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提高测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的服务水平,构建了基于Django框架的可视化地震目录服务系统。该系统以Django框架为基础,在前端工具包Bootstrap的管理下,通过Highcharts图形库和高德地图实现了地震目录的可视化服务,为地震目录的对外服务提供了一种较为高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搭建基于Django框架的地震目录服务系统过程中,为实现地震目录的快速展示,介绍了在Web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进行数据分页的方法,并实测了两者的Web响应速度。结果表明:当数据量较大时,在数据库服务层实现分页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改善地震信息的网络服务形式,构建了基于Bootstrap和Django框架的地震信息轮播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通过轮播的震中分布图形式,生动、及时的展示了地震信息,提高了地震台网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地震目录数据动态可视化处理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圣强  李闽峰  王斌 《地震》2004,24(3):95-100
为数据共享项目研制和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动态地震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服务的系统, 并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网络编程模式选取, 且选择ISAPI模式作为实现服务平台的编程模式。 详细分析了Internet动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包括服务平台编程语言的选取、 系统的运行环境、 后台的数据库支撑及技术流程等。 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存放和管理用于动态可视化服务的地震目录数据和地震序列目录数据。 在数据库中共存放中国强震目录4227条和中国小震目录188033条以及7个地震序列目录共计50072条。 最后, 着重介绍了该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包括地震目录服务功能和地震序列分析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Echarts可视化插件和全景技术,将GIS技术与地震信息服务进行有效结合,构建基于WebGIS的地震信息可视化地图显示、标注、查询等功能,实现历史大规模地震目录数据和台站信息在可视化系统中的二、三维一体化展示效果,通过发布震源深度参数的分布图、三维动态折纸模型和全景地震台站,加强公众结合区域特征观看和理解地震活动的直观性和感官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Echarts可视化插件和全景技术,将GIS技术与地震信息服务进行有效结合,构建基于WebGIS的地震信息可视化地图显示、标注、查询等功能,实现历史大规模地震目录数据和台站信息在可视化系统中的二、三维一体化展示效果,通过发布震源深度参数的分布图、三维动态折纸模型和全景地震台站,加强公众结合区域特征观看和理解地震活动的直观性和感官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发挥地震目录数据作用,文章设计一套以地震目录数据为基础,将数据封装成js数据可视化库可用的数据对象,以不同的数据展示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动态显示地震目录数据的B/S架构数据查询展示平台,以加强地震目录数据在地震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直观、清晰的数据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杨斌  董翔  刘钦 《中国地震》2024,40(1):234-241
地震信息可视化表达可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地震产品与信息可视化平台基于JavaEE开发,后端采用Spring MVC,前端采用REAT框架,业务信息通过ActiveMQ消息中间件传输,实现了多个地震信息产出平台的数据自动汇集。面向不同用户对象时,通过内容重构形成用户所需地震信息产品,并采用匹配的可视化手段,实现各类数据资源面向不同用户对象的可视化集成展示,提升了地震产品与信息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9.
MASS系统采用MS—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对地震目录、地震观测报告、地震波形数据、地震速报目录,及与其对应的标准地震目录、脉冲标定波形、系统标定波形及幅频特性曲线、台站要素数据等,进行了系统管理,使用户可以快速从网上检索统一整理、格式一致的各种数据资料;为预报和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同时有利于台网工作质量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B/S体系架构的总体设计思路,运用百度地图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采用JavaScript引入百度地图并生成html动态标签和响应函数,实现大规模地震目录的Web地图展示,并为用户提供条件查询、联动查询和筛选查询,最终构建一个可视化的地震目录展示和查询系统,直观地把地震发生的位置情况和基本信息展示给公众,为地震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对地震信息、多监测台网分布、城镇空间分布和人口热力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基于可视化技术Echarts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地震信息活动大屏可视化、地震震情信息和历史地震统计等功能,并通过Kafka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优化整合现有地震信息数据资源,提升信息服务实效性和可靠性;系统部署在公有云计算平台,用户无需部署系统就可获取相关数据,提供了更便捷的地震信息服务,为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提供高效、标准的地震信息服务,提升面向地震灾害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地震台网信息服务平台,依托Oracle数据库,对原始数据(地震目录、台站信息等)进行标准化、归一化、集成化处理,实现基于图形化展示的地震目录、台站信息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查询、观测、定制、下载等功能,为地震预报和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在地震速报等基于测震数据的业务场景中,对于地震事件检测等中间处理结果的可视化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实时测震数据的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实现了流式数据的缓存,利用分布式实时数据处理框架Flink实现了震相到时拾取和地震事件检测,最终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组件Echarts实现了基于全国范围的各个地震台站的震相到时统计情况展示地图。通过部署与应用,该系统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实现了应有的功能,满足了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和网络震后灾害信息获取技术的相关研究,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根据地震应急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挖掘信息时空属性,建立震情、灾情可视化信息图展现形式,开展对地震数据的整合汇聚、精准服务,创新表达方式,利用高维多元可视化处理技术,构建面向震后信息服务的自媒体可视化产品,并开发“速报视图自动发布系统”。该系统作为地震信息可视化交互服务平台,可实现桌面端和移动端H5页面的可视化发布任务,为今后进一步拓展和充实地震应急信息的可视化工作提供了基础平台和创新思路,在应用示范的基础上,完善系统运行功能,实现大震应急信息可视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各类应用服务的不断深化,对地震数据服务的可视化和便捷性需求提出更高要求,而当前数据服务多依赖于电脑环境,直观性与通用性有所欠缺。利用天地图、Highcharts等先进技术,构建基于Android的地震科学数据可视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丰富、直观的表现形式,向公众展示河南省区域内地震监测台站分布与概况、地震目录及测震波形等信息,提供观测数据查询下载、可视化动态浏览,同时具备震情速递、地震科普宣传功能。利用该平台将建立触手可及、高效便捷的地震科学数据传输渠道,大幅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地震科学数据的可读性与普及性,实现数据服务与防震减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采用MS—SQL Server2000数据库对地震台网基础数据和后产出数据(如地震目录、地震观测报告、地震波形数据、地震速报目录及与其对应的标准地震目录、脉冲标定波形、系统标定波形及幅频特性曲线等)进行集成管理并楗供了远程服务功能,使科研、预报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快速检索到经过统一整理、格式一致的各种数据资料。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台网观测质量在线评比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专业图书馆如何为地震科研和科技开发服务,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把图书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对今后图书工作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地震系统图书应采取联合作战方式,成立地震系统文献布局管理协调小组,合理布局地震系统的文献,加速建设计算机检索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网络系统,恢复地震系统馆藏新书联合目录,外文刊题录交换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潘海生 《华南地震》1994,14(2):44-48
新丰江地震目录数据库录入了1960—1969年新丰江水库区的地震目录共计31300条。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震中位置由直角座标转换为用经纬度表示,具有地震目录检索和统计2大功能,并针对新丰江地震的分区研制了专用软件模块。该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层结构,增加了软接口,为系统的扩充和拓展打下了基楚。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震活动性研究对空间可视化软件的应用需求,研制了基于Web服务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平台。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开源的WebGIS服务器Geoserver和OpenLayers客户端技术,实现了WebGIS服务与Web服务的集成。系统在B/S模式下工作,用户通过浏览器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提供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地图配置选项,区域选择工具、测距工具等。支持对地震进行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分析,实现了地震、断层、政区等多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可视化;利用WebGL技术实现了断层的3D模拟;支持多种地震参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供对图层进行配置、控制、选区和测量的功能接口;提供了丰富的交互式属性查询接口。   相似文献   

20.
准确及时地获取地震目录是开展地震短临预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详尽分析Oracle高级队列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已有的地震目录传输方法,给出了数据传输模型;通过PL/SQL语言编程实现了运用Oracle高级队列技术传输地震目录数据的实例,认为利用Oracle高级队列技术进行地震目录传输是完全可行的,非常适合在地震业务处理系统中使用,为地震目录的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