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成福 《地理教学》2010,(13):58-5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犯错误。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来源于学习活动,如何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是检验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高胜滨 《地理教学》2012,(18):19-20
所有能够改善、促进学与教的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条件等都称之为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与教师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学资源才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思维,有效充实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效益呢?笔者从以下五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关注教学资源的应用种类——多样性课堂上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除了教材,还有课件、影视资料、图文资料、文物遗迹、网络媒体等。有效发掘各类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精彩纷呈。例如学习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材的处理者,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教材没有经过科学地处理,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教材知识平面推移,实际造成教学重点知识埋没。  相似文献   

4.
沈濛漻  段玉山 《地理教学》2021,(2):10-13,64
学习动机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会对教师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作为提升学生动机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以TC动机设计模型为理论背景,根据教学时间序列采取对应的动机策略,并尝试将多媒体教学资源与动机策略进行整合,利用多媒体资源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让不同的教师充分展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更直观、形象地让听课教师和教研员比较,并领略不同设计与处理所达到的不同效果,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其目的是不断优化课堂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对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位老师“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探究我们究竟应当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效果。而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超越我们教师的思维,显得更加珍贵。真正的地理课就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各种随时产生的教学信息,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并巧妙运用。引领学生投入到正式的再创造之中,互动生成。努力丰富和调整教学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将新课程的理念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促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须真正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与生活相关的地理",让学生从课堂中感知地理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而,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中需要不拘泥于形式,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及初中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如,电影也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会涉及到学生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如,电影"后天"讲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地理教材,发挥地理教材的功能 地理教树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深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建立在对地理教材的充分有效地利用基础之上。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个体,也不仅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的文本,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9.
王燕 《地理教学》2007,(5):16-17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否有效,一个很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好的案例。现行的湘教版教材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面对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教师不能完全奉行“拿来主义”,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教材”,即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加工、再创造,从而真正发挥案例在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功能,有效地提升案例教学的效益。本文以湘教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加工教材中的地理案例,谈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0.
谢燕 《地理教学》2013,(15):41-42
正新课改推出"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另外在高中地理的课程标准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实际……"等描述方式,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课堂中挖掘乡土素材,运用乡土案例探究地理原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化知识,提高学科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探讨乡土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何燕 《地理教学》2006,(9):22-24
一、巧用生活实例.体会真实的地理“生活价值” 对生活实例课程资源的运用,是指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引发学生共鸣,引起他们关注。这一过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地理学科价值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在“大气圈”的学习中,可开发和利用的生活实例资源十分丰富,在此简单列举几例。  相似文献   

12.
李慎中 《地理教学》2009,(10):11-13
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乡土资源是有用地理的源头活水,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要积极开发、挖掘乡土课程资源,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的配置,拉近教学情景与生活情景的距离,以地理的视角、思维和方法从社会案例中解析出地理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增强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许悦琦 《地理教学》2023,(10):53-54+48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既能延伸、拓展教材内容,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资源,又能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培养学生四大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理念。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探讨了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更加关注周围环境,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国情,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地理的思维思考世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坚定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4.
英语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用来交流和沟通的语言工具,因此提升口语交流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互动口语交流训练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采取适当的能够激发起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互动式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那么学生自然就会非常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努力地锻炼好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本文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教材、听说结合、读说结合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  相似文献   

15.
古丹萍  邹金伟 《地理教学》2023,(8):25-27+24
乡土资源是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本文以“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例,以深圳沙井“千年蚝乡”乡土资源为素材,以开发海洋资源为背景,以“生蚝”养殖地变迁为主线,探索基于乡土资源的初中地理情境化案例设计。这样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强化和迁移,并且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公芬 《地理教学》2014,(12):38-39
资源无处不在。一个英语教师只要心中有了资源意识,就不会对教学感到茫然。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都是富有情感的,都是资源。广义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所组成的物的资源和教师学生等所组成的人的资源。一、英语教材的内部资源《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玮  侯彩敏 《地理教学》2023,(8):50-52+30
影视资源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地理课程资源,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本文依托地理专用教室和电影《金蝉脱壳》,将影视资源与地理教学知识点整合,进行了创新设计与实施,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选择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部分中强调: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类资源的优势,对教材进行“本土化”处理,才能使地理课程具有“乡土元素”和“地方特色”,变得丰满而鲜活,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韩加强  周尚意 《地理教学》2019,(6):22-25,39
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方性的四个层次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的策略。该策略梳理了乡土地理资源的类型及开发措施,形成了乡土地理资源深度加工的方法,构建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开展了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该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原理,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易敏 《地理教学》2006,(1):41-42
新教材“活动”内容的设置,多数是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而设计的,因而“活动”内容必须融人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有机地融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