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专家大致把有毒鱼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棘毒鱼类。这类鱼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通过鱼棘刺伤人体,把毒液输入人体,引起中毒。棘毒鱼类包括鳗鲇科、科、科、银鲛科、蓝子鱼科、躄鱼科、角鲨科和刺尾鱼科等许多种类,其中最毒的是魟科的毒(俗称石头鱼),其次是同科的鬼(老虎鱼)和蓑(狮子鱼),这类鱼的背鳍棘的基部有毒腺。  相似文献   

2.
山东沿海近岸水域,据近几年的初步调查,大约栖息有130余种的鱼类。其中常见的有毒鱼类约十五种,分隶9个科,兹就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鱼毒性质等方面作一扼要报道。有毒鱼类就其施毒的方式来说,可以区分为主动毒素鱼类和被动毒素鱼类。主动毒素的鱼类,除具有产生毒物的腺体结构外,都有一个较为发达的刺伤结构的棘,作为施毒器官以供给毒液。这种毒物一般都不稳定,可被加热和胃液迅速破坏,是一种非作用于肠胃的外毒素,通常均为大分子结构。这类有毒鱼类常称为有毒腺的鱼类或棘毒鱼类(venomous or acanthotoxic fishes)。  相似文献   

3.
海洋中栖息着大约200多种毒鱼。许多毒鱼,可置人于死地。蚰科就是鱼类中最危险的鱼,无论寒带和热带海洋,它们都可以适应地栖息。鱼类学家根据毒鱼的毒液器官来区分毒鱼的类别,通常分为有毒鱼类、刺毒鱼类、毒腺鱼类3种。毒鱼中最著名的是毒蚰,俄罗斯人称“毒鲤”或“疙疸鱼”。人在海里和这种鱼发生冲突有90%会酿成死亡的悲剧。毒蚰栖息于东南亚、澳洲、非洲东部沿岸的  相似文献   

4.
林川 《海洋信息》1994,(1):13-15
近十几年来,由食用含有毒赤潮生物产生的赤潮生物毒素的海产品引起人体中毒和人员死亡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频繁发生。为减少有毒赤潮带来的危害,防止赤潮生物毒素造成人体中毒和人员死亡事件发生,在一些有毒赤潮多发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都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了相应对策。 在美国,东、西沿岸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有毒赤潮和赤潮生物毒素的威胁。在美国引起人体中毒的赤潮生物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对几种鱼类和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茶皂素类作为“清池剂”,试图解决对虾养殖的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对茶皂素和油茶皂素有较高的耐受力;茶皂素与油茶皂素均具鱼毒活性,油茶皂素则较强。鱼种不同,中毒反应也略有差异;两种茶皂素的鱼毒速度快,在致死浓度时16h内出现中毒死亡,毒性降解也快,浓度为5×10~(-6)时40h后不再引起鱼类中毒。  相似文献   

6.
西方有谚语,叫做“笨得像只鱼”。在美国,人们也常常将那些笨笨的新人菜鸟称做“fish”。在人们印象中,鱼类确实是一种傻傻的动物:你喂它多少食,它就会吃多少,甚至于会自己把自己撑死;以前的某些实验表明,它们只能记住最近3秒内发生的事。但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鱼类甚至比一些狗的学习能力更佳。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具有长期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辨识对方。他们通过水中的窃听获取各类信息,一些种类的鱼甚至会使用工具。鱼类“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赤潮毒素的成分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不仅严重地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环境,损害滨海旅游业,而且有毒赤潮生物产生的赤潮毒素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向上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人员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由赤潮毒素造成的人体中毒和死亡事件屡见不鲜。赤潮毒素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赤潮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和西加鱼毒等。本文拟就这些赤潮毒素的成分、性质、化学结构,毒素来源和产生的危害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从基因水平探讨海洋鱼类对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肝脏I时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1A(CYP1A)、II时相代谢酶alpha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和rho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热休克蛋白70 (HSP70)、alpha 1型钠钾ATP酶(ATP1A1)及β-肌动蛋白(beta-actin, ACT)基因cDNA核心序列,序列分别长879 bp、582 bp、588 bp、660 bp、749 bp和554 bp。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属鲈形目的黄斑篮子鱼CYP1A、GSTA和GSTR与同属鲈形目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欧洲鲽Pleuronectes platessa、真鲷Pagrus major、鲤形目的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CYP1A和GSTA与非洲爪蟾(两栖类)、鸡(鸟类)、小鼠、大鼠和人(哺乳类)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这可能与鱼类I、II时相去毒酶基因承担水环境毒素去毒代谢的特殊功能有关;而HSP70、ATP1A和β-肌动蛋白在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中均有较高的同源性,这可能与这些基因在机体中承担的最基本的生命功能相关。应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指数期增长范围内分别得到了CYP1A、GSTA、GSTR、HSP70和ATP1A1 mRNA与β-肌动蛋白mRNA (%)的比值,确定黄斑篮子鱼肝脏去毒相关基因的组成型表达水平。其中,黄斑篮子鱼肝脏CYP1A、GSTA和GSTR基因组成型表达相对较高,HSP70和ATP1A1基因组成型表达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基因在黄斑篮子鱼海洋藻毒素去毒分子机理中承担的作用相关,为海洋藻毒素在海洋鱼类中的积聚及代谢去毒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9.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氏凯伦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Hansen)属于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裸甲藻科(Gymnodi-niaceae),凯伦藻属(Karenia)。它能产生溶血性(hemolytic)毒素和鱼毒(ichthyotoxins),溶解鱼类细胞,破坏鱼鳃组织结构,使鱼类无法正常呼吸而窒息死亡[1]。近年来,米氏凯伦藻引起的赤潮在世界各海域屡次发生,日本海域,墨西哥湾,新西兰、韩国、苏格兰和澳大利亚海域都有米氏凯伦藻引发赤潮的报道,对渔业造成很大损失[2]。  相似文献   

10.
梅童鱼的群体发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重要的海洋生物噪声现象是海洋生物的群体发声。这些声音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是某些地区海洋环境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海洋动物发声中,鱼类发声是很主要的。如石首鱼类,国外俗称鼓鱼或鸣鱼,以能发出明显的声音而著称。在我国沿海近岸石首鱼类分布很广,其中尤以大黄鱼群体发声最为强烈,其他如黄姑鱼、(鱼免)鱼、毛鲿鱼等石首鱼类也有明显的群体发声现象。梅童鱼属是我国石首鱼类中常见的一种小鱼,体长一般为80—160毫米,其分布范围较窄,一般限于中国沿海。在南海近岸海区,每年春、夏之间梅童鱼生殖季节,大量个体鱼发出的群体声所造成的噪声是这一地区海洋环境噪声的主  相似文献   

11.
拟菱形藻的分类及藻毒素多莫酸(D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作为一种日益频繁发生的海洋自然灾害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对赤潮的研究也已成为海洋研究的热点。硅藻(Diatoms)是赤潮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80年代以前,一般都认为硅藻赤潮并不产生毒素,只是角毛藻中的某些种类会对养殖鱼类造成物理性的损伤,导致鱼类死亡。真正对硅藻(特别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来说,大概谁都说不清楚海洋里到底有多少鱼。因为要在茫茫的大海中对鱼群进行计数,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海洋生物学家却在进行各种尝试,试图弄清楚海洋中某些鱼类的数目。澳大利亚的生物学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对监测海洋中某些经济鱼类的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个数学模型结合空中观测,已经用于估计澳大利亚沿海海域的南方蓝鳍金枪鱼(Southernbluefin tuna)的数量。因为这种金枪鱼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3.
雪卡毒素(Ciguatoxins,CTXs)是一种高度氧化的环状聚醚梯类毒素,主要由冈比亚藻(Gambierdiscus)和福氏藻(Fukuyoa)两个属的底栖甲藻的一些产毒种类的株系产生。毒素通过海洋食物链在珊瑚礁鱼类中进行生物转化和积累,可引起常见的非细菌性海产中毒——雪卡毒素中毒(Ciguatera Poisoning,CP),食用被CTXs污染的鱼类会引起消费者产生胃肠道、心血管、神经方面的症状甚至导致死亡,但目前雪卡毒素中毒在全球引发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不足。然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底栖甲藻在全球扩张趋势明显,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频繁爆发,雪卡毒素中毒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重点综述了产雪卡毒素底栖甲藻的种类多样性、化学多样性、生理生态学研究、以及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与生物转化和累积方面的研究,并探讨了亚洲地区作为雪卡毒素潜在的爆发地点未来值得研究的领域以更好地保障亚洲海域的生态安全及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徐轶肖  江涛 《海洋与湖沼》2014,45(2):244-252
雪卡毒素是一类富集于海洋珊瑚礁鱼体内的聚醚类化合物,由底栖小型甲藻岗比亚藻产生,经海洋食物链传递代谢为雪卡毒素并使鱼类染毒。雪卡毒素毒性强,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毒素产毒藻(岗比亚藻)在分类学领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由此对国际上现有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内容包括岗比亚藻的分类与分布、生理生态学、毒理学,并提出研究展望。本文重点阐述了岗比亚藻的地理区域扩张事实、与大型附着基质藻的关系、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种内和种间的产毒特征差异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由某些甲藻产生的一种高毒性神经毒素,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危害大,可对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PSTs毒素的毒性大小随种类和结构的不同有较大差异。迄今,国内外学者针对PSTs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但目前对于藻细胞产毒的生物合成途径、遗传学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理等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PSTs的生物合成过程不仅与藻细胞自身生长阶段有关,还会受到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藻细胞毒素组成和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近年来,研究人员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产生PSTs的典型甲藻——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细胞内与PSTs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质,对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亚历山大藻产生PSTs毒素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报道,对亚历山大藻中PSTs的生物合成与转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产毒有害藻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中的部分微藻能够产生藻毒素,导致鱼、贝类等养殖动物染毒或死亡,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近20年来,随着对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近海有毒藻和藻毒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几类常见的藻毒素,从贝类中藻毒素污染状况、毒素来源、有毒赤潮发生情况等方面,对我国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表明,麻痹性贝毒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和腹泻性贝毒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DSTs)是我国近海最为常见的藻毒素,广东沿海、福建沿海、长江口邻近海域、海州湾、北黄海和渤海秦皇岛近岸海域贝类沾染藻毒素的问题比较突出,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麻痹性贝毒主要来自有毒的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等腹泻性贝毒毒素则主要来自有毒鳍藻(Dinophysis spp.)。近年来,随着孢囊分离与培养方法的不断完善及藻毒素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近海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有毒藻和藻毒素。在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简单探讨了有毒藻与藻毒素对我国沿海海产品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风险,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雷霁霖 《海洋科学》1987,11(3):68-70
近十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使许多经济鱼类的再生能力遭到难以逆转的破坏;人工养殖又受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快速发展,致使鱼类产品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这一境况的出现,对素有“靠海吃海”习惯的沿海群众来说,无疑影响很大,人们长期吃不到鱼或吃不到好鱼,自然就会发出“吃鱼难”的呼声。这呼声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鱼肉蛋白的迫  相似文献   

18.
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中可引发赤潮的藻类约有300种,其中有毒赤潮藻为80种左右。现已知道的赤潮藻主要毒素有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西加鱼度和溶血性毒素,前5种毒素的结构已经基本得到证实。有毒赤潮藻的毒素可以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人类误食含有藻毒素的食品时可能中毒,严重者还可能死亡。海洋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检测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赤潮研究和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形态学分类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探针)和免疫学检测技术对有毒赤潮藻进行检测;可以通过生物学、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和神经受体结合、免疫学检测技术对赤潮藻毒素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黄、渤海两种鱼噪声谱的水下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鲈目鱼类是一种重要的发声鱼类,而且也是我国近海主要的海洋发声生物之一。海洋生物噪声对水下声信号传递是一种干扰源,但在许多情况下也可利用它带有某些有用的生物信息来为生产服务。如在渔业上可从生物噪声中提取某些有关渔业资源方面的信息,根据鱼类噪声的特征以寻觅鱼群、跟踪鱼群.洄游,提前预报渔情等。它对渔业上进行合理捕捞和提高生产率都具有现实意义。叫姑鱼、白姑鱼都属鲈目鱼类,是当前黄海中部以北和渤海海区赖以支持渔业生产的鱼类。本文根据海洋现场实测的鱼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1方法根据叫姑鱼和白姑鱼的主要活动海…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海有毒藻和藻毒素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仁成  罗璇 《海洋科学集刊》2016,51(51):155-166
海洋中的一部分微藻能够产生藻毒素,导致鱼、贝类等养殖动物染毒或死亡,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近20年来,随着对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 HAB)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近海有毒藻和藻毒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常见的几类藻毒素,从贝类中藻毒素污染状况、毒素来源、有毒藻藻华状况等角度,对我国当前相关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表明,麻痹性贝毒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和腹泻性贝毒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 DSTs)在我国近海最为常见,其中,麻痹性贝毒主要由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产生,产毒藻种常见于南海海湾、福建沿海、长江口邻近海域、海州湾、北黄海和秦皇岛近海等,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常见的大田软海绵酸、扇贝毒素等腹泻性贝毒毒素多由鳍藻(Dinophysis spp.)产生,我国近海贝类沾染藻毒素的现象也非常常见。近年来,随着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近海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有毒藻和藻毒素。在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简单探讨了有毒藻与藻毒素对海产品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风险,以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