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下滑翔机可以高效地观测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强等海洋参数,但由于热滞后效应,盐度数据,特别是在温度梯度较大的温跃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了3种目前常用的盐度热滞后订正方法,对带泵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9年8月在中北太平洋所观测的盐度数据因热滞后效应引起的偏差进行订正处理,与船载911型温盐深测量仪(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CTD)观测盐度进行对比,在比较了3种方法对滑翔机盐度订正前后下降和上升剖面偏差的减少程度、订正后剖面与船载CTD观测剖面的偏差大小和下降上升温盐曲线(T-S曲线)的一致程度后,得出了水下滑翔机盐度订正的最优方法,即在订正电导池中实际温度的前提下,采用计算机图形分割方法,最小化滑翔机机载CTD测得的下降和上升两个剖面T-S曲线围成面积所确定的目标函数,来确定合适的热滞后修正振幅和时间常数,从而修正下降和上升两个剖面之间盐度偏差。  相似文献   

2.
走航式海洋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MVP)是一种集成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的海洋调查设备,能对多要素进行同时观测,获得高水平空间分辨率的数据资料。MVP由于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响应时间的不匹配,下放速度过快(峰值速度4m/s)而造成非常严重的盐度尖峰现象。本研究通过结合F法、GM法和Grose法提出的盐度尖峰订正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Match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 times法,对压力、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三者进行响应时间的匹配来减弱盐度尖峰。与SBE-9型CTD资料进行对比发现订正后的资料误差比订正前减小80%,与CTD盐度曲线互相关程度为0.917。对比35N断面修正前后的盐度资料发现订正后温盐跃层处出现的低盐区域消失,与CTD断面资料对比结果显示MVP资料比CTD资料在细结构上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走航式海洋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moving vessel profiler,MVP)是一种集成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的海洋调查设备,能对海洋多要素进行同时观测,获得水平方向的高分辨率数据资料。由于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响应时间的不匹配,MVP下放速度过快(峰值速度4 m/s)而造成非常明显的盐度尖峰现象。本研究结合Fofonoff(F)法、时间常数指数递归数字滤波(Giles and McDougall,GM)法和Grose提出的盐度尖峰订正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MCT(match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 time)法,通过对压力、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进行响应时间的匹配来减弱盐度尖峰。将SBE-9型CTD资料作为标准,发现订正后的资料与CTD盐度曲线的互相关系数为0.917,误差比订正前减小80%。对比35°N断面修正前后的盐度资料,订正后温盐跃层处出现的低盐区域消失。MVP的应用比常规海洋调查仪器CTD对于海洋现象的观测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几种CTD资料的处理方法,对在中日黑潮调查中马克ⅢCTD观测资料的处理效果,指出了仪器的际定和数据处理是保证CTD资料质量的重要方面,描述了针对马克ⅢCTD的特点对温度观测值滤波和不进行滤波会对CTD资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产温盐深剖面仪(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profiler,CTD) 测量性能的不断提高,其使用范围和规模也逐步扩大,需要规范CTD 海上剖面测量性能评定方法。在威海附近海域开展基于锚泊式平台CTD 海上比对试验,通过改变同架比对CTD 数量、引入相关系数和平均差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海上比对试验效果,提出以精准度和灵敏度为目标层的CTD 海上剖面测量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对被测CTD 海上剖面测量性能相对全面的评价,准确量化了被测CTD 在实际海洋环境中的剖面测量性能,为国产CTD 海上剖面测量性能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潜标温盐深剖面测量仪(CTD)在长期使用后仪器数据会发生漂移、准确度降低,对科学研究的正确性和可信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依据船载CTD的作业内容,为SBE37潜标CTD设计了一种用于比测的CTD底托架,将大洋水体视为恒温槽,以SBE911船载CTD为比测标准,通过回归方法计算了潜标CTD的温盐传感器校准系数,并将该系数下获取的数据与未校准的数据进行比较。温度比测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为3.833 3×10~(-4)℃,原始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为5.500 0×10~(-4)℃,电导率比测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为2.166 7×10~(-4) S/m,原始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为2.333 3×10~(-4) S/m,以上结果证明,本文中设计的比测方法对提高潜标CTD准确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声学数据传输模块,与目前海洋调查中常用的自容式SBE 25 CTD集成,建立一套能够实时监控CTD数据和工作状态的CTD测量系统,克服了自容式CTD盲测的固有缺陷,有效防止仪器触底,确保仪器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8.
拖曳式CTD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曳式CTD剖面仪是国家863支持的项目之一。文章叙述了拖曳式CTD的意义,介绍了拖曳式CTD的现状并与传统CTD剖面仪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探讨了拖曳式CTD剖面仪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外走航ADCP资料的系统误差订正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珠江口外2006年冬季航次走航ADCP观测资料处理中发现用Joyce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订正系统误差,其原因在于订正角与航速、船艏向相关。给出了一个订正角为船艏向余弦的拟合函数,得出良好的订正结果。分析了VmDas软件处理流速结果的精度,给出了系统误差识别的方法。发现观测资料中一些不能为VmDas软件识别的错误数据,分析了海况对观测资料的影响,提出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与误差订正的一套程序。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分析了CTD电导率实验室校准不确定度来源项,按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以实例形式分析评定了CTD电导率实验室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CTD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D测量技术是海洋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简述了CTD测量技术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内外CTD技术的现状和动向,同时还探讨了CTD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叙述CTD剖面仪和传感器校准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CTD校准技术研究和校准设备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应加强CTD传感器动态校准的研究,同时,应研制精度慢温盐水盐力罐,用于在实验室内研究建立CTD传感器数学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叶松  周树道  刘凤  韩月琪 《海洋通报》2017,36(5):481-489
温盐深是反应海洋物理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海洋水文观测的基本要素。CTD剖面仪(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profiler)是进行海水温盐剖面观测的主要仪器,利用CTD剖面仪可精确测得水下不同深度上海水的温度和电导率参数,进而能够推算出海水盐度、密度、声速等相关信息,对于海洋经济开发、海上国防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温盐深剖面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现状,对几种典型的温盐深测量设备及各种海洋观测平台中搭载的CTD传感器进行了介绍,论述了CTD传感器的标定和测试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海水温盐结构的反射地震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物理海洋学的研究中,利用CTD(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 sensors)测量方法研究海水温盐结构存在着获取数据时间长、数据横向精度低的缺点,而利用反射地震记录可以获得剖面上连续的水体温盐结构,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反射地震方法研究海水温盐结构是个新的交叉学科方法,称为"地震海洋学".由于海水水体的物性变化比地层物性变化小得多,造成海水水体的反射地震资料信噪比很低,各类干扰强烈,因而海水水体的反射地震资料处理也和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它处理的重点是振幅补偿,叠前去噪以及叠后处理.笔者通过对"十五"973项目在南海东北部采集的一条高分辨率多道反射地震测线的海水水体部分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压制了强线性干扰波,获得了水体反射图像.地震叠加速度分析获取的3个CDP (Common Depth Point)的垂向速度从1540 m·s-1单调减小到1478 m·s-1,与CTD测量得到的速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海鸟系列温盐深测量仪(CTD)原始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各个过程中的原理,根据规范和工作实际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针对资料的标准化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机载投弃式温盐深浮标中的三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投弃式温盐深浮标,是机载投弃式温盐深浮标技术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本文在对整个技术系统做一般简要介绍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机载投弃式温盐深浮标中三项关键技术和一项关键工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载内波尤其内孤立波观测所面临的数据采样和快速下放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系统介绍了船载内波快速观测技术设计的基本路线.主要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SBE-49 CTD外部扩展数据采集系统技术,C8051F320和NAND结构的FLASH设计和甲板作业设备.满足了内波快速观测技术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WOCE CTD校准标准和我国的WOCE CTD校准实验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温度、电导率和压力等物理变量的定义、单位,传感器的实验室校准标准和我国在九五863项目中建立的WOCE水平的CTD校准实验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A lightweight modular rosette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be launched and recovered from aircraft in ice-covered waters through a 12 in. diameter hole in the ice. The small diameter is achieved by the modular design, in which a CTD module is attached to the end of a conducting cable and water bottle modules (four 4-L bottles per module) are positioned vertically above it. A novel tripping mechanism based on melting a link of monofilament line is used to close the water bottles at the desired depths. After launching the rosette, the cast proceeds like a normal rosette cast with the trace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oxygen and other desired sensors being displayed on a computer screen during the down and up casts and tripping the bottles electronically at the desired depths on the up cast. A Seabird 19+ CTD and Seabird 43 oxygen sensor are mounted in the CTD module and data acquisition and bottle tripping are controlled using a Seabird 33 deck unit and Seabird's SeaSave software run on a laptop computer. Deployment and recovery are done in a heated tent attached to the aircraft to prevent the water from freezing. After recovery the bottle modules are placed in coolers with bags of snow to stabilize the cooler temperature close to 0 °C, which is within ±1.8 °C of the in situ temperature, and the modules are transported back to a base camp for subsampling and sample processing. This system has been used to collect over 250 water samples in the ice-covered Lincoln Sea and the quality of the samples for dissolved gase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has been excellent.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东海黑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现有的几种海流计算方法,根据与P矢量法相同的动力特性和内在假设,对海流计算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易扩展、适用范围广的新方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利用1989年4月以来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6个航次的CTD资料,对东海黑潮流区域应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了海流计算.通过与船载ADCP实测结果比较表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