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本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学生思维的“载体”,通过研究问题的设计、分类、筛选、呈现的优化策略,让学生思维过程、思维水平、思维状态可视化;以思维导图、可视化教具、数字化技术、测试评价量表的应用为学生思维可视的“工具”,构建“基于问题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模型,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进行诊断,调控教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2.
根据党和国家新发展理念、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二十大报告关于“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梳理了“有效失败”“创新思维”相关文献研究动态,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有效失败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构想及其三种具体教学策略:学生先学先究经历有效失败,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形象思维;学生片面观点经历有效失败,依托头脑风暴培养发散思维;学生个别举例经历有效失败,加入课堂辩论培养批判思维。本文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与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具有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等鲜明特色,对营造地理课堂的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理新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发展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思维。针对有些学生的思维遇到各种障碍,产生思维惰性,等待教师和其他同学“喂食”的现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各种情景,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达到会思、乐思、善思和欲思的目的,从而提高地理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何修斌 《地理教学》2010,(11):33-34
“一图多问”是指教师不断地挖掘、提炼教材,以教学简图的形式,突破问题“瓶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过程。使充满智慧的课堂成为启迪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平台,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敲门砖”,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版《七年级上册》“中国的人口”为例,在确定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课时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情,进而设计作业内容和类型、作业评价以及单元作业结构统计表,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培育,从而落实“减负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分级计分”问答题具有情境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双位编码赋分”的方式来评分。该类题目对学生的地理思维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提出在学业评价实践中,应拓展诊断性评价的内涵,重视对学生地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和诊断,并合理使用纸笔测验,转变评分理念。  相似文献   

8.
史小燕 《地理教学》2019,(14):40-41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教学案例,从“思维导图”填空,到“思维导图”重构,到“思维导图”延伸,再到“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不断地深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与综合思维有着密切的内在认知联系,建立具有地理综合思维特征的思维导图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本研究结合综合思维的特征和思维导图的属性,在理论推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地理综合思维特征的思维导图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含2个一级指标:质量和过程;5个二级指标:全面性、层次性、关联性、完整性、呈现方式.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者通过实践指导样本学生绘制具有地理综合思维特征的思维导图,最终通过检验,证实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指标体系的应用为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提供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0.
金冶 《地理教学》2022,(8):23-26
本文基于思维型课堂理论梳理了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型,包括创设情境与认知冲突、思维互动与自主建构、梳理归纳与思维监控、拓展提升与应用迁移四个教学基本过程。基于此,本文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创设复杂开放的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置递进的任务和问题链引导学生在思维互动中自主建构,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梳理思维结构,最后创设新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迁移应用中实现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黄春媚 《地理教学》2022,(12):34-37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有效触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为其持续高效学习地理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基于思维可视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引领思维发展,运用视频、地图、思维导图、流程图、景观图和地理模型等思维可视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由知识层上升到思维层,深入分析地理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本文将乡土地理融于课堂教学,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和分析乡土地理环境,培养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4.
黄文彬 《福建地理》2000,15(2):57-59
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贯穿于地理课程教学之中,仍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地理教材知识内容的结构、特征,采用适当的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想等几种主要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概要阐述。着重介绍上述几种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思维方式方法的事件及其与教材结构的方法、手段,以期学生在学习地理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合思维素养的导向下,以“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为例,从确定单元主题和课时、设计单元目标、选取作业类型、编制单元作业试题、制作单元作业结构统计表等方面开展大单元作业设计,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提供理论参考,落实为学生“减负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潘艳 《地理教学》2023,(2):17-20
认识区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综合思维是认识区域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本文以“大江大河之旅”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打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素材、重组教学流程三大策略,突破常规区域地理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学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强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才能使学生学到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在快乐课堂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世界咖啡汇谈”能够促进参与者深度对话,释放灵感与创造力,是创造集体智慧的有效方式。本文基于“世界咖啡汇谈”模式的理念和原则,将其与高校地理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设定情境,明确共同学习愿景”“建设‘共同学习环境’,合作探索真正问题”“实现观点‘异花授粉’,共同创造集体智慧”“学会彼此倾听,共同催生深度对话”“总结反思,共同分享集体智慧”等路径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思维与合作交流等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刘刚 《地理教学》2023,(1):60-64
在“三新”背景下,研学旅行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本文以丹霞微地貌区的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依据,通过思维建模,按照观察现象、质疑提问、初步研判、地理建模、释疑展示以及评价反馈的流程开展深度研学旅行,帮助学生培养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为深度研学旅行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新教材区别于老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设了“活动”和“阅读”栏目,尤以“活动”贯穿于课本的每一个章节,仅高中地理必修I的“活动”就多达66处,平均每章超过16处,每节超过4处,这种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的形式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有很大启迪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活动”的功能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新问题。笔者就“活动的处理和注意点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