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型”政民本一年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4日晚,李成湘在他位于长沙市天心生态新城的办公室津津有味地看一条电视新闻:当日,湖南省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成立授牌仪式,同时举行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黄玉 《国土资源》2014,(6):38-39
正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正式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深圳、浦东、天津滨海、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沈阳在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是沈阳经济区5个城际连接带新城和新市镇建设都以沈阳为起点,沈阳对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作  相似文献   

3.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形态"和"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大花园"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提升金华市和义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金华市于2017年率先启动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6年启动森林城市群建设工作,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等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并在广东珠三角开展了  相似文献   

4.
锦南新城是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部署建设的"二十大新城"之一,是杭州市规划建设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实行"规划西进、交通西进、市场西进、产业西进"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新城概况1、新城定位。着眼于完善临安主城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计划通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国土规划(2011-2030年)》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制定核心区开发方案,开展城市群国土开发合作,打造资源环境空间支撑体系.旨在推进城市群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实现规划目标,完成规划任务,需要对长株潭城市群国土开发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其中,结合长株潭三市的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现状,整合城市群产业资源,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产业体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地处“3+5”城市群的湖南省益阳市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二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机遇;三是推动城市联动的合作机遇。为此,益阳市国土资源局着力打造“五个国土”,即:“效率国土、和谐国土、规范国土、满意国土、廉洁国土”。  相似文献   

7.
吴涛 《国土资源》2008,(2):50-51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速度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土地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逐渐从城市中心以放射状或环状的形式向城市边缘区拓展,并且显现出由近郊向远郊发展的趋势。因此,土地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逐渐被群众所认识与重视。但由于这种土地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土地战略规划的落后,  相似文献   

8.
元胞自动机模型已经成为城市空间扩展模拟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模型仍存在不足。由于元胞状态设置较为简单,从而使模型转换规则中对不同用地类型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差异与强度考虑不够。基于此本文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框架下,设计了多元结构的元胞状态及转换规则,提出了顾及地类转换差异与强度的城市扩展元胞自动机模型。在计算非城市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转换概率时,该模型考虑了3个方面的概率:① 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等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对城市用地扩展的影响概率,该概率采用logistics方法进行计算;② 邻域元胞的用地类型对中心元胞转换概率的影响,该概率采用扩展摩尔型方法进行计算;③ 不同类型的非城市用地(本研究中包括耕地、林地和裸地3种类型)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强度,该概率由模拟基期土地利用数据与目标年份土地利用数据的叠加,得出不同类型的非城市用地在此时间段内向城市用地转换的规模,进而确定不同类型的非城市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强度。最后,将以上3种概率的乘积作为元胞转换的概率。通过转换概率与转换阈值的对比判断中心元胞是否在下一个阶段转换为城市用地。经过迭代计算,不断增加城市用地元胞的数量。当模拟城市用地的结果与目标年份的城市用地规模差值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停止模拟,得出最终结果。模型构建完成后,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例进行了模拟实验。以2001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期数据,模拟2010年该地区的城市用地规模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模拟的城市扩展结果与真实数据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模拟结果正确率达到68.66%,比基于传统logistics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4.25%,Kappa系数为0.675。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扩展,在城市空间扩展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无论是长株潭城市群还是武汉城市圈,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都绕不过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在专家看来,长株潭土地"型"政的阿基米德支点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以城市群综合发展的区域经济体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圈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许多学者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格局研究的首选对象。本文针对首都圈“京津塘、京唐秦、京保石”三条发展轴线内的主要城市,从区域内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道路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疾病事件可以随着人口流动在城市间传播,对区域城市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了解城市网络系统对传染性疾病事件的响应,公共卫生和城市群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以"人"为节点构建东北城市网络,采用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传染性疾病事件在城市网络中的传播,得到以下结论:①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整体呈现"三横一纵"格局,以...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公布,确定河北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从在北京中心城区周边建设卫星城,到提出首都经济圈,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说破解北京城镇化难题,并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趋势。近两年,笔者多次去过北京,对北京城市的"摊大饼"式建设深有感触。现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孪生兄弟,我们可以从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中土地管理改革的背景、历程及举措,找寻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特质和个性。以下为本刊整理  相似文献   

14.
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外延粗放扩张式的快速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城市群作为推进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主体形态,其智慧化建设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智慧城市群建设如果缺乏理论指导,会陷入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城市的“智慧”和城市群的空间概念体系的本质认知,构建“互联互通、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为“一联三生”)体系下的智慧城市群理论框架。结果表明:① 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群的建设需要“命运共同体”的灵魂引领。在对心理学领域“智慧”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自主调节”的智慧城市灵魂。自主调节包括实时的智慧感知、智慧评估和智慧优化;② “一联三生”构成城市群空间概念体系,包含“一联”和“三生”等4个主题内容;③ 实现“一联三生”的智慧感知、智慧评估和智慧优化是智慧城市群构建的核心内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并探讨了地理空间信息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为我国智慧城市群的框架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可达性水平评价、经济联系分析、块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9、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铁路可达性和经济联系空间格局,结果显示:从2009到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铁路可达性改善明显,城市通达度提升,中心城市日常可达性范围扩大,尤其是1 h经济圈扩张明显,各城市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显著降低,呈现"核心-边缘"格局,但差异增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放射状经济联系空间格局,且武汉、长沙的中心作用较南昌更明显,主要高铁沿线形成较高水平的经济联系带,剩余绝大多数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较低;长江中游城市群可划分为4个凝聚子群,其中环长株潭子群、武汉城市圈子群内部经济联系较强,4个子群内部联系显著高于相互联系,区域网络化格局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以制造业劳动力城市分布为研究对象,运用Ripley's K函数多尺度识别制造业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式;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查找制造业劳动力边际集聚突变的空间尺度,以此揭示长三角地区城市集聚效应的主要空间特征。发现主要有:①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劳动力在空间上显著集聚,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集聚程度与空间尺度呈倒"U型"关系。当空间尺度为155 km时,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劳动力集聚范围达到最大,此处城市间向心力和离心力实现均衡;②由Mann-Kendall检验结果可知,60 km是城市集聚效应间结构的突变点,即长三角地区地级市之间、地级市与直辖市间距离应不低于60 km,这种城市群结构将使得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县等既能享受城市集聚效应又能避免拥挤效应等不经济因素,具备较佳的发展条件;③在突变范围内,长三角地区城市集聚效应呈现"中心—外围"层级空间结构,以上海、苏州等中部地区城市为极核,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经济影响逐级向外递减。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城市集聚效应最小,表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和地域差异性,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仍不均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以森林、湿地为主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最终寻求的是整个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结构识别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资源空间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通过多要素集聚规律反映的城市空间形态还需进一步深入理解。利用人口密度、关注点和夜间灯光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叠加分析、局部等值线树算法来识别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城市空间结构,探讨不同城市要素的空间集聚形态,利用多项指标衡量城市中心和新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旨在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通过空间要素的集散形态分析,北京、上海和广州仍是以主城区为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深圳外围城区的组团结构得到明显发育,呈现多中心主导的模式。②广州城市中心发展相对均衡,紧凑度高;深圳城市中心发展出现明显差异化,城市中心向西扩张,导致紧凑度降低。③各城市的新城均衡度均较高,各城市内部中心之间的要素集聚水平差异小。延伸度大于2的新城空间形态有显著的城市中心指向性,多数新城的延伸方向依附于道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④自然条件和交通网络均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焦作市是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一员,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推动转型城市,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明显加快,该市建设用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每年用地量在700公顷左右,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土地"瓶颈"问题明显。焦作市国土资源局从确保耕地红线稳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出发,紧  相似文献   

20.
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与森林密布的自然氧吧可以共生共存么?在湖南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进林"已经成为现实. 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一边是繁华都市,一边是自然生态,即便走在城市中央,也能呼吸到周边森林的新鲜空气.打开《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绿心中央公园三分秀水,三分青山,三分沃壤,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