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天然热释光方法是一种重复性较好的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样品粒度、加热温度、仪器灵敏度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测量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地质解释。针对这几种主要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做了初步试验性的研究,分析了引起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给出了最佳的测量条件。  相似文献   

2.
周曙光 《安徽地质》2003,13(2):111-114
天马山硫金矿床位于铜官山矿田内,经铜陵有色(集团)公司的勘探和开发,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特征分析,认为矿体矿化类型有3种:层控夕卡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型,它们是受统一成矿作用控制的产物。根据矿床中矿体的矿化类型不同以及不同矿化类型矿体的赋存空间位置不同等特征,提出了在天马山矿区及铜陵成矿区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手持式GPS测量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小比例尺地质测量中,用GPS单点绝对定位技术测定地质点,减少了控制测量环节,降低了成本,因此GPS绝对定位在地质工程测量中仍然有应用的前景,但是,定位时必须做到:(1)合理选取校正的控制点;(2)正确校正参数;(3)定期和不定期检测仪器;(4)保证仪器的高度角和有效工作时间。该方法应用在某地质工程测量中,实测面积60km^3。经传统高精度直测检查验收证明中提出的方法完全可以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祁漫塔格成矿带中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文基于前人对该矿区地质特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TOUGHREACT数值模拟软件,针对石英-晚期硫化物成矿阶段进行成矿过程化学反应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建立地质概念模型和网格化物化参数的设置,在设置的时间步长内对多相流体流动和热对流传导、溶质运移以及地球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矿区内不同温压条件下成矿元素化学平衡浓度变化的总体趋势以及对方铅矿和闪锌矿矿物溶解沉淀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50℃降至155℃时,Pb2+的化学平衡浓度出现骤减;当温度从300℃降至100℃时,Zn2+的化学平衡浓度出现骤减;由于矿物的沉淀需要消耗大量相关的成矿元素,方铅矿和闪锌矿最佳成矿温度范围分别为155℃~250℃和100℃~300℃;不同温度和压力对成矿元素化学平衡浓度影响不同,温度是控制方铅矿和闪锌矿沉淀化学反应的核心因素,压力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与传统地质解译结果相对符合,证明了模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1991,(2)
国外水文仪器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总的发展趋势下,国外的水文仪器越来越普遍地采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采用微处理器和小型机控制,实现对各种水文信息的检测、分析、处理、传递、调节与控制等自动化过程,并开始或者推广采用激光、超声、光纤、固态存储、卫星通信等新技术,从而使水文仪器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均有很大的提高。美国的地质调查局计划在几年时间内将该局管辖内的所有的水文仪器改造成智能化的形  相似文献   

6.
矿井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改进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改进提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KDL-3型矿井地质雷达系统,是在原有仪器的基础上吸取国际最新技术作了重大改进而成的。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采样器、防爆微机和喷墨打印机等组成;下井仪器为隔爆兼本安型,具有微机控制、数...  相似文献   

7.
实时确定地层界面是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考虑到泥浆电阻率、井眼在一定范围内对随钻电磁波影响较小,把三维地层模型简化为一维地层模型,大大减少了正演计算量。利用马奎特方法对其进行了实时反演计算,获得了仪器与地层界面之间的距离。实验表明,所确定的地层界面位置与实际相吻合,能够控制仪器的运行轨迹,使井眼保持在期望的地层内,有效提高了水平井的随钻地质导向能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数据处理及结果表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数据处理及有效数字位数等问题,并根据现有分析方法及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因素,对实施室报出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的有效位数进行了约定。意在促进我国同位素地质数据的规范化,从而更有利于不同实验室的测试数据之间的对比和应用,更充分地发挥同位素地质测试数据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型化管激发X荧光仪是为适应地质大调查的城是研制的新一代X荧光仪。本文简介了该仪器的技术创新、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在地质大调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现场试验表明,该仪器及相应技术在地质大调查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形成背景及动态演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是目前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形成演化的地质及大气环流形势,推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化并不是简单的温度变化所致,是在特定的地形格局控制下,气候环流复杂演化的结果。根据生物群落对气温变化响应的原理,说明气温→降雨→生物群落演替是一个不同时的响应过程。然而,西北地区现实的生态环境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的演化,使得该区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初期阶段,暖干化现象非常明显。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生态系统仍以草原及荒漠草原为主,维护草原植被是环境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气固耦合作用下温度对煤瓦斯渗透率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得到温度对煤瓦斯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在实验室通过改装三轴渗透仪, 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煤瓦斯的渗透率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下, 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减小均呈二次抛物线趋势, 即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大。在卸载初期, 温度较低时煤瓦斯渗透率下降梯度比高温时大, 渗透率值较高; 卸载后期, 较高温度时煤瓦斯渗透率上升梯度比低温时大, 渗透率值大。由实验可知,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 对于不同温度, 煤瓦斯渗透率的变化关系均具有典型煤层气开采的三阶段主导作用特征。有效应力、气体吸热和煤固体受热是影响煤体渗透率的重要因素。在卸载初期, 煤固体受热膨胀及有效应力对渗透率起主导作用, 卸载中后期, 气体滑脱和气体吸热对渗透率起主导作用。实验分析后认为, 开采煤层气时采用先压裂后注热的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煤层气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ICAP仪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其测试精度与准确值差别是较大的。因此,正确进行工作条件的优化,是ICAP仪器分析工作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依据及实验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实现条件优化的具体方法,以及其对于确保仪器的最佳测试状态和进一步扩大测试领域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硬石膏的高温相变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淑珍 《矿物学报》1998,18(1):73-79
本文研究了煅烧硬石膏的结构及硬石膏的高温相变。发现不同温度煅烧的硬石膏晶体结构及显微形态是相同的,仅存在不同程度的晶格畸变和晶粒尺寸的差异。硬石膏的高温相变是可逆相变,二者的转变温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温高压下煤变形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压力实验条件下,不同煤级煤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探讨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变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论述了温度和压力在不同煤级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具有的不同作用。在中煤级阶段,虽然围压的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的强度,但温度的影响更为重要。较高煤级在小应变阶段,温度起主导作用;而到了大变形阶段,围压的作用又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此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煤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对煤的变形行为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15.
高温实验研究火成岩成因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球粒陨石晚壳的分层及玻璃质的研究,探讨了类地行星的层圈构造划分及地球早期玄武岩与月岩形成的机理。论述了高温实验结果对火山岩、侵入岩、陨石及含水暗色矿物等有关成因研究的意义。根据酸性火山岩干熔与湿熔实验中矿物熔融顺序的不同,分析了花岗闻风而动 浆侵入酸度演经及浅色麻粒岩的 ,讨论了岩石熔点与酸度、结构的关系。根据玄武岩加花岗岩的熔融实验结果,排队了玄武岩浆同化花岗岩形成 白榴玄武岩的可能,并提出了高铝玄武岩浆与碱性苦橄岩浆分离结晶形成拉斑玄武系列岩石及出现跨越趋势的可能。通过不同酸度、不同温度熔体粘度的计算.阐述了同一温度下熔浆酸度愈大粘度增大率愈大的特点及其与火山相、喷发及火山类型的关系。通过轻度钠化、变质、风化的玄武岩熔融结晶实验与新鲜玄武岩的对比,指出具原岩显微结构的岩石.其化学成分仍可作为火山岩分类命名、系列划分的依据。通过玄武岩熔融结晶实验,研究了熔浆过冷度、成桉密度、晶体生长速度与矿物结晶程度的关系,并指出了白榴苦橄岩熔体在降温过程中,晶出矿物的共生组合、演化顺序及其意义。根据含水暗色矿物的升温研究,阐明了它们氧化、脱水与热光性的变化过程及其暗化、分解、熔融的变化阶段,阐述了它们在地质温度计、划分岩浆岩相等方面的作用,并由玄武岩的熔融结晶实验结果,研究了富钙单斜辉石在压力效应、淬火效应中Ti 与Al2含量的不同,还指出可能有“等温效应 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深海温度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太平洋、大西洋深海温度场谱分析发现,地球海洋温度变化广泛盛行着22年尺度的年代际周期性变化,这种22年变化周期在深层海洋中更为清楚。分析认为,这是地球海洋温度场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世界海洋不同海域深海温度对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响应的相位存在显著不同,南北大西洋海温变化相位相差115度,即变化趋势接近相反;南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相位相差19度,南太平洋变化超前。另外,太阳活动所激发的海温变化的振荡幅度在不同海域也有显著差异,北大西洋海温22年周期振幅为0.07℃,而南大西洋则高达018℃,是北大西洋的2.5倍之多!在太平洋中,北太平洋深海温度22年周期振幅最大,南太平洋次之,赤道中太平洋最小  相似文献   

17.
付锦  裴承凯  潘大金 《铀矿地质》2007,23(2):109-1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氡析出率测量的α能谱测量仪。这种仪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稳谱方式提高仪器稳定性和测量的重现性;可以针对不同测量要求设置不同探测核素,以达到避免探测器污染、节省测量时间的目的;系统通过Windows界面的测谱软件,对测量进行控制、对谱线进行操作和显示全谱。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组成、性能、特点、温湿度影响的抑制方法、采样方式、氡析出率换算方法以及测量图谱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18.
灌注桩混凝土与泥浆界面检测一直是困扰施工行业的难题,常规的手工量测误差随着空孔段的加深越来越大。利用混凝土的密度和电阻抗与其它介质不同的物性原理,研发了灌注桩混凝土界面自动检测仪,介绍了仪器的主要结构组成、软件设计、现场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能够有效解决灌注桩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与泥浆界面检测问题,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热压温度确定原则及低温活化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苗 《地质与勘探》1999,35(1):57-58,64
评述了金刚石制品热压烧结温度判定的理论依据,介绍了添加微量元素降低YG合金烧结温度的机理;同时提及粉末细化、粉末预合金化、稀土合金等活化烧结工艺  相似文献   

20.
实验变形岩石低温破裂作用的微观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湿度和压力分别达300℃和3GPa干条件下实验变形的一系列花岗岩样品的系统光学和扫描电镜显微构造分析,识别出了几种具有不同特点及不同变形机制的显微破裂型式:a.微破碎带;b.微透镜带;c.短程破裂;d.扭折带破裂;e.粒内破裂;f.颗粒边界破裂。评价了它们与高压型和低压型破裂的显微构造对应性,认为a和f是低压破裂的特征性构造型式;b、c和d在高压破裂中最为典型;而e则可以出现在两种破裂型式中。本文阐述了破裂作用的微观机制,包括破裂的成核、扩展、生长和连接。破裂作用、由破裂诱发的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在目前实验变形条件下占主导地位,而在相对较高温条件下晶质塑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破裂作用的成核可以始于颗粒边界,而引起摩擦颗粒边界滑移,也可以始于相邻颗粒或晶内包体颗粒的一些端点,或始于晶内双晶和解理面。破裂的生长和扩展一般是由于一些破裂的侧向延伸、相近破裂系统的联合和不同破裂系统的转变。低压样品的最终破裂一般归咎于一些贯穿性微断层的出现及主断层附近微破裂群的产生,微破碎角砾岩是其主要构造岩类型,类似于天然张性断层带构造;而沿主高压破裂附近却从未见到这种微破裂群的出现,主要表现为主破裂面及一些均匀分布的短程破裂构造, 典型构造岩为构造透镜体, 类似于天然压性与压扭性断层构造。两种破裂在成核、扩展与位移发育诸方面表现出的差别有助理解它们在声发射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