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碎石桩作为处理软弱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手段,往往需要对其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性状是否达到地基处理考核指标,并提出可能调整的方案。论文以四川九寨一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体检测和桩间土检测,最后综合室内土工试验、动力触探测试及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本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具良好的导水性,能有效排出地基中地下水。目前,该试验成果已用于指导机场地基处理与高填方填筑体施工。同时,它对于其它类似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震引起的土体液化和地基失效对岩土工程师而言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地震液化及地基变形可以采用多种地基加固方法防治,碎石桩技术是常用方法之一。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效用主要是增加桩周土体的密度、桩体的排水以及桩体分担地震水平剪应力作用(桩体减震作用)。目前,以抗液化为主的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以及效果评价方法仍只考虑加密作用。首先通过3个模型(1个饱和砂土地基模型、2个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抗液化碎石桩的减震作用。然后以试验记录的模型动力反应以及建立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桩体减震作用。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地基中的碎石桩可以明显地降低作用在桩间可液化土上的地震剪应力。  相似文献   

3.
碎石桩和不排水桩联合使用的组合型复合地基,既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又可以加快土体固结,对处理饱和软黏土地基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基于双向渗流的轴对称固结计算模型,考虑中心及外围碎石桩的体积压缩、桩体施工的扰动效应,建立了组合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微分方程,采用解析法推导了附加应力随时间和深度变化下的组合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包括碎石桩、桩间土的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和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进行退化研究,并与已有解分析对比;验证了此解的正确性,且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的固结性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底部附加应力越小、碎石桩与不排水桩布置越密集,固结越快;碎石桩施工的扰动效应对复合地基影响大于不排水桩;忽略碎石桩体积压缩的影响会高估复合地基固结速率,且桩径比越小,误差越大;理论解预测的复合地基固结度与实测值拟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礼来  牛二元 《河南地质》1996,14(3):195-199
干振碎石桩是处理松软地基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挤密桩的一种,新乡市地方铁路处仓库场地经干振碎石桩地基处理后,桩间土密实度有明显的提高,液化指数大幅度降低,复合地基承载力相应提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设计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对施工技术作了介绍。基于复合地基抗地震液化作用的分析 ,提出一种合理的抗液化设计方法 ,该方法能够体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加密、排水和减震三方面的抗地震液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俊  刘兴 《探矿工程》2004,31(11):4-6
结合南京钢铁集团新钢铁厂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从桩身的密实性和连续性、桩体周围土的隆起量以及桩间土挤密效果3个方面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许崇华 《江苏地质》2013,37(4):668-674
依托某储油罐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实例,进行了复合地基现场变形、荷载传递及固结速率的长期监测。参照工程实际建立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水土耦合分析模型,讨论了碎石桩桩长以及复合地基置换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监测结果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对于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较好,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碎石桩给地基提供了良好的排水通道,有效加快了地基的固结速率;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随着桩长和置换率的增加而减小,但达到一定程度时,置换率和桩长对沉降的减少效果有限;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置换率和桩长的增加都能加快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但是置换率对固结速率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8.
林绍凑 《福建地质》2012,(3):273-277
推导了等应变条件下桩阻作用时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方程,并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换算出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路堤施工过程中的固结度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沉降观测数据还表明:使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加快地基的固结速率。  相似文献   

9.
《福建地质》2012,31(3)
推导了等应变条件下桩阻作用时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方程,并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换算出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路堤施工过程中的固结度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沉降观测数据还表明:使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加快地基的固结速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CFG桩和碎石桩相结合的复合地基方法处理黄河冲积平原新近沉积液化粉土地层,CFG桩属刚性桩,主要提高地基承载力,碎石桩则主要消除粉土层液化问题,通过该工程设计及实践,该复合地基方法处理黄河冲积平原液化地层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力性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简化,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与桩身应力的分布特征;讨论了桩土应力此与桩土模量比,以及荷载及置换率的相互关系;揭了桩体变形和复合地基塑性区扩展的基本规律。即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复合地基的承力性状。  相似文献   

12.
碎石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杰  赵明华 《岩土力学》2006,27(10):1678-1684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利用复合地基中碎石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相等、侧向变形协调与连续的条件,通过弹塑性理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弹塑性分析,探讨了权系数b的取值方法;讨论了b的大小对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的影响,并推出了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的塑性区半径的关系的系列解析算式;提出了对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该实行承载力和沉降双重控制的设计思想。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厚明 《探矿工程》2004,31(2):25-25
通过对振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检测,介绍了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测试技术在软弱地基土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复合地基成桩及受力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东刚 《岩土工程师》1999,11(1):1-4,14
本文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复合地基,按照其成桩方式进行分类,并研究了有代表性的碎石桩和CFG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5.
路堤下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固碎石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技术,结合其在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工程应用,进行了路堤下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实测地基的竖向和侧向变形以及桩、土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分析了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主要工作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小,稳定速度快,工期短;桩顶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桩体置换作用明显,同时也发挥了桩间土的承载力特性;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较快,减小了次固结引起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秋涛路与钱塘江之间的一个住宅小区中的七层点式住宅为例,阐述了振冲碎石桩与饱合粉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后的共同工作状态及桩土应力比和面积置换率这二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从而说明了振冲碎石桩加固饱合粉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体桩周土位移模式建立出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上存在相对滑移的特点对现有竖向位移模式进行改进,然后,考虑到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体侧向鼓胀不可忽视的特征,在位移模式分析方法中计入径向位移的影响,并且由此得到桩侧摩阻力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该模型的受力分析得到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变形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反映桩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复合地基桩土滑移的特征,而且能考虑碎石桩体鼓胀变形对复合地基沉降分析的影响。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碎石桩的塑性分析及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土力学及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在适当的假定基础上,分析了碎石桩的塑料性应力分布,并推导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了单桩静载试验结果无法反映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柱体的承载能力的结论,章最后出了一个工程实例,以验证本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碎石桩复合地基试验及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处理软弱地基土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其规律性,本文针对某电厂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桩土应力比与外荷载大小有关。其形状为上凸抛物线型,大小一般在3~6之间;静载荷试验下桩身应力分布特点与天然地基应力分布近似,影响深度为载荷板宽度的2~3倍。通过用有限元法模拟该复合地基固结性状,得知碎石桩不仅大大加快粘性土复合地基固结,而且减小了工后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三一产业园工程中采用了CFG桩与碎石桩复合地基新技术,尤其为适应消除地层液化和承载力设计需要,又为了便于施工,采用了CFG桩与碎石桩相间的布桩方案,既消除地层的液化,满足了承载力的要求,又节约了投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方法。还对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进行了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