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腐蚀与防护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对腐蚀损失统计十分重视。不少先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曾多次对本国因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及由于采取了合理的防腐措施而免受的损失进行过调查。例如美国先后在1949年、1973年、1977年、1983年、1984年和1989年多次进行过腐蚀调查。美国H.H.Vhig于1949年最先提出美国每年腐蚀损失为55×10~8美元,当时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1984年美国腐蚀损失为16.8×10~(10)美元,1989年腐蚀损失为20×10~(10)美元,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调查结果还表明,如果采取了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其  相似文献   

2.
钢在海洋飞溅带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所说的钢铁结构在海洋环境中腐蚀严重,只是一个总概念。因为海洋环境共有海洋大气带、海洋飞溅带、海水潮差带、海水全浸带和海泥带5个区带。而钢铁的腐蚀行为在各带中有很大差异(如图1所示)。图中数据为第一作者及侯文泰在湛江麻斜岛海区中暴露试验2a所得。可见海洋飞溅带才是钢铁构件在海洋环境中受到腐蚀最为严重的区带。目前,人们对解决海洋环境中其他各区带的腐蚀问题,都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方法和国际标准。但对海洋飞溅带的防护问题却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国内外尚无飞溅带腐蚀试验和防护的标准,也未有一套完整的、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3.
深海腐蚀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各种金属材料与结构在深海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对深海腐蚀试验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试验方法之间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得出,采用海底锚定、试样架漂浮悬挂的锚挂式深海腐蚀试验装置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属大气腐蚀实验方法进展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与所处的自然环境间因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材料变质或破坏称为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机制主要是材料受大气中所含的水分、氧气和腐蚀性介质的联合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按腐蚀反应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在干燥无水分的大气环境中发生的腐蚀属化学腐蚀,其它情况下均属于电化学腐蚀,但它又别于全浸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它是在电解液薄膜下的电化学腐蚀,水膜的厚度及干湿交变频率、氧的扩散速度等因素,都影响着大气腐蚀的过程与速度。  相似文献   

5.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减震性能好、电磁屏蔽等优点。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先进镁合金结构材料逐步在海洋装备上开始应用。已列装的新型高强AZ80镁合金,通过与QBe1.7铍青铜紧固件连接,共同构成整体在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中服役。在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环境中,镁合金与电位更正的QBe1.7铍青铜偶接后,极易发生电偶腐蚀。电位相对更负的高强AZ80镁合金,作为电偶腐蚀的阳极被加速溶解。本研究对高强AZ80镁合金电偶腐蚀样品经过12个月青岛海洋大气暴露试验,发现空白对照组、电偶1组(紧固件铍青铜直径Ψ=10mm)和电偶2组(紧固件铍青铜直径Ψ=20mm)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108.1071、133.8929、173.6250g/(m~2·a)。电偶对表面的主要腐蚀产物为:Mg(OH)_2、MgSO_4和MgCl_2。空白样品、电偶1组和电偶2组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0.175、0.330、0.315mm/a。样品中部腐蚀深度最大,边部腐蚀深度则相对较小。不同样品在青岛试验站的腐蚀产物对基体保护能力的量度(n值)分别为1.1337、1.1378、1.0895,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试样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速率会加快,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对基体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青岛海洋大气腐蚀站点的环境因素与AZ80镁合金腐蚀深度和腐蚀失重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青岛海洋大气环境因素对高强AZ80镁合金空白样品腐蚀失重影响前三位分别为:SO_4~(2-)非水溶性硫酸盐转化率;对电偶1组样品影响前三位的环境因素分别为:SO_2硫酸盐转化率NO_2;对电偶2组样品影响前三位的环境因素分别为:水溶性降尘SO_2NH_3。对比电偶对2组和1组,唯一的差别是电偶对的面积比,但决定镁合金腐蚀速度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相关机制会在未来工作中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6.
LF4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韩冰 《海洋科学》2005,29(7):4-7
对艇用铝材LF4及其它多种管系金属材料进行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自然电位、自然腐蚀率、电化学性能、电偶腐蚀行为等进行多方面的腐蚀试验,得出这些材料在静态和动态海水中的腐蚀性能指标以及变化规律。随着海水流速的增加,LF4铝合金耐蚀性迅速降低。LF4在天然海水中有钝化的趋势,但是钝化膜不完整易破坏。在与其它常用管系金属材料组成的电偶对中,LF4均作为阳极受到加速腐蚀。  相似文献   

7.
Ti-6Al-4V在我国海域各海区(青岛、厦门、榆林)暴露l,2和4a,未发生宏观可测量的腐蚀。但在厦门站潮差区暴露4a后,由于特殊的海水环境和试验设施,该合金局部发生海生物附着下的缝隙腐蚀。微观分析表明,腐蚀形貌呈蜂窝状,其蚀坑深度约为130μm。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浅海石油开发区钢铁腐蚀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约有18000 km的海岸线,这使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已经建造了大量的海上采油平台、大型砂石及输油码头,埋设了大量的海底输油和通讯管线。为了缩短海陆距离,海上人工岛、跨海大桥以及海底隧道的建设也势在必行。这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离不开钢铁材料,由于钢铁材料资源丰富、造价便 宜、强度大、韧性好易于加工等特点,长期以来单独或以钢筋混凝土形式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海水是一种强电解质溶液,暴露于海洋环境中的钢构造物中的钢铁与周围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受到严重腐蚀, 并且海洋中的风、浪、流、潮汐等水体循环运动也使其同时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两者的联合作用往往导致钢结构疲劳性能显著下降,大大降低了钢构造物的使用寿命。对于保证海上各种设施的安全并有效的延长其使用寿命,研究钢铁设施在不同海洋环境的腐蚀问题是一项重要工作(侯保荣,1999)。为了向胜利油田近海石油开发的海上钢铁构筑物的防护提供设计依据,作者通过在钢铁上分别挂片和电连接挂片技术在埕岛浅海对几种海洋用钢铁的腐蚀规律进行了现场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海洋工程材料腐蚀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海涛  袁森 《海洋科学》2020,44(10):33-38
为提高海洋工程材料腐蚀速率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海洋工程材料海洋环境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进行预测。GA-BP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Cr1312不锈钢、Q235B碳钢和6082铝合金三种基本海洋工程材料数据进行试验,预测结果误差小于传统BP神经网络,并且在网络训练时间上有所缩短,预测精度上有所提高。本模型在海洋工程材料于海洋环境中腐蚀速率的实际预测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BP神经网络在铜及铜合金海水腐蚀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实海环境数据及材料腐蚀数据,利用BP结构神经网络建立了铜及铜合金在实海环境中腐蚀速度与环境因素、材料成分之间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铜及铜合金的腐蚀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及生物污损促进铜及铜合金的腐蚀,而pH、盐度和氧浓度的升高对浸泡1年的材料腐蚀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