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夏季淮河流域大气环流型在降水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NCEP/NCAR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淮河流域夏季环流进行分型,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淮河流域夏季降水趋势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夏季淮河流域的主要环流型有南风型、西南风型、东南风型及气旋性环流,这些环流型都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大气环流型建立的夏季淮河流域降水趋势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春夏连续少水年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同时,又对少水时逐旬环流配置进行归类分型,并利用500hPa数值预报产品作实时降水过程预报。通过分析,少水年主要天气现象特征是较大降水发生频次少,少水旬约占67%,与其相对应的高空环流特征有77.8%旬环流配置属于不利于降水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8-2014年20场北疆典型寒潮天气过程的高空、地面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北疆寒潮天气进行了环流分型和区域分型,总结了环流型与冷空气路径、区域类型的对应关系,重点统计了不同季节北疆寒潮爆发前一天内500hPa脊前北风急流、锋区强度、中低空冷空气强度、地面冷高压等特征量的平均值和最大、最小值,并检验欧洲ECMWF数值预报产品在北疆寒潮天气预报中的预报能力,为北疆寒潮精细化预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夏第一场透雨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楠  陈豫英  沈跃琴 《气象》2002,28(6):39-42
在中期环流分型预报的基础上,对宁夏1971-200年30年第一场透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利用NCEP/NCAR(1979-1999年)候平均全球再分析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各环流形势下透雨过程候及前一候的平均环流特征场,建立了在几种主要环流形势下的中期透雨预报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文利用2009年1-2月T213模式产品、30年来的常规观测报文以及场区逐时气温记录,综合运用环流分型和Kalman滤波方法,基于逐月环流型的气温增率建立了场区72h逐时气温释用预报模型,并针对场区2009年3-7月各天72h逐时气温进行了具体的预报。结果表明:Kalman滤波算法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温度最值预报,通过环流分型得到的逐时气温预报准确率能够达到73.2%,可以作为逐时气温预报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安阳全区1963 ̄1990年6 ̄8月份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低涡类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特点,并进行分型,确定各型预报指标,建立低涡类暴雨预报判别方程,经过试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首先利用当天08时500hPa高度资料,将大气环流分为9个基本环流型,并概括为西风带型和副高型。然后利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型建立了24小时和强降水天气消空指标以及预报方程。1998年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资料和欧洲及T106数值预报资料,采用PP方法,对冰雹环流形势进行客观分型和冰雹落区进行订正,并应用统计回归方法筛选出预报因子,建立起初夏冰雹预报方法。经实际使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构成淮阴市春季连阴雨的成因、大气环流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利用对大气环流特征参量的计算和环流分型及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等方法,建立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报方法,预测连阴雨的发生时间及长度。  相似文献   

10.
宋海鸥  杨增梓 《气象科学》1998,18(2):189-195
本文对构成淮阴市春季连阴雨的成因、大气环流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利用对大气环流特征参量的计算和环流分型及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等方法,建立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报方法,预测连阴雨的发生时间及长度。  相似文献   

11.
白人海 《黑龙江气象》2000,(1):10-12,24
动力气候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为局地气候要素的预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首先利用NCET/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500hPa高度对黑龙江省6月发生的气温异常进行诊断分析,对影响的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并选取强信号区确定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T63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进行旬平均气温的相似预报。经实践证明,T63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气温异常事件的预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48小时500hPa高度预报场资料,从找相关系数入手,进行环流聚类客观分型,作多要素天气概率预报。 实践表明:分型结果的天气意义明确,并与预报员的预报经验一致;依据500hPa高度预报场资料,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逐日鉴别定型,作多要素天气预报的方法是可行的。 文中数值处理及计算均是在IBM-PC/XT微机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赵鹏福  邱志生   《气象》1985,11(6):13-16
实践证明,统计预报,特别是MOS和PPM预报,环流分型下的统计模式比不分型的效果好。环流型及其演变仍然是天气预报的基础。往往采用定量的聚类分析进行环流分型。在聚类分析中,采用什么统计量,用什么方法聚类是两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讨论相关系数r_u、绝对值距离D_u在环流分型中的功能和局限;然后提出以综合相似系数RD_u来刻划环流型特点,度量环流型的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7年3月辽宁冬季采暖期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分析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结果表明: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主要天气因子包括存在混合层且混合层高度较低、地面风速小、空气湿度大等。根据普查结果并借鉴了大气污染潜势预报等级划分标准,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潜势预报分为五级,其中五级为最严重级别。结合高等级(四级和五级)天气实况和烟、霾和雾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现象出现日期对天气环流形势进行了普查,得出4种主要的天气环流型。利用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辽宁冬季采暖期实况资料对预报等级标准和天气形势场分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本预报方法所定义的等级划分标准以及天气形势场分型具有实际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冰雹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SVM)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统计学习理论方法,本文通过对这一方法的学习,总结陇东主要降雹的环流形势特点,利用这一新方法对冰雹分类预报进行了探讨,经检验,效果较好。并与传统的天气分型后制作预报模式进行了比较,验证了SVM方法不需要进行天气分型,这样总样本数多,建立的预报模型效果好。这为基层台站制作天气预报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500hPa高度场资料和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根据夏季各种降水型的特征,寻找环流型与降水型的同期及前期关系,确定降水分型的物理意义和前期环流型对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王绍武等[2]的降水分型在环流上有较明显的天气学意义,对应的前期环流型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差异,可以用来作汛期降水预报.高度场与降水场的关系随考察地区和时间的不同有较明显的变化,这表明控制降水的因子各地并不完全相同,同一地区也随时间而变化.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东部地区而言,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在不同区域有一定差异,比较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预报性较其它地区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1978年区气象台中期室对春季100hpa环流进行了分型.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掌握了100hpa分型就能辨认超长波的波数及其分布,这对延长预报时效,区别5天内有无寒潮提供了一种业务技术手段.我们又进一步对冬季100hpa进行分型,并与春季100hpa环流分型进行了比较,以便对冬半年超长波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了解. 二、冬季100hpa超长波分型及其统计特征根据冬季100hpa超长波的基本特征,结合环流演变特点,我们主要是对北半球50°  相似文献   

18.
白云机场低空风切变的时空特点及其大气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通过对白云机场附近近年多起低空风切变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风切变的发生与高压脊、脊后槽前、锋面低槽和热带气旋环流4种主要天气形势密切相关。预报业务中利用这4种分型对提前发布低空风切变预警趋势,确保飞行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大气环流型在冬季气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根据由1970—2012年NCEP/NCAR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计算得到的环流指数,对淮河流域的环流进行分型。分析了冬季主要环流型和气温的分布特征及两者的联系,并以环流指数和主要环流型为预测因子,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淮河流域冬季气温距平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冬季的主要环流型是东北风型、东风型、反气旋环流型以及东北风、东风配合下的反气旋性环流型,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这些环流型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通过对预测模型进行后报试验和独立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吉林省强降水日进行天气分型的基础上, 对各型降水的日本数值预报中高空环流形势预报的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 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的降水,该模式预报的系统误差是有差异的。这项工作旨在找出误差规律和特点, 从而提高我们对高空环流形势发展、演变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