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伟科  刘国林  陶秋香 《测绘科学》2012,(4):126-128,137
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进行相位解缠时,采用迭代法求解,收敛速度慢,不容易得到精确解。本文提出非线性相位解缠模型,并采用同伦算法实现非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通过真实数据与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在有噪声干扰的区域,该方法可以提高相位解缠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平差迭代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现有的3类主要算法--高斯-牛顿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的拟牛顿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综合性能更优的非线性规划的SQPM(序列二次规划法)算法,并且为进一步提高SQPM算法迭代的收敛性,对其步长策略进行了改进。改进的SQPM算法成为无需精确计算参数概略值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平差的实用和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3.
姜涛 《现代测绘》2021,(2):43-46
CORS站坐标运动特征预测分析是维持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准确性和现势性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CORS站高程数据建模采用线性最小二乘给定固定整年周期项与实际周期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速度场建模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线性最小二乘的解作为非线性最小二乘初值求解出非线性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平差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现有的3类主要算法高斯-牛顿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的拟牛顿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综合性能更优的非线性规划的SQPM(序列二次规划法)算法,并且为进一步提高SQPM算法迭代的收敛性,对其步长策略进行了改进。改进的SQPM算法成为无需精确计算参数概略值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平差的实用和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总体最小二乘求解方法的研究,出现了奇异值分解的总体最小二乘法、顾及自变量和因变量误差的总体最小二乘法及正交总体最小二乘法.在模型推导的基础上,本文对3种总体最小二乘法在直线和平面拟合中求解的参数及其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最小二乘法的比较表明,总体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拟合结果更加稳健,且以正交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拟合结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6.
如今,整体最小二乘法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虽然传统的高斯最小二乘法运用最为广泛,但是由于其只考虑了因变量观测值的误差而认为自变量是精确的,所以与实际观测情况不太符合。而整体最小二乘兼顾了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的观测误差,所以在理论上更为严谨且更为符合实际。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性相对广泛的非线性函数整体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并采用一组模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且与通过最小二乘解算出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得出,整体最小二乘法解算出来的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加权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模型中系数矩阵具有结构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顾及系数矩阵结构性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迭代解法:首先,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将总体最小二乘模型线性化;然后,采用结构矩阵的方法顾及系数矩阵的重复元素和常数项,通过间接平差的原理推导了顾及系数矩阵结构性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迭代公式,可适用于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的参数估计;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并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方法——阻尼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数字化数据误差处理,并将该方法与最小二乘条件平差进行了比较。理论和实验表明,在处理较大数字化数据误差时采用阻尼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减弱了在条件方程线性化过程中产生的模型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顾及粗差的混合最小二乘平差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详细介绍总体最小二乘法以及其与经典最小二乘法的关系,引出综合了经典最小二乘法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混合最小二乘平差法。为了研究混合最小二乘法的优劣,本文设计一套比较混合最小二乘法与经典最小二乘法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混合最小二乘法并非总优于经典最小二乘法,只有当系数阵误差比观测值误差大或略小时,混合最小二乘法才始终优于经典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10.
在GPS应用中经常涉及到坐标系转换的问题。利用七参数线性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是目前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但是当旋转角较大时,利用七参数线性模型转换会存在较大的模型误差。本文提出七参数模型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求解方法,结合模拟坐标数据比较了非线性最小二乘与传统迭代法的求解精度。结果表明:在旋转角较大的情况下,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求解坐标转换参数精度比迭代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膨胀算法实现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的新算法.该算法将地理实体栅格化后依据用户指定的宽度,反复交替使用8连通膨胀与4连通膨胀,直至达到指定的宽度为止,最后提取出膨胀后图像的边界.该算法具有思路简单,算法稳定,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膨胀算法的缓冲区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科  杜琳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3):229-231
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膨胀算法实现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的新算法。该算法将地理实体栅格化后依据用户指定的宽度,反复交替使用8连通膨胀与4连通膨胀,直至达到指定的宽度为止,最后提取出膨胀后图像的边界。该算法具有思路简单,算法稳定,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立体影像匹配是双目立体视觉测量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重建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着重对比分析半全局匹配(SGBM)、BM两种匹配算法,分别对Tsukuba、Satellite model等标准立体图对进行匹配实验,分析算法的匹配速度、匹配效果,总结算法的性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种高效率实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已存在的一些最短路径算法测试总结的基础上,根据GIS中网络计算的实际情况,从网络结构的拓扑表示以及Dijkstra 算法中快速搜索技术的实现入手,提出了一种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的高效率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宫恩超  李鲁群 《测绘通报》2011,(8):26-28,41
针对动态变化交通流下的最优路径问题,提出基于Bellman-Ford算法的动态最优路径算法。并用试验与仿真说明该算法可以迅速完成动态最优路径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处理该路段突发的交通堵塞状况时,该算法可以节约行驶权重百分比大约在30%~60%。  相似文献   

16.
吴激涛  刘荣 《北京测绘》2021,35(5):590-594
针对基于像素的道路提取方法的不足,使用一种基于超像素分割算法(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和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OTSU算法是由日本学者OTSU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的高效算法)相结合的道路提取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在遥感图像中分辨率较高所造成的非道路地物对目标的噪声影响.该方法使用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处理,再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分割后的超像素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根据GVI值对分类后的影像中的植被及水体信息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影像进行基于OTSU的分割,最后对分割影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完整道路网.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后得出,此方法在道路提取上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一种Apriori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一种Apriori算法的改进算法 ,讨论了通过使用概率的方法估算任意数据项集同时出现的概率来求候选频繁项集的方法 ,并给出了相关算法。将本算法与Apriori算法产生的候选项集大小和扫描数据库次数进行了比较 ,该算法将关联规则挖掘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非常适合挖掘数据库、长模式的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18.
郭云开  曾繁 《测绘通报》2015,(12):23-26
针对ISODATA算法预设参数较多,其聚类中心与最优迭代数目很难预先准确设定,且在聚类时没有将影像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对个体适应度函数重视不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增强型模糊聚类GA与ISODATA的聚类方法,对聚类原型矩阵进行编码,构造隶属度矩阵,解求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在影像特征空间中搜索得到样本全局收敛极值点。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能避开随机初选值的敏感问题,避免聚类过程的随机性,使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该算法精度优于传统的ISODATA算法与模糊聚类GA算法,提高了分类的精度,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内插算法用于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时,经常会遇到因矩阵的病态导致坐标转换精度差、甚至转换失败的问题。文章基于改进的CGLS迭代正则化算法进行抗病态研究。算例研究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很好地消除病态矩阵影响,获得相对较高精度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20.
BP神经网络算法用于高程拟合有训练速度慢和易于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基于BP算法学习特点,模拟退火算法(SA)在局部极小处的概率突变性,本文作者有效结合BP和SA算法,提出一种S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BPSA混合学习策略,并以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