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江西晚白垩世赣州群茅店组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5万区调最新成果资料,对《江西省岩石地层》中的赣州群茅店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在原茅店组正层型剖面上,识别出了5种不同性质的沉积界面,即沉积不整合界面、超覆不整合界面、平行不整合界面、相转变面、同相叠复面,从而将原茅店组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按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超覆不整合面之下的原茅店组中下部层位划归赣州群茅店组,其中发育的一套玄武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组合单独划出,新建为陈坑火山岩段;超覆不整合面之上的原茅店组上部层位的粗碎屑沉积岩,则划归晚白垩世灌溪群宏冈组。重新厘定的茅店组仅相当于原正层型茅店组的中、下部层位,且可细分为下段、陈坑火山岩段和上段。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里坤县三塘湖北卡拉岗组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雪  冯成贵  虞卫东 《新疆地质》2005,23(3):234-238
新疆东准噶尔巴里坤县三塘湖盆地以北老爷庙额仁山一带,广泛分布一套红色、红褐、黄色酸性火山岩,前人(1:20万)将其归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C1h)和中一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C2~P1h),1999-2001年在这一带开展1:5万区调时发现,这一套火山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从而将火山岩从老爷庙组(D3l),黑山头组和哈尔加乌组中解体出来,划归为卡拉岗组(P1k),为一套陆相酸性火山岩.以喷溢相流纹岩、霏细岩为主,是造山后弛张期大陆板内火山岩,时代为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3.
林尚泉 《中国岩溶》1986,(Z1):76-80
<正> 本文试图通过黄荆岭背斜的水文地质解译,为航片在水文地质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一个例证。黄荆岭背斜位于1∶20万邵阳幅中部,邵阳市东南约30公里。属于祁阳“山”宇型构造前弧北翼,为一宽缓褶皱,轴向约北东30度,面积百余km2。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3s)厚—巨厚层隐晶质灰岩,锡矿山组下段(D3x1)厚层灰岩、泥质灰岩构成主要含水层。相对隔水层是锡矿山组上段(D3x2)砂、页岩。  相似文献   

4.
福建明溪寒塘组地质特征及时代归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福建明溪北部寒塘地区出露一套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原划分为中-上元古界下峰(岩)组。经1:5万区调和剖面研究,现已查明其空间层位在万全(岩)群之上,并伏于盖洋群之下,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与其上覆及下伏岩石地层差异明显,具自身特点,厚度较大,且区内有一定延伸性,因此,作者新创建寒塘组,据其与上覆,下伏地层关系及及取得的930Ma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其时代归属青白口纪,该岩石地层单位的的建立及其时代确定,对闽西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划分,区域对比及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总结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岩石地层分布情况及近年来同位素测年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阜新组中下部(高德层-孙家湾层)可与营城组对比,时代为巴列姆期-阿普特期;阜新组上部(水泉层)可与登楼库组下部(一、二段)对比,时代为阿普特期;登楼库组上部(三、四段)与阜新组顶部火山岩(张老公屯组)层位相当,时代为阿普特期-阿尔布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北沙巴尔吐一带开展1∶5万区调时,根据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沉积环境等对出露于该地区扎格斯台一带的一套黑色砂板岩进行了重新厘定。重新厘定后的林西组为一套黑色板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地层组合,具陆相沉积特征。该套地层在原1∶20万区调工作中被划归索伦组(P_(1~s)),原1∶25万区调又将其划归哲斯组(P_(2~(zs))),本次将上部陆相碎屑岩部分重新厘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该地层的重新厘定对本区寻找烃源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沙厂背斜核部存有三种不同于层位、不同位态的断层,即震旦系灯影组中顺层滑动带(FC1);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层间滑动构造(FC2)及切割灯影组白岩哨段下亚段层位的陡倾斜断层组(F4).当含矿溶液沿上述断层破碎带运移至低温环境下,发生进一步沉淀充填,形成矿区三种赋存类型不同的铅锌矿体.该矿床属地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型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在赣中地区开展的1:5万区调工作中,于南华纪早世古家组之上新发现一套变沉凝灰岩、变余砂岩、千枚岩夹灰岩组合,其层位与南华纪晚世下坊组相当,但岩性组合差异很大,两者属同时异相的沉积产物。早期工作中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将这套岩性组合及其下伏古家组合砾岩石组合统称源里组。新厘定的源里组是将原定义的源里组下部含砾的岩石组合划归古家组,其上部不含砾的这套岩石组合才归属于重新厘定的源里组。鉴于新厘定的源里组分布于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对接带的南缘,代表古家组冰碛岩之上沉积的一套斜坡相浊积岩,与下坊组盆地相复理石建造明显不同,其空间展布及其边界对确定两大板块的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故本文作者将该套岩性组合重新厘定为源里组,时代归属于南华纪晚世.  相似文献   

9.
青海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在柴达木盆地昆2井井深5120~5140 m发现南星介化石带。通过对比柴西地区和柴北缘地区南星介化石带的发现层位,并将该化石带顶界在地震剖面上进行标定追索,认为南星介(Austrocypris)是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下段上部的标准化石。从发现南星介化石并标定有T4反射界面的冷科1井(或深88井)开始,沿地震测线向昆2井进行追索,经时深转换,将昆2井5040 m处标定为下干柴沟组上段与下段的分界。两井之间T4(下干柴沟组上、下段分界)、南星介化石带顶界和T5 (下干柴沟组底)呈3条平行线,表明其得到闭合验证,下干柴沟组上、下段的分界划分合理。因此,生物地层学与地震地层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对比柴达木盆地陆相新生界红色碎屑岩区的地层。  相似文献   

10.
贵州铜仁地区石竹-牙溪-带的熬溪组自下而上分为3个岩性段,第Ⅰ段主要由泥质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组成,上部产较多的三叶虫,计6属(2亚属),3种、2未定种及1新种,分别为mbowmania(Mufushania)nankingensis、Probowmania(Pr.)balangensis、Balangcunaspis(B.)transversus、Oryctocephalopssp,、Kooteniasp.和Deiradonyxtongrenensissp.nov.。其中Deiradonyx见于澳大利亚北部Templetonian下部的Alexandris层.Oryctocephalops主要产于西伯利亚Amginian下部,两者时代均为早寒武世;KDotenia主要见于下寒武统:其他三叶虫均为凯里组下部常见的分子。上述三叶虫的发现改变了熬溪组为中寒武统的认识,熬溪组是跨中、下寒武统的岩石地层单元。熬溪组第Ⅰ段上部层位为下寒武统顶部,与紧邻的第Ⅱ段下部的含钾页岩共同组成凯里组。  相似文献   

11.
川西理塘甲洼盆地中的甲洼组是一套厚度在300m左右的松散状河湖相沉积物。磁性地层结果表明,B/M界线位于剖面中部157.0m处,剖面底部记录了奥尔都维正极性亚时。对比Cande和Kent的极性年表,理塘甲洼组的始沉积年代约为2.10MaBP,结束于0.10MaBP.孢粉记录显示该地经历亚高山针叶林植被→高山草甸植被的演变过程,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湖相→冲积相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蔚县煤田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上、下段地层在沉积岩性质及含煤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条件下的产物,表示其间经历了构造运动,其界线置于杂色岩层底部为宜,从区域上看二者应为不整合接触关系。名称上没有必要使用下花园组一名,起用京西门头沟煤田的相应地层名称,将原下花园组上段改称为龙门组、原下花园组下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最新的地质调查成果,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对江西信丰大塘盆地上白垩统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盆地相应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文阐述该地层序列中段长岗群及其横坑里组、窑前组、新仓下组的建群、建组理由,描述其正层型剖面及含义特征,并对其时代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九陂组(亚田煤组)是粤北和湘南晚二叠世重要的含煤地层,其下伏"梅田灰岩"的涵义和(虫筵)化石Gallowayinella meitienensis的层位问题曾长期未得澄清.通过对梅田组剖面的详细工作,建立了下部的Gallowayinella组合和上部的Nanlingella jiaozishanica-Sphaerul...  相似文献   

15.
湖南元古宙林家湾组和横路冲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单介绍了湖南元古宙论水铺群林家湾组正层型剖面和板溪群横路冲组正副层型剖面;对比了二组剖面的地层岩性和成岩时代及层位等特征;论证了沧水铺群林家湾组层位是合乎客观地质实际的;阐述了对湖南益阳沧水铺地区磨拉石一火山建造的划分对比讨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楠  李家华  陈铭培 《地质与资源》2009,18(4):298-303,255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的高于庄组属于中元古界长城系,下伏长城系大红峪组,上覆中元古界蓟县系杨庄组,沉积年限200 Ma(1800~1600 Ma),共划分为4个亚组,自下而上为官地亚组、桑树鞍亚组、张家峪亚组和环秀寺亚组,为一套厚940 m的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从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个方面探讨了高于庄组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岩石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各种元素含量在岩石地层界线附近变化较明显,说明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辅助划分沉积地层或对已划分的地层界线进行优化.另外,据CaO/MgO、Ca/(Ca+Fe)和Sr/Ba比值及V、Ti元素特征分析,该研究区高于庄组为较干热气候下的海洋环境沉积.  相似文献   

17.
杨怀龙  李勇 《甘肃地质》2014,23(2):27-32
本文对柳树沟组与七角井组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通过对两组进行野外剖面测制,区域分布,空间层位,化石组合及时代,沉积环境,岩石岩相特征的分析,认为两组都可分为3段,并具有同时异相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豫西栾川地区大红口组、鱼库组的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干清 《现代地质》1993,7(2):138-144
本文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大红口组和鱼库组的地层层序及上下关系。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大红口组火山岩应属大陆边缘裂陷槽环境下的偏碱性粗面岩。晚元古代青白口纪与震旦纪之交,由于南部秦岭洋壳开始向华北地台俯冲,在原秦岭地块的部位发育了岛弧。岛孤以北的弧后盆地发育了以二郎坪群下部为代表的火山-碎屑沉积组合。受弧后扩张影响,更北的华北地台南缘则出现了边缘裂陷槽。大红口组和鱼库组以及其上的三岔口组,就是这种构造环境下发育的火山-沉积岩组合。  相似文献   

19.
土城子组/后城组为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的燕山褶皱冲断带和盆地中晚侏罗世的典型碎屑岩沉积.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在燕山地区的通行的有关土城子组/后城组、及其之下的髫髻山组/ 蓝旗组,和上覆的张家口组/东岭台组火山岩的相关对比方法提出质疑.其他同行近期发表相关的氩-氩法和铀-铅法同位素测年数据指出髫髻山组/蓝旗组年龄为175~147 Ma、土城子组/后城组年龄为156~139 Ma、张家口组/东岭台组年龄为147~127 Ma,显而易见,上述地层组的年龄是相互重叠的.这些测年数据说明以往的地层对比是有问题的,燕山造山带在中、晚侏罗世所发育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地层是穿时的.因此,传统上用(165±5) Ma 和(135±5) Ma之间的区域不整合来作为划分髫髻山组和后城组的层序界限是值得商榷的.尽管一些髫髻山组的火山岩和土城子组/后城组的沉积岩是与向南或向北的冲断作用相伴生的,但在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之间的30~35 Ma的时间间隔内却是相对的构造平静期.这一结论是基于以往的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之间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的观点所得出的.新近基于对承德盆地土城子组地层形成研究分析认为承德冲断层的实际位移距离应小于Davis等2001年所提出的位移距离,笔者接受这一观点.但笔者并不同意在承德地区土城子组的沉积主要是受控于承德北部的向南冲断作用.现今承德向形盆地主要是由于向北冲断的承德县冲断层下盘变形的结果, 主要是(1) 它向北发生倒转;(2) 盆地南部的粗碎屑沉积的物源主要是来源于承德县的异地体.土城子组/后城组的沉积没有必要完全受控于构造作用.土城子组/后城组的沉积是紧随着在燕山部分地区发生的,持续了20~25 Ma 的髫髻山组/蓝旗组火山及岩浆活动.在中、晚侏罗世期间,燕山地区的岩浆活动必定导致地形的起伏,这就为快速剥蚀及粗碎屑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从前所提及的有关燕山带的土城子组/后城组和阴山带的大青山组的地层对比的依据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广西宜山马平组的■类化石分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了广西宜山马平组(虫筳)类化石的分带情况,并和国内有关地区的上石炭——早二叠统的(虫筳)类化石带进行了对比。根据对采自宜山马脑山连续地层剖面上约120个(虫筳)类化石种的研究,该地马平组的(虫筳)类化石可自上而下分为三带、四亚带: 栖霞组 Misellina claudiae 带; 马平组 Ⅲ. Pseudoendothyra discalis(sp.nov.) 带; Ⅱ. Pseudoschwagerina 带; (4)Eoparafusulina simplex 亚带; (3)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Robustoschwagerina 亚带; (2)Pseudoschwagerina cheni 亚带; Ⅰ.Triticites 带; (1)Triticites simplex 亚带; 黄龙组 Fusulina-Fusulinella. 本文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发育于该地马平组顶部的一个独特的(虫筳)类动物群——Pseudoendothyra动物群,对其对比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还描述了6个(虫筳)类化石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