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局部地磁场变量的时间序列非线性特性的分析,介绍了吸引子维数的改变研究震磁关系的思路,探讨了地震与非线性物理过程的关系,指出地磁场是具有低维奇异吸引子的确定性动力系统,地磁曲线中蕴含着与地震的孕育过程有关的信息,其吸引子维数可作为临震现象的突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时局部地磁场变量的时间序列非线性特性的分析,介绍了以吸引子维数的改变研究震磁关系的思路,探讨了地震与非线性物理过程的关系,指出地磁场是具有低维奇异吸引子的确定性动力系统,地磁曲线中纪含着与地震的孕育过程有关的信息,其吸引子维数可作为临震现象的突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地电阻率的分数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建动力学相空间的方法,对唐山地震前后其周围几个台站及山丹地电台1990年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了关联分维、李雅普诺夫指数及复杂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地电阻率时间序列具有分维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其吸引子维数在2.5左右。由复杂度的计算结果得知,地电阻率变化远比其它已知的标准奇怪吸引子复杂。  相似文献   

4.
河西地区几次强震前的垂直地形变分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志  王双绪 《内陆地震》1993,7(3):257-263
采用关联维的计算方法,对河西地区门源6.4级和天祝一景泰6.2级地震过程中的垂直地形变序列的时、空分维数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本文研究区内远场(远离震中区)的地形变序列分维数在0.63~0.80之间,而近场(震中地区)的序列分维数在0.17~0.44之间,近场出现明显的降维现象;地震的孕、发过程中地形变观测序列分维数在0.22~0.37之间,而无震期间则在0.57~0.77之间,地震孕、发过程中地形变观测时间序列亦存在明显的降维现象。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序列分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分数维用于地震前兆序列的分析中,讨论了确定前兆序列分维数的方法,进而确定前兆序列最少的序参量的个数,并对黑孜水准前兆序列和库尔勒倾斜前兆序列进行了实际计算。结果表明,黑孜水准序列的分维数d=1.7,库尔勒倾斜序列的分维数d=2.1,同时得到了描述这两个序列的序参量均为3。本文还尝试用信息熵的方法提取有用的前兆信息,结果表明,在熵值下降的过程中,观测台站周围300km范围内有中强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6.
地震活动的分形特征及其对地震预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破裂是一个自相似过程,地震作为地壳岩石破裂的结果,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基于系统科学和分形几何学的观点,本文采用标度变换法和嵌入空间法,分别研究了唐山7.8级、海城7.3级和松潘7.2级地震前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分维数,同时分析了宁夏灵武5.5级震群和澜沧5.0级前震序列的时间分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初步结果表明:大震后余震的分维数明显增大,无标度区范围减小,展示了震后地震活动随机干扰背景增强!前兆性地震序列的时间分维数相对偏低,有序性增加。此外,文中还研究了单轴压缩下岩石破裂声发射序列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声发射序列亦具有自相似性,在岩石破坏过程中,声发射序列的分线数随时间的变化不是单调的。最后,籍助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简要地探讨了地震时间、空间分维与地震活动熵的关系。提出了地震时、空分维作为表征地震孕育系统演化过程的序参量之一,应用于地震预测的可能途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形方法在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克银  高伟 《地震》1996,16(1):68-74
着重讨论了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利用分形方法提取大震后余震的空间分维信息,从而达到早期判别地震序列类型的目的。以1966年以来定位精度较好、余震记录较全的12个7级以上大震和大同6级强震序列为资料,计算了震后1个月内余震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维数。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分维数不同。一般震后5-6天,主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1-1.2之间,多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3以上。利用前7天的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角07井注水地震的分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分数维概念与方法,研究了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发生的山东省胜利油田角07井注水地震序列的分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角07井注水地震序列存在时间分布与强度分布的分维结构,且前期地震的时间分维低于后期地震的时间分维,而前期地震的强度分维则高于后期地震的强度分维。结合角07井地震的诱发机理,讨论了地震时间分维与强度分维结构的物理含义。初步认为,地震时间分维结构或许主要与岩石应力分布的非均匀性有关,而地震强度分维结构则可能主要取决于岩石断裂构造状态。  相似文献   

9.
北半球不同纬度臭氧层系统混沌吸引子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TOMS测量的北半球不同纬度各纬向平均逐日O。总量作为无规序列,利用时滞方法重构序列的相空间吸引子,计算其系统状态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整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纬度O3层系统吸引子都具有非整数分维结构;此外,在完整的Lpapunov指数谱中,所有指数分量之和均为负值,且最大指数分量总是正值.反映出O3层系统相空间总体上是收缩的,同时提供了存在奇怪吸引子的证据,表征O3层系统的演化是一种耗散混饨运动.这对于进一步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O3层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东升 《地震研究》1993,16(2):162-168
本文提出形成地震序列的多分形断层模型并利用分形分维理论讨论该模型及其序列。给出本模型的震级—频度关系、余震序列中强余震预报公式和多分维D_q—q关系式,探讨了利用多分维预报地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By means of the hypocenter distribution and focal mechanism of Wuding MS=6.5 earthquake sequence occurred in 1995, the space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focal fault of Wuding earthquake have been studied 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time proces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cal fault of Wuding earthquake is a subsurface, NWW-trending, upright and right-lateral strike slip faul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eizoseismal region. Although the large-scale NS-trending Tanglang-Yimen active fault passes through the earthquake region, it is irrelevant to the MS=6.5 Wuding main earthquake. Si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ong earthquake and the shallow geological active fault can not be determined, the crustal deep structure should be studied.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paper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focal fault in the deep crust.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几次大震及震群活动的时间分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留藏  蔡相展 《地震研究》1993,16(3):229-238
本文根据Mandellrot提出的分维理论,对我国三次大震及四次震群活动的时间分维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时间分维的总体特征:大震前分维较低,震后分维升高。2.时间分维的动态变化特征:火震前的分维呈现一总趋势的降维过程,且幅度较大;而震群的时间分维变化较平稳。3.对同一地震序列,起始震级愈低,计算出的分维值愈高;起始震级愈高,计算出的分维值愈低。笔者认为,地震序列起止时间的选取对计算时间分维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唐山地震昌黎等七个台的地电阻率日均值时间序列进行了关联维计算.取每年为一个时间段,其目的在于探索分数维对地震各个阶段的反应,以便达到利用分数维进行地震预报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地电台的地电阻率在地震前有明显的降维特征。通过地震前后七个台的地电阻率分数维的变化,得到了地震前后前兆场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对于未来震源区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武定1995年10月24日的6.5级地震对攀枝市造成了Ⅵ度的破坏。震后,地震部门提出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震情通报、公告,为抗震救灾和安定民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震丛集的分形新方法—物理分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如山  陈凌 《中国地震》1997,13(2):106-113
地震时间丛集的传统分形分析方法把地震事件看作是时间轴上无质量的数学点。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主要反映了大量小地震的活动特征。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物理分形分析的筛子方法,采用一系列震级筛子来研究不同震级地震的分布特征。对华北和南加洲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地震目录中不同震级范围的子集合具有近似相等的分维数,华北D=0.3,南加洲D=0.4。  相似文献   

16.
地震研究及其预报是多学科的交叉,而非线性科学即分形学和混浊理论给人以新启示。本文叙述了地震的广义能量分维,广义时间分维和广义空间分维,探讨了三种广义分维在地震的前兆和余震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指出三种广义分维由主震前的低层异常变为震后再度回升现象,作者对第5个地震活跃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武定6.5级地震序列的地震应力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rune提出的中小地震圆盘形破裂位错模式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参数(r.d)和(r.v)对地震应力降△σ的依赖性,并考虑地球介质Q值对峰值参数的影响,利用武定M6.5级地震序列的近场数字记录地震资料,由此导出了用峰值位移d和峰值程度v求地震应力降△σ的关系式:lg(g.d/e^-qr)=-10.56 2/3lgM0 1/3lg△σ;lg(r,v/e^-qr)=-2.566 1/3lgM0 2/3lg△σ.用上述公式测定了武定地震序列的地震应力降△σ,结果给出地震序列的应力降△σ构大多数在5.0-50MPa的范围内,是典型的高应力降序列。通过分析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应力参数与余震活动的频度及强度相关,也与地震构造背景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用地面运动峰值参数估算地震应力降是一种新的实用性较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毛德培 《地震研究》2001,24(1):82-87
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省武定6.5级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空间分布图象、距震中135km的巧家台振幅比、波速比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武定6.5级地震孕育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经历了早期(1988年4月-1992年7月),中期(1992年8月-1995年3月),晚期(1995年4月-1995年10月)阶段的发展,最终发生了强震。最后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分析了武定6.5级地震孕震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1990年4月26日共和7.0级地震为例,讨论了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特征,发现用“标度变换法”求时间容量维时,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无标度区,因而用“广义无标度区”的概念计算出一组“广义分维”。讨论了震级下限对“广义无标度区”及“广义分维”值的影响、实际地震分布与Poisson分布、随机Cantor集合的偏离等问题。对时间序列的“广义分维值”进行扫描发现,在强余震前个别标度区有降维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离散波数法(DWN)基础上,计算了武定M6.5地震断层破裂在周围介质中产生的位移时程(位移理论地震图)和动态位移场;进行弹性动力学转换后,求得应变时程和动态应变场;最后得到了武定M6.5地震所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量和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场,进而研究其与后续余震的关系. 结果表明,动态应力最大峰值和静态应力的正区均呈非对称性分布,两者的分布特征与余震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在动态应力峰值为正的确定区应力值超过了0.1 MPa触发阈值, 在静态应力值为正的确定区应力值超过了0.01 MPa触发阈值. 这说明动态应力和静态应力均有助于余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