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导  陈实 《地理教学》2023,(23):4-10
问题式教学是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倡议,地理教师需要了解与之对应的问题式教学能力的概念及构成。本研究取样于深圳市高中地理教师的问题式教学课堂,对授课教师展开深度访谈后,利用NVivo11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并分析访谈结果,最后梳理归纳了高中地理教师问题式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因素内容、发展现状及不同教师的因素分布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规划、落实、评价等五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专业标准》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地理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因此,教师应把教学提升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研究中发展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07,(10):42-43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给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时问与空间,从内容上看,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形式上看,教师可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基于此,在人教版必修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框题“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教学中,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意味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进入了深化改革阶段,对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素养的关键能力。其中,课程理解能力是基础支撑,对课程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探讨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构成,并探究其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发展提供指导,助力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臧凤平 《地理教学》2006,(11):28-29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理念以来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然而,笔者在一些公开课中发现,一些教师仍然扮演着“知识中转站”的角色,“穿新鞋、走老路”,忽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首要任务,提供提问技巧和进行提问训练是关键环节,将课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强化问题意识,是由学会提问到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必由之路。要使学生会问、善问,必须“授之以渔”,即交给学生必要的提问技巧,同时还需加强训练,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东 《福建地理》2006,21(1):50-54
本文通过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调查和测试,分析了当前高职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教材、教师等方面对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能力取向的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自然部分)》课是国家理科基地班的专业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探讨。本文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拓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以现代化辅助教学设施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学鹏  钱文洁 《地理教学》2013,(24):42-43,17
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好地理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是高质量课堂的重要体现,对于保持学生问题意识、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应对不足的原因来自于思想认识、知识储备、课堂经验、处理方式等方面,并从加强思想认识、研读课标与教材、增加知识储备、关注相关知识、向专家型教师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参加培训等方面提出提高应对能力和应对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的探究活动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设计探究活动又需要关注哪些关键性的问题?这是教材编写为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引导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应该而且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为例,阐释探究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帮助教师领会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活动”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调查和测试,分析了当前高职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教材、教师等方面对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能力取向的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骆培聪  廖善刚等 《福建地理》2002,17(2):12-13,22
《中国地理(自然部分)》课是国家理科基地班的专业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探讨。本文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拓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以现代化辅助教学设施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一直是我们地理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只教不研,教学固步不前,乏味而无效;只研不教,研究脱离实际,难于被接受和采纳,更得不到推广。地理教学研究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学,中学地理教师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并从教书匠提升到科研型教师,这不仅是目前“园丁工程”教师教育所关注的课题,而且是每一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即将增设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对于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学习有用的知识,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内容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解决当前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瑶 《地理教学》2001,(7):17-19
当前综合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本学科内各项知识的综合理解、综合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二是跨越学科界限,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的科学,它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因而,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极多,地理学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无疑是广大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地理教学》2007,(5):16-17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否有效,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好的案例。现行的湘教版教材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面对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教师不能完全奉行“拿来主义”,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即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加工、再创造,从而真正发挥案例在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功能,有效地提升案例教学的效益。本文以湘教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加工教材中的地理案例,谈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教育改革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教师获得了一系列职前和在职的专业发展机会。本文深入访谈来自全国各地的14位高中地理教师,利用主题分析法,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梳理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内容,并从内容、评价、反馈、环境、沟通五方面归纳教师遇到的专业发展挑战,进而整合、讨论三个需要核心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建议:加强实践导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评价提供养分;提高各群体对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意义的理解,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和反馈;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助推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倪刚 《地理教学》2004,(10):35-36
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察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作出更理想、更有效的教学决定,并加深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一个缺乏反思的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所以教师必须学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娄丽花 《地理教学》2014,(22):33-34
新时代的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从生活化的视角,以乡土地理为本,开发了校本教材《地理与生活》,结合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做出以下论述。一、初中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校本教材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实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初中地理"水资源"一节为教学内容,实践"先学后导问题引领"教学模式,通过实施课前教师"导"与学生"学"、课中教师"引"与学生"探"、课后教师"领"与学生"悟"的三个教学环节,确立了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