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的台站布局为基础,在浙江省内以0.1°×0.1°网格点作为虚拟地震震中,利用浙江2015地壳速度模型计算了各台站Pn、Sn、Pg、Sg震相到时,对速度模型及各震相走时增加适量扰动,进而使用Hyposat进行地震定位。定位结果与虚拟震源位置对比显示:(1)对于震中位置,当速度模型中速度偏差小于0.1km/s时,所得震中偏差基本在3km以内,但在某些区域会出现无法有效定位的情况;(2)对于震源深度,与仅使用Pg、Sg(或Pb、Sb)震相定位的结果相比,当Pn、Sn震相参与定位时,震源深度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震源深度,且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收集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处M_S 4.8地震震中周围120 km以内地震台站记录,利用Hypo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获得发震时刻为2002年4月22日03:34:39.02,震中位置为(37.40°N,114.57°E),震源深度为11.8 km。结合该地震现场考察报告,发现此次地震重定位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收集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处MS 4.8地震震中周围120 km以内地震台站记录,利用Hypo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获得发震时刻为2002年4月22日03:34:39.02,震中位置为(37.40°N,114.57°E),震源深度为11.8 km。结合该地震现场考察报告,发现此次地震重定位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非线性定位方法NLLoc,对新疆精河地区2017年8月9日至9月30日期间M≥3.0级的22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目录结果进行对比,讨论了NLLoc方法在速度模型复杂的新疆地区定位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NLLoc方法重定位新疆精河地震事件中,在发震时刻、震中方面误差较小,满足定位精度要求,但深度值上相差较大.NLLoc方法定位结果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14~21 km,与CAP反演的深度分布为12-21 km,平均深度17 km,主震的震源深度21 km结果相符合,且与新疆地区的平均震源深度21±10 km和北天山地震带的平均震源深度19 km的结论相符.结果显示:NLLoc方法可用于地壳速度结构变化大、分布复杂地区的新疆地震定位,且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震源深度测定问题,提高地震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同一地点的2个地震在相同台站记录的P波到时差是一个常数这一原理,找到了与汶川主震位置相近的余震,并利用台站距震中近,且记录波形清晰、完整的优势,对余震进行了定位,依此确定了汶川主震的位置和发震时刻.结果是震中位于31°1.26′N、103°22.50′E;震源深度7.9km;发震时刻(北京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8.80秒.  相似文献   

6.
使用汇集在四川台网中心的固定台站、震后架设的流动台站、周边水库台站等震中距150 km以内的震相数据,选用分层速度模型,对芦山7.0级地震及震后9天内的余震利用双差定位法进行了重新定位.给出了芦山7.0级地震的发震时刻为2013-04-20 08:02:46.8,震中位置30.278°N,102.989°E,震源深度16.67 km,给出了3324次余震的双差定位结果,并对发震构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主破裂长度约40 km,下倾宽度约20 km,破裂视面积约800 km2,主破裂沿南西走向,倾角约40°.余震震源优势深度为10~22 km.余震沿南西走向,主要集中于大邑-名山断裂上盘.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时域多通道相关检测函数并用其计算波形互相关走时差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地震和余震序列共944个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到652个重定位事件,并与目录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采用了多个准则对走时差数据进行筛选,确保定位结果稳定可靠.得到MS5.7主震的震中为27.516°N,103.951°E,震源深度6.9km;MS5.6主震的震中为27.543°N,104.023°E,震源深度7.27km;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紧缩为条带状并沿附近断裂走向分布,深度总体分布较重定位前变浅,集中分布在5~8km,地震群出现轻微倾斜.东西向、南北向、深度和发震时刻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5.2 m,43.0 m,186.7 m和0.01s,走时残差16ms.研究表明:互相关数据的结果要优于目录数据;震源深度与速度模型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确定彝良—会泽断裂为本次彝良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8.
对比福建数字地震台网测定的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目录与中国台湾中央气象局公布的相应中深源地震目录,分析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的差别情况,基本认为:福建台网测定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的结果,在震中位置上,纬度偏大,即偏北;经度偏小,即偏向台网方向;采用单纯型方法定位的结果,发震时刻略偏小,震源深度偏小较多;用Locsat方法定位的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和田地震台阵自动处理软件地震事件自动检测能力的分析,表明该软件具有较好的地震事件自动检测能力。通过从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和震中位置)对软件定位能力的评价,得到发震时刻和震级较可靠,而震中位置有较大偏差,软件得到的震中与新疆测震台网目录震中的平均距离是224.66 km。  相似文献   

10.
一种修定震源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了空间域中的一种定位方法。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发震时刻分离求解;2.震中位置的确定是采用Romney提出的曾融生改进的台偶到时差来建立最小平方条件方程,几乎不受结构的影响;3.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的确定是采用慢度定深度、到时曲线时间截距定发震时刻的方法来实现的。本文用四川境内的5个工业爆破资料,作了方法试验并修定了近年发生的50个天然地震。修定后的震中位置更加靠近断裂带,走时残差减小了,震源深度呈现出沿龙门山断裂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加深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重庆及邻区地震精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1月重庆及邻区的荣昌、綦江、石柱、巫山—湖北巴东、巫溪地区地震进行精定位。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地震震源位置比常规地震定位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荣昌、綦江、石柱地区地震震中呈条带状分布较明显,与断裂构造一致性较好;巫山—巴东、巫溪地区地震震中成团现象明显,地震成因较复杂。  相似文献   

14.
对2006年2月~2010年4月浙江数字地震台网所有记录到的浙江及邻区范围内437个地震事件重新进行震相识别及定位,筛选出震相清晰且有4个台站记录的291个地震事件后,用双差地震定位法进行精确定位,得到多个事件内部相关事件之间的距离.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地震震源的相对位置比常规地震定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此外本文得到了该区域内多个地震序列的精确活动图像,并根据新的定位结果讨论了地震分布、发震与断裂构造的关系,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On November 4, 1975 in the evening, an eruption took place at Mt. Stromboli. On the following day lava flowed on the Sciara del Fuoco downward to the sea, accompanied by an intense explosive activity at the crater plane. Direct observations on the volcanic activity were carried out since November 6 while a seismic survey was made from Nov. 7 to 12. The total volume of the lava outpoured during this period of activity that lasted 21 days,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104 m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direct observations, and of the petrological, radioactive disequilibria and seismic activity studies performed for this eruption. The eruption was preceded by an insignificant change of seismic activity, which was monitored by a seismic station located about 2 km East of the crater. A shallow seismicity was strietly related to crater explosions accompanying the eruptive phenomenon. Radioactive disequilibria showed a lack of disequilibrium between228Ra and232Th explainable in terms of a fast rising of magma in the conduit. Chemical analyses of lava samples and deep seismic sounding data indicate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epth (10–15 km) at which crystallization pressure of phenocrysts occurs and a low velocity laver.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大部分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从其电性上来看,它们是由各种不同电阻率的地层组成的,这样的地层其电阻率呈现出各向异性。在对电阻率断面进行观测时,要在层状介质背景剖面的基础上,利用二维电阻率扰动反演方法,将背景场环境中的电性层结构进行掌控,并对敏感矩阵进行计算,通过实验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one of the distribution-free tests — randomization test, is briefly described. It doesn’t need any distribution assumption and its related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is applicable to random and nonrandom sample. Then it is used to the test of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Belt and “immunity”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large northern reigon of Chin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98.7% confidence degree for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eks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Belt and “immunity” of earthqueks withM S⩾8 toM S⩾7 is significant in the large northern region of China. The obtained test results and the test method itself have certain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484–489, 1993.  相似文献   

19.
能量震级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地震灾害与风险评估,人们更关注的是地震辐射能量ES和能量震级Me的大小,能量震级Me反映震源动态特征,适合描述地震的潜在破坏性。本文介绍地震波能量ES和地震矩M0的物理意义及能量震级Me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并测定得到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 7.0地震的能量震级Me为6.3。  相似文献   

20.
水库泥沙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库的修建及伴随而来的泥沙淤积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水库泥沙问题的文献资料,概述了国内外水库建设的发展情况,指出了水库泥沙淤积的严重性及其对水利工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介绍了各种类型水库的防淤、减淤及泥沙处理的方法和经验,可作为研究水库泥沙问题以及防治对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