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益清 《中国地质》1992,(10):30-32
天然宝石矿物是自然界形成的、能以单个晶体作宝石原石的矿物,属广义宝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宝石矿物主要包括天然金刚石,橄榄石,锆石,彩色刚玉类,金绿宝石类,绿柱石类,长石类,石榴石类,尖晶石类和电气石类等矿物的单个晶体.天然矿物的晶质体在自然界举目可见,不足为贵.然而在众多的矿物晶体中,能作宝石原石或在加工之后令人喜爱,可获得价值倍增者却极为稀少.由于宝石矿物必须同时具备单晶颗粒较大,透明度好,色泽优美,又有一定硬度,没有裂纹和放射性苛刻条件等,因此,也就极大地限制了宝石矿物形成  相似文献   

2.
导热仪是80年代问世,专为鉴测金刚石的新型仪器。它具有精确性高、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优点而倍受测试人员的青睐。但是目前这种仪器一般仅用作钻石鉴定,而未能物尽其用。作者根据矿物具有不同导热率的物理特性,提出导热议除了监测金刚石外,尚可扩展用于鉴测其它矿物类宝石的设想和具体方法,与宝石工作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俯冲板块能够输送哪些物质进入深部地幔?通过什么栽体?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地球物质循环至关重要,但目前仍不明确.为了研究这些问题,美国宝石研究所和美国卡耐基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对超深金刚石中的矿物包裹体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样品是Ⅱa型(N含量小于5 ppmw)、大颗粒的金刚石,包括重量达到3106克拉的库里南金刚石.前人针对这些金刚石中的硅酸盐包裹体矿物(超硅石榴石和Ca钙钛矿)的研究显示其来源深度为360~750 km.这些大颗粒宝石级超深金刚石中含有多个Fe-Ni-S-C的包裹体组合.  相似文献   

4.
金刚石小议     
在天然矿物中,金刚石以其独特的性质被誉为宝石中之珍品.过去,人们利用它的高硬度做为切削、研磨、精密机械、仪表和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随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简讯     
△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学术会议于19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召开。代表94个单位的15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18篇,内容涉及矿物谱学、黄铁矿、蛭石等矿物应用研究,砚石、陶瓷釉以及宝石资源、宝石加工、合成宝石等领域,反映近年来科研工作的丰硕成果。国际矿物学协会秘书长Hafner教授作了“五十年来矿物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的晶格畸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刚石是均质性矿物,但在偏光镜下常常显示非均质性。这给宝石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24金刚石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的特性及其定向红外光谱,指出金刚石的非均质性与杂质元素如氮、硼和氢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包裹体的存在是产生晶格畸变(塑性变形)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与利用红外光谱、喇曼光谱和阴极发光研究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7.
宝石矿物—钙铁榴石的物化性质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克樵  张英军 《岩矿测试》1996,15(2):109-113
应用电子探针等矿物物理分析测试技术,对我国某地发现的宝石级石榴石─钙铁榴石宝石矿物进行物化性质方面的研究,并对宝石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金刚石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实际上金刚石主要是由元素C结晶而成的矿物,其中发现了六十多种杂质元素。尽管这些杂质元素在金刚石中的含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其在影响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方面却非同小可。杂质元素不仅使金刚石呈现不同的颜色,同时也影响金刚石的其它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透光性等。  相似文献   

9.
人造金刚石外圆切片刀可切割光学玻璃、宝石、岩石矿物、陶磁建筑材料等,特别是我国自力更生研制成功人造金刚石后,金刚石切片刀在各行各业的的用途更加广泛.为使用金刚石切片刀而设计的切割机器大致分为机械夹具送料自动割切和手拿送料人工切割两种.由于对使用这种新工具缺乏经  相似文献   

10.
巴西的宝石     
在研究巴西生产的宝石的特征之前,对“贵石”(Precious)和“半贵石”(Semi-Precious)术语作简要说明是很有必要的,这两个术语不仅在巴西广泛使用,而且在其他各国也广为使用。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贵石仅指金刚石、红宝石和兰宝石(矿物刚玉的变种)及祖母绿(矿物绿柱石的草绿色变种)。所有其他宝石都认为是半贵石。但根据一些人的意见,除了上述四种贵石外,还可以增加六、七种,即加上称为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中氢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含氢对于天然与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体内而言是固有的,但是对CVD金刚石来说并非固有。氢可以稳定存在于晶格位、键心、反键心及四面体空隙等金刚石的结构属性中,也可以存在于显微流体包裹体中。即便是在 1473K下淬火,氢在金刚石中也并不发生迁移或扩散,表明氢在金刚石结构中是自陷的。金刚石中的氢的研究对于地幔矿物学及材料科学等均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疆喀拉喀什河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原生表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丽娟  赵磊  李学军 《新疆地质》2000,18(2):154-158
新疆喀拉喀什河水系的重砂矿物中发现了高铬铬铁矿、镁铝榴石、镁钛铁矿和铬透辉石等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结果表明,这些重消矿物不仅发育因河流和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次生表面特征(如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等),个别矿物还残留有金刚石找矿物原生表面特征,如丘状突起、三角和菱形熔坑等表面(SS),且为轻微磨损类。这些残留有刻蚀表面(SS)的矿物形成于金伯利岩浆最后侵位阶段,结合该区水动力条件,推测它们被搬运蚀表面  相似文献   

13.
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对形成环境要求最苛刻的矿物之一。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记录了金刚石生长、熔蚀、搬运等地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物质成分等信息,是探索金刚石物质来源、形成过程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金刚石晶形和组合及其颜色可大致区分金刚石来源; 金刚石表面特征是区分原生金刚石与砂矿金刚石的重要鉴别特征; 金刚石包裹体类型及组合、包裹体年代学及金刚石碳稳定同位素研究,可分析金刚石物质来源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确定金刚石形成时代,为研究金刚石成因、地幔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对形成环境要求最苛刻的矿物之一。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记录了金刚石生长、熔蚀、搬运等地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物质成分等信息,是探索金刚石物质来源、形成过程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金刚石晶形和组合及其颜色可大致区分金刚石来源; 金刚石表面特征是区分原生金刚石与砂矿金刚石的重要鉴别特征; 金刚石包裹体类型及组合、包裹体年代学及金刚石碳稳定同位素研究,可分析金刚石物质来源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确定金刚石形成时代,为研究金刚石成因、地幔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北云台群含蓝晶石岩石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安中 《江苏地质》1998,22(1):10-14
中上元古界云台群中的石英岩类、某些片岩类是含蓝晶石的层位。与蓝晶石共生的黄玉、天蓝石、磷钙铝石、叶腊石、金红石等矿物构成高压变质带里原岩为泥质、泥砂质的白片岩或类白片岩的一套矿物组合。它们将成为今后岩石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是今后寻找金刚石、刚玉、磷、镁等矿产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孕镶金刚石钻头参数与其性能间的定量关系问题, 一直是钻头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定量分析、严密的理论计算与推导, 得出了钻头时效和寿命与钻头有关参数的量化关系.定量研究结论与有关定性结果完全吻合, 说明通过研究钻头性能与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是可行的; 钻头性能与参数间定量关系, 可以用于指导钻头的参数设计, 并可以根据钻头的设计参数预知钻头的性能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表面真空盐浴镀覆金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金刚石表面真空盐浴镀覆金属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了盐的添加类型,添加量,真空度,渡覆湿度,保温时间,结果表明金刚石经真空盐浴镀覆以后,单粒抗压强度明显提高,并且在金刚石表面形成了碳化物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提高金刚石具性能的主要方法,包括;添加稀土元素,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应用,采用预合金胎体金属粉末,采用活化烧结方法,设计合理的结构,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采用超细或纳米级材料等。  相似文献   

19.
孕镶金刚石钻头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人们对其性能和钻头金刚石参数间的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认识。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钻头唇面上金刚石的分布模型,其结论与实际相吻合;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金刚石粒度对钻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金刚石的微区显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金刚石的形成是一个结晶物化条件变异,原始物质变换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杂质N、H等在其中的分布不均匀;同一晶体的中心部位其氮聚合态的转变时间与边缘相差约602Ma;金刚石中的成键氢以对应-CH3的C-H键形式存在要比对应于>C=CH2的C-H键形式存在更为广泛。利用红外光谱研究晶化固态物质必须强调定向及微区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