单胞藻沉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4年对运动的和不运动的单胞藻进行了浓缩方法的研究,其目的就是筛选毒副作用小、浓缩沉淀效果好、成本低的海产单胞藻凝絮剂,为单胞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种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藻种 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farmaminutissima)。培养用水 取自太平角的自然海水,沉淀、过滤、消毒,盐度为31~32.5,pH:7.91~8.1,在30L的有机玻璃桶中培养,水温20±2℃。所用凝絮剂 氯化铁[FeCl3·6H2O](A.R),明矾[KAl(SO4)212H2O](A.R),聚丙烯酰胺(A.R)[CH2CHCONH2]n,聚合氯化铝(C.P)[Al2(OH…  相似文献   

2.
《海洋科学》2004,28(12)
实验与技术·EXPERIMENTANDTECHNOLOGY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驼背鲈和斜带石斑鱼生长的研究于赫男,林小涛,梁旭方,许忠能,蒙耀荣(1)1………………………………………………超滤技术在单胞藻浓缩中的应用…………………宫庆礼,崔建洲,潘克厚,郭 春,刘忠英(1)5皱纹盘鲍苗车间越冬技术的研究…………………张起信,王立超,慕康庆,刘广穆,李宏伟(2)1大黄鱼假单胞菌病的初步研究……………………刘家富,余祚溅,林永添,陈洪清,谢文秋(2)5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生产关键技术………门 强,雷霁霖,王印庚(3)1…………………大黄鱼病原弧菌…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4种单胞藻与海洋红酵母(Rhodomonas sp.)搭配以及单胞藻混合投喂对刺参浮游幼虫体长生长及变态存活率的影响。采用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minutissim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与海洋红酵母分别以1∶0、0.8∶0.2、0.6∶0.4、0.4∶0.6、0.2∶0.8和0∶1的比例搭配投喂刺参浮游幼虫,观测浮游幼虫每天的体长变化以及变态成活率。结果表明,单胞藻与海洋红酵母以适当比例混合投喂能提高刺参幼虫的体长日增长率,单独投喂海洋红酵母的刺参变态成活率也显著高于单独投喂单胞藻组。采用2种单胞藻以0.5∶0.5的比例混合投喂浮游幼虫,结果表明牟氏角毛藻与小新月菱形藻混合投喂组刺参浮游幼虫的变态成活率高于牟氏角毛藻与等鞭金藻的混合组。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浮游幼虫适宜饵料种类和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6种不同种类和不同密度的单胞藻作为海湾扇贝浮游幼虫的饵料,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海湾扇贝浮游幼虫期最适宜的饵料种类与密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贝类废弃物制造水解动物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扇贝加工废弃物—扇贝边为原料 ,采用枯草杆菌蛋白酶、胰蛋白酶、Flavourzyme对其进行深度水解 ;然后应用超滤技术对酶解液进行分离 ,除去未水解的蛋白质、细菌、微细的颗粒等物质 ,得到富含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的超滤透过液 ;再应用反渗透技术进行预浓缩 ,以除去其中过多水分 ;最后 ,对该浓缩液进行减压浓缩或喷雾干燥 ,即得到浓液状或粉状的水解动物蛋白产品。其中 ,粉状产品的粗蛋白含量为 6 6 .88% ,氨基酸态氮含量为 6 .96 % ,氨基酸态氮 /总氮 6 5 .0 5 % ,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6.
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聚乙烯薄膜透明袋对单胞藻进行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用该技术培养单胞藻作海产动物幼体的饵料,与目前通用的水泥池开放式培养比较,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培养的单胞藻密度高、不易污染、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该技术在1988年的扇贝人工育苗生产中,提高了投饵质量和幼虫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以海洋赤潮藻为材料,从宁波市象山港附近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浓缩处理后,用其对培养的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到了一株能裂解牟勒氏角毛藻的病毒,经反复的液体感染,建立了稳定的藻病毒-宿主藻系统,命名为牟勒氏角毛藻病毒。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稀释10^8倍以后仍然具有明显的感染效果。病毒纯化后,电镜观察显示...  相似文献   

8.
滤食性贝类营养需求和代用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UTRITIONREQUIREMENTANDARTIFICIALDIETOFFILTER-FEEDINGBIVALIA:AREVIEW1997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7.91X106t,其中贝类为6.5X106t,占82.2%。目前,在海洋双壳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使用的饵料主要是活的单胞藻,此间要涉及两个技术环节,即单胞藻的培养和亲贝的培育。对单胞藻的依赖所造成的技术困难和高成本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在育苗过程中使用代用饲料或配合饲料代替单胞藻。目前对于贝类代用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贻贝、扇贝和牡蛎等一些重要的经济贝类。1对主要营养物…  相似文献   

9.
UV-B辐射增强对壶状臂尾轮虫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UV-B辐射条件下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urceus)对6株海洋微藻:小球藻(Chlorellasp.)、绿色巴夫藻(Pavlovauiridis)、扁藻(Tetraselmischuii)、球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Park8701)、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tum)的室内摄食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对壶状臂尾轮虫的摄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壶状臂尾轮虫对给定饵料单胞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都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而且壶状臂尾轮虫对每一种饵料单胞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是不相同的,这说明壶状臂尾轮虫对饵料单胞藻是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0.
几种单胞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 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 Apocyclops borneoensis群体增殖的影响。经10d的培养,初步得 出:三角褐指藻对婆罗异剑水蚤适宜的浓度为20×10~4~50×10~4cell/ml;在4种单胞藻中, 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效果最好,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次之,小球藻(Chlorella sp.)最 差;几种单胞藻混合喂养婆罗异剑水蚤,其群体增殖效果总体上比单种藻类喂养来得显著。 还就不同浓度的藻类及不同种藻类单独或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进行 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孤岛油田污水的现状及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利用气浮和"双膜"法处理油田污水进行配聚再利用的工艺,通过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处理前后3种水的水质指标,对比了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油污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完全可以替代清水配制聚合物母液,具有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龙须菜琼胶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多种方法提取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中的琼胶,并研究了碱处理、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对龙须菜的琼胶提取率、硫酸基质量分数和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质量分数由2.5%增加到10%时,琼胶产率由15%降低到9.8%,硫酸基质量分数由2.66%降低到2.06%,同时,多糖质量分数由98.3%增加到102.6%;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琼胶的提取率和多糖质量分数,同时降低了硫酸基质量分数。另外,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了龙须菜碱处理前后藻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JZ9-3油田的3种水质(水源水、污水、清污混合水)对聚合物溶液剪切前后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清污混合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最高,其次是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水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最低;聚合物溶液经WARING搅拌器(1档3 500 rpm,20 s)剪切后的黏度保留率数据显示,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剪切后黏度保留率最高,当浓度大于1 000 mg/L时,保留率在90%左右;最低的是水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保留率在55%左右。分析发现二价阳离子除了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外,对聚合物溶液剪切后的黏度保留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内蒙孪井灌区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孪井灌区典型地段包气带土层可溶盐分在灌溉前后的变化,分析了灌溉水和土壤水盐分动态特征,并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类型土壤的淋滤试验。结果表明引黄灌溉是使土壤脱盐的过程,尤其是灌溉初期,土壤脱盐非常明显。灌溉洗盐与包气带岩性和灌水量有关,砂壤土较黏砂土易脱盐,土壤初始含盐量越大,灌溉量越大,土壤脱盐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对青石斑鱼体表吸收氯霉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对8-20cm青石斑鱼体表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的超声强度和作用时间及及浸泡的氯霉素溶液的浓度对青石斑鱼体表吸收氯霉素的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超声作用方法也能显著影响实验石斑鱼的体表吸收能力,其中,超声后浸泡和浸泡后超声以及脉冲超声比连续超声均能更显著地提高石斑鱼的体表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方永强  李正森 《台湾海峡》1990,9(2):182-184,T001
本文报道了在注射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素类似物诱导鲻鱼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其胞质中高尔基体、油球数量和核的形态均发生显著变化,并据此分析了这两种激素在诱导鲻鱼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conducted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established numerical models on selected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 in the Red River Delta (RR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hange in soils intruded by saline water. The variation in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soils was verified in soils fully saturated by solution of four salt concentrations, that is, 0.0, 9.9, 19.8, and 33.0?g/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clay minerals in cohesive soils before and after saline intrusion are unchanged. The same finding is obtained for clay after removing absorbed water layer by using a centrifuge apparatus. The zeta potential and settlement velocity of soils in the RRD increase when salt is added to the saturated solution. Similarly, the deformation of soils increases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salt concentrations of that solution. This result is attributed to the linear decrease in deformation modulus. The decrease in modulus versus salinities is nearly consistent for pressure stages from 100 to 400?kPa. The safety factor of bearing capacity also decreases linearly with salinities. The decrease reaches 12.5–16.3% when soils are in the maximum saline solution. All these changes are considered as the degradation of soils in saline media.  相似文献   

18.
三十烷醇乳粉在海带养殖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三十烷醇乳粉在北方海带养殖中的应用。在海带苗出库时,用浓度为0.5ppm的三十烷醇乳粉将其浸泡12小时,或夹苗时用浓度假ppm,将其浸泡2小时,可使海带增产20%左右。此法低耗高效,简单易行,适宜于海带养殖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太平洋牡蛎(C.gigas)为研究对象,进行牡蛎异源三倍体研究试验。在水温25℃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剥离卵子于海水中浸泡促熟1.5h后,与太平洋牡蛎精子受精,获得最高卵裂率为(24.40±3.79)%。受精后20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处理杂交受精卵25min,可获得68.65%的异源三倍体幼虫,孵化率为12.71%。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未表现出优势。受精后第9天,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仅为(0.116±0.023)%,平均壳长为(103.50±0.85)(m;对照组的存活率和壳长分别为(42.17±2.74)%和(123.25±8.60)μm。幼虫在附着变态前死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盐酸标准物质的研制程序,其中包括溶液的配制、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等。并选择了具有高准确度的精密库仑法和自动电位滴定法分析定值,对制备浓度为0.006mol/dm3盐酸标准物质,其定值的相对不确定度可达0.2%,稳定期在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