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地基干涉雷达IBIS-S桥跨结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邢诚  项霞 《测绘通报》2019,(10):35-39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以较高的时空采样频率获取线性结构目标整体瞬时变形状态。本文将该技术引入大型桥梁桥跨结构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中。对动静载试验过程中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东岸桥跨结构开展连续变形监测,利用频域分解法计算桥跨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干涉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快速探测桥跨结构竖弯模态,特别适用于灾后大型线形结构健康状态的应急检测。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数字摄影测量得到了飞速发展,相继有许多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出现。本文对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础之一——数字相对定向作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组的金字塔结构的自动相对定向方法,即用Fstner算子选择定向点,用金字塔结构影像数据相关定向点,最后用最小二乘相关获取的点位进行相对定向计算。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变形监测精度的多路径误差,该文建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的系统趋势分离模型,修正GNSS变形序列。构建多速率卡尔曼滤波Rauch-Tung-Striebel(RTS)平滑模型,融合超高层建筑的GNSS和加速度计监测数据,充分发挥两种传感器各自的优势。针对超高层建筑首次应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分量数,进而对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以提取超高层建筑的主模态振动频率。模拟数据表明,该文算法能够提高分析精度,融合位移的均方根为4.3 mm,相关系数为0.95,信噪比为12.66 dB。通过长春海容广场大厦采集的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得出,与单一传感器相比,该文算法能够提高位移数据的采样率,增加数据的完备性,削弱GNSS高频噪声的影响,提取到超高层建筑前两个主模态振动频率为0.19、0.28 Hz。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单点式挠度测量需要安装目标点,由于点数少,难以全面给出大型物体的变形。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用了无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物体表面高精度和高密度的三维坐标。将该技术应用到桥塔挠度监测方面,针对桥塔特点,提取桥塔棱线处的点云,通过去噪、拟合等处理方法,获取在不同荷载情况下整体桥塔的挠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桥塔挠度测量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海岛岸线遥感立体测图精细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海岛岸线遥感测图精细测量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基于理论定义的海岸线,利用航空影像瞬时水涯线数据在立体测图环境中提取瞬时水位高程;利用海岛周边精密海潮模型和瞬时水位高程推算海岛岸线高程;最后依据海岛岸线高程,采用立体测图方法测制海岛岸线的平面位置。该方法确保了海岛岸线成果的唯一性和连续性,适合大比例尺的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在较高精度海潮模型和海面地形支持下,海岛岸线高程精度优于0.2 m,可满足1:2000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6.
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提取是分析大型工程结构物健康状态、评估结构设计参数的有效方法,也是及时诊断与预警结构异常的重要前提。针对现有特征提取方法不能准确提取完整时频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的时间-频率-能量多维度特征提取的新方法(VMD-HHT)。首先利用VMD提取振动事件的频率分量,滤除噪声分量;然后对提取出的振动信号进行HHT变换,获取振动事件的时间-频率-能量谱;最后为求取振动位移量,在提取的特征频率基础上,通过对加速度数据进行频域积分获取振动形变量。通过仿真分析和海洋石油平台上振动监测实测发现,所提方法能够精确提取时间-频率-能量多维特征信息,VMD-HHT模型辅助的频域积分方法求取的振动位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立体相机的电力线测距方案,进行了模拟试验,实现了电力线与下方交跨物距离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CCD线性阵列传感器是获取摄影测量数据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以SPOT图像为例,着重讨论了CCD线性阵列图像的立体测图处理方法、主要技术和作业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云 《现代测绘》2014,(4):53-54
本文结合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与摄影测量理论及计算机图形学的三维可视化理论分析了立体显示与量测的实现原理,并结合C++语言、OpenGL、DirectX图形库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为地理信息数据拓展服务提供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视立体地质图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模拟具有正立体视觉效果的人工光源图像;通过数据融合处理地质图和人工光源图像,生成视立体地质图。这种新型地质图不仅具有原地质图的完整地质信息,还具有直观的地形地貌特征,立体感强;同时,数字视立体地质图具有地理编码信息,在通用图像处理软件支持下,可以确定图上任意位置的地理坐标,便于野外地质调查、地理定位及图面测量等工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GB-InSAR(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由于其灵活性、分辨率高、观测周期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滑坡、露天煤矿、大坝、建筑物的形变监测中。采用GB-InSAR技术应用于振动测量中,设计试验对某高速路的高架桥桥梁进行振动测量探索试验,探索其在短周期内的振动情况。试验结果得出,GB-InSAR技术可以探测到桥梁存在0.1~3.6 mm的振幅,1.0~4.0 Hz的振动频率。目前该技术在桥梁振动测量领域的应用还在进一步探索中,有望今后能克服传统振动测量的复杂操作,拓宽振动测量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正射影像的立体辅助影像制作方法和海量三维地形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虚拟三维地形和立体像对三维地形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模式三维地形景观构建和显示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射影像、立体辅助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基础数据,生成基于正射立体像对的真三维立体景观和基于正射影像、DEM的虚拟三维地理景观有机结合的双模三维立体环境,在统一的数据组织、调度和景观漫游引擎的驱动下实现了两种三维场景的动态漫游、无缝切换和数据互联。  相似文献   

13.
附约束条件的立体相机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视觉和摄影测量领域,经常应用立体相机对场景进行高精度的三维重建,其中立体相机的内参数和相机间的固定相对关系的高精度标定是关键的环节。本文推导了立体相机系统的两个相机间之间固定相对关系的六个独立约束条件,并利用这些约束关系按照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进行自检校光束法整体平差解算,从而实现立体相机的标定。最后的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试验说明固定相对关系约束条件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加平差系统的多余观测数,提高标定的精度和稳健性。此方法能够方便地推广到多个相机组成的多相机立体量测系统的标定中。  相似文献   

14.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振动特性对验证桥梁结构设计及确保桥梁施工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以苏通大桥施工期GPS桥梁结构监测数据为例,首先利用EMD方法对时序数据进行了分解,以提取结构振动信号,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然后使用改进的Vondrak滤波方法大幅度削弱了原始监测信号的噪声,结合EMD方法实现了桥梁结构振动频率的自动提取;最后对监测点周日的频率变化、相同施工阶段不同位置的频率变化、不同施工阶段的频率变化3种情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苏通大桥主桥施工至合拢前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主梁施工控制测量的具体实践,结合主梁动态施工特性和现代先进测量手段,分析研究了大型斜拉桥主梁架设中的中线,标高测量和主塔变形、斜拉索索力测量的方法及精度,旨在为大型斜拉桥主梁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及线性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导航系统的时间测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系统是通过测量同一水声信号到达不同浮标的时刻,计算水下收发机到各枚浮标的距离差,实现水下立体双曲线交会定位的。本文对水下立体定位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根据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导航系统的要求对GPS接收机时钟同步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GPS接收机接口数据输出和支持的三种时间测量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时间延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MicroStation V8的立体采编系统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VC环境下进行MicroStation的二次开发,实现了一套基于MicroStationⅤ8平台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采编系统。该系统在核线立体模型建立之后,利用摄影测量基本原理解算三维坐标,直接通过鼠标进行立体切准和量测,实现了面向地物要素的立体采集和立体编辑。  相似文献   

18.
航空摄影立体像对的全自动影像匹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玉琪  牟晓辉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4):277-279,283
在原始影像立体像对的基础上,实现DEM的全自动提取是“数字摄影测量”的最重要的技术,是“摄影测量”对“数字地球”科学体系的最大贡献。DEM全自动提取的关键技术就是立体像对的全自动影像匹配。作者过多年的实践,分别实现了航空影像立体像对的全自动影像匹配和航天影像立体对的全自动影像匹配。从自动内定向,自动相对定向、全数字影像匹配等3个子过程论述了实现航空影像DEM全自动提取技术的全过程,并且给出了试验的  相似文献   

19.
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概念、原理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所形成的立体模型,在二维无缝正射影像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概念,即在摄影测量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内,利用原始影像、定向参数及DEM,通过数字投影处理的方法,用无缝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和立体辅助影像形成对摄影区域范围内无缝立体覆盖,即可以恢复摄影时记录的地形表面和地物碎部的三维信息,又可以通过立体观察设备进行无缝立体观察、浏览量测。为了方便立体观察、高精度立体量测和应用,对数字正射影像、立体辅助影像、像片定向参数及其DEM通过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区域范围内的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试验表明,无缝立体正射影像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码相机立体像对的物体3维信息快速获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数码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检测和镜头畸变差校正,应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像对无物方控制的物体表面3维模型信息快速获取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获取3维信息速度快、精度较高。同时文中还比较了可变焦数码相机和固定焦距相机在获取3维信息精度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