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光远同志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他不仅在经济理论学方面有许多建树,同时还创建了许多应用经济科学。如“国土经济学”就是他创建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科学。他不单提出了国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而且还进行了大量关于国土经济学的科学实践活动。为我国国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革命摇篮井冈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官兵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许多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笔者日前赴井冈山采访,却从大量历史史料和知情人处探知,还有许多史实因种种原因尘封了大半个世纪,鲜为人知。毛泽东平生从未背过枪?多少年来,国内外一些毛泽东的崇拜者和研究者都曾为一个现象困惑不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提出者和最彻底的实践者毛泽东,似乎平生就不喜欢扛枪弄炮。电视荧屏上,鲜见他带枪的画面;老革命的回忆录中,难见他扛枪的描述;历史照片中,更从未见到过他带枪的留影。…  相似文献   

3.
杨慎(1488—1568)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对祖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他提出水、汽循环概念;提倡实地考察去观察自然现象,系统考证祖国名山的特征与名称;系统比较研究祖国各地的许多温泉特征以及进行了古今物候对比,云南一年十二个月的物候特征等。从而评价他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戎马一生,临大敌不惧,受重创而不馁,从小到大、以弱胜强,颇具传奇色彩。他创业的故事,正书、野史多有记载,民间也广为流传。在他生前曾活动主要的抚顺、辽阳、沈阳等地留下了许多以他的神奇传说命名的地名。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三十年代,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随后发表的著名论著——《冰期之庐山》,曾经像发现中国猿人那样轰动过我国地学界。由于李四光教授对地质学的卓越贡献和他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开创性工作,使得他的论著具有特殊的影响,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承认和应用,南起广西、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1日,是著名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虽然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他的人格风范一直为后学所景仰;他的创业精神一直鼓舞着地学界同仁;他所创造的业绩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物质财富,一直在造福后代子孙;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丁道衡先生是爱国战士,民主先锋,学术精英,业界楷模。  相似文献   

7.
棉花工笔画师田俊岭的坎坷人生文图/傅强他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苦难和坎坷,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在画界上拼命地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之路;他的宣纸烙画属于国内一绝,玻璃油画属于国内一绝,棉花工笔狮子画又是国内一绝;28年的奋斗使得他的性格深沉而又刚...  相似文献   

8.
走进羌寨     
我沿着巴颜喀拉山脉走进了四川、青海、西藏交界的地区,走进了羌族兄弟生活的区域里。为了真正地走进羌族兄弟所生活的石屋、舍碉,我必须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山势险峻、陡峭无路,只能放弃骑马步行攀崖,在海拔5000米以下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连行走都十分艰难,攀崖涉水更是叫人胆战心惊。在十分疲惫无奈中我用绳子将自己和设备固定在崖边的一棵树上,打盹休息。朦胧中,一位放羊的山民摇醒了我,他说的话我听不懂,我说的话他也似懂非懂,彼此所表达的意思是明白了。是他帮助了我,使我真正地走进了羌寨。他随手捡来一些纤细藤条般的草,一会儿便…  相似文献   

9.
唐著名军旅诗人高适一生写了许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涯的诗作,我最喜欢的是他约写于唐开元二十年(即公元730年)前后的《营州歌》,他以赞美的笔触,再现了塞外边关的异域风情:“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诗中的“厌”通?..  相似文献   

10.
李白,人称“诗仙”,他的诗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可以说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李白是一位旷古奇才,他的知名度在中国高之又高。李白其人,在唐代文学界,乃至自古至今的整个中国文学界,都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他的身世、行迹都有许多费解之处,本文就此作一简略论析,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1.
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竺可桢先生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著名论文。这是他在文化革命动乱年代发表的唯一的论文,也是他的最后一篇论文,然而却又是他最为光彩影响最大的学术论文之一。竺可桢先生在一九六六年就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初稿,并在他参加的罗马尼亚科学院一百周年纪念会上散发。回国后,他又进一步补充、修改。  相似文献   

12.
呂炯教授(1902-1985)是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在襄助竺可帧教授开创我国的气象事业中,在组织、发展中国的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古气候学,气候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是一位深受我国气象、海洋、农业和地理界尊敬的老前辈.他的逝世对我国科学事业是一大损失.悼念吕炯教授莫过于从他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中吸取教益,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李玉海 《地理研究》1984,3(1):41-46
竺可桢副院长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纪念他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广大地理工作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他对发展我国地理科学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竺可桢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回国后在高等学府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成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启蒙者和播种者。  相似文献   

14.
陈述彭 《地理研究》1984,3(1):26-29
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先驱,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1974年与世长辞。捧读竺老的遗著和传记,我们大家的心情都是十分悲切、十分怀念的。解放前的十五年,竺老是抚育我们成长的大学校长;建国以后的三十年,又是领导我们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的科学院副院长。春风化雨,身教言传,对我来说,的确是毕生受用不尽的。  相似文献   

15.
朱震达 《地理研究》1984,3(1):30-33
沙漠科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回顾沙漠研究所25年来的历史,从它的诞生、成长到发展,竺可桢教授无论在学术上,科研组织工作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沙漠研究所的前身)的每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竺老都亲自参加进行指导,而且还多次亲临沙漠现场考察。至今我们沙漠科学工作者无论在茫茫沙海中考察或在炎日风沙中定位观测或在国际沙漠学术活动的讲台上,总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竺可桢教授。  相似文献   

16.
竺可桢与我国自然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长江 《地理研究》1984,3(1):34-40
竺可桢同志做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于1956年兼任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第一任主任,我们就一直在他所领导的考察队中工作,倍受他的关怀与教益。他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奠基人,在他的领导与指导下,开拓了自然资源研究这一新兴的科学园地。值此纪念竺老诞生九十四周年和他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时候,更加缅怀他为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激励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他的科学思想,为使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多采的自然条件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高泳源 《地理研究》1991,10(1):80-85
本文从论江浙二省之人口密度等著作中,研究了竺可桢早期人口地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1967年底我们写信给竺副院长,向他请教有关地理所气候学和物候学研究问题。竺老于1968年1月5日在他办公室接见我们。1970年11月26日竺老又来函约我们于11月29日到他家里谈农业气候和物候学问题。这样,我们先后有两次机会倾听竺老对地理学、气候学和物候学研究问题的意见。两次谈话的方式略有不同,第一次是我们主动求见竺老的,所以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第二次是竺老约见我们的,因此先由竺老询问当时气候室和地理所的研究工作情况,我们一一作了汇报,然后竺老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气候变化作用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随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危险性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承险体耦合形成有规律的风险时空格局。将此时空格局系统化表达即是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一。本文基于RCP 8.5下的近中期(2021-2050年)气候情景,分析了中国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与速率,评价了干旱、高温热浪以及洪涝等极端事件危险性,选取人口、经济、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等承险体风险作为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的指标。在系统性、主导因素以及空间连续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三级区域系统方案,划分出8个气候变化敏感区、19个极端事件危险区和46个承险体综合风险区。结果发现:2021-2050年RCP 8.5情景下中国的气候变化高风险区主要包括:华北弱暖增雨敏感区,华北平原热浪危险区,人口经济粮食高风险区;华南—西南弱暖增雨敏感区,黔滇山地热浪危险区,生态经济粮食人口高风险区;华南沿海涝热危险区,生态粮食经济人口高风险区。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涵盖了气候变化情景、极端事件发生、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可能损失信息,可以为国家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沙漠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成长与发展是和竺可桢教授的指导与关怀分不开的,至今我们沙漠科学工作者十分怀念他。竺可桢教授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有四个方面: 一、明确指出了"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25年来沙漠研究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论断。沙漠科学要发展就必须要密切连系国家经济建设,要和沙漠治理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