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军 《地理教学》2020,(7):38-40,37
以学生家乡的河流——沙溪河这一乡土资源为载体,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建构地理问题链,实现深度教学的目的。在问题链的建构过程中要依据学情,找准设计落点;围绕问题教学,建构基本框架;基于地理思维,丰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预先谋划,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环节:研究学情现状、进行材料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下面从上述几个环节来谈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笔者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先导。本文使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100篇教学目标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容易照搬课程目标的表述模式,重点不明,缺乏整合;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缺乏可行性;教学目标背后的学情与背景分析不够深入。建议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进行重点整合,选取具体可行的行为动词,深入挖掘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4.
程海军 《地理教学》2023,(10):21-24
本文以“大气热力环流”为例,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内核、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评一致性为追求、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宗旨开展教学实践。结合学情,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有效活动、动态监测评估等教学环节,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5.
钟有长 《地理教学》2012,(17):14-17
学情是地理有效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指出:"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一、立足学情:地理教学起点确定有据可依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  相似文献   

6.
纪雪利 《地理教学》2014,(17):35-36
正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的需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处理,使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需要,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高中地理教材的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删高中地理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人员对于课程标准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一样的学情,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合理地增加或是删减教学内容,以更  相似文献   

7.
王珏  罗洁 《地理教学》2014,(11):7-8
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为目标,选取"城市化"这一内容为突破口,由青年教师和经验型教师先后对这一内容进行了三轮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学科的知识框架逻辑结构"到"问题式教学",再到"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实践研究,探寻这一类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柳青 《地理教学》2010,(18):22-23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对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缺乏必要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周文玉 《地理教学》2012,(19):60-60
细微之处见精神,此话一点不假。小小细节,有时甚至可能攸关整堂课教学的有效性。区域地理的教学,其起点或者说出发点是这个区域的位置。区域的地理位置伴随该区域教学过程的始终。正因为如此,教师仅仅在一堂课的开头显示区域的地理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理念非常契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组织课堂教学,需要深入剖析知识的根源,建立与知识关联的情境。要依据课标和教材来选择情境内容,根据学情设计情境活动形式,根据情境素材设计活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单元教学设计视角,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乡村与城镇单元中的“城镇化”进行系统性的知识整合,突破常见教学中按照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顺序展开的模式,以学生认知水平为起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形成单元目标清晰、内容组织结构合理、过程主线递进且相互关联的知识单元,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利于学生知识建构以及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本文通过对有关“河流”课标的解读与教材的理解,基于学情分析,在大观念引领下,构建了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并探究了以“河流”为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例,最后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陈晓滢  邓钧 《地理教学》2023,(18):62-64+1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构建更贴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区域地理课堂,以学生为探究主体,推动地理课堂转变。然而,目前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面临课前学情把握不精准、课中地理教学程式化、课后教学反思隐形化三大问题。点阵笔作为一种实时记录书写信息的智能技术产品,能够为精准把握学情、实时调控学习思维、科学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新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广州乡土地理为例,提出基于点阵笔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并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4.
赖文 《地理教学》2020,(4):14-17,2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视通过情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一境到底”的教学策略相比其它情境教学方法更具优势,“一境到底”策略下的教学线索清晰、问题梯次展开、学生兴趣昂然、课堂教学高效。基于新课标的“一境到底”教学设计策略需遵循以课标为起点、过程化情境设计、问题链梯度设计的要求。本文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呈现了在“一境到底”教学策略下如何组织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覃彩连  覃丽灵  李艺 《地理教学》2014,(10):9-11,38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形式对高中地理导学案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导学案设计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导学案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完善导学案教学。  相似文献   

16.
李军杰 《地理教学》2012,(24):37-39
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高中地理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观察目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对高一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虚化;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气氛沉闷;缺乏地理思维养成和地理能力训练的要求。笔者以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目标达成反馈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形式下,教师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以市级公开课"热力环流"的教学设计过程为例,分析了教师合作在教学内容总体分析、思路构想、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杨利超  张晓玄 《地理教学》2020,(10):41-43,5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初中区域地理“三江源地区”为例,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通过研读课标、分析学情,重构教学目标、统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和渗透地理核心素养,阐释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落地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已成为许多地理教师的共同追求。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虽然也能做到教材分析透彻,教学设计规范,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教学态度认真。但令人困惑的是,其课堂教学却经常是低效、无效的,某些教学环节甚至是负效的,究其原因,皆是忽视了学情分析这一关键环  相似文献   

20.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科大概念。UbD理论提出的逆向教学设计是在教学中落实学科大概念的重要途径。UbD理论指导下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学习结果为起点、评价优先,能够在教学中凸显学科大概念的价值和作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中的“中国的能源安全”为例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提出在地理课堂中应用UbD理论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