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被是干旱区生态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条件。本文在遥感等技术的支持下,以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选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LSMM)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吐鲁番市近20年植被覆盖度,并对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LSMM方法能较好地提取干旱区植被信息,指标简单且分类精度较高。②NDVI方法提取植被时,受到很多限制,在干旱区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
《地图》1992,(4)
本文中,采用滤波技术和有条件的最佳拟合调整来介绍线划制图综合的过程。首先将原始线划的一系列坐标变换成它们的斜率值,再通过付立叶变换计算出斜率的光谱,使用数字指数滤波和逆付立叶变换得到滤波后的斜率。然后再将滤波后的斜率变换成派生的光滑线划,该线划就是对原始线划进行最佳拟合。这个最佳拟合处理确保原始线划与派生线划之间的相似性;采用滤波是根据原始地图和派生地图的比例尺自动选择的。  相似文献   

3.
Bouto.  C 徐肇忠 《地图》1992,(4):49-56
本文中,采用滤波技术和有条件的最佳拟合调整来介绍线划制图综合的过程,首先将原始线划的一系列坐标变换成它们的斜率值,再通过会立叶变换计算出斜率的光谱,使用数字指数滤波和逆付立叶变换得到滤波后的斜率。然后再将滤波后的斜率变换成派生的光滑线划,该线划就是对原始线划进行最佳拟合。这个最佳拟合处理确保原始线划与派生线划之间的相似 ;采用滤波是根据原始地图和派生地图的比例尺自动选择的。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我省对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管理我省主体功能区划过程中一系列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指标项评价数据、国土开发空间综合评价数据、空间分析数据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分成果数据等。同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国土空间指数计算、动态试划、成果分析,为政府各部门制定后续政策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为我省的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翻开我国版图,5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大致将我国划分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南湿润、半湿润区,其中干旱区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半干旱区面积为175万平方公里,两者之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北部13个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6.
, 《国土资源通讯》2012,(19):50-51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和闻名中外的“水晶之乡”。近年来,东海县先后被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动态监测试点县和耕地质绩等级成果补充完善试点县,连续3次被农业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建设中规划和设计、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有的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缩编成所需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这一作业项目势在必行。本文简要叙述了1:2000数字线划图缩编成1:5000数字线划图操作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海洋大气环境对舰船航行及作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海上空中气象信息的获取依赖于探空手段的发展,然而舰船海上探空技术受制于常规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局限性而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大大降低了舰船远海航行安全性及舰载武备的使用效能。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舰基BDS反演海上气象要素技术,研究基于地基BDS气象要素反演理论实现海上舰基反演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了海上反演气象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9.
将地图表达数据作为产品,提出"数字线划地图"的概念,分析该产品具备的特征、地图符号的描述规则与方法,给出该产品在对象关系数据库下的管理模式、地图出版的实现方式、数字线划图的地图可视化使用途径和产品更新方法。该产品经过多年的生产、地图出版使用及数据库环境下的应用,表明该产品能够有效地得到生产,管理上能与目前的数字线划图管...  相似文献   

10.
李红林 《东北测绘》2012,(8):199-202
通过太原市数字线划图(DLG)缩编项目的生产实践,对数字化地形图缩编软件的选择和缩编方法进行了探讨,借助众多制图软件的优势功能,采用人机协同的工作方式,将地图综合过程分解,交互式地完成了太原市数字线划图的缩编工作,为实现地图缩编智能化开辟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栅格线划矢量化方法。通过运用Delaunay三角网对栅格线划要素进行空间剖分,并根据单个Delaunay三角形的形状特征,提取线划要素骨架线。以栅格地图预处理、线划要素实体识别、线划要素边缘点集生成、线划要素边缘点集Delaunay三角网生成,以及基于Delaunay三角形公共边中点追踪的线划要素骨架线提取为技术路线,详细介绍栅格线划矢量化的具体实现过程,并进行若干实验,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中国西部荒漠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2~2000年的NOAAAVHRR10日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及荒漠化多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遥感影像对大尺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长期、定量、动态监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针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从耦合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ERSEI),即在顾及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因子的同时,引入综合盐度指标(CSI)和水网密度遥感估算模型(EMW),将盐度和水网密度(WND)纳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上实现ERSEI并将其应用于地处西北干旱区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结果表明,ERSEI可充分体现干旱区地表细节特征,有力突显了水网对周边环境辐射影响的渐变信息。由呼包鄂榆城市群范围内2000年—2020年间ERSEI的空间测度和时序演变分析发现,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大青山一线以及靠近吕梁山的一侧,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蒙古高原、库布齐沙漠附近以及毛乌素沙地部分地域,且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持续性下降,应作为生态风险预警区加强治理。ERSEI为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常态化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融合多指标荒漠化等级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等级分类是荒漠化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科学防护的基础。针对植被稀疏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提取异常的问题,本文选择干旱/半干旱的科尔沁区为试验区,以2005、2010和2015年3期的中高分辨率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大量的样本统计分析,提出了一种融合植被覆盖度(FVC)、去土壤植被指数(MSAVI)、增强性植被指数(EVI)3种指标的荒漠化提取模型,并将之与传统植被覆盖度指标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植被指数反演方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分类精度更高,尤其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该融合植被指数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稳健性。该方法为荒漠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土地荒漠化防护与治理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一种数字线划图分层规范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线划图分层不一致的原因,提出了一组规范化数字线划图分层及属性的作业标准,利用CAD二次开发,通过元素识别,有效地解决了数字线划图的分层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制定“数字线划地形图质量要求”有关问题的说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晓萍 《测绘标准化》1998,14(4):5-6,40
GIS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数字测绘产品多品种,多样化的发展。而数字线划地形图是数字测绘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的产品形式。该产品涉及的内容全面,复杂,质量要求较高。因此,研究和制定数字线划地形图的质量标准,将对数字线划地形图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地理信息数字产品的质量特点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科学评定DLG数字线划图的质量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应用模糊数学理论,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DLG数字产品的质量,并且建立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因素和权重等。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DLG数字线划图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一步验证此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8.
韩买侠  王文利  王小华 《东北测绘》2012,(10):175-176,179
带状地形图狭长,带状数字线划图坐标转换涉及坐标转换参数和接边问题。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和分区块重叠带,确定区块坐标转换参数,实现了带状数字线划图坐标转换,解决了分区图形坐标转换的接边问题。并采用实测带状数字线划图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实验,转换精度高,能够满足大比例尺带状数字线划图坐标转换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媛  梁涛 《测绘通报》2017,(1):139-143
围绕基于DEM数据的地貌要素提取,对DEM的精度评价方法,基于DEM数据的地形特征提取原理及典型算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基于DEM数据生产数字线划图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作业流程,并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表明,在采用高分辨率DEM数据的情况下,基于DEM的数字线划图生产可满足基本等高距大于2 m、比例尺小于1∶2000的数字线划图生产,可以作为摄影测量的一种补充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海光源工程亚毫米量级的准直精度及严格的安装进度要求,在准直测量过程中,将工程仟务进行分解,制订CPM汁划,对使用到的各种仪器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特点,并对参与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组织,以保证获得优化的效率,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